忙碌了一个学期,本想假期能放松一下,不免因补课而烦劳。于是,我再次来到乡下的奶奶家,去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感悟自然。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来到乡下,总是嫌弃这里条件简陋。的确,乡下的条件自然比不上城里,好在我每年都来这里好几次,也就习惯了、适应了,甚至还有些享受。这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每天,在静谧优雅的晨曦,在舒适惬意的午后,在炊烟袅袅的黄昏,我与伙伴们回归自然。在晶莹的露珠陪伴下,再斑驳的树影嬉戏下,在迷人的晚霞目送下,奔跑在林中,难道这不是一个惬意的事情? 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觅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追寻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找那“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聆听清风喁喁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儿嘻嘻鸣唱,聆听山中鸟儿欢啼……在大自然中,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我仿佛心灵受到了洗涤,思想受到了沐浴,无数缕金色的阳光照射进我内心的阴霾。在大自然中,我感悟到:人类之所以进步,那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到大自然中去,回归自然,我不仅得到了大自然的沐浴,得到大自然的欢愉,还得到大自然的智慧与启迪。回归自然,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感恩大自然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当他轻轻一点魔法棒,就会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表演着魔术,为我们营造着可爱的生存空间。 山川之壮美,鸟鱼之悠悠,世上芸芸众生,各有他们可爱的个性。亲近自然,你时时可以感受到她的恩泽。春天的温暖和红紫,夏天的炎热和浓绿,秋天的凉爽与苍褐,冬天的严寒与洁白,都会使人的心境起伏波动,泛起阵阵涟漪。 早晨,打开窗户,晨风拂过竹梢,露珠晶莹剔透,真美呀!伸出手,似乎抓到了雾,凉凉的,感觉好舒服。闭上眼,深呼吸,似乎闻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沁人心脾。 假日走进山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环抱左右,登上黄花山的顶峰,望眼看去,那一座座山印入眼帘,是那样的小,山高我为峰,眼前的景象是赏心悦目。这时想到诗人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中番有所悟,这也是自然的启示吧! 漫步海边,看看一望无际的海,吹着和煦的海风,似乎心中的烦恼便一瞬间烟消云散了。天空和大海相映,在天空下,人们尽情地冲浪,这时大海泛起了层层大浪,发出“巨大”的响声。海鸥从海上飞过,似乎留下了痕迹,这一切是这么的美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自然是我们的无形的守护神,她倾其所有,为我们所用,是如此的慷慨大方,然而我们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吗?不,我们应该懂得,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爱护、要感恩。 感恩自然,你或许可以为自然插上绿荫,多一份新绿,少一分荒芜;或许可以回收垃圾,不要让污移的垃圾侵蚀我们美好的家园;或许可以撰写一篇自然赋,吸引更多的人热爱自然,感受自然,畅游在自然那天无私的给予之中。学会感恩自然,珍惜大自然的产物,其实就是感悟生命的真谛。 徘徊于自然的脚步声中,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即使卑微如小草,也自有小草的芬芳,即使渺小如水滴,也会全身折射阳光。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新看待自然吧!

感悟自然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高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是我生活的一种情趣,这使我的生活更加和谐,使我的感情更加丰富,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来,让我们一起感悟自然!

听!淅淅沥沥,淅淅沥沥……这不正是雨妹妹轻轻地洒下的仙水吗?看,草儿绿起来了,花儿红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一切大自然在仙水的沐浴下,活脱脱地显出那柔媚的一面。“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便是春雨的感觉,雨点儿触及肌肤的那一刹那,仿佛听到了星星月亮的低呢,绿叶花瓣的轻语。噢,这下雨妹妹打翻了天宫的大雨盘,哗啦啦,哗啦啦,伴着闷雷的轰鸣,雨倾盆而来,便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放肆的雨点儿“卜落卜落”地大到湖面上,湖面上泛起层层波澜,嫩嫩的菱叶、荷花随着一荡一荡地轻轻舞蹈。这便是泼辣、洒脱、豪迈的夏雨。

闭上眼睛,你能感受到风的触动吗?看,金澄澄的麦苗,金灿灿的稻谷在瑟瑟的秋风下轻轻摇摆着,仿佛是金色的波浪在一浪推一浪,形成了一个金色的海洋。风姐姐笑了,她用她那轻柔的手亲抚着这丰收的季节里的一切。秋天,风的季节;风,秋天的神使。呼啦啦,呼啦啦,这是风婆婆刮的冬风,可别惊疑,这可不是风婆婆的恶作剧,她呀,其实是一位似乎内蕴悠远、饱经世事,内心却依然净如孩童、晶莹若处子的老人。她呀,是要给自然一个严峻的考验,可真是别出心裁啊!

