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世界

上海市青浦区 青浦区东方中学 初一(1)班 施靓祎

当我面对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更不要说当我面对着世界是何等的心情,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忽然觉得世界的不同。以前的我只是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每当我跟随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时,就觉得中国是一个十分美丽,十分壮观,也是十分的大的国家,而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并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我就开始幻想世界到底有多大。我想世界是一个壮观的,美丽的,雄伟的……,但当时的我就觉得世界是美丽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所以世界一定是美丽的,但渐渐长大的我就开始改变了幻想。现在的我是一个初中的学生了,而我却没有忘记对世界的渴望以及幻想,可是现在的世界给我的印象就是恐怖。今年发生了一起十分严重的事故,这个事故发生在离我们中国并不远的伦敦,作为世界上的一分子,我们能过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受伤害吗。这个事故是一些恐怖分子在人们乘的公交车上引发了连环爆炸事故。伤亡人数可想而知。现在的世界是多么的恐怖啊。连乘交通工具都有可能伤亡,这都是因为谁,还不是我们人类。原来纯朴善良的人们,怎么会变成如此可怕。我们还能够原谅我们人类吗?一定不能。现在的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未来的我一定是一个成人,我想未来的世界不能再是恐怖的了,不能再让我们的人类受到一丝伤害,将来的世界还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人类手拉着手,不会伤害别人。即使是陌生人我们都不会顾忌他是坏人还是好人,我们只会给对方多一点的微笑。将来的世界希望我们不会再出现杀人、抢劫、偷窃,将来的世界人们一定遵守着自己国家的法律,不再侵害自己身边的人。将来的世界是善良的。世界不变,而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而我们的看法的改变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应该由我们自己去回归它。世界永远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世界。

我眼中的潇洒

我眼中的潇洒

上海 李兴

潇洒这个词现已被用得越来越多,一个动作,一抹神情也可称作潇洒。大到一种人生观,小到一言一颦,都能用潇洒来形容。但究竟什么是潇洒,恐怕没有人能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潇洒,是个可意会而不可解释的词。

我眼中的潇洒,不在于外露的言谈举止,而在于内心的处世态度,穿一身洒脱的衣裳,不是潇洒;言行不拘小节,也不是潇洒。正如佛门所说的悟性,潇洒的感觉全在于人的心间。人世间的名利情爱、恩恩怨怨,你是否能不沉迷其中、为其左右呢?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间,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潇洒,就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觉,就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意境,就是“此中有真谛,欲辨已忘言?豹品味。只有洞察到世事规律,只有善于自我调节、体味人生真谛的人,才能真正潇洒起来。

我眼中的潇洒,不是玩世不恭、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既能认真努力地奋斗,又能正视现实适时放弃的处世方法。潇洒的人,并非待事马虎草率,临了拍拍屁股就走。他应该投身事业、执著追求,在世界上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事业取得成功,他并不故步自封;事业受到挫折,他也不自暴自弃,或一味自责。他会总结经验,寻找原因,然后或昂首向前或转头他向。潇洒的人,不应冷眼看人世,袖手笑红尘,而应既能进——在世间顽强奋斗,亦能退——看清方向,把握自我。这样的潇洒,才是有意义的潇洒。

我眼中的潇洒,并非没有责任感,只是逃避压力,而是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并能自我调整,坦然面对人生。没有人生活在真空里,人总有自己的责任。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职工定要认真劳作;父母总要抚养子女,子女也得赡养老人。面对责任,无非是两条路:逃避和承担。逃避,无法解决问题,一时的轻快只能带给自己和别人更多的沉重。潇洒的人,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并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将自己的追求和责任协调一致,而不为责任所累。能够在责任的重压下仍保留自己的 空间,才是我所谓的潇洒。

