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优秀作文及失误作文点评(临沂卷)

2007年中考作文山东临沂卷

在一次由县里组织的大型竞赛前夕,一位山区中学的老校长对将要参赛的学生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结果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出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接着,老校长意味深长地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都有它开放的权力和空间;当然,许多花本来也是一种草。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棵草,也都是一朵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老校长的一番话引起了所有参赛学生深深的思考……

老校长的话是否也勾起了你往昔的某种记忆?是否引起你的某些思考或感悟?请以“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说真话,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道试题秉承了临沂市一贯的作文考查风格,即关注自我,贴近生活,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利于抒发真情实感。同时,又留给考生较多的创新空间,在能保证大多数考生学业及格的基础上,又不失它的选拔功能。

相对于临沂市前两年的中考作文题来说,本题是有难度的:一是作文试题中的话题部分,采用了比喻的说法;二是这是一个复合式话题,审题时要兼顾“草”和“花”两个方面。这道作文试题,尽管有难度,但因是话题作文,写作“门槛”又有所降低,只要认真审题,还是不难写出佳作的。

在审题时,要从提示语和作文要求中“挖掘”出如下信息:第一,“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意即每一个平常人都可以成功。第二,“许多花本来也是一种草”,意即别人视我们为花,但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种草,为人要谦虚;也可理解为人有了成就不能忘本。第三,“往昔的某种记忆”告诉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某些思考或感悟”告诉我们可以写成议论文。当然,对“草”和“花”的内涵还可向更深更广处拓展,只要言之有理、贴近话题即可。

我们在作文时,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立意要深刻,角度要新颖。立意正确与否,深刻与否,是这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我是一棵草,但我能开花,因此,虽然我弱小但不应自卑,应自信自强,这样才能成功。2.甲种草能开花,乙种草也能开花,因此,不论我们每个人是什么处境,什么情况,我们都能成功。3.大棚里的草能开花,田野里的草也能开花;肥沃土地里的草能开花,贫瘠土地里的草也能开花。因此,能否成功,和客观环境关系不大,而关键在于我们个人的主观努力。4.我是一朵花,受父母宠爱,受老师呵护,但我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因为我原本就是一棵草……以上立意中,采用1的肯定很多,而采用4的会很少。我们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二、文体要明确,特征要鲜明。这样的话题,同学们极易模糊文体界限,写出的作文文体不明,成为“四不像”。我们知道,作文要求“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我们还是要按各类文体的特征和要求去作文,是议论文就要观点明确,摆事实讲道理;是记叙文就要有必要的记叙要素,而不能文体杂糅。

三、选材要脱俗,叙事要具体。如果要写“往昔的某种记忆”,那就是记叙类文章,要讲究选材的典型性,叙事的生动性。

四、观点要明确,论据要有力。如果要写“某些思考或感悟”,那就是议论文。这时,就要按议论文的要求写作,要有明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过程,以及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邵明法) 07年临沂中考作文佳作:“学花”落马记 “学花”落马记

临沂考生

“下面我宣读一下期中考试名次!”

班主任的话一出,下面静悄悄的,静得令人窒息,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生怕听露一个字。

“XXX,第一名!”

我的头“嗡”的一声,“天啊,我是第一名!”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NextPage]

班主任下面的话我几乎没有听见,我只沉浸在喜悦中。升入初中以来,我牢记父母的嘱托,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地学习。两个月来,我的心中只有“学习”两个字,我的活动地点每天都是“三点一线”。我这样拼命,为的就是父亲那句话:“你现在是初中了,可不比小学。那里高手如林,稍有不慎,你就会掉队!”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压力学习的,因为以前,我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

“看来,初中生也不过如此!”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我真是多虑了。”

此后的日子里,内心世界一片平静的我不再平静了,班会上介绍学习经验,年级会上作典型发言,和任课老师合影留念,同学们也送我一个绰号“学花”……鲜花和掌声淹没了我。我不再是以前那个走路低头、整天沉默寡言的我了,我在宿舍里高谈阔论,在教室里趾高气扬。我觉得,和同学们相比,我是白天鹅,他们是丑小鸭;我是仙鹤,他们是鸡群;我是花,他们是草……因为我是第一名!

很快,期末考试又结束了。我坚信我这朵“花”一定会长盛不衰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是15名,而班里被我视为小草的霞却是第一名,我百思不得其解。“她怎么会考第一名?上次她可是班里25名啊!”