感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听大自然的心跳,听大自然的呼吸。感悟自然,是寻求一份惬意,是寻求一份心情,是寻求一份诗意。

走出小屋,窗外更美

走出小屋,窗外更美“无聊而又乏味的一天又开始了!”这大概是每个高中生每天清晨起来都会有的一句感慨吧。刚刚步入高中的我,怀着对一切事物的新鲜感,并不觉得乏味,后来便不行了。面对“如山”的作业,如“海”似的习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长叹。直至那天,我才领会到了这世间还有这样的美。原来只是自己被束缚在了狭隘的小屋里,如井底之蛙,天天观井,却疏不知一切美景就在身边!清晨,一声哨声将我惊醒,但前一天同寝室的同学熬到深夜现都还徘徊在梦里。我第一个从寝室出来,跑向食堂想争取些时间去教室学习,走在路上,猛一抬头,银杏的叶子都黄了。想来我已学习到这种地步,连叶子黄透了都不知。细瞧,扇形的叶片上蕴藏着浓浓地秋意,我顺手捡了一片,有一细细的一层霜,摸上去有一丝微凉之感,但却像触电一般,那股凉透到心底,却早已不是秋的寒,而是美的暖。到了教室,我仔细地拭去那层霜,清晰的脉络展现了出来,有粗有细,像一条有无数分支的河流,把秋的美带往四方,带往每一个渴望美的天堂。我把它夹在书里做书签,每每看到便想自己一人站在满地的银杏叶中间,踏着,跑着,跳着,随手捧起几片金黄的叶子洒向蓝天,叶子随风而落,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哦,那太美了,但又只是奢望而已。我不过,我可以常常走出小屋,走出束缚,亲近自然,欣赏窗外的树,窗外的叶,窗外的蝴蝶,甚至是窗外传来的一阵阵鸟鸣。虽然我们就好像被一个叫“学习”的小屋整天关着,但自然离我们并不远。学习的压力就像一个没有边的界限,无限延伸,无法自拔。但何不打开你的心灵之窗,睁开双眸,用心去感悟自然呢?我们虽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怀过于遥远,但我们却时常与自然为伴。“小屋”束缚了我们,但我们却可以打开“窗户”,欣赏一处风景,因为自然与我们同在。 人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正在忙于工作的人们,忙于学习的同学们,甚至是忙于耕作的农民伯伯,忙于为生活奔波劳碌的青年,疲惫之时走出那个让你们苦不堪言的小屋,挣脱一切世俗的束缚,睁开明亮的双眼去感悟自然之美吧,因为脱离一切羁绊之后,窗外的一切美好都属于你,哪怕是一只小小的从你身边飞过的一只蝴蝶也在为你跳舞。朋友,请不要被世俗的一切缠住脚跟,生活还是需要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你的窗外,永远有风景。

自然给我的启示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喜欢赤脚感觉野草的顽强,喜欢倚靠着青葱鸟雀。轻灵跳跃的身影;喜欢享受着流水的清冷安然。喜欢感受着大自然的脉搏,探索它丰富的生命内涵。其实,城市的绿化带也有不错的风景。行道树高大平整;垂柳立于湖边对镜梳妆,姿态轻盈秀美,哪花花草草着装整齐而体面,仿佛端庄的淑女,展示着她们的优雅整洁然而,面对着这一切,我却无法从心底里喜爱它,总觉着它美则美矣,却缺少一种生气.那种植物与生俱来的盎然生机和蓬勃向上的劲头,硬是被人工修饰得所剩无多.没有了那一种生命恣意绽放的精彩,无论多么整洁美观的花草,多么新颖奇特的造型体态,多么完美和谐的景观设计,也无法引起我的感动,一种对大自然的感动,对生命的感动.最喜欢的,不是城市里的高楼林立,而是自然的满目苍翠;不是车辆行人的匆匆忙忙,而是自然万物那绽放的生命;不是钢筋混凝土的呆板,而是回归自然,让心灵自由.在物质化的社会里,我们被物质奴役着,驱使着.我们在名利场上,不停地追逐我们的目标,早已忘却了生命的本质.行走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当喧嚣驱逐了宁静,当苍翠缺席,当心田荒芜,不妨回到自然的怀抱,回归到生命的本真.洗去充斥内心的浮躁.当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考试的紧张焦躁令我像根紧绷的弦,当生活中只剩下了学习,我总爱挤出点时间到野外走走,去呼吸那自由清新的空气,去感悟生命蓬勃的力量.一走进那个绿色的世界,我仿佛鱼儿回到水中般,欢喜舒畅,悠然自得.与自然相依偎,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石头底下压住的那一抹嫩绿,告诉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勃勃生机,狂风骤雨中摇摆的那一坡翠竹,启迪着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顽强;还有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纯美空灵,诠释了生活的悠然自在.亲近自然,也许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旷达;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许会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素朴.亲近自然,自然将告诉我们生命的生机和活力,生命的悠然自在.蜜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不忘欣赏百花的娇艳迷人;溪流在奔赴大海的同时,也不忘欢悦歌唱领略岸边的风景.我们又岂能只顾为生活奔波劳顿而忽略了生命的本真?所以,辛勤忙碌的时候不忘亲近自然,抛开一切束缚烦恼,澄澈我们的心灵,别让钢筋泥水消磨我们的性灵,我们将悠然自在,恣意地绽放我们的生命之花!这,便是自然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