我眼中的潇洒,是对名利并不拒绝,但也不过分看重名利,从而超脱于得失,去体味美妙的人生。缤纷的世界中,名利的诱惑,得失的迷惘,确实令人难以应付。对待名利,怕受人耻笑而不敢接近的有,为一夕拥有而不择手段的也有。这些都不潇洒。潇洒的人视名利如常物,因而他不太重得失,而重在过程,他所快乐的是过把瘾,在追求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在拼争中获得兴奋。至于最终是成是败,在潇洒者眼中,倒已在其次了。

我眼中的潇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是与世事格格不入,而是适应生活.在红尘中悠然涉渡,笑面人生,留下自己的脚印。

我的教师生活

二十年前费翔以一首《故乡的云》打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现在我对这首歌仍然情有独钟。故乡有呼唤,时刻让我不能释怀。 2005年的这个时候,我和许多同学一样,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同班的同学有的去了上海、深圳那些令同龄人梦寐以求的大城市,有的考研成功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我也准备与黄冈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签约,以便借助大学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良好的学习条件继续考研。我的考研成绩虽然总分很高,但外语差2分没有过线,觉得很不甘心。好强的我执著地认为只有读研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4月5号,湖北省首批资教老师的四位代表在黄冈师范学院的巡回演讲报告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想起了自己中学的母校,那里的孩子比这些资教的老师教的学生更渴求知识,更需要爱的阳光,我被这些资教老师的事迹深深的感动,重新思索着自己青春的坐标。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可我相信,行动,可以催化力量;行动,可以创造奇迹,于是我选择回到家乡乡村初中母校。然而,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来到资教学校-中学的母校的第二天晚上,宿舍的蜈蚣就将我的脚刺得鲜血直流。擦干眼泪,咬紧牙关,一晚上的疼痛难熬,我想了许多,如果就此放弃,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虽有大学42天的实习经验,四年的家教经历,作为资教老师的我不敢有半点松懈。为了那个“三年经历,终身财富”的期盼,做一个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农村教师,我坚持观摩资深教师的课堂,认真揣摩教材的内涵,用心打磨每个教学环节。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每堂课之前,都把教学设计反复琢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乡村教学工作,既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事业。“三年经历,终身财富”,这就需要我们资教生在教学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把自己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校长通知我带三(1)班的化学和一(4)班的数学。在那个相对清爽的秋夜,我给他们上第一节课。我讲述了自己从这里走出大山曲折的求学经历,吟诵了自己参加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失败后写的一篇心得《竭尽全力》,也许是文章朴实的字句打动了他们,或是某种心灵的契合,他们听得很入神,并且不约而同的为我鼓掌。我当时的惊讶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意识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知识。 爱在细微处,润物细无声。我坚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一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催化剂”,使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今年春节开学第三天,当邮递员把一张三百元的汇款单送到我手中时,我很是惊讶。我犹疑起来,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他的种种表现:那是四年前的事,他在和语文老师纠缠的过程中身上带了一把刀,他想给语文老师一点颜色看看,想让心灵的创伤在语文老师身上得以补偿。上学期期末考试,班上的成绩很不乐观,语文老师在课间无意识说了一句让学习相对落后脆弱的他很是坐力不安,一脸忧伤的他,就在课间操来到办公室找语文老师,让他解释为什么。由于语气较重,语文老师感觉不好解释什么,就叫他先去教室,我注意到他好像很倔强。为了避免这尴尬的场面,我叫他帮我到实验室去拿实验器材。他低着头说:“第三节课不是化学课”,我很是吃惊的解释说:“先得准备器材”。他僵了一会儿还是很不高兴往实验去,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他一直压抑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我很是感谢他克制的努力。在清理实验器材的过程中,那些操作要领演示我要他动手做,显然有些漫不经心但他都默默的去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心情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后来,我发现他课堂上积极听课,打破了不回答问题的习惯,每次测验化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避免办公室的尴尬,利用中午的空隙我给他补其它落后的科目。在班上他最听我的话,或许我是姐姐型的老师。我常利用星期五的最后一节晚自习,在教室找班上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对我的要求,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给他们及时的帮助与鼓励(这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到了初三,学习好的同学时而不时有机会总是被避开教室与老师交流,我从学习相对后进的学生眼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冬季运动会,作为记时员的我为每位运动员特别是后进的运动员加油。在男子甲组1500m预决赛中,我注意到谈森林一路领先,跑完了两圈就落在最后,班上拉拉队为他加油,他好像根本就没听到。他甚至停下来,一步步的在跑道上走,班上的同学甚至在他的名子后使劲的为他加油,他不为所动。我从班上同学的叹息声中感觉他放弃了希望。我跟上去在他跑道边与他并排慢慢地跑,他好像很是吃惊,开始慢慢地跑。