很快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了,站在办公室里,我耷拉着脑袋,等着挨训。班主任看着我说:“怎么?你这朵花蔫了?谈谈成绩下降的原因吧?”“老师,我……”我那不争气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班主任语重深长地说:“找回以前的那个自己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也都是一种草,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但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长盛不衰,以花自居的人往往会失败。我希望你能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株草,而让花盛开在别人的心里。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明白了,您是让我不要骄傲,永远谦虚,对吗?”

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是啊,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我步履轻松地走出了老师的办公室。

啊,外面的空气好清新,阳光好明艳,景色好美丽!

在学习上一帆风顺、被同学们称为“学花”的“我”,却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落马”了,原因何在?原来是成功之后的“我”以“花”自居,骄傲了。忘记了自己曾是一棵草,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会沉醉于眼前的小成功而沾沾自喜,就会落后。这是多么深刻的立意啊!和其他的考场作文相比,本文立意的角度也是独特的。一般的考场作文,都立意为“我平凡但我能成功”,而本文避开了这一点,另辟蹊径,这正是小作者的高明之处和胜人之处。

在叙事手法上,本文也独具特色。开篇叙事,单刀直入,显得干净利落,走出了时下考场作文为“凤头”而“凤头”的写作误区。在材料的选择上,突出“点”,详写了期中考试后的班会课和办公室里师生谈话的内容;略写或不写“面”,自己平常的表现只做简要交代。这样处理,作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邵明法) 小草之歌

临沂考生

我是一棵小小草,上天赐给我一身绿色,让我扮绿春天。

——题记

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大街上,竞赛的失利,朋友们的误解,似一块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风中传来清脆的风铃声,将我的思绪带到三年前。

三年前,我如同一只雏雁,踏入中学的大门。我睁大好奇的眼睛,心情兴奋而又紧张。那时,我暗下决心:我一定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但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中学的生活是由竞争组成的,有时竞争相当残酷。我初来时的那份坚定信念,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一点点消逝,最终荡然无存。我意识到:在这个偌大的校园中,我只是一棵小小草,我只配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春天不属于我。从此,我封闭了心灵,远离了同学。自卑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班主任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他找我谈话,“你整天在那儿低头无语,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摇头。“那你为什么不活泼起来,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呢?”“我没有资格,因为我学习差,我只是一棵小草……”我嗫嚅道。班主任笑了,他说:“小草也是春天的一分子啊?没有小草的装扮,春天会是什么样子?牡丹盛开,芍药吐艳,玫瑰放香……它们固然美丽,但小草也会开花啊!它们有它们的特点,小草有小草的个性,在开花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我相信:你这棵小草一定会开出美丽芳芬的花!”班主任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我说:“老师,您是说我还行?”“当然行!只要你愿意接受阳光雨露。”

老师的话,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发现我前面是一片蓝蓝的天。在学习的征途中,每当我遇到困难要气馁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我是一棵能开花的小草!”这时,我会重新振作起来。就这样,我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我的朋友也一天天多起来。每当我小有收获的时候,我都会唱一曲我自己的《小草之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我要做一棵人人知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阳光啊阳光,你把我唤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河流啊山川,你把我哺育;大地啊母亲,我在您的怀抱开花,我会开得很好,很好……”

这篇作文获得满分,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首尾呼应,特色鲜明。开头的题记,点明了小草的作用,并以此来比喻自己,切合全文内容,与作文主题相得益彰;结尾化用歌曲《小草》,既深化中心,又幽默生动。

二是叙事具体,描写细腻。本文详细地记叙了自己自卑的成因、表现以及克服过程,记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篇主要用对话展开情节,人物语言个性鲜明,高度凝练。此外,本文的心理描写也较细腻传神。

三是构思巧妙,扣题较紧。本文用“小草”比喻自己,用“开花”来比喻自己取得的成功,扣紧了“每一种草都会开花”这个话题。从视自己为一棵小草不会开花,到班主任认为“我”虽是小草但能开花,再到“我”最终开花,处处扣紧话题,使得作文浑然一体,结构紧密。(邵明法)[NextPage] 临沂考生

天上的星星现了,空中的月亮来了,门前的花儿开了……

天上的星星去了,空中的月亮走了,门前的花儿谢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谢乃自然规律,让我们静对花开花落!

