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丛林中的强人,一度几乎要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为此他不能不使尽心计,用尽手段,来争夺丛林中的其他权势领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却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寿数和天命,在取得最后成功前离开了人世。

如果他亲自取得了最后成功,开创了又一个比较长久的盛世,那么,以前的一切心计和手段都会染上金色。但是,他没有这般幸运,他的儿子又没有这般能耐,因此只能永久地把自己的政治业绩,沉埋在非议的泥沙之下。

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猜测他、议论他、丑化他。他的全部行为和成就都受到了质疑。无可争议的只有一项:他的诗。

想起他的诗,使我产生了一种怪异的设想: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眼,而是从文化上着眼,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

首先出局的应该是东边的孙吴集团。骨干是一帮年轻军人,英姿勃勃。周瑜全面指挥赤壁之战击败曹军时,只有三十岁;陆逊全面指挥夷陵之役击败蜀军时,也只有三十岁。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史札记》中说,三国对垒,曹操张罗的是一种权术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种性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种意气组合。沿用这种说法,当时孙权手下的年轻军人们确实是意气风发。这样的年轻军人,天天追求着硝烟烈焰中的潇洒形象,完全不屑于吟诗作文。这种心态也左右着上层社会的整体气氛,因此,孙吴集团中没有出现过值得我们今天一谈的文化现象。

顺便提一句,当时的东吴地区,农桑经济倒是不错,航海事业也比较发达。但是,经济与军事一样,都不能直接通达文化。

对于西边刘备领导的巴蜀集团,本来也不能在文化上抱太大的希望。谁知,诸葛亮的两篇军事文件,改变了这个局面。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出师表》。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比之下,《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出师表》的时候是四十六岁,正好整整二十年。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备遗嘱中曾说,如果儿子实在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最高权位。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领军征伐。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一说,眼泪就出来了。

这个情景,就是一篇好文章的由来。文章开头,干脆利落地指出局势之危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文章中间,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感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章结尾,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足以让所有人动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么一篇文章,美学效能强烈,当然留得下来。

我一直认为,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那么,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杜甫一写,《出师表》的文学地位也就更巩固了。

说过了诸葛亮,我们就要回到曹操身上了。

不管人们给《出师表》以多高的评价,不管人们因《出师表》而对诸葛亮产生多大的好感,我还是不能不说: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

同样是战阵中的作品,曹操的那几首诗,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

那么,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于生命格局。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操显然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他眼前的天地是这样的: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他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天年。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他是这样来处置人生定位的: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我在抄写这些熟悉的句子时,不能不再一次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这些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强大到没有一个不够强大的生命所能够摹仿。

这些诗作还表明,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但是,这也不是偶然所得。与诸葛亮起草军事文件不同,曹操是把诗当作真正的诗来写的。他又与历来喜欢写诗的政治人物不同,没有丝毫附庸风雅的嫌疑。这也就是说,他具有充分的文学自觉。

他所表述的,都是宏大话语,这很容易流于空洞,但他却溶入了强烈的个性特色。这种把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而酿造浓厚气氛的本事,就来自于文学自觉。此外,在《却东西门行》、《苦寒行》、《蒿里行》等诗作中,他又频频使用象征手法,甚至与古代将士和当代将士进行移位体验,进一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专业水准。

曹操的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与我历来厌烦的侈糜铺陈正好南辕北辙,这就更让我倾心。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如果我是诸葛亮

诸葛亮,乃一世英主也。郭沫若曾评价: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由此足以可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就会义无反顾的报效我的母亲国——中国!我不会让她再有南京大屠杀、鸦片战争、解放战争、911事变,更不会让外国人蔑视我们中国!我要让我们的民族光荣起来!让我们的民族强大起来!那时中国不再屈辱,人民不再弱小,国家不再贫穷!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强大起来!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让我的子民不在有困难!若干旱,若雨灾、若地震、若火山,我都能用周易卜算!这样的话,我用六丁六甲,干旱我给这个地区降雨,水灾我给这个地区太阳,地震火山,我会早早告诉我的子民,让他们没有痛苦。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一定要让世界没有战争!世界都要和平!若是有战争,人们的损失是巨大的!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要不辜负康熙所说的一句话: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我一定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也要牢记鲁迅说的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如果我是诸葛亮,陆游的一句话一定会激励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一定要不辜负人类对我的期望!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将会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伟大!更强大!更壮大!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让我们的土地更富饶!让世界更和平!

