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偏僻很偏僻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甚至连电视都不清楚到底是三角形的还是长方形的。几乎没有人在那里经过,甚至连村里的人很少变动。人们老老实实的种地,过着原始生活。他们知道村子里总共有2、3百人,包括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以及快断气的老人。

整个村庄只有一座小学,那里的孩子也就90来个,所以就只能说是私塾。学生的课本都是老师自己抄写的,村长那里有一台很旧的印刷机,古老的已经生锈,不能再工作了。学生很调皮,不懂得规矩,只知道天天跑到山上放羊,等到家长拿着擀面杖来威胁着去上学,才极不情愿地背上书包,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去学校。

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粉笔是每年发5根,省着用。老师也就有3、4个,谁上累了,就换另一个老师。课程无聊的很,无非是古诗、劳动常识和数学。没有课外书,假如新来的老师带来一两本手抄书,就会争着去借,读到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为止。教师的工资有限,每月10块钱,多一分也不行。所以,在第十位老师走后,已经有近1年没来老师应聘了。

一辆吉普车开过这个小村,村长拿出最好的饭菜迎接。来者是一家子,女儿刚刚初中毕业放暑假。父母带着孩子出来溜达溜达,就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村庄来了。女孩叫可玲,她很想留下来,但父母忍受不了乡村的贫苦,给她留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就走了,到快开学时再来接她。可玲就住了下来。

村里的人都没有见过手机和电脑,都纷纷来到可玲的住处参观。一开始可玲还担心被坏人偷走,但后来她发现,简朴的生活让这里的人们心灵受到了净化,没有一点杂乱的思想。因此没有小偷和杀人犯,这里根本不需要警察。另外,可玲还发现了在大城市里没有的便利,就是衣服即使是脏了,也显不出来,因为别人的更脏。

没多久,可玲就跟村里的人混熟了。她觉得好多小孩都们在家里做活却不去上学,便找到了村长,来讨论教师的问题。一时,村长不知所措,只得叫来校长来商量。校长还是聪明人,他看中了比常人聪明一块的可玲,以及她的组织能力,决定先试用可玲几个星期。

可玲是个热心肠的孩子,她希望别的孩子都能识字,这等好事怎能拒绝。小小年纪就开始当老师可真不容易,首先找学生就是一份苦

差事。有着1年没上学的孩子,很不习惯被关在一间教室里。可玲就一家家的找啊,迷路了好多次,都是奇迹般的碰见一些家狗,才能摆脱困境。鞋子磨破了,用干草补上;衣服挂破了,借一块布缝上。但在种种苦难中,可玲却从未流过一次泪,她心里清楚,别的孩子受的苦一定比自己还要多。

终于把那零零散散的90来个孩子找了回来,可玲开始还很害羞,但后来,她也知道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鼓足了劲头,给那些孩子们传授知识。其实,还有很多孩子比可玲还高,比可玲还大,他们总是捣乱,瞧不起这文静的城里女孩,认为让比自己还小的女生给自己上课,简直是一种耻辱。可玲当然也已是到了这一点,她曾多次试图教育他们,希望他们心中有着“文化”这一概念,可结果都不是人们期望的那样。可玲白天一丝不苟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城里的事和自己的文章讲给那些大脑不开窍的学生们。她晚上就上网备课,写日记。有时,可玲想念父母,还有那不愁吃,不愁穿的温馨的家,可却又放不下这些急需要知识的孩子。她一次又一次的下定决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证实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一天,可玲像往常一样,把教科书拿出来,领导着同学们去学习。这时,一个纸团不偏不正地打在可玲的头顶上。虽然不怎么疼,但这也是侮辱教师的一种行为。教室里鸦雀无声,可玲严厉的目光向教室里一扫,好像就能刺穿每一个学生。“谁扔的?”可玲生气归生气,但没有要严厉惩法同学的心思。一个高个的男生,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拽起书包就要走人。“诶,你干什么去?”可玲这回有些不解,她心里有些慌,难道那男生是去找人合伙打架,或是退学。男生退后几步,站在门口那儿,在门后面窥视老师的举动。这个场面极为尴尬,但可玲却不以为然。她心里很清楚,这个男生是个孤儿,每天到别人家蹭吃蹭喝,受了太多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她不但没有气愤,反而充满了怜爱之心。都是人,为什么待遇却不同,不就是仅仅失去了双亲吗?已经受够磨难的了,却还要遭遇蔑视。想着想着,可玲哭了,全班鸦雀无声,都静静地望着他们那年纪很轻的老师,“肯定是气哭的吧,城里的人都受不了打击。”受罚的男生想着,但他却不知道,可玲的泪为他流,即同他一样的孤儿。