花开花谢又复开,草绿草黄又复绿。在这样的轮回中,大自然变得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启示我们: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霍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他是一株草,一株不自惭形秽、顽强向上的草,他身体残废,条件艰苦,其困难可想而知,可又有谁听过他的叹息、抱怨?他好像冰山下的火种,外表虽阴冷孤傲,内心却热血沸腾,凭借着不屈的意志,他成功了,他这株草开花了!开得芳香四溢!那么当你的勇气快要被寒冷的雪山击溃时,为什么不想想山上圣洁的雪莲正等着你美好的祝愿呢?当暴风雨敲打你冰冷的心时,为什么不想想雨后的彩虹就要出现呢?当你苦心设计的计划将要被别人的不屑淹没时,又为什么不想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名言呢?当夜色袭来时,何不想一想黑夜已经来了,光明还会远吗?困难挫折好似花开花落,让我们静对花开花谢。

你可曾读过高尔基的三部曲?高尔基是一朵花,一朵成功的花,但你可知道,过去的他——阿寥沙,却是一株草,一株苦难的草。在童年,他饱经沧桑,在风雨中飘摇,但是,他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最终由一株草变成了一朵花,它盛开了!盛开在千百万人的心中!

花即是草,草即是花,让我们静对花开花谢。

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株草的心灵,花开花谢乃人之常情,也许,她现在凋谢了,但来年,它们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长叶、开花,重新点亮生命的光辉。让我们静对花开花谢,铭记每一种草都会开花!

本文的“亮点”较多。首先,题目拟得好。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好题目并不多见。这个题目扣题较紧,正是因为“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所以需要我们“静对花开花谢”。其次,本文的开头当属“凤头”,两句景物描写,排列整齐,对仗工整,引人遐思。第三,说理全面。既写了草会开花,也交代了花的开放离不开草,并用名人的事例加以佐证,说服力强。第四,本文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用了较多的反问句、排比句,汪洋恣肆,铿锵有力,增强了语势。(邵明法) 花开的季节

临沂考生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有太多名人的光环在闪耀,他们的成功让我们望而生畏,我们认为那些成功太伟大也太遥远。似乎只有居里夫人才会发现镭,只有爱因斯坦才会提出“相对论”,只有牛顿才会发现“万有引力”,只有爱迪生才会有那么多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发明……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价值有所怀疑,像我们这些后生小子也可以成功吗?可以。我们会听到这种坚定的回答,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种草,而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有人会疑惑,既然我们是会开花的草,为什么到现在我还没有开过花呢?其实每一朵绚丽的花开放,都是它在做小草的时候打下过坚实的基础的。小草努力地吸取水分和养分,才能酝酿出最美的花蕾,然后在开放时才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它尽显自己的美丽。而我们人类,只有在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才可以积蓄力量,迎接自己花开的季节。若是养分汲取得不够,那么有可能自己的小花才刚刚开放,还没有来得及在世人眼前亮相,就不幸夭折了。

我曾经也不相信自己是一棵会开花的小草。我一直是个很腼腆的女孩,在人多的时候说话都会脸红,我觉得自己如此怯懦,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可是就有那么一次,让我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那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本不想参加,可妈妈一定要让我参加,她不断地鼓励我,还帮我一起准备发言稿,我不想辜负她,就硬着头皮参加了。那天站在台上,我只感到一阵眩晕,浑身哆嗦,发不出声音。我突然看到了班主任慈祥和信任的目光,我想起了妈妈。对,我不能让她失望。于是,我鼓足勇气读了下去,声音几乎全是颤音。结果可想而知,我一定不会获奖,可妈妈却十分高兴,她不停地祝贺我,是呀,我战胜了自己的怯懦,这就是我的成功,这就是我的一次花开。

所以,朋友们,相信自己,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会开花的小草,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努力过奋斗过,就一定会迎来自己花开的季节,并一定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误区点击】

本文紧扣话题,叙事说理,文通字顺,内容也还算丰富,但却被评为三类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体不明。这个话题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但不能二者杂糅,本文恰恰就失误在这一点上。作文前半部分罗列一系列名人的事例证明“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对名人提出质疑,这种大胆质疑创新的精神是可取的。如果依此风格,重点分析几个有说服力的事例,构思成文,本文会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但本文后半部分风格骤变,转而记叙自己的一次演讲经过,记叙自己的一次“花开”,这就与上文极不协调。如果通篇写这次演讲经过,记叙再具体,描写再生动,本文也会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但二者杂糅,就出现了目前的“一类议论文+一类记叙文=三类文”的现象。