地区:加格达奇区班级:六年四班姓名:滕佳烨指导教师:张菊英

周瑜与诸葛亮

提起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通天文,晓地理,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时,人们也知道周瑜气量狭窄、不能容人,以至于英年早逝。“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广为流传,然而这一切都是出自罗贯中小说的文笔,历史上的二人真是如此吗?

就《三国演义》来说吧,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统领吴国兵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下的许多将领如:黄盖、程普、韩当等,都是跟随过孙坚出生入死的老将,如他真无才能无胸襟,岂能服众?《三国演义》中第一个不服他的便是程普,可周瑜不但不气恼,不报复,反而恭敬有加,气度非凡,使程普在自传中写下了:与公瑾交,如饮佳酿,不觉令人陶醉……

诸葛亮对降将魏延早有成见,平时不重用他,后来在数次伐魏战中也不听他的计策,足见他把私人偏见看得比国家大事还重,以至“统一大业”的高远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两人斗智的最高巅峰,别的不说,就说周瑜的美人计吧,刘备入赘东吴周瑜想借此机会软困,可每次使出的计谋均被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所破,人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提是必须有了政策,才能产生对策,而人家诸葛亮却是在连周瑜还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政策是什么内容的情况下,他的对策就已经出来了,也许诸葛亮真能神机妙算吧,那么后来的挥泪斩马谡,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及走麦城却和他的神机妙算甚不吻合呀!鲁迅曾说过:“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难道他真是妖人?

再看他的军事才能:周瑜二十岁便跟随孙策统兵打仗,三年内出兵帮孙策攻下了十余个县,孙策死后,周瑜更是重担在挑,重权在握,他先讨伐邓龙,击败来犯的曹操,攻下了南郡、夷陵后在征讨西川途中不幸病故…

诸葛亮出山时二十六岁,初期,刘备得他并非是如鱼得水,而是节节败退。赤壁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羽翼渐渐丰满,刘备称帝,封诸葛亮为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后人对他的评价,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诸葛亮亲自率兵连年伐魏,却徒劳无功,最后还被司马懿拖死军中…

光阴荏苒,眨眼瞬间,一千八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长河起伏变幻,有的人被埋没了真面目,有的人被升华了真形象,有的人被霉变或发酵了其功绩,而史册则永远是斩新的,洁白的,永远,永远都是……