渐渐地,可玲才发现,原来自

我是一个调皮的女孩

我是一个调皮的女孩,有点“疯”。长得不太漂亮,但逢假日就爱打扮打扮。大人们说我是典型的疯丫头。在班里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和同学不依不饶,过去了又忘得一干二净。下雪的时候,大家都在教室里呆着,我却跑到外面和男生打雪仗。

因为受爸妈的影响,原来对古诗词毫无兴趣的我,现在却经常抱着《唐诗》背个不停。曾经因为妈妈的“刺激”,我用两天时间,记住了白居易的著名诗篇《琵琶行》,连我自己都吃惊。

今天下雪了,大多女同学都在屋里呆着,而我和我的伙伴旋风般地奔下楼,准备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楼下有许多小孩儿在滑雪、打雪仗,一看这场面我就忍不住了。我们先分成两个组,开开心心地打了一场雪仗;又两个人拉,一个人推,玩了一会滑雪,还没玩够,上课铃就响了。上课时,老师说班里的一个同学,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断了。我倒吸了一口气,以后可不敢太“疯”了,万一受伤,那就不好玩了。

因为爸爸妈妈都是语文老师,受他们的影响,我非常喜欢古诗。小时候,和妈妈玩“拍打拍打拍拍打打”时,我就背会了《木兰诗》。三年级时,爸爸和我比赛背《春江花月夜》,那时我好胜心特强,不信背不过爸爸。我用了一个暑假把这首诗背下来,高兴地去找爸爸比赛,可爸爸才背了一半,说为了让我背才这样说的,我非常生气。

今年暑假背《琵琶行》,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到年底了,也没背下来。妈妈故意激我说:“越大越笨了,这么久都背不下来,回家过年看你表演什么?”我非常生气,心想:“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首诗吗?背就背,谁怕谁?”第二天,我利用下课和自习课时间,把整首《琵琶行》背了下来。回家我对妈妈说:“同学都说这么长,你是人吗?真是气死我了!”妈妈笑着说:“不是人,那就是小猪!”

我的脾气特别倔,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吵架,明明知道自己没理,却不肯善罢甘休,非要分个胜负。有时候犯点错误,父母批评,本应该害羞低头,我却昂首挺胸、“不屈不挠”,不就是这一次吗?名人也犯过错误。

前两天,晚上回到家,妈妈让我写一篇作文,诱惑给我炸鸡块和薯条吃,我当时心里一动,但太累了,就没答应。妈妈说那就不炸了,我“宁死不屈”,不做就不做,不就是薯条吗?等吃饭时,看见桌上有一盘薯条,我咧嘴一笑说:“给你当了10年女儿,我还不知道我的好妈妈吗?肯定是要给我炸的!”妈妈哭笑不得。

有时候,我胆子非常大,可到了晚上就变小了。看了恐怖的电影,就吓得直发抖。表面上装着什么也不害怕的样子,可心里却害怕极了。然后飞似的跑到房间,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被子,盖住脑袋,心里想,那只是电影,别那么害怕。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倔强,性格难以琢磨的小女孩。