我什么都没说,跑步的速度慢慢加快(在资教生活中我坚持晨跑),助跑了两圈后,他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越跑越快,一路不断超越,夺得了轰动校园的第一名,他竟满脸泪花,不知是为了同学,还是为了他自己。从这以后,他学习的劲头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我不会”到“我要学”,坐在四组倒数第一排的他中考成绩由于多种原因考了499分(县一中划线508)。在运动会的自由晚自习,我把两个班合二为一,举办了一个小型晚会,在晚会上,班与班的同学勇于挑战,乐于挑战,敢于挑战互相感染,我们之间的友谊更深了。学生们好像知道我晨跑后还有坚持学习英语的习惯,他们对学习英语有了态度上的认识,学习英语的劲头更浓了,好像要跟我比试比试。现在他实现了梦想走进了我大学的母校,原来那三百元是中考时我借给他的报名费用,没想到四年了他还是邮寄给我了,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他的种种表现:他家庭困难,总是最后一个上缴书本费,可他自信、阳光,学习、活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特讲义气,不允许班里的小胖欺负女同学;他心有集体,每次大扫除都冲在最前面…… 其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曾让我动摇过。当初,对于我的选择哥哥和姐姐都很不理解,哥哥说,别人都是从山里走向山外,而你读了大学却仍然要回到这个穷地方。我们这么辛苦供你读书,就是为你将来能到条件好的地方去工作。哥哥由于我的学费跟女友闹分手还在我操心,我无言以对。在福州大学读研的同班好友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描述不时勾起我对考研的向往。高中的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月薪拿到4500元。过年回来到学校里看我,回上海就为我联系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催我离去。 可是我还是选择了留下。我带着对那些孩子们纯朴而真挚的爱,做着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也赢得了孩子们及其亲人的敬佩与爱戴。元旦时,孩子们自己动手给我制作贺卡。让我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感动。学习委员方莹同学写到:“老师,您的各个方面真的让我们每个同学都佩服,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现在其他班的同学都在感叹要是在我们班多好,有些家长甚至想把他们的孩子转到我们班上来……。姐姐,自从你来教我们,我就看到了未来。我本来是想放弃的,但是你的言行打动了我,所以现在我在努力地学习,以你为目标,希望长大后象你一样……。”学生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老师最真挚的谢意,在他们心里,我带来的不仅是渴求的知识,还有眺望大山外面世界的力量和勇气! 山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感激。谈森林的奶奶给我送来了积攒了一段时间的六个鸡蛋,对我说不尽的谢意。后来,我把抵挡不住老奶奶深情厚意的六个鸡蛋炒菜送给班上住读的学生。对我的选择很不解的母亲,在村里周末返校学生的引领下,走八、九里山路,默默地把自家种的蔬菜放在我宿舍的门口。看着这些东西,眼睛都润湿了,是幸福,更是感动! 省教育厅对我们资教生的理解与扶持,关怀备至,在下面我们不时收到邮寄的《资教通讯》,还有《师德论坛文萃》。每年暑假七月份让我们免费接受“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聆听专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点拨,他们的求索历程,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的心淡定,让我的情为自己的选择所系。在培训中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资教生亲切和蔼,为我们营造了宽松的人文学习生活氛围,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让我心中时时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的恩师华中师范大学的吴伦敦教授用他的人格魅力教会我如何去做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用他丰厚的学识教会我如何教学——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虽然他只是我培训时的授课老师,但他收到我的感谢信后,免费为我邮寄《教师专业发展导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世纪新教师 新理念》,我感谢这些书,它们及时点醒我想偷懒昏睡的心灵,麻木的神经,它们传给我再生的魔杖;它们清楚地指出了我光明的前程—课堂上,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课堂外,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更是感激吴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我是个幸运的资教生,2006年八月份,在省教育厅的推荐下,有幸参加《奠基中国》教师节晚会;2006年七月份,省教育厅领导陈安丽厅长在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期间看望资教生时,读了我给她写的一封信;湖北大学文学院王若萱老师的父亲(由于王若萱老师当时正在匈牙利教授汉语)给我以热忱的指点与真诚鼓励的回信;2006年4月22日黄冈师范学院杨水彬书记等五位领导冒雨来我资教的学校看望我并送来1000元慰问金:2006年5月中旬我给黄冈师范学院尚刚院长写的感谢信及院长给我的回信刊在黄冈师范学院院报上;2007年七月份,在武汉工程大学“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期间,我写的一篇《七月,我们播种》发表在武汉工程大学学报上,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05年年度考评我被评为“优秀教师”……。我是回湖北大悟资教的8 位本地大学生中唯一选择初中的,三年资教期满后我鼓足勇气去武汉工作了一个多月,后有回到学校,现在留校任教。领导和老师也给了我许多的关怀和充分的肯定,使我受到莫大的鞭策和鼓舞。而我也因为生活在这充满爱的世界中而更加积极地工作,使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升华。 选择资教,选择大山,意味着我选择远离都市,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可是我无怨无悔。在近六年的资教生活中,我坚守着心中的选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着。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使我得到别人难以享受到的幸福。 (附:“资教”见湖北省教育厅农村资助行动计划)