此外,本文表达过于平淡,通篇波澜不惊,缺乏“亮点”。无论是选材、立意、布局,还是语言,都无“出彩”之处,这样一篇毫无特点的作文也只能被评为三类文。

【点石成金】

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警示:一是写作文时一定要有文体意识,要选择一种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去写。二是要力争在作文的某一方面“出彩”,写出个性。一篇作文,只要有一个“亮点”,也就足够了。(邵明法)

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

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 1、给孩子营造读书的环境气氛。 假如你家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我建议你在家里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动物知识,海洋生物知识,以及简易的历史地理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手里,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事实上,很多伟人正是在艰苦的童年因为读了几本书,哺育了他们的心灵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事业。 2、给孩子朗读优美的作品。 家长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孩子感兴趣的作品一字一句的朗读给孩子听,能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书籍的熏陶。给孩子朗读作品,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 3、和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一家人在晚间的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分享知识,也是维系家人感情的良好方式。当代中国的家庭,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除了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吃喝拉撒以外,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常常找不到沟通心灵的话题。如果养成了一家人一起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佳途径。如果能经常和孩子聊聊书中的故事,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这个家庭就会逐渐变得高雅。特别是图画书、故事书的内容,假如孩子能够清楚、正确地复述大意,就表示他已经吸收了书中的内容。就书中某一角色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既帮助了记忆,也锻炼了思考认识能力。让孩子说说读完此书的心得和感想,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这种崇尚学习的家庭氛围肯定有利于孩子的成才。 有一个母亲在谈到鼓励孩子读书时是这样说的: 儿子上学后,为了使他积累词汇,我们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自然,一开始儿子经常输给我,我有时也有意输给他几次,他表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于是他开始翻书、查成语词典,到处搜集成语。我看时机已到,便偷偷地买来《成语故事大全》,放在书架上。这一招果然很灵,趁我不在家时,儿子如饥似渴地读书,准备了一大串成语来对付我,还知道了不少成语的出处。儿子终于“大获全胜”,我佯装不知,但目的已经达到。这学期,孩子又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和儿子约好,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负责教我,我们每天练字一篇,看谁写得好,看谁进步快。儿子早已摩拳檫掌,准备与我一决高低。 就这样,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其乐融融。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没有声色俱厉的强迫,偶尔还互相吹捧几句。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将来肯定要超过老妈。”儿也顺势拍个马屁:“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谁的儿子!”虽然说这样跟着儿子跑跑颠颠的,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你追我赶的滋味还满有意思,亲情有时变成了友情,有时又成了小“哥们”,而彼此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10年教育儿子的路程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母亲很难,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做母亲是我毕生的伟大事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享痛苦与欢乐,共同体验成功与挫折。我虽然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挣脱我的怀抱,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但我不会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除了拥有自己的天空,也分享了孩子的世界,是孩子使我生命的体验更加多姿多彩。 4、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 为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有效途径。它能凭借故事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从而诱导孩子为寻找乐趣而自觉自愿地去读书。同时,也能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种要求也会逼着父母必须坚持经常看书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便需要时如囊中取物一般。 首先,要选择好讲故事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形成习惯以后,你和孩子每天都会期待着这一时刻,从而使这一活动成为每天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都会更加自然地参加这一活动,彼此间合作会更加愉快。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最适当的时间是每天睡觉前。因为这一时间既固定又不固定,具有一定的机动性,不容易被琐事耽误。 其次,你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固定的讲故事的场所。我认为最合适的场所是在卧室或书房。另外,昏暗的灯光有助于创造某种氛围。 再次,对于低龄儿童讲故事,每次讲故事的开始和结尾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动作。譬如,开始时你可以用手在书架上“捞”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把故事“扔回”到书架上。这样,会对诱导孩子看书起到暗示作用。 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孩子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5、故事表演法。 孩子阅读故事图书后,在*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孩子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会逐步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会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0。 6、与孩子共同讨论书里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里的内容。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 在讨论中,家长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孩子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孩子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孩子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孩子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也要鼓励和激发孩子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孩子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或修正自己的认识,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 7、“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将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故意做惊奇状,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讲故事的作用不仅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还能从故事中获得教益。从“岳母刺字”到黄继光、董存瑞,从女娲补天到宇宙飞船,从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从祖冲之到李四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科学的向往,对世界的认知,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8、引导让孩子从书中寻找疑难问题的答案。 孩子一般都有缠着大人问这问那的习惯,当家长适时地告诉孩子,他问的问题在某某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时,孩子就会产生接近书本的强烈要求。例如引导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就适宜采取这种办法。