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如一道数学题,享受友爱正如解决题目,一切尽在“加减乘除”中。

——题记 “加”上自信 那年冬天,泰州市举行演讲比赛。当我在紧张与畏惧中徘徊时,他微笑着朝我走来,圆圆的脑袋向右微斜顽皮地眨着右眼说:“演讲就像眨眼这么简单,面对观众就像我面对你这么容易。” 简单的动作和语言,却让我觉得比表演还精彩,比歌声还动听。使我空荡荡的心变得满当当,自信澎湃胸膛,我觉得希望不再渺茫,成功就在前方! 所以,我说“友爱在‘加’中”。 “减”去烦恼 烦恼犹如云散后的缕缕阴霾,而友爱则似束束灿烂的阳光,为天空的蔚蓝驱散阴霾,为朋友的快乐“减”去烦恼。 学生生涯多漫长,考试试卷做回答。考试成绩是父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好的途径。可是无论优良,妈妈总是送我一句“再接再厉”,但这句简单而平淡的话却使我对妈妈的爱产生了怀疑,从此,我为它烦恼,母女之间也就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是,你的出现,你的理解,你那一句简单而精炼的话“她换了另一种方式去爱你”使我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认真思考,重新感知母爱的无私、伟大。你我的友爱,捍卫了一个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所以,我说“友爱在‘减’中” “乘”以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当我在浩瀚的海洋上漫无目的地漂流,你一语点醒梦中人。你告诉我: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线段最短。可是如果不早早定好终点,永远也找不到那条捷径,也绝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你的启迪和指引下,我确定了我人生的终点,并“乘”着“理想号”毅然驶往西部,去完成自己的抱负:献身西部,振兴中华。 所以,我说“友爱在‘乘’中”。 “除”以杂念 佛门圣地,讲究心无杂念,而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所谓的杂念则是除学习以外的思想。当这些邪恶的种子处于萌芽状态时,你便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为我摒弃了他们。 那时,我还小,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知的我也曾热切地渴望穿一下耳环,染一头黄发…… 这时,你义正词严,郑重地告诉我:“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我心头一震,及时走出误区。“友爱之水”为我洗涤心灵,“除”以杂念。 所以,我说“友爱在‘除’中”。 朋友,在友爱中解决难题吧! ——因为友爱就在“加减乘除”中。

遥忆恩师

一直都有心愿,写写我的老师们,那些在我人生路上投下太阳的影子的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乘白驹回望。 (一)特级不只是荣誉 李晓东老师代教我们数学的时候正逢公务缠身,体弱多病。对于她校长的头衔,懵懂的我们有着本能的敬畏。然而岁月轻拂,沉淀下来的是她课堂上的机智与仁爱。 一次上课及半,需画圆,老师遍寻讲台,未发现圆规,自言自语道:“考我?”言语间已找出一条被丢弃的红领巾,左手固定做圆心,右手牵住红领巾为半径,同时粉笔顺手一带,一个标准的圆形诞生了。当时我年幼,看得惊叹,不知如何形容,至今仍对她的泰然自若、行云流水记忆犹新。 还是讲图形,需要推导出扇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已然忘却,但肯定的知道是老师不着痕迹地引导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结束的时候老师还说:“这可是大家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给你们的啊!”一句“自己学会的”,让我们多么有成就感,仿佛突然间我们成了了不起的数学家了。所以我这个数学差生至今还记得扇形面积公式:s=nπr²/360。 李老师的公开课也与众不同。我自己也从教近十年了,无论是学生时代参与公开课,还是现在听公开课,从来都是以一节课为单位,李老师却上了一次连续两节课的公开课。我想大概是特级教师的缘故。我深为惭愧我们当年都不聪慧,不知那时的表现有否为老师增光。记得老师曾这样说:“算出这道题答案的同学请不要用嘴巴告诉我。”说的我们都面面相觑,继而心领神会,全部张开五个手指,雀跃地告诉老师。兴奋的不仅仅是做对了题目,更多因为猜对了谜语。在我此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常常借鉴这一招,且屡试不爽,每次都能收到李老师课堂上的功效,足见其独出心裁。 