女儿眼中的老爸

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的形象发生了多次变化,在女儿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了。妈妈为了撑起这个家,毅然去了上海打工。

爸爸曾是一位十分优秀的食用菌技术员,但是在女儿眼里,他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家庭主男”。妈妈每月按时寄回来的二百元钱,他都花得恰到好处,并总有剩余。

每天,一有闲暇,爸爸总会把女儿抱在怀里,不是指着卡片教字,就是讲故事,好笑时,父女俩会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悲伤时,父女俩又会一起落下泪来。

此时,在女儿的眼里,爸爸是一位十分疼爱女儿的好父亲。

每天傍晚,爸爸总是情绪低落地倚靠着门,望着西落的太阳发呆。有时,他会喃喃自语:“唉,又一天过去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这时,女儿会远远地躲在某个角落里,莫名其妙地望着爸爸。

后来,女儿大伯的一次造访,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时,大伯提出与爸爸合伙搞食用菌栽培,爸爸听了,欣喜若狂,激动地说:“太好了,又可以重操旧业了,这可是我多年来一直所期待的呀!”

不久,随着一座座“人”字形蘑菇大棚的耸起,女儿已不再是爸爸生活的重心。那些棚子代替了女儿在爸爸心中的位置。他几乎在那里安了家。女儿那丰富而又有营养的饮食被方便面代替了。每当女儿委屈地向爸爸倾诉时,他总是边研究着食用菌,边安慰女儿说:“乖女儿,这会儿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叫‘苦尽甘来’!”虽然爸爸为了事业让女儿失去了许多,但是女儿没有埋怨爸爸,只是默默地承受。

此时,在女儿的眼里,爸爸是一个十分敬业的“男子汉”。

一晃四年过去了,爸爸的事业越来越红火,钱越赚越多。小洋房盖起来了,电视机、电话、电脑、空调、音响……全进了家门。为了工作的需要,爸爸还特地买了辆跃进大卡车。望着充满现代气息的家,女儿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是什么呢?是那伟大的父爱。爸爸整天在外跑生意,在家的时间很少,偶尔回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女儿了,只是从钱夹里随手抽出几张钞票递给女儿,扔下句“拿着,这个月的零花钱”便驾驶着卡车一溜烟跑了。望着远去的卡车,女儿知道钱已代替了自己在爸爸心中的位置。