我在兴趣中学古文

我在兴趣中学古文进入初中,我们增加了古文课程和诗歌的学习,这是怎样的一种语言呀,那么难懂!不仅仅是“传说中的之乎者也”,文章中的大部分字、词、句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生僻。班上许多同学都愁眉苦脸,产生了畏难情绪,更有甚者,会评价这篇很“酸”、那篇很“腐朽”、这个“老掉牙”、那个“老土”。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对于语文学习中的古诗文来说,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对症下药,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首先绘声绘色朗读,让我们认清句读,其次逐句翻译解释,让我们理解含义,最后要求背诵,让我们举一反三,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在本学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班级讨论中,我们总结出对古诗文要以一种接受传承的心态来学习,身体力行。不要被外来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认识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不朽的艺术。人类发展没有停止过,语言习惯也在变迁。从最近的语言习惯来说,我们看文革时代的习惯用语(白话)就和现在有少许不一样,我们和建国以前的作品(如鲁迅、周作人、李大钊、徐志摩等人的作品)比较,连语言习惯和用词的方法都变了,我们看清末和民国的小说和笔记,有些就费解了。可能100年后,后人看我们的作品,也是这个感觉吧。尤其现代,我们的时髦语言也进入文学了。由此可见,白话写作是时代的产物,离开时代的背景,恐怕就看不懂,就象我们听方言一样,比较吃力。文言的变迁从古代到现代变化很小。五代前的文章我们看起来有难度,一字多义,通假用法比比皆是。但是很多的典故就是这个里面来的,有的短文通篇是名言警句,总共没有多少字的文章,扣除名句,几乎没有文字了。这些文章真的使我们惊叹啊!晋唐以来的文言就比较好懂了,很顺畅。如陶渊明《归去来辞》、王羲之《兰亭集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韩愈《师说》等等。不管是从写作笔法、艺术角度、乃至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看,都是绝对精辟的。唐宋的文章和明清对比,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不过是风格和用词习惯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文言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在里面了,我们不学习怎么获得其中的精华?对于学习方法,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学习文言文,我们不可能再从传统的学习方法入手。所以,学习的方法很重要。最佳的学习方法莫过于体会作者的心境,深入作者的思想,而不是从表面去理解,做单个的名词解释。但是,不代表名词解释没用,名词解释是基础,但只明白了表面意思还远远不够,也远远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理解、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更好了,那就不是单纯的阅读,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学识。比如:《红楼梦》的“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恐怕这个不光是小说的人物感情,是曹雪芹自己对身世的感叹。我感觉这个诗好辛酸啊!包涵了作者对自己水平的自信,生不逢时的感叹,落魄的无奈。悲痛上升到了自嘲的地步,作者内心这份无法排遣的沉痛跃然纸上。我们能深刻理解这份感情,便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样的锻炼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还有一个古诗文的例子: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此李白词《忆秦娥》,我开始阅读的时候,感觉前面两句到“霸陵伤别”都很幽咽。到“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有一泻千里的痛快。好像好莱坞电影常用的手法,从一个小的优雅的画面一下子切换到一个空前宏大壮观的场面,使人很过瘾。王国维先生评价“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两句独步古今,无有比肩者。我感觉:这是个很苍凉的画面,就是用几个字勾勒了一下,没有任何的形容,却把一个色彩斑斓晚景、一种雄厚苍凉的心态写尽了。我感觉这个场面肯定是空旷无边的荒凉,如果发挥一下,那就是:夕阳静静地淹没了无边的荒原西风中我独自面对着这沉寂了的辉煌那汉家的断垣残壁啊曾经是多少人心仪的地方多么美妙的一首诗文,我们怎会不为那堪比偶像剧中才有的唯美景象而心驰神往之!这个画面一定非常好看,气势很宏大啊,像不像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某些片段?体会其中的风格,体会越深刻,往往大伙的复述越精彩,这样的学习非常符合我们的口味。简言之,古文、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把理解透的境界,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复述出来。我们阅读和借鉴的时候,先要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中国隐士文化受道教影响比较多,讲究天人合一,宁静以致远,抱朴守真的精神境界。我们抓住了作者的心态,就是抓住了创作的源头。即: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理状态、思想境界。我感觉这样的学习就是从源头学,是深层次的学习。我在班级的学习讨论会中绘声绘色地总结了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文言文是大家的拦路虎,而我希望自己是武松,下面我把自己打虎经验一一向大家介绍。 一、释意虎。在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把其翻译成白话文,乍一看,容易啊!可当你翻起来时会异常困难,此时,我们就应该借助古文字典,资料来翻译,但仍要注意某些介词,代词等。代词必须弄清楚代指什么,而有时名词也要注意,因为它们常常由名词变成动词,大家一定要灵活运用哦。二、资料虎。文言文一般有其作者或出自某某书,当考起来时往往忘记了题目,还有背景等。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应该过问家长,老师,同学或翻阅相关资料,从而使自己对其了解更上一等,更加地深入。三、背诵虎。当通过二虎关后,自然就要背诵了。我开始还被它打伤过呢,后来我细细研究,发现它的敌人就是勤。在每一个青晨必须不厌其烦地反复诵读,记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继而一段一段地背,这就是武松-我“打虎”的经验,如果采用我的方法有效果,一定要宣传哦!晁陂蒙中七三班罗海燕教师手记:让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协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境与情、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那么,联系实际,怎样让学生们感受到以上情境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美,要读得有情趣。教师的范读是至关重要,它能将学生直接带入了文本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再就是要把“读”的活动在教学中一以贯之。配乐读,领读,自由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不仅能让学生从听觉上直接感受到古文简洁凝练,极富节奏感的特点,还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喜欢上古文。二.要交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如借助注解理解大意的方法,画出停顿读通句子的方法,联系现代文意思体会意境与感情的方法等。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尝试自学一些感兴趣的古文,增强自学信心,真正成为学习古文的主人。三.要把握好翻译古文的程度,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古文的难点,那么把古文译为现代文时的标准该怎么把握?我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借助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现代文的语言习惯,说出句子的大体意思,不曲解,不错解就可以了,无须强调字字相对地直译古文,更不能讲解古文的语法现象。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与心得要倍加爱护,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四.联系原有的基础,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步。古文的学习和现代文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在现代文学习中掌握的一些阅读的方法同样适用与古文的阅读理解,所以要注意调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提高,获得全新的古文阅读体验。这样既能降低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又能增加学生自信心,为今后学习古文打下基础。五.还要注重拓展文本,引导学生在学古文的时候明理并巧妙联系学生实际,让他们自悟自得,从中受到教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对文本进行整合。其实,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只是我们要灵活地运用,讲述、读书、讨论应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悬念。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都能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的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课都有“新”讲法,读古文可以放一段音乐,可以开个朗诵会,比比看谁朗诵的好……新的方式可以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叶圣陶先生很注意求新和诱导,他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就是说,教师教育要有灵活性,要有教育的机智,不要过于死板。以上可见,创设新的意境,有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初中阶段的古文教学任重道远,是否教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过去的某种程度上强制性教学模式,必将被“兴趣教学模式”所取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般经历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的过程。当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古文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会废寝忘食,因此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古文的催化剂,是开发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

