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每到春节人们就会更换年画。春节每家每户张灯结彩 堆砌旺火 燃放鞭炮 礼神祭祖,长幼依次称寿,亲友交错拜贺。拜年又称探春 走春。春节穿新衣服。吃饺子。今年是兔年,所以人们说:“玉兔出宫 兔攀月桂 兔衔灵芝 绿野兔奔。到了春节我们就会走亲戚,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满、蒙古,瑶、壮 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据考证,春节成为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的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被广为流行至今。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庚寅年新年贺图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过年有开心的事情,也有烦恼的事情,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介绍。 12点的钟声响了,妈妈拿来一块木板说:“快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听了妈妈这个“命令”,非要全家出动才行。可不,就连我70多岁的老外公都要出动。我们一个一个的洗完手,系上围裙,来到妈妈那儿,忙碌的包起饺子。这会儿可就已经有十多个了。我虽然不会,但跟着爸爸学,不一会儿,我就捏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饺子来了。包完几个饺子后,我边抓起一把面粉与哥哥、妹妹打起了“雪仗”。那边外婆已经把那一盘盘饺子煮。我吃到自己包的饺子成就感涌上了心头。 每次拜年都是我最烦恼的时候。总是要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这儿送一家那儿送一家的。有时他们还要留我们下来吃饭,天啊!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全部拜完? 这就是我的快乐与烦恼!我希望有更多的趣事发生!!!

在那新年的庙会上

喜欢过年,更喜欢逛庙会。在那新年的庙会上,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还可以和身怀绝技的艺术家们来一个亲密接触,他们或唱、或捏、或剪、或舞,谈笑之间就让你享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精彩。

今年是龙年,艺术家们手中诞生的龙自然最多:剪纸龙、糖人龙、布艺龙……姿态万千,颜色各异,顷刻之间就会让你眼花缭乱。

糖人龙是漂亮而透明的,是甜滋滋的,每个小朋友都想要一个,纷纷地围着做糖人的叔叔,仰着脸,舔着嘴唇,眼巴巴地等上十分钟,终于得到了自己的那一个,顾不上细细地欣赏,就喜笑颜开地把嘴巴伸过去,嘎嘣嘎嘣地啃起来,不到两分钟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小棍儿,噘着嘴对妈妈说这个糖人龙太小,还要再买一个大的。

妈妈板起脸来不同意,说糖吃多了伤牙齿。小朋友们眼珠儿一转,又拉着妈妈去买面人龙,面人龙是帅气的,是五颜六色的,龙年买个龙,多吉利,妈妈自然是同意的,递过来十元钱,让孩子随便挑,孩子举着面人龙,和小朋友们比谁的龙最漂亮。你的黄龙可爱,他的红龙喜庆,比来比去也分不出个高低,只好嘻嘻哈哈地打闹着看猪八戒背媳妇去了。

属龙的大人们,也像小孩子一样,在人堆里挤来挤去,要为自己的本命年挑一个龙来当护身符。这边的招财龙,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的,最合适不过了。穿唐装的龙雍容华贵,穿旗袍的龙高雅迷人,还有穿裙子的龙公主,头上带着黄色的蝴蝶结,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往手机上一挂,手机立刻变得喜气洋洋的了。

“呀,像,真像,没有十分像,也有七八分了!”咦?这个人堆里热热闹闹的,到底在干什么?从人墙上找个空隙钻进去,原来是河南商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麗阿姨在表演绝活——剪影。无论是谁,只要侧着身体在李阿姨面前一站,她就会让自己手里的剪刀翻飞起来,只需十秒钟,一个惟妙惟肖的侧面人像就完成了。我也花了十元钱,让阿姨给我剪了一个影,妈妈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总觉得不是十分相像。爸爸说谁让我们妞妞是个普通人呢,普通人的脸大致都一样,只有毛主席那样个性鲜明的伟人,才可以剪得形象,神也像呢。我不以为然地笑笑,不像就不像吧,做个普通人挺好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和幸福,普通人现在就要去看舞狮表演了。

豫剧《五女观花》刚一落幕,舞狮队的大鼓就抬上了场子,“咚咚咚咚”地敲了起来。两位年轻的叔叔,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迈着轻盈灵巧的步伐奔到了场子中央,他们穿着红色的裤子,脚蹬金爪蹄靴,一个舞狮头,一个弯着腰舞狮身和狮尾。这个金色的大狮子,时而撒开四蹄左右腾挪,上下翻滚,展现森林之王的威风和豪气。时而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样,懒洋洋地趴在小桌上抖抖毛茸茸的身体,扑闪着漂亮的绿眼皮做做鬼脸,抓抓痒痒。时而又淘气地立起来,摇头摆尾地给人们拜年,赚尽了掌声、笑声和喝彩声。

