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过年之后,别人都是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春节,而我,却总是由于长途的折腾生病,一回家就要和妈妈住进医院,整天和吊针打交道。

去年爸爸刚刚给爷爷买了一个新房子,去年过年时那房中的装修味又引起了我的过敏,所以妈妈要求今年不回松原过年了,想让爷爷来我家过年。爸爸说:“那就领着咱爸去三亚吧。”妈妈勉强答应了。但她又觉得带爷爷的话就得带姥姥,他们都是孤身一人,怎能扔下一个不管呢?所以我们先来到北京,白天去复查身体,晚上冒着寒风,走向地铁站去看姥姥,姥姥家坐地铁要换好几次车,真麻烦。我几次想回去,可妈妈不让,她说:“快过年了,总得去看看呀!”我无耐,只得去了姥姥家。九点多返回旅馆,我的腿已经直了,结果着了凉(地铁里很挤又热,下车是风口,打不到车,便站了好长时间),三亚之行我和妈妈都是伴着鼻塞和头痛开始的。

妈妈爸爸就是这样,爸爸为了一个“孝”字,存两三个月钱,就去交爷爷的楼款,(本来吗,他们是长辈呀!)所以,钱就得在我和妈妈身上省,我妈妈很少给我买衣服;爸爸的背心黑了,妈妈努力洗,直到不能穿了,就当抹布用。家里总来客人,妈妈要干许多家务。所以,有些无名的烦恼油然而生。爸爸很少回家,他不知道家里缺什么,用什么。家里的沙发,窗帘,桌椅,等都用了十几年了。爸爸老说准备换,可是总没换成。妈妈为这次带两位老人去旅行,安排住处联系买票,如何经济又实惠,每天都在算计,牙全肿了,连吃东西都吃不下。有时,妈妈就把火撒到我身上,我感到无比的痛苦。

古人就讲:“人生在世,孝字为先”可爸爸的孝是拿钱,让别人说“好”;妈妈的孝则是拿情,不能让老人不快乐。我尊敬他们,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去“孝”。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都是先乐自己,而我们却总是要算计着过呢?我想让爸爸妈妈知道。‘老吾老以其人之老'不要为了‘孝’而付出一切,不要为‘孝’忘记了妻儿,更不要为了美名而去孝。

论孝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吟那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又有多少人会做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 每每提到“生命”二字,总会沉甸甸的,尽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学里描述的那样具体,只是人意识中的一个平常概念罢了,可是生命又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父母啊,他们不止给了我们生命,而且还给了我们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的一切,然后又扶我们走上人生的征途。一路风雨,我们在他们的庇护下,安然走来,可又有谁想过父母的青春呢?当他们步履蹒跚的那一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而此时此刻又该做些什么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以,鸟兽尚都如此,人何以堪啊?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始于我们出生止于他们离开,是世上最长久的一段爱河啊,而我们又给他们什么呢?又有人会说无论我们怎样做都比不上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啊!对,可是正因如此才更要行孝啊,如果不及时行孝,留下的将会是永久的遗憾啊。 前人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许多人的眼里,对孝的理解极为狭隘,他们认为只有等到自己功成名就,成家立业,父母重重老矣之时,才是自己行孝之时,而这些人中的多数必将品尝不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 孝不止是父母老弱病残时的端汤送药,不止是父母年迈时的物质赡养,更不是父母永别时的“风光大葬”孝应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真挚的感恩。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孝心,有时,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便足矣。 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知道?父母的体质有多少人过问?父母的忧虑又有多少人了解?何时我们才能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撑?孝,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晚矣! 指导老师:马一新


“孝”乃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行为,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的确,孝正是做为子女应当履行的责任以及义务。

前几天,我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恰好诠释了“孝”的意义。那天,我与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旁看着动画片,正当广告时间时,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母亲洗脚,并告诉老人这样对身体好,这一幕却被他的儿子看到了,这时,只见孩子端着一盆热水,颤颤巍巍的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洗脚。”他妈妈看着他,会心的笑了笑。看了这则广告,我受益匪浅,它体现了一个“孝”字,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只不过是七个笔画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字罢了,可是在我眼里,“孝”却是重于泰山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人若不孝,禽兽不如。”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孝敬他们吗?大家一定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的故事,一位客人送了他一大筐梨,然后他父亲让他来挑,可他偏偏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其实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只不过是他的方式不妥当罢了。

从这则公益广告中,我明白了:“孝”的重要,正如人们所言“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是呀!就让我们与“孝”长跑吧!让我们将“孝”发扬光大吧!

孝的真谛

有人说,现在的人不如古时懂得什么叫做“孝”。诚然!当今世上不知是否还有孝如李密一般的人,然而我要说的,不是孝的品德,而是孝的真谛。

在一部电视剧中,一经理昂首挺胸地说:“我给了母亲大房子、富裕的生活、该给的我都给了。”而他得到的回答是:“你却在你母亲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从这个故事中便引生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孝?