无奈

赵东升   嘉兴市清河中学905班

窗外,落日的余晕染红了半边天,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映在走向家的学生的身上,显得他们如此光亮。

窗内,我塞着耳机,嘴里嚼着口香糖,还哼哼着流行小曲,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偶尔,我沉思中抬眼望向窗外,跑神一阵再回过神来写作业,生活啊!真是惬意!

正当我还在潇洒的写作业时,老爸归来,严酷的思想训练正式拉开帷幕。只听见老爸愤怒的打开门,冲我大吼:“你这像什么样子?一边写作业还一边听耳机,看你着桌子,乱成什么样子!”一阵狂吼之后,我却仍旧哼哼呀呀!无视老爸的思想教育,老爸一把扯下我的耳机,差点也把我的耳朵一起扯下来了。“我说老爸呀”我英语及格了,"您不用费心帮我补课了。”老爸也抱怨:“你看谁家孩子像你这样。”在老爸的长期训练下,我已练成了金刚不坏神功,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不理不睬,而老爸在我的摧残下,也有一套对策,老爸把脸一秧,说:“你马上起来收拾好,三,二……”数字还没等说完,我便应声二期。“不用数了,我马上起来就是了。”我边说边利索的站起身,因为晚一点,我下个月的零花钱又付之东流了。不知是老爸小气,还是我特别能花。总之我的零花钱总是时断时续,所以这是我致命的弱点。唉!无奈,老爸的无奈是因为我的不争气,我的无奈是因为老爸反反复复的思想教育,人都说父亲总是动手不动口的,而我的父亲却例外…………