一日晨会,不知什么原因,李老师突然很有感慨地说到了母爱,说母亲是最伟大的,人类的母亲是所有生物中分娩时最痛苦的,老话把生孩子叫过鬼门关。我坐在讲台下,紧紧地盯着李老师缠着胶布的大拇指,心里暗暗想道:她也是一位母亲,手上的伤口一定是做饭的时候割的吧,一定很疼吧!其实她当时该有五十岁了,这种母性的情怀似乎没有年龄的界限。 事实上,李老师教我们前后不超过两个月,却留下了这么多这么清晰的记忆。特级教师真的不只是一种荣誉,更代表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教学艺术和精神高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绵远久长。(二)认真守恒定律 殚精竭虑,准时如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或许还可以继续堆砌类似的词语来形容,毫不为过。总之,无论同学们对她有多少非议之词,在我心中我永远尊敬我的初中班主任蔡夕妹老师。她或许有些偏爱有背景的同学,偏爱成绩优异的同学,但她对我不多的关心和充分的了解足以让我满足。如果易地而处,我绝然做不到她那样! 初中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她从始至终与我们朝夕相伴,无论多早多晚,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清晨踏着星光就匆匆上学了,来到教室蔡老师已经等候多时。没有多余的话,我们便一片书声琅琅,老师就在我们身边一圈又一圈的巡视。她有个至今仍被同学们视为笑谈的习惯,就是拍肚子。她用双手手掌轻轻地有节奏地拍打小腹,脑子里却丝毫没有停歇,走几步想到什么就会在某个同学的耳边说几句,不外乎是昨天听讲不够认真,作业错误率高之类。被教育的同学往往面红耳赤,心虚惭愧,连连点头。而此时,蔡老师的表情一定是很严肃的。她就是靠着一张并非巧舌如簧的嘴教导着我们,规范着我们,却从没有责骂和体罚过我们。奇怪的是我们被调教得格外驯良。那样叛逆的年龄,没有任何出格的举止。真的是佩服之至。我如今面对的都是如自己当年那般年龄的少年,却常常生气发怒,无法心平气和。个中缘由大概少了蔡老师的那份坚韧和恒心。 作为班主任,她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她用洞若观火的犀利审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什么可以逃过她的法眼。每次考试过后(无论大考小考,甚至班级测验),她就会拿着综合成绩排名表逐个点评,优点缺点,优势劣势,上升下降,分毫不差,准确无误。指出问题,提出希望,让我们时刻感受到重任在肩,不敢懈怠。她对学生的了解,大到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小到兴趣爱好朋友团体,如数家珍,无不通晓。每个学期末她必亲自写评语,字字珠玑,入木三分。 曾有一次课代表作弊,提前偷看考卷,引起公愤,全班同学以班长为首联名揭发,请求老师制裁,大有不处理绝不善罢甘休之态。似我等无名小卒则抱着看热闹的心理,静观其变。正当我们以为可以掀起满城风雨之时,老师一转身离开教室“开会”去了。良民们一看老师去开会,皆相慰:开完会一定会处理的!引颈而盼,最终等来了一纸排名,除课代表外,大家都考得不错,于是人人沉浸在高分的喜悦中,竟把先前的事情忘却了。机缘凑巧,我看到了课代表的那张试卷,70分的基础题她竟然考了60分,最高;50分的作文却只有30分,最低。老师真高人也!她深知学生们不能接受的实质是因他人作弊导致自己排名下降,但课代表是她的高足,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无法分辨什么题目是提前泄露了的,所以据实加机变,轻描淡写就化解了一场气势汹汹的“民变”,且谁都不伤害。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初二结束时,年级分班,其实是把快班的“包袱”甩出去一些,同学们不明就里,以为要大动干戈,一些消极舆论让我深受影响,我不愿离开这个班,又没有把握可以留下,想到连续几次成绩不理想,甚至连上初三的勇气都没有了。我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去找蔡老师,说想留级。她问:为什么。我说:考不取武中。她很认真的说:除了我以外,谁断言你考不取?我答:没有。她又问:最近一次考试总分多少。我答460。她说:如果加上化学80分(百分制),体育20分(总分30),560上武中没问题。武中连续几年录取分数线都没超过560。我顿时如醍醐灌顶,信心倍增。从此心无旁骛,奋力拼搏。 她避实就虚,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她语重心长,促膝恳谈,扼杀不良苗头。从不大张旗鼓,煞有介事,从来语出惊人,发人深省。这份从容,我自愧不如。 初中毕业后我给她写过一封信,隔了很久,她回了,生平第一次收到老师的亲笔书信,我欢心异常。