给长辈大房子是孝?给长辈稳足的生活是孝?给长辈富裕的人生是孝?不是,不是,都不是!孝,是在长辈空虚渺茫的时候最贴心的陪伴。

正如李密,困厄的生活,病弱的身体,却在“夙婴疾病”的祖母身边陪伴照顾.“未曾废离”。而在李密口中,“孝”字简化为一种温情的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生”。看似简单却又深厚无比的情感萦绕在李密的心头,那便是我们所说的“孝”。

或许,与我不同,许多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然而归结到一个字,那就是“情”,是一种无法背离和抛弃的埋在骨子里的情感。

人,生而有父母,生命之初,我们就接下了这么个使命—我们是父母的传承。这个传承的维系物是血管中流淌的血液。而传承的方式便是把父母长辈的爱加倍地抵偿出去,这便是“孝”。即使你不能保证安定的日子、即使你不能兑现富裕的生活,然而,你能把爱源源不断地给予你的父母,这也是孝。

就算是你一无所有,穷困潦倒,却能在父母露出担忧之情时说一句:“我在努力,一切都会过去”。这也是孝的一种,当然了,前提是你真的很努力.

“孝”有很多种方式,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然而孝的真谛,是情感的红维系,是心与心的交流,身与身的陪伴.

望这世间为工作劳苦奔波的人们都能想到独自在家的父母,望你们能体会到“孝”的真谛,体会到父母的心情,希望你们能在父母空虚孤独的时候说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今天你“孝”了吗?

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她生日前一天,她爸爸说要给她买一个蛋糕庆祝。但后来,爸爸因为工作繁忙,一时忘了买,那个女生就绝食一天表示反对。她爸爸没办法,开车又到镇里,买了一个蛋糕给女儿。

由此,我觉得这个女生实在是太不孝顺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而到头来,却因为没买蛋糕这么点小事而进行绝食反抗。她爸爸应该对她进行教育,不应该一味地顺从她。这样只会让她更加嚣张,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变差。还会形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长大后工作怕苦怕累,不去钻研;劳动时拈轻怕重,偷工减料。总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试想,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长大后能建设祖国服务社会吗?他们能养活自己算不错了。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养尊处优,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祖辈们大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事事包办、时时呵护,使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稳固。祖辈对孙儿施爱有加,往往心太软,导致教育孩子方面宽而不足,严而有余,甚至当父子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不自觉地、不分原则地偏袒孙辈。

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着父母,也就是说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所以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都能够时时刻刻念着父母。

我们安吉孝丰,相传历代多孝子,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安吉还有座孝子桥。此外,孝丰镇中心小学年年都会评孝子,可见学校等教育部门对孝的重视。全国在2004年还举办了“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由此可见孝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最强音,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构建。为了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作为家庭美德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今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生积极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古人得出结论:“百善孝为先”。那么,今天你“孝”了吗?

古圣先贤孝为宗

古圣先贤孝为宗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天,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声,女儿我出生了。这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我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又因为这一天,是妈妈最痛苦也最幸福的一天。今后的日子里也是父母辛辛苦苦为我换幸福的时间。从小到大,我自认为我一直是个乖女儿。我能理解你们、体谅你们,能够尽量减轻你们的负担。当你们与我谈起哪家哪个孩子外出读书或打工时都会想家,有的在晚上还会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泣。这时我会想:有什么好想家的,要是我,绝对不会想家。但是,只要想到这些,心总会酸酸的,我知道,如果我是那些孩子当中的一个,那么,我必定会想家。家,一个听起来都给人以温馨的字眼,谁能够不喜欢、不眷恋呢?我喜欢看到你们高兴的样子,那时我的心是暖的;当我学习退步时,虽然你们嘴上没说什么,但从你们那双黯淡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你们的失落感。为了不看到你们失落的表情,我下定决心认真学习、刻苦学习,让你们的眼神恢复昔日的光彩。我会永远记住爸爸对我说的话:“我们都在努力!你也要努力哦!”对,爸爸,你说得对,你和妈妈这么辛苦地赚钱,为的是以后我能过上好日子。你还说,只要我好好学习,若以后没有钱,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听完这些话后,我不仅很感动,也很感激你们,我发誓:我一定好好学习!有一首歌曲中唱道:“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对!“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女儿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平平安安、安安稳稳过日子;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工作顺顺利利,同时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好好报答你们,“前三十年父母育子,后几十年子女敬父母”。天下所有的子女们,“儿女心,无论在何地,给双亲一声感恩您”。“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丰乐镇丰乐中学七(1)班邹莹


孝孝孝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一个好人,哪个没有把孝字放在心中第一位?01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02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03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圣贤,成就生命大意义,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跪羊图》孝字,包含了多少对父母的爱?孝字,又包含了多少父母对我们的恩?让我们每时每刻报答父母的恩情,并把孝继续传递下去••••••指导教师:李淑娟河北保定清苑二中109班刘畅

孝字当头

孝字当头

西平县杨庄高中09(12) 宋良勇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美德,孝敬父母其实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当晚辈的责任,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反复冲刷,仍能焕发耀眼夺目的光芒。然而,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黯淡无存了!

