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成王败寇,历史往往都是由成功者编写的,所以史官会把历代君王最光辉的一面呈现给史书,呈现给后人。妙笔生花的史官记录的都是君王们的正义、善良和对手们的邪恶、凶残,他们甚至把缺点写成优点。所以我们了解的每位成功者都是正义与勇气的化身,都是戴着假面、遮遮掩掩的,最后成为虚伪的存在,与他们写下文字时的初衷大相径庭。魏武帝曹操在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失败,终究不能归在成功者之列,当然也不能被称为失败者。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特殊身份助他逃过此劫,他不必被当做成功者或失败者极力的美化或疯狂的贬低,才得以以最真实的脸庞面对历史,面对你我。我想用几行文字来还原一个真正的王者,一个真正的曹操,请允许我称呼您为曹丞相,就让我手中的笔化成椽柱丈量出您在我心中的高度。

东汉末年,乱臣当道,朝政昏暗,狼烟四起。这正是男儿施展一番报复之时,然而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耀眼的背景下,曹操的光芒还是无法被遮掩,当之无愧地屹立在这个年代的峰顶,当选这个年代期刊的封面人物。

当东汉这只巨龙奄奄一息时,当这个曾经纵横华夏大地三百余年的王朝风雨飘摇时,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借镇压黄巾起义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地方势力渐渐强大起来。西凉刺史董卓进京,废幼帝,立新主,操纵朝廷。汉献帝即位后,屡屡遭到播迁,需要仰仗权臣的鼻息才能生存下来。正在此时,各路豪杰齐聚洛阳城下,立志铲除残忍嗜杀、祸国殃民的奸臣董卓。我们的主角曹操曾只身一人、手持利刃夜探太师府,却被当场发现,机智的孟德只好以献刀为由,全身而退。从此以后他便回到家乡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惩奸除恶,名震四方。曹操敬才爱才,礼贤下士,礼遇每一位有能力的人,不论是敌是友。就是他的这种精神,把当时的文臣武将一一击中,像一颗巨大的恒星,当他稳居太空中时,把闯入引力范围内的行星一一捕获。这也是我敬重曹丞相的原因,只怪我生不逢时,不能为他尽一份力。我若生在你的年代,必将披盔戴甲、横刀立马做一名将军为你征战沙场;我若生在你的年代,必将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做一名军师为你出谋划策。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再实现的了,所以丞相,原谅我迟到了两千年,而我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有站在岁月的另一头,努力的眺望,然后用笔描绘出你的轮廓。

除去《三国演义》这张画皮,曹操还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作家。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他领导了当时的文人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代表人物是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合称的“三曹”,以及“建安七子”。他们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又不失自己的风格。曹操《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表现他统一天下雄心壮志;《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他虽已年迈但仍然积极进取精神。曹操还熟读兵法,对《孙子兵法》深入研究并做解,着有《孟德新书》。

曹操一生戎马,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号施令;官渡大战败袁绍,雄踞北方。可正当他踌躇满志的站在长江的岸边时,他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可失败后的他很快振作起来,并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掩盖,我喜欢这种洒脱,男人就该像他这样敢作敢当。曹操有大家风范,有宽宏的度量,他能原谅写《讨贼檄文》痛骂自己的陈琳,宽恕背叛自己的陈宫。曹操用人唯才,尊重人才,他对许攸赤脚相迎,对关羽送马拜侯。曹操也儿女情长,他曾为气走了夫人懊恼一生,也为大乔小乔铸造铜雀台。曹操恩怨分明,有仇必报,他为报父仇兴兵攻打北海孔融。他也有缺点,那就是奸诈,但是我认为那是罗贯中的笔和老百姓的嘴为他赋予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同样是智慧,在曹操身上要叫奸诈、阴谋诡计;在诸葛亮身上要叫聪明、神机妙算。喜欢曹操的率真,不像刘备一样虚伪;喜欢曹操的刚毅,不像孙权一样懦弱。这无疑也注定了其他两个政权灭亡的结局。这每一个特点都逐渐丰盈了曹操的形象,易中天的评价非常准确“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最后的定位是“可爱的枭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曹操,却要被民间传说和戏曲艺术塑造成“奸绝”的形象。罗贯中的笔明显尊刘贬曹,高高捧起那个虚伪、无能、妇人之仁、畏首畏尾却拥有着皇室高贵血统的刘备。然而这样的安排恰好迎合了当时儒家的正统思想,这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他们就是要告诉人们:只有皇帝才能统治天下,他们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即使君主无德无能,也该由其他皇族继承皇位。而作为臣子犯上作乱、谋权篡位是大逆不道的,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统治者面对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他们只好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方便了自己的统治。曹操就是这样被一种制度,被一本小说误解了,在这里。我要为你正名。