为了钱,爸爸不再像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那样重视技术和产品的质量了。他总是请几个杂工,简单地教他们一下,便不再过问了。蘑菇生产出来后,工人按照爸爸的要求,把那些坏的不好看的,放在包装箱的最下面,上面放的是既大又漂亮的,货自然好卖得多。

女儿多次劝爸爸不要这样做,爸爸竟然振振有词:“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这就叫生意经!”

此时,在女儿的眼里,爸爸变成了“孔方兄”的俘虏。为了钱,爸爸可以不顾女儿的感受,甚至可以昧着良心,不择手段,以致黑白颠倒,难以自持。

女儿在心底呼唤:爸爸,醒醒吧!不要再让钱侵蚀做人的良心。回到从前吧,哪怕回到当初的“穷光蛋”,女儿也会爱您的。

十年,我眼中的杭州——杭州交通工具之变化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报纸、电台新闻以及外公、外婆为我讲述了这六十年来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从出生起在杭州生活了十年,我眼中的杭州也同样是日新月异,今天就先说说杭州交通工具的变化吧! 漂亮的巴士——巴士是杭州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的站点遍布杭城各条主要街道。在我出生前,杭州已经有了无人售票的空调巴士,那种车身被漆得黄黄、红红的就是了,小时候我出门坐车最爱“帮助”大人投币。近几年来,不知不觉中杭州的巴士已经换上了艳丽的彩装,各式各样的广告出现在车身上,长辫子的电车越来越少,满大街几乎都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漂亮空调巴士,它们在城区间穿梭,就像是流动的风景。坐上空调巴士,舒适的软座椅,先进的公交电视系统,让你边坐车,边了解国内外新闻。 巴士家族的新成员——快速公交与水上巴士。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杭州修筑了BRT快速车道,专供快速公交车行驶,那是一种车身特别长、在专用道上行驶的巴士,从钱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坐快速公交到达翠苑一区,只需三、四十分钟,都快赶上出租车的速度了。2004年,古老的运河开通了水上巴士,为杭州人开辟了一条新颖独特的出行路线,许多住在运河附近的叔叔阿姨不再为早上挤不上公交而发愁。 亮丽的城市红——公共自行车。现在的杭州城区,每隔几站路,就能见到一个智能化的小亭子,红色的自行车整齐地摆放在下面,这就是去年才建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如果你想出门办事,路又不是很远,那就租用这种公共自行车,它在规定时间里使用是免费的,而且可以在任何一个租赁点归还。在车水马龙的道路边,在湖边的树荫下,你随处可见有人骑着这些红色的自行车,远远望去,就像是城市里跳动的红色亮点。未来的城市轨道——杭州地铁。在北京、上海坐过地铁,速度非常快,也不会堵车,早就希望杭州也能拥有自己的地铁。从去年开始,我们杭州已经开始修建地铁线路,不久的将来,我们杭州人也能享受到更快速的交通工具。 还有,杭州的人力三轮车不见了,夏利出租车退出了,各式各样的双层巴士、敞蓬旅游巴士、高档“奔驰”出租车取而代之,十年里杭州交通工具的变化真大啊!杭州人的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我相信,再过十年,我们再回首,家乡的发展一定更快。|||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便陪伴着我们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风雨雨。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爷爷说,改革开放改善了他们的基本生活;爸爸说,改革开放带给了他们富裕。而我,今天也要谈谈我们90后眼中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使我国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以前,外国人总是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穷困潦倒,看中国人的眼神也是不屑的。可是3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却成为了世界这一大熔炉中的一份子。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一直到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了科技强国,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从1997年香港回归,直到2008年面对骇人听闻的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在这30年里,我们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顽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让外国见识了中国的实力,也确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现在,我总会在外国友人面前自豪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而他们,也会用满是羡慕和尊敬的眼神朝我微笑。是的,我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2)改革开放使我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每当提到中国的教育事业,奶奶总是带着羡慕的眼神对我说,她们以前要读书是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不仅全民普及了9年制义务教育,而且学费,师资,教学环境都有了良好的保障,别提有多幸福了!是啊,现在的孩子能够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都是改革开放所带给我们的成果。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从1978年中国普遍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6万,仅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0.0171,一直到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0.2871,30年间竟增长了16.7倍。这表明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高等知识教育,中国的教育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能够吃好,穿好已是我们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在改革开放30年前,这却是十分困难的。在语文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中,也不知做到过多少篇催人泪下的故事,讲的都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吃饱,宁愿自己挨饿;父母为了让孩子穿暖的而四处奔波。而在改革开放30年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这些辛酸而又感人的故事也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才使我们这一辈人过上优越的生活。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党中央提出的利民政策。