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东汉末年当时的时局动荡,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谁也不愿意为皇上或者其他人而所一兵一卒,天下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来反抗昏庸无能的统治者,而这其中也不乏野心勃勃的奸诈小人,于是董卓这一野心勃勃的小人便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帷幕。诸葛亮,是高瞻远瞩的,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诸葛亮一出山就用博望坡一战的完胜展现了自己无穷的才华,在赤壁巧借东风和草船借箭,让兵力并不优于曹军的孙刘联军在装备上与曹军不相上下,正是这前提才能让周公瑾完美的实施他火烧赤壁的雄伟计划。“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以此来形容诸葛亮是丝毫也不为过的。这一战也铸就了三国鼎立和诸葛亮的英名,但也许是天妒英才,诸葛亮所辅佐的刘氏集团并没有得到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且在刘备死后少主刘禅的无能更是亲手将蜀国一步步送向灭亡,即使诸葛亮有再大的才华也无力回天。诸葛亮的一生也许并不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他的一生一定是充实而精彩的,如果把三国时期比作一场漫长的舞台剧,也许诸葛亮才是这部戏真正的主角吧。他的智慧是超穷的,但是他毕竟还是人,作为一个人就不可能将所有的事全部预料完全,这些并不完美的事也许才使得他的故事更富传奇性吧,也许让马谡驻守街亭本身就是一个已经注定的失误,但是当失误发生之后,他选择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挥泪斩马谡,这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虚伪的,因为毕竟他与马谡的错是相同的,一个丢掉了性命,而另一个只降官职,但是在我而言,这并不是虚伪的表现,我反倒认为这是一种勇于承担的表现,他当时已是德高望重的丞相,在发生街亭失守的时候,他大可将自己与马谡的错一手遮盖,只要他不说,朝野之中谁敢禀告当朝皇帝——扶不起的刘阿斗呢?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并不是碍于形式,而是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全体军士看在眼中,他做了,又怎能要求别人不做呢?如果全军都是一种以官瞒事的状态,谈什么讨伐曹操,又谈什么平定天下呢?诸葛亮,是德才兼备的,在当时天下大乱之时,不同阵营的将士们都是互相仇视的,谁也不服谁,更不会去夸赞其它阵营的将领了,但是智慧超穷的诸葛亮他做了,他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对司马懿的欣赏,这时司马懿还没有真正出场,没有大显身手的时候,诸葛亮就对他的人品、对他的特点了如指掌。他曾说:司马懿“乃世之英雄”。曹操曾评价刘备是英雄,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在司马懿还没有建立赫赫军功的时候,诸葛亮就称他是“乱世之英雄”,这种眼光是很独特的。诸葛亮作为当时的顶级军师武将见过无数,连关张两位也不得不对这位军师不住的称赞。猛将,这在三国时期是最不缺的:吕布,马超,关羽,张飞,张辽......数不胜数,但是久经沙场的诸葛亮则对白袍小生-赵云偏爱有加,还曾夸赞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乱世扶危主,唯我常山赵子龙!”,诸葛亮再次用他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赵云身上的发光点,作为一员武将,赵云的胆识和人品无疑都是一流的,但他不像众多三国战将那样主要以武勇扬名,他有勇有谋,见识不凡,人品高洁,择贤而事、恪尽职守,处事谨慎、思虑缜密,大局为重、秉公直言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欣赏的并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他欣赏的是有才华,有良好的品质的人才,对于大多数的大臣来说,部下的赞美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更加超凡脱俗的人来说,一个有才华的对手和有好品质的下属这才是他们的追求,这也是人生新的高度。诸葛亮,是忠心耿耿的,在当时天下大乱之时,拥有威望及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合乎道理的,诸葛亮在当时已经名扬四海,多少能人志士仰慕与他的才华与为人,在刘氏集团中又有多少人是奔着诸葛亮才投靠的刘备的呢?若诸葛亮不是一心一意的辅佐刘备,他大可用自己早已深入民心的伟岸形象和军士对他的拥护反刘备,自己成为蜀国的领袖,带领着蜀国与吴魏抗衡。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没有为了一己私利再度让黎民百姓陷于水生火热之中的狠,他不愿为权而失去自己一生的追求—天下太平,这显示出的是他对自己人生追求的坚持和对自己所追随主公的忠心,这才是一个大智大德的人所应具备的。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喜爱他的足智多谋;喜爱他的德才兼备;喜爱他的忠心耿耿;喜爱他的为人处事,对我而言诸葛亮这才是三国真正的英雄。兰州十四中学初二二班何山

从诸葛亮身上我看到了忠诚与智慧

——读《三国演义》有感 最近学校安排的课外阅读名著是《三国演义》,我不喜欢曹操的奸险;也不喜欢刘备的孤弱;更不喜欢周瑜的狭小胸襟;只爱那忠贞爱主的诸葛孔明。诸葛先生,您还记得刘玄德三顾茅庐才觅得你吗?我相信那是您在巧妙的运用你的智慧,用来考验你眼前人的诚心。他的坚持换取了您对他的忠贞不二。山的那天,您娓娓道出主子的形式及发展,再三劝主子取荆州以作为基地来兴一番大事业。您将天下形势尽收眼底,您却毫无保留的全盘告于主子。您还记得你的首战吗?不知好歹的勇匹夫张飞不肯相信先生的智慧,还因此有怨气。结果呢?您将各军安排的井然有序,滴水不漏,环环想扣的不同安排让我震惊了,就连时间都安排的十分精准!这是您的智慧,张飞不得不服,关羽不得不服,就连曹操都得服!诸葛先生您一定还知道草船借箭的事情吧!我认为借箭都是小智慧,您接连破了周瑜的诡计才是大智慧,周瑜已经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了,您总能一语道破。您说,您这不是大智慧么?诸葛先生,我一直为您死后的一件事拍案叫奇,您还记得您的老对手司马懿吧,他的完全拜你所赐,我一直觉得您神奇,死后还能拉下一个伴。您了解他的点点滴滴,连他喜欢舔手翻书的习惯都清楚,您高!实在是高!晚辈对您的聪明才智佩服的五体投地。暂且搁下那些辉煌而又精彩的战绩。您的忠诚也感动着我。当年鲁肃请您去东吴共商良策退敌。群儒欺您的主子兵弱而羞辱您主子,您百般努力保护主子的威严。您的哥哥诸葛瑾劝您归降东吴,您二话不说就训斥您的哥哥。看啊!跟着刘皇叔还没多少日子就那么的忠于他,尽管刘备当时只是个“穷人”。最可恨的是那个永扶不起来的阿斗,只听信了一个宦官的话,就将快要摘取胜利果实的您招了回来,您的星夜回营不正好证实了您忠诚的心么?“既生瑜,何生亮!”那是对您的才智的充分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最您的忠诚之心的诠释。