这就是我尊敬的曹丞相,一个真实、洒脱、有血有肉、触手可及的曹操,你在我脑海中比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清晰,好像就坐在我的对面。即使我生在两千年后,我仍然能清晰的感受到你的存在,让我不必穿越时空,就能和你一同吟诗作赋,痛饮一番。

我的父母

母亲在家乡是很有名气的地方戏曲演员。50年代初,县剧团刚刚成立,父亲担任团长,招来了三名演员,其中就有母亲。当时母亲只有十九岁,她年轻漂亮,扮相美,嗓音甜,身段好,演青衣角色,学谁像谁,很快走红。那时,母亲一天工资五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五块钱),喜欢看她戏的人都叫她“五万旦”,后来“五万旦”就成了她的艺名。她的演出海报三张大红纸写一个名字。有人为了追着看她,常有跑丢了鞋的。下乡演出,每到一处都是“万人空巷”,方圆十几里的人都来看戏。提起“五万旦”,家乡几乎无人不晓。父亲精通打击乐,对母亲艺术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不久,他们便相爱结婚了。

正当母亲的艺术生命如日中天时,厄运降临在她的身上。我的家乡是山区,交通不便,下乡演出倒台时都是徒步,只有主角才能骑毛驴什么的。1959年一次下乡,母亲骑着一匹骆驼,同时还驮着两个装满了服装的戏箱。走到村前的一个牌楼阁时,由于阁下拱型门矮,母亲被撞了下来,戏箱砸在了右腿上,“迎面骨”骨折。

当时的县医院,无论医术还是医疗设备都很落后,断骨接上后一检查,骨头错位没对正。这样就算好了人也会瘸,不能再上舞台。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如果因为这条腿断送了母亲一生的艺术生命,那真是太残酷了,那年母亲只有25岁。父亲不甘心,带着母亲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去求医。

到了北京,人地两生。医院说手术难度大,床位紧张,不收。父亲软磨硬泡,终于感动了医生,院方以母亲是演员为由决定特殊照顾准予住院。住院后一检查,需要割断重接;而腿割断后,错在外面的骨头需要磨去新茬才能对接。可是磨完后再接在一起,这条腿也还是会短一些,仍不能上舞台。这就需要断骨之间加一块骨头垫起来,用钢板固定。当时买一块骨头需要很多钱。父亲虽是剧团团长,但剧团是自负盈亏单位,作为一名党员,他也不能把钱拿出来给母亲治腿,所以决定不买。人的身上只有髋骨可以取,可那时母亲正怀着二弟,髋骨后移取不了,父亲毅然决定取他的。就这样取了父亲的一块髋骨,分成拇指甲那么大六块,接在了母亲的腿上……

四十多年了,母亲腿上带着父亲的骨头,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到退休还经常演出。

生活中,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的工资比父亲高,名气比父亲大,但是,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在风雨中已走过了四十七年。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爱的本质是给予,我虽然没有听过父母说“我爱你”这类的话,但是他们是相知之爱,患难之爱,生死之爱。这是让现代人羡慕的爱情。如今满大街的流行歌曲都是我爱你,你爱我,连幼儿园的小孩都在唱哥哥妹妹。而生活中的爱情又怎样呢?父母的爱情比起现代人来,虽少了几分虚浮、躁动,却多了几分深沉与真挚。父亲的骨头长在母亲的腿上,爱情的玫瑰花开在他们的心里。

我最喜欢的作品

我最喜欢的作品我爱读的作品有很多。如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明代人所著的《杨家府演义》、还有清代人钱彩、金丰所著的《说岳全传》。然而,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反应了从汉末到三足鼎立,最后到西晋统一的历史风云。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它使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明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以西晋统一结束,一共写了一百二十回,作品中的人物众多,事件错落复杂,但作者抓住,刘曹两个集团矛盾这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描写,写的脉络分明。这篇小说实际上谴责了统治者的昏庸、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如人民在动乱年代的痛苦生活和反对割据,向往统一的美好愿望。读了《三国演义》,我认识了仁慈、善良的刘备;忠勇双全的关羽;勇猛、正直的张飞....从那以后,我爱上了《三国演义>>,每当写完作业的时候,我总要看一两集,有时候竟忘了睡觉。《三国演义》十分有趣,又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本书,永远读下去!晋华小学6(2)班郭尧峰

拥有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拥有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品诵《蝶恋花》有感这是一首描写在春日里思念远方亲人的抒怀之作,词的作者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家中排行第七。专于词的创作。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柳永词对秦关等人都有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也有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词集《乐章集》.上阕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阙中我最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中“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师大实验中学八(6)