家长对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就在某某书中,孩子也会慢慢对书发生兴趣。当你给孩子讲三国的故事讲到最精彩的片段时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几章、第几页,孩子就会主动去翻书阅读。 9、帮助孩子选择读物。 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本坏书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挑选书籍时,要把孩子带上,要让孩子在购书现场看看家长是如何选择书籍的。一般来说,选购书籍应先读一读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从中弄清这本书是否适合于孩子的年龄,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再看一下目录,判断一下孩子是否能读懂,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中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10、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为了让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就必须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例如:精读、略读、跳读;朗读、默读。对于不同体裁的读物还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经典的读物要精读,对于故事类读物要略读,为了寻找某些文献资料时可用跳读。优美的诗歌和散文适用朗读,较为深奥且逻辑性较强的文章适宜默读。11、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书 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大声地朗读它,把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的、情感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你大可将它放弃,它未必是一本好书。12、为孩子大声读 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楚。 1985年,大声朗读与持续默读被美国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大声读的益处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并能直接引导孩子在阅读上取得更大进步。家长首先应告诉孩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13、边读边玩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者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可以当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当作积木搭房子,可以当作拼图变图案,有的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当作游戏用的地板。不过大多数低幼图书是一般的图画书,大人可以随机变出花样,和孩子边读边玩,如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14、他翻页,你读书 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将会既好玩又有效的事情。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动书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15、阅图漫步 阅图漫步,就是轻松自然地引导、陪伴孩子翻看图书里的图画或插图。这种活动适合图画书或有插图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有很好的图画叙事能力,孩子甚至或以从图画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漫步类似一种预演活动。比如:“不好,大灰狼来了!”“这只小猪为什么叫懒懒?”经过这样的热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对书里的故事也充满好奇心。16、一边读,一边演 在为孩子大声读书时,如果更多地加入表演成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开心,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到知识的殿堂中来。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适当的朗读。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表演。如果让孩子成为故事书中的一部分,他们会乐此不疲。17、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大人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困惑。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18、聊书 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很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与孩子聊书通常也是从一些问题开始,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查他是否理解正确,而是要引导他说自己的想法来。因此这种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孩子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用语开始,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19、读后行动,拓展阅读 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共读之后的反应,因为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反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小小孩如果喜欢上一本书,最常见的反应是“再来一遍”,他们喜欢大人反复读。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想像成书里的主人公,自编一些好玩的说法。还有的孩子,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捧着书给它们“讲故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积极反应。20、给自主阅读留出空间 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也应当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大概从孩子手能抓住卡片时就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了。自主阅读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力和习惯的培养。21、“书虫”长、长、长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如果能将孩子的阅读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不过,做这样的记录最好是能让孩子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可以将孩子读过的书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摆成一条虫子的形状,孩子读的书越多,虫子就越长。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读后感等等。22、延伸阅读 如果要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特别关注延伸阅读。最常见有基于作者、基于主题的或基于相关事件的延伸阅读,比如孩子在读到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时,会对历史上某个阶段的事件产生疑问,大人如果能适时提供相关的图书,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基于主题或基于事件的延伸。23、让孩子引导孩子 让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另一种既有效又有趣的引导方法。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相互借书,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让孩子们一起看书,聊书。24、走到哪儿,读到哪儿 阅读是一各生活方式,它是爱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书迷来说,到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在家里,可以在床上,书桌上看书,也可以在地板上,妈妈怀里看书。外出时,可以在旅途中看,在郊游的山顶上歇息时看,可以让那些需要打发的时间变得更充实。25、充分利用公共资源 最常用的图书公共资源是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26、书香满家园 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关键是大人对书的态度。家庭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亲子间进行,还可以在整个家庭中进行。大家一起聊书,一同看书读报,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27、橱窗原理 我们逛商场时,往往会对精心布置的橱窗特别留意,许多人会在橱窗前流连。多项调查显示,在橱窗中展示的货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们想向孩子推荐一本好书,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橱窗原理。28、享受爸爸的声音 让爸爸也来参与亲子阅读!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以与学习障碍画等号,而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都是女人带着孩子阅读,其后果是在小学五、六,出现明显阅读障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