我爱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很多名士说到诸葛亮,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赞叹不已。“诸葛孔明,人中龙耳!”。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出道很久了,在江湖上享有盛誉的老先生,如司马德操,即水镜先生,有的是和诸葛亮同辈,被刘备重用的暂露头角的徐庶,有的是敌营中人,奇怪的是当时诸葛亮还二十七岁,寸功未立,却享有如此大的名头!真是让人不解,也让人佩服。可以说,诸葛亮尚未出山,已是一个神人了! (教师点评:通过名士的眼光来看诸葛亮,评价诸葛亮,很好!因为名士方能了解名士。诸葛亮为各阶层甚至敌营的名士推崇,说明诸葛亮是大名士,名士中的名士。人中卧龙,又涉及他的外号—卧龙先生,很好。) 出山后,他折服了自己内部的粗人,关羽,张飞,也折服了曹将夏侯敦,李典等,火烧博望坡-----为自己博得声望!自此一发不可收,连战连捷,百战百胜。堪称军神!刘备有次不服气,想:离了你诸葛亮,我刘备就打不了仗?兵伐孙权,连营数十里,结果被吴军烧得逃回白帝城!至此彻底服了诸葛亮。 (教师点评:出山后的表现,是否名与实不符?作者打消了我们对诸葛亮的疑虑。抓住读者对诸葛亮出山后的实绩的期待感,不失时机地写了诸葛亮的战国,折服了自己人,也折服了敌人。抓住名与实,抓住敌与我,对比深刻,行文独到,用词简洁。如能说说曹操对诸葛亮的愤怒,就更好了。对小说的情节很熟,难得。) 所以,我爱诸葛亮,爱的是他的才略,本事。是国家的栋梁。不像有些当官的,没一点本事,大敌来了,无退敌之策,误过误民。 (点评:以上两段为此段服务,即此段说出了诸葛亮为作者敬仰喜爱的原因,即分论点一,“我爱诸葛亮的才略”并对照有的无才之官误国误民的现象,突出诸葛亮的才略对与国家的重大作用。对比手法,引人深思。有拓展,有深度。) 我爱诸葛亮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忠心事主,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最后为国尽忠,死于军帐。读{三国演义},读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相信不落泪的定非忠臣!他不愧为古今第一贤相!当今唯周恩来可与其相比。诸葛亮不但要面对曹魏,孙吴的外敌,还要防备朝内奸臣的谗言暗算,以及庸主刘阿斗的阻扰。。。。。。有一次北伐取得大胜,诸葛亮正准备直取中原,却接到刘禅的诏书回军!原来这是魏国的反间计。诸葛亮于是叹息阿斗的昏庸。看来强敌易对付,奸臣的暗算却难防啊!在昏主的领导下,还能有如此忠心,太难得了。诸葛亮,我真服你了。(点评:写出了本文的另一分论点,“我爱诸葛亮的忠心。”晓之以事理,动之以激情,写自己为诸葛亮感动得落泪,有叙有议有情,因事生情。说到史评诸葛亮为第一贤相,说明作者的知识面广。且古今对照,写到周总理。有见解。有议论:强敌与内奸的对比,议论深刻。刘阿斗三字用得好,包含对刘禅的蔑视。) 我爱诸葛亮! (老师点评:作者总结,再次抒情) (总评:该生知识较广博,文史知识较深厚,见解独到,因史生议,因议生情,语句通顺,中心明确,构思巧妙,结构简明独到,有归纳,有引伸,有升华,夹叙夹议,写作能力,思想深度都较突出。) 江西井冈山市宁冈中学初一周晨 辅导老师 周骏华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阅读着《上下五千年》,阅读着书里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不禁心潮澎湃。虽书中英雄辈出,但我却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我喜欢他的神机妙算。三国初期,诸葛亮跟随刘备奔走于乱世,在东吴期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便叫他三天造出10万之箭。诸葛亮并不推脱,而是爽快的答应了,在第三天五更时分,诸葛亮叫装满草人的草船行驶至曹操大营之下,虚张声势大声擂鼓,吓得曹操没穿鞋就忙于应“敌”轻而易举“借”来只多不少10万之箭,好友徐庶评价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他日后对好友鲁肃说道:“如不上不通天文,下不识地理,何以领兵打仗呢,”令周瑜自叹弗如。空城计更是完美的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胆识。面对司马懿率15万大军压境,而诸葛亮只有2500军士的西城。文武众官都力劝诸葛亮退守,而诸葛亮却临危不惧,命四周城门大开,独自一人弹琴城头,琴声时而舒缓时而惊心动魄,谨慎的司马懿连忙马不停蹄奔退15里。唐代诗圣杜甫读后赞叹不已,写下名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更喜欢他过人的政治才能和对刘备的忠心耿耿。诸葛亮不提倡分裂,他在隆中对中曾说过:联吴抗曹,以待时机,灭吴统一华夏。诸葛亮随刘备进了蜀川以后以聪明才智和赏罚分明的政治策略稳定了蜀国的局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历史现状。他又促进了西蜀的文化,经济建设,使蜀国成为文明有序的国家。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的今天的地位,后人写了这样一句话: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可见诸葛亮先进的观念和奖罚分明的方法。他对刘备27年来忠心耿耿,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本可以自立为王,可他没有废除刘阿斗,而是全心全意的服从并尊敬他,虽然他不理朝政,但诸葛亮仍然没放弃他,他在千古名篇《出师表》中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七纵”等一个个神出鬼没的故事,更留给后人一个个知识和高贵的品格。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为后人传唱千古。江苏省南通市范第二附属小学五(5)班冯新惠