在校园中,我还有更多的无奈,最近流行歌曲有很多,首首我都能倒背如流。今天,语文老师考古文,我就一道红叉卷上留。老爸说要是我把这份心思用到背古诗上,一定的满分。

无奈,月考分数下了,共渡难关的同学们就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了句:“孩子,这就是差距。”想,当我帮着分数送到老爸面前时,那将是怎么样劲爆的场面啊!多么项圈一圈老爸,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已有诉苦要求那么高。

无奈,老师们每天苦口婆心我都懂,家长们每天付出和期待我们知,只是我们听在耳朵里却从不记在心上。从初一的新生,到初三的老将,就好像昨天一样,时光飞逝,我也不知道我的一生中会有多少个无奈,但我又不能老这样无奈,因为我们还有美好的未来,不如让我们抬起头来迎向新希望。

无奈,就是这样,似乎好像很无奈,似乎这不在我们的意愿当中,似乎这是定数,于是我们就成了今天的样子。无奈,初中生涯已过大半,我发现身边的同学才领悟过来,已经开始埋头苦干,而我却仍在迷蒙中,找不到方向……

风云再起,谁主沉浮

今天,2010年4月13日,对我们四五班的全体同学来讲,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自从王钢老师教我们班以来,这已经是举行的第三次古诗擂台赛了。在此之前的两次擂台赛,可谓是悲喜交加,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去品尝了。下午,气温骤降,虽然天公不作美,阴着个脸,还直刮冷风,。然而,此刻我们四五班的教室却是群情激昂,热火朝天。大家个个是摩拳擦掌,热血沸腾,一改上次擂台赛前的沉闷、紧张,仿佛人人都已练成为身经百战的“老兵”。第三轮古诗擂台赛在同学们的热切盼望中终于拉开了帷幕。此时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满脸堆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高智商的王老师历来“心狠手辣”,不知何时就会想出一条整人的妙计来,什么分组背、群体背、模表背法等等,怎么狠就怎么来。不过,今天面对早就胸有成竹的大伙儿,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擂台赛正式开始。这是一场空前的、真枪真刀地竞赛。随着一个个诗名读出,一首首优美的诗句从大伙儿的口中朗朗而出。有备而来的同学们早已忘了自我,忘了时空,完全沉浸于诗的意境。瞧!大家时而激越,时而伤感,时而豪迈,时而奔放。随着一首首诗歌的咏颂,大家的情绪也越来越高,咏颂到激情高涨时,有人竟一脚踏上了板凳,手舞足蹈地引昂高歌起来。最令人跌破眼镜的竟是王老师,此刻的王老师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如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一般,也一个健步登上板凳和大伙儿一起沉入诗的海洋。这时的四五班已分不出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仿佛人人都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每个人都变成了诗中的主人公。大伙儿随着诗歌一起欢歌,一起哀愁,一起厮杀,一起征战,整个四五班成了诗的战场,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眼看着四十多首诗歌一一背完,可此时还没分出胜负。怎么办?只见王老师嘴角向上一提冷笑一声,坏了,王老师要使杀手锏了。果然,王老师从一位同学的手中拿起一本旧古诗集,随意从中挑选着古诗名读了起来,唉!这下定会难倒不少同学。这不,几轮下来,同学们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三剑客,他们是张舒琪,梁希源和赵砚博三位同学,其中梁希源和赵砚博分别是前两届擂台赛的擂主。等着瞧,最后肯定会有一场激烈的拼杀,而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此刻,全班的女同胞都在为张舒琪同学加油,她可是“半边天”的代表呀。然而,竞争是残酷的,老天并没有特别照顾女同学,张舒琪同学最先被淘汰出局。现在就剩两个男子汉了,这新老擂主的拼杀必定精彩。果然,十几轮拼杀下来,两人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最后,梁希源同学只是因为在读一句诗词时稍微犹豫了一下,而被逐出。擂主在同学们热切的期盼中终于落在了赵砚博同学身上。精彩!擂台赛到此,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