不知不觉,天已黄昏,在那新年的庙会上,人们依旧流连忘返,翘首观望,看川剧演员神奇的表演,看他们脑壳一转,面孔说变就变,变出个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出个英雄豪杰齐争先,变出个中华民族气象万千。

寒假最给力七件事

这个寒假,我感觉过得非常给力,经过我的筛选,我感觉这七件事情最给力。

给力一:我的寒假我作主这个寒假,老爸对我实施“放羊式管理法”撒开手不再管我了,连寒假作业都没有买。说也奇怪,老爸不管我,我反而更自觉的学习了。寒假里我描英语字帖、语文字帖各一本,写汉字3000余个,抄写了英语单词1200个,做数学卷子8张,口算、笔算题各100道。每天早上坚持朗读英语、语文各30分钟。这么一个假期下来,我的进步很大,我也对自己感到满意。

给力二:疯狂购书这个寒假我家又有了一大批书民入住。老爸这个寒假大方得很,连给我商量都没商量,直接在网上邮了一大箱书。《银顶针的夏天》、《狗来了》、《天使雕像》、《苦涩巧克力》等17本新蕾出版社的图书。另外还给我买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新传等约三十多本书。有这么多好书陪伴我,是多么幸福啊!

给力三:体验家务劳动过年前,我和老爸打扫卫生,我可深深地体验了一会家务劳动。我和爸爸洗窗帘、擦门窗、擦桌椅……把我和爸爸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几乎把家里折腾了个底朝天,所有的家具都焕然一新。同时我每天我分配家务活是擦桌子、扫地。最让我高兴的是,我还学会炒馍、做豆浆等。

给力四:学会两项体育活动这个寒假里我学会两样体育运动,打皮牛(陀螺)和抖空竹,并且对这两样运动都有极大的兴趣。打陀螺我聘请老爸当教练,来教我打陀螺,这是一种很锻炼协调能力的一项运动。现在,我可以把陀螺打的旋转如飞,可以篡老爸的位了。抖空竹是我在庙会上学习的一项运动,这个运动是锻炼臂力的,抖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别人把它当运动武器,我把它当是“快速减肥器”。看着这个“山寨哑铃”在空中放声歌唱,我很是欣慰。

给力五:快乐游乐快乐的寒假,除了学习以外,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玩乐了。我和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做游戏。过年七天中,我玩新年游乐项目、看电影、逛庙会和灯展等活动,每天都是心情快乐,乐在新春啊!这个寒假真是让我一饱眼福了。

给力六:书香浓浓情快乐之后,每天重要春节大餐就是阅读,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目标,每天最少一个读书一个小时以上,书香弥漫的生活是美好的,这个寒假我被浓浓的书香给包围了,算一算,我竟看了这么多本书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真正的贼》、《老鼠阿贝漂流记》、《银顶针的夏天》、《水浒故事》等13本书,读书也一件快乐事啊!

给力七:快乐写博这个寒假,我共写博文21篇,几乎保证在2天一篇左右,其中包括记事文12篇、童话2篇、写人1篇等等,其中有18篇文章被校信通推荐,有4篇文章获得小红花。通过写博文,把我的寒假里快乐事分享给了大家,把我的新年祝福送给大家。

这就是我给力的寒假总结。

开心逛庙会

过年了,洛阳隋唐遗址有精彩的庙会。于是,我就和妈妈还有吴泳翔以及他的妈妈一起来到了洛阳隋唐遗址,开始了我们的“庙会之旅”。

民俗表演真精彩我们来到了民俗表演一条街。现在是踩高跷表演时间,不少老爷爷老奶奶踩着高跷表演着节目。这次表演的是喜庆活动,老人们牵着毛驴、红光满面,手里还捧着巨大的金元宝。许多人都跟着他们,一起感受着喜庆的气氛,并沉醉在其中。我在旁边看着,也不禁佩服起老人们的好身手,这比我都厉害多了。别看人老不讲兵马武艺,但老爷爷老奶奶们同样身体健康、老当益壮啊。接下来是大里王舞狮,只见两个人舞着一头巨大的狮子,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威风八面,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各种动作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周围人群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接下来,狮子又开始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周围鼓声阵阵,人群中不时传出掌声,周围的照相机、摄像机也是“咔嚓咔嚓”的抓拍经典场面……

看着演员们卖力的表演,我也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民俗表演踩高跷、大里王舞狮真是棒,我真喜欢!