读《诸葛亮的N种死法》有感

在烈日炎炎的暑假里,读一本好书是不错的选择,我就读了一本名叫《幽默三国》的超级幽默大作,是我国大名鼎鼎的现代作家周锐写的。 在这本书中写了周瑜怎样陷害诸葛亮的,比如诸葛亮有一把鹅毛扇,有一天一只秃毛鹅来到了诸葛亮的大本营问诸葛亮要回自己的毛,诸葛亮不肯给,被秃毛鹅打晕了,一把抢走他的鹅毛扇,诸葛亮就被热死了;朋友们到诸葛亮家里去吃饭,那时诸葛亮发明了馒头,朋友甲说他想吃香肠,诸葛亮就叫他搓成香肠的形状,朋友乙说他想吃香蕉,诸葛亮就叫他把馒头剥皮再吃,朋友丙说他想吃火锅,诸葛亮就叫他把馒头削来涮着吃,朋友丁说他想吃糖葫芦,诸葛亮就叫他拿根竹签串起来吃,朋友们都不想吃馒头,然后诸葛亮就被他的馒头噎死了;有一天诸葛亮在大街上走着听到很多人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诸葛亮很生气,于是就找来了那三个臭皮匠,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本事跟我比,我可是琴、棋、书、画四项全能的种子选手。”说完诸葛亮就拿出证书,打头的臭皮匠说:“我们没什么本事,但是我们的臭味可以比过你。”诸葛亮一闻果然被臭死了。周瑜越想越好笑,“扑通”一声摔在泥潭里……也许是因为他太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上天给他的一个小小的惩罚吧。 这就是幽默大师周锐笔下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要多点快乐,多点幽默,本书虽说三国但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大为不同,没有那份深度的智谋,但另类的手法与别样风趣的语言让读者畅怀大笑,诸葛亮一个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的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周瑜也是个超级的英雄形象,作者却从另一个“另类”的角度来写,这样给大家一个平等的视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与智慧,我们在看待问题评价问题的不能被过去的一个眼光所框架。事物是不断在变化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会在我们的身旁经意或不经意地重演。同时也会带给我一些深思,告诫我们不能妒忌别人,不要搬弄是非,在暗地里说他人坏话,要光明正大的跟他人竞争,力争上游。

