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言的,母爱是无边的。读了《荷叶 母亲》后,更觉得母爱是伟大的.

这篇文章通过写荷叶护莲的景象,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后又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

自从上了高年级后,身边又多了一样“唠叨”,在我写作业时,妈妈就开始“唠叨”:“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在我休息时,妈妈也唠叨:“想想今天老师讲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在出门前有免不了一通唠叨:“今天多穿点,气温好像有所下降,看看钥匙带了没……”

从这些唠叨中我看到了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母爱。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总喜欢躲在妈妈的唠叨下,让妈妈的唠叨与我共风雨。

其实不只是“唠叨”,还有许多是可以看到母爱。

生活中还有许多“微不足道”的母爱,只不过是我们不太在意罢了……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给孔子的一封信尊敬的孔子:您好!流年似水,时光如闪电般掠过。转眼间,匆匆两千五百多年,我只有拿起手中的笔同您交谈。您已伴随着古老的中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两千多年,历经沧桑,您是否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一公元720年•长安不知不觉,你来到了一片盛世景象的唐朝,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你悠闲地漫步在长安大街上,整齐的街道上树木成行,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穿街走巷的小贩悠长的叫卖声,茶馆里客人们的谈笑声,人们彼此间讨价还价的声音贯穿了整个街道。没有烽火连天,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欢声笑语。看着这一片和谐的景象,您是否看到了千百年来人们搏击风雨,为追求美好生活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二公元1278年•零丁洋您站在零丁洋边,看文天祥回望人生:从步入仕途读书为官到投笔从戎征战沙场,再到下定决心甘愿为国捐躯,虽被元军所俘,却宁死不屈,在元军高官厚禄劝降下,甘受囚徒之苦,在零丁洋边写下了不朽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悟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精忠报国的千古忠诚,你是否看到了炎黄子孙丹心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三公元2008年•汶川一座座房子、一幢幢高楼倒下了,你站在一片瓦砾废墟之上,看着救援人员不顾一切拯救着被地震无情摧残的生命;运输救灾物资的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泥泞软滑的路面上开车运输救灾物资;医护人员细心的呵护每一个伤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似乎更加坚定: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你是否感受到了中华名族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的名族气节?你是否看到中华名族团结一致,不畏艰难的名族精神?今天,飞速发展的中国正走向世界,你是否看到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此致敬礼皖巢湖市第七中学八(4)班:唐明敏指导老师:宋益悟2011年5月30日

风雨留痕

曾经听到过许多关于“风雨无痕”的说法,其大概意思是:风吹过就吹过,雨下过就下过。他们只是某些自然现象的代表,并不具有这样或那样复杂的意义,也不必要因为风雨的存在,就横生出如此之多的春花妙笔。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的肤浅所在。

风雨怎会无痕?那“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的活泼趣味,就是风的痕迹;那“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的迷人景致,则雨的痕迹;而那“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的凝重心情,便是风雨的痕迹了。

其实,风雨在人眼中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享受和风,却摒弃暴风;喜爱细雨,却排挤骤雨。殊不知风雨亦是有心情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风雨心情喜悦时的真实写照。细雨伴着和风,在人们都已入睡的夜晚细细的下着,安安静静地滋润着万物。在这首诗中,春雨被拟人化,那就不仅是在写雨了,而是更突出的在描绘人的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格的象征。在这里,细雨就浮现出了她的深层含义。但是,众所周知,狂风和暴雨的组合,则是另一种景致了。在东坡的诗中,这种景致被描写的淋漓尽致:“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通过这四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那白色的雨点像晶莹透亮的珍珠,蹦蹦跳跳地洒进船舱,忽然一阵大风卷地而来,乌云散尽,水天相接的壮观景象。短短四句,就将风雨交加、湖面一派迷蒙的景象描绘出来,逼真传神,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见,狂风暴雨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上的深度,但从给人留下的印象上来讲,也真是让人过目不忘了。

这难道不算是风雨留在世间的痕迹,留在人们心中的痕迹吗?

当然算了!

若真是领略了风雨中的情趣,那么,不管是能使“花草香”的风,还是能让“山树润”的雨,想必都能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

风雨之后,海阔天空

杨庙中学 803班 怀云峰 指导教师 单菊华

只有开始起步,才会到达目的地;只有不断拼搏,才会获得成功;只有经历挫折,才能看到海阔天空的壮丽风景。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是宽阔平静的,人生中难免会有挫折.失意.打击这些路障,只有搬开路障才能继续走下去。

他身受官刑,却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不受朝廷的重用,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留下了“诗仙”的美名,……他们都很平凡,但他们又不平凡。真正的智者一般都知道在不断的大风大雨之后,是一片广阔的无边的宁静。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落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也不是很平静,《童年》就是以高尔基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小说。它生动的反映出了高尔基小时候的痛苦经历,正是因为了这些痛苦的经历使得他在苦难中不断的长大,最终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

一个挫折并不可怕,二个挫折也不可怕,因为挫折不能阻挡你的脚步。相反它会使你变得愈加坚强。

世界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几次频临崩溃的境地:度过悲惨的童年生活后,青年时代又孤独失意,人到中年又不幸双耳失聪,备受打击。他虽然被挫折击倒,但是他勇敢的爬了起来,并且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震人心神的乐曲《命运交响曲》,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包含了贝多芬对命运的不屈反抗,让听者勇敢的面对自已面临的挫折,让他们体会到风雨之后,海阔天空的景象。

生活中的顺境有时会妨碍你的脚步。美国康乃尔大学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人员将一只青蛙突然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瞬间跳出了油锅,安然逃生。过了半个小时后,他们将这只青蛙放入有冷水的锅中,青蛙不亦乐乎。然后,实验人员慢慢加热水温,青蛙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到水很热时,它才想要离开“温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说,挫折有时会让我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顺境有时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有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海阔天空的美丽。挫折,我想说恨你不易啊!