花样美食真享受紧接着,我们就来到了美食一条街。一进入美食一条街,我就闻到了香气扑鼻的蒙古羊肉串。许多摊位都冒出股股青烟,一股股肉香随之飘来。我也买了两串,吃着真是享受啊。然后,我们到了一家吃饭,我和吴泳翔比赛吃牛犊。我不甘示弱,一串一串的往嘴里塞。吴泳翔眼看着敌不过我,就两串两串的吃,左右开弓。我一看,更是猛吃,“蹭蹭”几下,许多肉都被我吃到了嘴里。我也顾不得细嚼慢咽,连味道也没尝到,就一下子就吞了下去。最终,还是我以一串肉的优势获得了胜利,吴泳翔很不情愿的输给了我,哈哈!

接着,我们又买了雪梨汤、酸梅汤,还品尝了大闸蟹(有点太腥了)、炸活蝎等民间美食。我通过电话给姚坤升说了一下,而且添醋加油,把他馋得啊,恨不能立刻吃到。所以,姚坤升也打算明天早上立刻去庙会里玩耍,顺便多吃点美食,好解馋。

手工艺品真是美最后,我们来到了民间艺品一条街。一进去,就发现了可以化痰止咳的姜糖,妈妈立刻买了一袋。接下来,是一家卖剑的地方,我和吴泳翔欢天喜地,一人买了一把。我手持“天龙剑”,他拿着“青龙宝剑”,开始了我们的“庙会论剑”。接着是一家做糖人的铺子,我买了一条五元钱的龙,看起来美丽极了……我恨不得把所有工艺品都买走,可惜银子有限,我们也带不走太多,只好选了几样最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带走。

新年到,逛庙会,开开心心过大年,红红火火逛庙会,欧耶

家乡的春节

家乡虽是个农村小镇,但她跟城市一样,每年过春节,同样喜气洋洋,红火而热闹。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家家都要大扫除,擦天花板﹑擦窗户﹑擦地板﹑清洗家具,一样都不能少。按习俗,把屋子清洗干净后,还要把旧符换成新的。据说,把新符贴在墙上﹑门窗上,可以驱鬼镇邪,保平安。

大年三十过除夕。这天晚上要吃团圆饭,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回来了。年饭很丰富,平日里不起眼的大蒜此时却备受人们的青眯。因为在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过年的俗语:“吃大蒜,有钱赚。”孩子们最高兴,因为这一夜可以穿新衣服啊!要买许多鞭炮,还有那种细长的玩意儿,拿在手里点上火,就会“咝咝”地发出火红而美丽的光,燃到尽头为止。说实在的,虽然好玩,可我天生不太喜欢这东西。别人家的孩子都玩得起劲,我却在旁边看。

这天晚上可热闹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的春联门上贴,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整条大街都被映红了,到处充满光明,充满温暖。宁静的小镇像个睡醒的孩子,顿时活跃起来。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响起来,迎来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老早就有文游队伍从街上走过,有社区的锣鼓班﹑学校组织的鼓号队﹑舞蹈队,他们穿着各形各色的服装,看得人们眼花缭乱。这支队伍还要绕全镇走一趟,为全镇人民送去新年的祝福。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带上一双大桔,上亲戚朋友家拜年,有的则去逛庙会。铺户都关门了,没有几家照常营业的。

孩子们欢喜得合不拢嘴,衣兜装得鼓鼓的——里面全是压岁钱。男孩子们用这些钱去买鞭炮,买赛车。在祠堂门前铺上一条长长的﹑曲折的赛道,三五成群地玩起了遥控赛车,围观的人们呐喊助威。胜利者举起他的宝贝四驱车欢笑起来,失败者不服气,再比上一场。

到了正月初六左右,多数人都回到外地继续工作。正月十五,元宵节。晚饭后,孩子们提着会唱歌的灯笼满大街走,老人们提着纸灯去逛庙会。灯火辉煌,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除夕夜。温馨和快乐把每个人的心塞得满满的。

正月十九,春节活动正式结束。春节像个快乐而豪爽的女孩,大笑着走来,又大笑地离去,人们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