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这句俗语可以看出诸葛亮拥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要知道,三个人才能顶得上一个呀!他的聪明让后人惊讶,让后人赞颂。 说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将他置于死地。于是,周瑜请来诸葛亮,对他说:“军中缺少箭支,请先生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从容回答:“十天之内必要用,我愿三天之内造好。”“军中无戏言!”周瑜心里暗暗高兴。诸葛亮神态自若:“我愿立下军令状。” 很快,两天已经过去了,诸葛亮没有任何动静,周瑜见状心里暗暗高兴:只剩一天时间了,你连一只箭也没有造出。过了今天,我便可以除掉你这个东吴大患了! 第三天凌晨,大雾弥漫在江面上,天空漆黑一片。诸葛亮问周瑜借了二十条船,并约鲁肃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在船上扎满了稻草人,悄悄离开东吴,驶向曹营。并敲锣打鼓,加大声势。曹操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士兵放箭。就这样,数万支箭犹如雨点般射向稻草人。当天空露出了鱼肚白,诸葛亮立刻下令返航。临走时,船上的士兵一起喊到:“谢谢丞相的箭!”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诸葛亮的船顺风顺水飞快离开了。 诸葛亮之所以能完成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正是由于他的智慧。他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知道周瑜心怀叵测,也清楚鲁肃忠厚老实,更明了曹操生性多疑。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有丰富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这场胜利中,他正确判断天气状况,风向、大雾都帮助诸葛亮成功“借”到了箭。 真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小作者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国》看得比较透彻。

曹操胜过诸葛亮(2)

一个丛林中的强人,一度几乎要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为此他不能不使尽心计,用尽手段,来争夺丛林中的其他权势领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却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寿数和天命,在取得最后成功前离开了人世。

如果他亲自取得了最后成功,开创了又一个比较长久的盛世,那么,以前的一切心计和手段都会染上金色。但是,他没有这般幸运,他的儿子又没有这般能耐,因此只能永久地把自己的政治业绩,沉埋在非议的泥沙之下。

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猜测他、议论他、丑化他。他的全部行为和成就都受到了质疑。无可争议的只有一项:他的诗。

想起他的诗,使我产生了一种怪异的设想: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眼,而是从文化上着眼,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

首先出局的应该是东边的孙吴集团。骨干是一帮年轻军人,英姿勃勃。周瑜全面指挥赤壁之战击败曹军时,只有三十岁;陆逊全面指挥夷陵之役击败蜀军时,也只有三十岁。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史札记》中说,三国对垒,曹操张罗的是一种权术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种性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种意气组合。沿用这种说法,当时孙权手下的年轻军人们确实是意气风发。这样的年轻军人,天天追求着硝烟烈焰中的潇洒形象,完全不屑于吟诗作文。这种心态也左右着上层社会的整体气氛,因此,孙吴集团中没有出现过值得我们今天一谈的文化现象。

顺便提一句,当时的东吴地区,农桑经济倒是不错,航海事业也比较发达。但是,经济与军事一样,都不能直接通达文化。

对于西边刘备领导的巴蜀集团,本来也不能在文化上抱太大的希望。谁知,诸葛亮的两篇军事文件,改变了这个局面。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出师表》。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比之下,《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出师表》的时候是四十六岁,正好整整二十年。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备遗嘱中曾说,如果儿子实在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最高权位。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领军征伐。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一说,眼泪就出来了。

这个情景,就是一篇好文章的由来。文章开头,干脆利落地指出局势之危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文章中间,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感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章结尾,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足以让所有人动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么一篇文章,美学效能强烈,当然留得下来。

我一直认为,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那么,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杜甫一写,《出师表》的文学地位也就更巩固了。

说过了诸葛亮,我们就要回到曹操身上了。

不管人们给《出师表》以多高的评价,不管人们因《出师表》而对诸葛亮产生多大的好感,我还是不能不说: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

同样是战阵中的作品,曹操的那几首诗,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

那么,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于生命格局。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操显然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他眼前的天地是这样的: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他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天年。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他是这样来处置人生定位的: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我在抄写这些熟悉的句子时,不能不再一次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这些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强大到没有一个不够强大的生命所能够摹仿。

这些诗作还表明,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但是,这也不是偶然所得。与诸葛亮起草军事文件不同,曹操是把诗当作真正的诗来写的。他又与历来喜欢写诗的政治人物不同,没有丝毫附庸风雅的嫌疑。这也就是说,他具有充分的文学自觉。

他所表述的,都是宏大话语,这很容易流于空洞,但他却溶入了强烈的个性特色。这种把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而酿造浓厚气氛的本事,就来自于文学自觉。此外,在《却东西门行》、《苦寒行》、《蒿里行》等诗作中,他又频频使用象征手法,甚至与古代将士和当代将士进行移位体验,进一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专业水准。

曹操的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与我历来厌烦的侈糜铺陈正好南辕北辙,这就更让我倾心。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