古代人们就以孝为先,由《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古人男子二十岁时称为弱冠,开始束发,也就意味着成年,这一刻开始,不能理发,不能刮胡子,不能纹身。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髡刑”,就是将人的头发剃掉,虽然不痛不痒,但对于古人来讲却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头发不能随便剪。而且,古人工具也不好,剪起来也不方便。

古代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很出名,头发之所以可以代替首级,是因为当时头发是父母给的,平时都不敢剪,所以可以代替首级。汉代黄香小时母亲早逝和父亲相依为命。他对父亲使人孝顺。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吧父亲的枕头和席子扇的凉凉。在冬天,他又用自己的提问帮父亲暖和被窝。才请父亲安睡。

有人说我国的传统就是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说,这是传统的双向依赖的亲情与孝道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多子多孙的人口基础和小农生产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消极因素,应该有一种新型的父代子代的关系来代替。

我们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从小喂我们吃和穿,辛苦了一辈子,指望着孩子有出息了,自己也可以享受一下清福,也算是付出了一辈子也算有点回报了。如果你有钱了,把老人安置在敬老院,虽然你只要付出点钱就可以省很多事,但是有没有想过,人啊,一到老的时候,总想着儿孙满堂陪着自己,过着那种比较温馨的生活,而自己的儿女不在身边,一个孤寡老人在敬老院,虽然有人伺候着自己,但是没有感情,总有利益关系。心里好像缺点什么,没人和自己说真心话。

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虽然我们没有亿万家产送给父母,但我们能送一束鲜花;虽然我们没有豪华的小轿车带父母出门旅行,但我们能牵着父母的手陪他们散散步……其实父母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需要一点温暖。 孝!自古以来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下去。


曾不止一次又次想:如果我只有最后一件事的的权力,我一定不顾一切的去——尽孝“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如果送的只是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精神上的感动,礼物再大,又怎能代表对父母的爱?我想要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意识上只是送礼,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应该说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能代表我们对父母的爱。

父母为了我们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生活,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更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孝顺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却含古人之大义也。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心,要学会体贴体谅父母的辛苦,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前传承下来的美德。那么多年下来了,我们中国人都能知道这个“孝”字怎么写,怎么读,生在21世纪的我们怎能忘怀?千百年来,我国出了许许多多非常孝敬父母的“大人物”。知道大人物为什么打问号吗?是因为能够知道孝敬

的人,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这是古人的教诲,他们认为做人首先做的就是尽孝,可见孝在我国古代人民心中多么重要,我们自然要懂得传承,要传承首先就要自己牢记尽孝,记得尽。记得回家看望老人,就是“孝”

现在政府倡导树新风、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感恩主题,就是呼吁做儿女的都应该在平时多关爱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可谁能谨记政府让我们做的事。就让我们心里每天都是感恩的日子,每天都是父母的节日……

孝的沉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我想每个人都听过,它告诉我们,作为子女,要知道孝,要学会感恩父母。

谈到孝,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古时候,尽管那时候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有的只是封建等级观念,但这种观念之下的孝却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

且说晋朝李密,自己的国家灭亡,而李密却又是难得一见的人才,新朝于是想召他做官。但恰逢此时,从小抚养他长大的祖母刘氏病情日益严重,终日卧床,需要李密亲自照顾,面对新朝的的诏书,李密不敢不接,因为一不小心就要被认为是前朝逆党,满门抄斩。但李密又不能离祖母而去,李密只得感叹: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但是,李密最终做了决定,为祖母而放弃应诏,由此便有了流芳百世的《陈情表》,也显露出了李密的一片孝心,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换来的孝。

但是,转眼看看现在,不要说为孝而牺牲自己,就是连一点点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有些人却做不出来。甚至在现在还出现了一群新人类——啃老族。这些人从小吃父母的,喝父母的,长大任然还要吃父母的,喝父母的,这种人的孝在何方?难道是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感情也淡化了吗?

想想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父母们都在尽他们的最大努力去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优秀的女儿。但是我们呢?在外面打手大脚的花着父母的钱,转过脸就又和父母吵架,顶撞父母。父母辛苦培养我们十几年,到最后却也连子女一句感恩的话,甚至一句“爸妈,你们辛苦了”也听不到。是我们害羞吗?这是做为子女的我们该做的吗?我想不!

亲爱的子女们,我想我们该好好想想了,我们该好好思考这个“孝”字了。最少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即使没有“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黄香那样,至少能为父母端一杯茶,和父母谈谈心。

孝,也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