风雨中,我的独白

风怒吼着,声嘶力竭,吹袭着满天飘零如繁花的雨水。渐渐的,“飘零”成了“凋零”,雨落得那么凄惨,惨成一片落寞的黢黑。霎时,闪电在黑暗中抽住枝桠。那本是应有的,应景的景象,却被惹来一声声惊叹。——题记“我从小受困,四面高墙,一样不知为何。”韩寒的《长安乱》这句话,很能反映我现在的生活。我的受困,是在学习语文中的困顿。记得小时候,母亲会给我买一堆作文书让我看。然而,我对此不感兴趣,便一篇都没看过。母亲也因此怒斥我不少。到了初中,老师叫我们做摘抄时,我不得已翻开那一本本熟悉又陌生的作文选集。当我翻开书,本以为那些作文会有什么惊人之处时,我却失望了。我并没有发现这其中有任何精妙之处,或者说我不觉得这里面有任何可生花的妙笔。这里的妙笔,并不是指文笔,因为我自认文笔很差,所以不敢妄下评论。之所以我文笔不好,是因为初中时期没读多少文才好的文章,只是看看一些哲学故事和笑话而已。知道现在,才摸索着看一些名家的不知名的作品。我所说的,妙笔,是指有很深思想成分在里面的。现在中学生作文,无非就是这几个题材:1古为今用,写一些诗人的评价;2一件事,写一些体会(多有溢美之词);3用极为华丽的语言,写一些看完之后都不明白讲的是什么的文章。如果我是老师,便会毫不留情地在下面批上一个词:陈词滥调。这种定势是有原因的,当你考场作文时,就会发现上面批注着,中心思想明确,文笔流畅,几百字左右,不离题等要求。这种要求,限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因为有题目,才会“有话不让说”;因为要可以去加深文笔深度,才会“有字不让写”;最后为了个“中心思想”,搞的“没有思想”。最后文章完矣,人也完矣——没有思想,连想说的话都说不出口的人,还能算是一个正常人吗?所以现代人没有思想就套用思想,一篇文章里无数个《论语》中的话,或是无数个“某某曰”。其实,这样的文章删去些引用,再删去几个修辞,剩下的什么也没有。记得小学时,老师让我们写最敬佩的人,记得我写的是憨豆先生,因为他给大家带来快乐。可老师最后叫我下次写些其他的,像父母啊,老师啊,清洁工啊......结果,之后碰上同题作文,我无奈之下写了清洁工......老师如此,难怪学生如此。这种迂腐,渗透到人的肌理里去了。想想看,中国有多少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去掉没有中国国籍的高行健,就没有了吧。中国人止步于文笔,所以思想上落后。外国人可看不懂何为“岁月荏苒”,他们只知道“日子过得很快”。一味追求中国性,迷失于世界,中国文学如何发展?现在的中国文学就像是风雨之中。少年强则国强,可现在少年如何强得起来呢?我了解这道理,但说出来大家会笑我口出狂言。不过,我还是想说什么就说。我处于风雨,却不在风雨之中,我坚持自己的独白。

读《蜀道难》有感

李白一生都怀有建功立业的求仕思想,性格自由豪迈,入京求仕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又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是那样的雄健奔放,那样的充满激情,那么的感情至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一叹之不足而二叹,二叹不足而至于再叹的基调。诗中大量运用神话,用夸张的手法来写蜀道难行及战祸之烈。使蜀道风光既神奇又壮伟,令人惊奇振奋,抓住名山水特色,展示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奇险、高峻之貌。通过传神的历史,使全诗充满奇险色彩和浪漫气氛。“六龙回日”写其高,“冲波逆折”写其险,“黄鹤南飞”“猿猴攀愁”写其峻,“飞流争喧”写其险,“扪参历井”写其危,“悲鸟、雄飞雌、子规”写其空悲。总之,作者运用大量想象和形象的夸张,把蜀道的难和伟抒发的淋漓尽致。气象上,如从高山壁画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连绵不断的出现在面前,让人叹为观止啊!还有,诗人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因而成为千古传颂之佳句,反复咏叹描绘了由亲人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结尾写战祸之烈,一方面写剑阁的险要,易守而难攻,易生叛乱,不可留;另一方面写蜀道军事叛乱的残忍景象,抒发诗人对现实的隐忧,他看清在繁华一片的气象下统治阶级的腐败,因而深表愤恨与不满,以奔放不羁的笔调写了政治上的求仕心,也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凭的李白,一切无不尽归笔底!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命运大致相同,都是一直遭到排挤,一生失意,通过诗句表达对专权黑暗政治的不满,但他们的失意在诗中消极的表现,如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侵月”,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不体现作者的感叹,蕴藉忧愤。而李白单单除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岂是悲叹?是他那鲜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