丞相,原谅我迟到了两千年

自古成王败寇,历史往往都是由成功者编写的,所以史官会把历代君王最光辉的一面呈现给史书,呈现给后人。妙笔生花的史官记录的都是君王们的正义、善良和对手们的邪恶、凶残,他们甚至把缺点写成优点。所以我们了解的每位成功者都是正义与勇气的化身,都是戴着假面、遮遮掩掩的,最后成为虚伪的存在,与他们写下文字时的初衷大相径庭。魏武帝曹操在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失败,终究不能归在成功者之列,当然也不能被称为失败者。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特殊身份助他逃过此劫,他不必被当做成功者或失败者极力的美化或疯狂的贬低,才得以以最真实的脸庞面对历史,面对你我。我想用几行文字来还原一个真正的王者,一个真正的曹操,请允许我称呼您为曹丞相,就让我手中的笔化成椽柱丈量出您在我心中的高度。

东汉末年,乱臣当道,朝政昏暗,狼烟四起。这正是男儿施展一番报复之时,然而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耀眼的背景下,曹操的光芒还是无法被遮掩,当之无愧地屹立在这个年代的峰顶,当选这个年代期刊的封面人物。

当东汉这只巨龙奄奄一息时,当这个曾经纵横华夏大地三百余年的王朝风雨飘摇时,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借镇压黄巾起义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地方势力渐渐强大起来。西凉刺史董卓进京,废幼帝,立新主,操纵朝廷。汉献帝即位后,屡屡遭到播迁,需要仰仗权臣的鼻息才能生存下来。正在此时,各路豪杰齐聚洛阳城下,立志铲除残忍嗜杀、祸国殃民的奸臣董卓。我们的主角曹操曾只身一人、手持利刃夜探太师府,却被当场发现,机智的孟德只好以献刀为由,全身而退。从此以后他便回到家乡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惩奸除恶,名震四方。曹操敬才爱才,礼贤下士,礼遇每一位有能力的人,不论是敌是友。就是他的这种精神,把当时的文臣武将一一击中,像一颗巨大的恒星,当他稳居太空中时,把闯入引力范围内的行星一一捕获。这也是我敬重曹丞相的原因,只怪我生不逢时,不能为他尽一份力。我若生在你的年代,必将披盔戴甲、横刀立马做一名将军为你征战沙场;我若生在你的年代,必将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做一名军师为你出谋划策。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再实现的了,所以丞相,原谅我迟到了两千年,而我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有站在岁月的另一头,努力的眺望,然后用笔描绘出你的轮廓。

除去《三国演义》这张画皮,曹操还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作家。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他领导了当时的文人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代表人物是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合称的“三曹”,以及“建安七子”。他们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又不失自己的风格。曹操《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表现他统一天下雄心壮志;《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他虽已年迈但仍然积极进取精神。曹操还熟读兵法,对《孙子兵法》深入研究并做解,着有《孟德新书》。

曹操一生戎马,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号施令;官渡大战败袁绍,雄踞北方。可正当他踌躇满志的站在长江的岸边时,他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可失败后的他很快振作起来,并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掩盖,我喜欢这种洒脱,男人就该像他这样敢作敢当。曹操有大家风范,有宽宏的度量,他能原谅写《讨贼檄文》痛骂自己的陈琳,宽恕背叛自己的陈宫。曹操用人唯才,尊重人才,他对许攸赤脚相迎,对关羽送马拜侯。曹操也儿女情长,他曾为气走了夫人懊恼一生,也为大乔小乔铸造铜雀台。曹操恩怨分明,有仇必报,他为报父仇兴兵攻打北海孔融。他也有缺点,那就是奸诈,但是我认为那是罗贯中的笔和老百姓的嘴为他赋予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同样是智慧,在曹操身上要叫奸诈、阴谋诡计;在诸葛亮身上要叫聪明、神机妙算。喜欢曹操的率真,不像刘备一样虚伪;喜欢曹操的刚毅,不像孙权一样懦弱。这无疑也注定了其他两个政权灭亡的结局。这每一个特点都逐渐丰盈了曹操的形象,易中天的评价非常准确“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最后的定位是“可爱的枭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曹操,却要被民间传说和戏曲艺术塑造成“奸绝”的形象。罗贯中的笔明显尊刘贬曹,高高捧起那个虚伪、无能、妇人之仁、畏首畏尾却拥有着皇室高贵血统的刘备。然而这样的安排恰好迎合了当时儒家的正统思想,这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他们就是要告诉人们:只有皇帝才能统治天下,他们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即使君主无德无能,也该由其他皇族继承皇位。而作为臣子犯上作乱、谋权篡位是大逆不道的,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统治者面对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他们只好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方便了自己的统治。曹操就是这样被一种制度,被一本小说误解了,在这里。我要为你正名。

这就是我尊敬的曹丞相,一个真实、洒脱、有血有肉、触手可及的曹操,你在我脑海中比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清晰,好像就坐在我的对面。即使我生在两千年后,我仍然能清晰的感受到你的存在,让我不必穿越时空,就能和你一同吟诗作赋,痛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