改革开放的30年,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从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一直到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国的体育健儿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创下了历史的辉煌。而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我们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这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创下的历史篇章!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是感动;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是坚韧;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是团结;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是自豪;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是不懈;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更是全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呐喊出来的力量!我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全世界为我们感到自豪!

一名红领巾眼中的改革开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乐清人,是温州人的后代。我的父母早在我一岁时到上海去做生意。上海的繁华和风土人情,着实让爸爸妈妈惊叹了一段时间,但是再好那也是别人的。爸爸妈妈约定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奋斗,去打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这样,爸爸妈妈毅然决然地留在上海发展。他们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刚开始经营,生意并不好做。在爸爸妈妈的努力下,渐渐打开了市场,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源,生意也越做越大,收入可观起来。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有了“质”的飞跃。家里别墅买了,我也到上海一家很好的民办学校读书。处在幸福之中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全都化作了梦幻泡影。改革开放打通了我国与国际交流沟通的道路,特别是外贸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人就不可能走出华夏大地,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还过着土里刨食的清苦日子。记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深意。下面就请随着我的介绍,透过我家的这一扇小小的窗去看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吧。听爸爸妈妈说,改革开放前,一天的伙食就是一碗干饭,一点家常蔬菜,这还算是奢侈的。鸡鸭鱼肉,逢时过节才有。要在平常,就是早上一碗稀粥,中午杂粮就咸菜,晚上又是一碗稀粥。而如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腰包鼓了,吃的东西自然也上了一个档次——可以说大鱼大肉,三餐都有,荤素搭配,科学营养。餐桌上的悄然变化,难道不是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吗?说到穿,民间有句形象的顺口溜: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原本我还不相信,但在爸爸妈妈将以前那发黄的旧照片拿出来给我看时,我才信服。原来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家都是穿着打补丁的衬衫和那永远不是蓝色就是灰色的棉布褂过日子的!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应该是解放前才应该出现的服饰啊!而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穿着就都不一样了。就以我家为例吧,白净的衬衫,颜色鲜艳的外套,时尚的服装让做服装生意的爸爸妈妈始终站在潮流的前面,根本看不出已经人到中年。至于我嘛,爸爸妈妈更是把我打扮成人见人夸的小学生。告诉您一个秘密吧。爸爸已经不满足现在乐清城里的那套300平方的商品房了,开始选购海景别墅了。我憧憬着推窗就见蔚蓝色的大海,扑面而来的是略带咸味的海风。那就是诗人笔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2005年,我家告别了出门打车的历史,爸爸开上了簇新的汽车。假期里,带着我们一家兜风。去年,妈妈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座驾。和爸爸妈妈开车奔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别提多么惬意了。今年,我转到现在就读的英华学校,因为我要回老家参加毕业考试,爸爸妈妈再次做出决定:回乐清发展,造福家乡经济。如今,爸爸妈妈投资的大酒店也成了经济强镇——柳市镇小有名气的酒店了。我相信爸爸妈妈的事业会越来也发达的。这就是我——一名红领巾眼里的改革开放。浙江省乐清市英华学校五(2)班【简评】小作者撷取了生活中的一些耳闻目睹的鲜活事例,用孩子的视角描述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历历在目,让我们感同身受,称得上是一篇佳作。指导教师:程银宝