她在信中说:人海茫茫,我们能成为师生,也是一种缘分。老师是个凭本事吃饭的职业,望你学到真本领......从来不知道她这样一个理性、刻板的人能说出“人海茫茫”“缘分”这样文气、无距离的话。此时我刚刚步入师范,一个并非我理想的校园,失落感颇浓,而她的寄语让我及时走出心灵的困境,坚定了人生方向。 从教以后我也去看过她几回,目的并不单纯,每次都是为教学上的困惑向她求教。一个夏夜,我们一同在学校的操场上散步,偌大的校园只有我们两个,不远处教师宿舍楼灯光点点,空调压缩机呼呼作响,我们迎着微风边走边聊。她继续那个经典的拍肚子的动作,而且步履快捷,我要微跑才能跟上。我猛然意识到她是个多么特立独行的老师。并不是标新立异的追赶潮流,恰恰是真我本色的坚守。当大部分老师都把打麻将当做生活必须时,她从不涉足,而是埋头钻研教学、细致指点学生;当许多老师因工作繁忙,有余暇即放松休息时,她树立起正确的养身观念,坚持锻炼;当所有老师都因条件改善而互相攀比时,她维持勤俭的原貌,收集废旧塑料瓶,收集学生丢弃的馒头。这些怪异的举止与很多老师格格不入,估计他们无法认同甚至嗤之以鼻,她却毫不为意,依然故我。这就是她的恒定。 无论是三年如一日的早起晚睡,还是事事亲力亲为,又或洞察入微,循循善诱,我无一能望其项背,始知为人师表之不易。(三)玩世不恭与自我觉醒 我的语感马马虎虎,得益于父母的正确启蒙和诸多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但真正影响我日后的教学风格的是饶扬怀老师。他同样是一个颇受人争议的人,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只给我们上了三天课,但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我”以及“自己的思想”。 师范是个很自由的地方,在“一专多能”的名号下,其实可以浑浑噩噩的过三年,即使为所谓的自我能力培养而忙忙碌碌,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比赛,事实上收效甚微,对后来的人生没有太大作用。由于我们是一群被时代捉弄的自命不凡的人,回想这花季的三年,几乎等同于虚度。但当时依然像所有其他的高中生一样充满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只是缺少命运的支点而已。所以,在行将毕业时与饶老师的邂逅,有了差点失之交臂的后怕和庆幸。 他一开口就语惊四座,大谈自己的前两次失败的婚姻,听得我们瞠目结舌。我们都是循规蹈矩的孩子,从来只知道听从和遵守,从未有过一点点离经叛道的念头,也从没有质疑讲台的道统和严肃。不过我们也正值青春年少,对爱情充满了好奇与企盼。我们聆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圣坛的老师,他不是老师,是浪子?是情种?这些词语或许有过,但至少他呈现给我们一个出言不讳、洒脱不羁的真实的灵魂。看惯了说教的虚假和苍白,除了真实还有什么更能在年少的心湖激荡起巨大的回响。他的名言:我要有敢做我的勇气和能做我的自由。至今被我奉为案头铭言,时时激励自己不要泯灭个性,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师都要有鲜明的自我的存在。 当他正式授课的时候我又发觉他不是一位语文老师。他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他说,部颁大纲定义语文学科,为什么把思想性冠于工具性、文学性之前,语文学科究竟代表谁的思想。他说,人分两种,现实的人和理想的人,在这两种人的面前人生各有两件事,分别是婚姻和职业、爱情和事业。他说,我二十岁的时候认为中国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三十岁的时候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如今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他说,我以共产党员的身份预言共产主义无法实现。...... 他玩世不恭的言与行启迪了我们“热爱”和“思考” 。当我循着当年他抛出的路径向前探索的时候,从未丢弃对生活的热情,像他一样执着地寻觅真爱、诚挚地投身事业,也像他一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教育是个黑箱操作,投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产出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发挥了作用。这句话我想只针对功利的分数。传道与授业,哪个更重要。经得起时间与心灵考验的一定是凝聚心血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 我在此时感念我的恩师,也反思自己。希望不遗余力,以期有一二可圈点之处让我的弟子们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