我想,我应该是爱上海了

很多人问:“最理想的居住地是哪里?”我绝对不会回答:“海边。”虽然,我爱海。普陀山的海,黄的朴实无华。第一次,在天黑后的沙滩漫步,紧随着父母的脚印,印在沙滩里的二人世界。我和姐姐交握着手指,任凭流沙淹没那时还稚嫩着的脚丫,任凭渗透着咸味的海风将头发吹乱,任凭沙粒中细碎的石子绘出脚底的红印……黑夜遮蔽了海不讨喜的土黄,只将泛着月光的海浪向岸边送来,如一块巨大的黑宝石,每一截面都闪烁着与众不同的白。黑得透明的海水冲刷着跳跃在岸边的我们,惊喜与惊吓的叫喊声随着浪花一同冲散,也自然影响不到走在前面的那对恋人——担心的回望,再安心的向前迈步。海风拥有世上最柔嫩的肌肤。纤柔的手掌抚上我盈着笑的脸颊,轻拍我因兴奋而摇晃着的小脑袋,不知不觉中,要将丢掉了的小熊回忆轻轻抽走,满心便只有这天、这海、这沙、这黑夜。我喜欢廖无人迹的,黑夜的海边,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监督我的一言一行。只有海水为我的傻笑伴奏,沙滩为我的跳跃伴舞。三亚的海,蓝得有些繁华。金色的海滩、湛蓝的海洋,沙滩上那早已熟悉的“天涯海角”,还有人群、闪光灯……若不是偶尔拂来的海风与风中夹杂着的海腥味,倒真让人误会是身处在逼真的摄影棚中。白天,照相的好时间,盯着远处镜头,僵硬的笑容与湛蓝的海水配起来总觉得不自然,那看似在吹海风的飞舞动作,其实是经过好一段时间调整与保持出来的。一切的不满在我将腿没入那透亮的海水时,尽数飘散。冰冷的海水,在三亚的冬日阳光中温暖又清凉,远处涌来的浪花将咸涩的味道带入口中、眼中。刚刚僵硬的笑容,又在淋湿了一身的海浪中变得如此清澈、自然,而满眼彩色的泳衣、花伞,还在宣扬着它繁华的蓝。有些拥挤,也有些洒脱,却将那周身的疲惫一股脑都投入了繁华之中。圣塔芭芭拉海岸的海,清新的青春。美国西部的气候向来都如此宜人。高速公路边停车,紧靠着公路,便是那草地、沙滩与海。还未靠近便产生了莫名的喜欢。空无一人的沙滩上,只有海浪冲刷的痕迹,深蓝的海用着黑暗中的蓝宝石也会散发的低调光彩。不合时宜地穿了长裤与球鞋,却仍是不自主地向海边奔去,大力地在沙滩上篆刻着自己的名字,再画上巨大的爱心,等着海水将我的字符带走。姐姐说我真傻。卷起长裤,穿着球鞋便追着潮水而去,又被白色的浪花追逐着跑回,球鞋早已被海水浸透,湿漉漉地挂在脚上,在沙滩上留下深色的鞋印。我向她做鬼脸,脱掉鞋袜,用脚去触碰宝石般的海洋,沁凉的感觉,如一粒粒细碎的钻石,从足间流逝,泛着荧光。于是缠着姐姐,记录下我与白帆船、宝石海的合影,挂在嘴角的青春,那是清新的青春。我总觉得,居住在海边会让人变得懒散、潮腻;我更清新与于海洋偶尔的约会,清新与舒适,放松与自然,生活需要这些。我想,我应该是爱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