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家乡的变化,姓名:王一涵,班级:四(一)班,学校:山西省晋城市中原街小学)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晋城市,这些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我的家乡变化可大了!首先,是一条条又破又窄的泥路、土路,经过政府的改造,现在已是宽阔平坦的通天大路;还有一座座楼房,原先人们住的几乎都是低矮的平房,微乎其微的几座楼房显得非常的孤独,可是现在呢,一座座挺拔的高楼站立在一条条街道两旁。还有我们的学校,原来的又矮又小,一个教室里最多只能容纳30人,现在一个操场就能放下24个班的学生加两个教室那么大,宽敞明亮的教室窗明几净……,我的家乡的变化真是多的举不胜数!愿我的家乡发展更快,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小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家乡的变化

听我奶奶说,以前,石家庄工业污染很重,天空整天雾蒙蒙的、空气很脏,市容环境也脏乱差,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也不高,随地吐痰、扔废纸、闯红灯等等;我妈妈也说,她刚从邯郸搬家来到这里的时候街上的树没有那里多,夏天的时候觉得特别的晒,街上也没有这么多高楼,觉得这里“很土”。 可是,我看到的石家庄却不是这样。大街上整齐干净,路中间都有绿化带,一年四季都有五颜六色的花开着。随着“三年大变样”的进展,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了。马路宽了,还有好多宏伟的立交桥,街边的花园多了,高楼大厦林立……民心河从市区穿过给这里带来了干净湿润的空气。人们的环境意识社会公德也越来越好,街道上明显的干净整洁了,连妈妈也说:“现在这里可比邯郸漂亮多了,环境美人也美了!” 我生下来就在这里,懂事以后看到的就是越来越漂亮的石家庄,也就体会不到妈妈和奶奶说的那些变化,不过,经常听他们讲过去……我觉得生活在今天的我非常幸福。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变化

人们常说:“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没错,现在和以前的变化可真算得上是天翻地覆哇!就连我的家乡也算的上是今非昔比啊!

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瓦屋,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人们那时穿的衣服都有补丁,以前有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有草鞋、有布鞋……

我家呢,我家的变化也会大的使人大吃一惊。以前的房子不见了,变成矗立在大地上的一座崭新的三层楼房。房里还有电风扇、电空调、彩色电视机、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总之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爸爸上班还驾驶着摩托车,可神气了!

还有后山那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也变成了一片黄金地,那里开垦出了一片菜园,长着绿油油的青菜、菠菜。到了夏天时还会开满一片接着一片的油菜花呢。它的对面还有着一片开满了鲜花的花园,那些花儿争奇斗艳。那柔嫩的牵牛花,婀娜多姿,喇叭状的花朵缀满藤蔓了;牡丹,富丽堂皇,那丰姿宛如少女的花朵也露出了笑脸;玫瑰,姹紫嫣红,引人注目。对了,还有一片果园在那里,那里红灯笼似的大红石榴都挂满了枝头,并笑的咧开了嘴。柿子也害羞地红了脸,还有红扑扑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呢!

人们从前面黄肌瘦,变得个个满面红光的,几乎每顿都能吃到鸡鸭鱼肉蛋,从以前的破麻布衣,变成了丝绸和棉布、羽绒衣,从帆布鞋、草鞋变成了皮鞋、高跟鞋,走在街上都是趾高气昂的呢!

这是一种什么生活呢,这就是人们向往的小康生活,现在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小康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呀!

(指导教师:李家宏

陈娟)

作者:吴畅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农村,最近几年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变化是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学校。原来这个学校的样子很简陋,用我们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这个学校非常的破旧。”学校里有几十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学校的围墙都倒塌了。窗户上的玻璃也都碎了,在冬天的时候教室里虽然生着炉子,但是并没有一丝热气,所以同学们在教室里都要穿着厚厚的大棉袄。课桌椅都是两个人共用的长长的桌椅。操场上没有任何体育器材,在厕所的旁边长满了野草。放寒假的时候,校长说:“咱们的学校要盖新房子,所以同学们在家等着上课的消息,过了很长的时间,学校终于盖好了,同学们高兴地背着书包来上课,教室由原来的平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学校的土墙变成了结实的砖墙,教室里全都安上了暖气片,我们再也不用不得不炉子了。冬天上课的时候也不用穿厚厚的棉袄了,课桌椅由原来两人共用的换成了一个人一套的单桌了,楚汉分界线也没了,操场上增添了许多新的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蓝球场,排球场。。。。卫生间就在楼里,比过去的方便,干净多了。我们的学校变了,我们的家乡变了,变得美丽漂亮了,变得干净整洁了,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家乡我们怎能不爱呢?

作者:曹成其 家乡的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看看我们家的变化吧,一天,我忽然听到“嘀嘀,叭叭的一声清脆的汽车一喇叭声,一辆崭新的桑塔纳轿车停在我家门口。我好奇地看着,难道是叔叔回来了吗?,正在我疑惑之时,车门打开了,爸爸从车里面走了出来。我大声叫道:“爸爸,怎么是你呀怎么,奇怪吗?”爸爸笑着说。“这辆车是谁的,你猜猜,叔叔的?你单位的公车,我一连猜了好几次,爸爸都摇头,此时,妈妈走了出来,说:“别卖关子了,快告诉他吧,爸爸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是我们家买的,他拿出驾驶执照在我眼前晃了晃。上车吧,还等什么,爸爸一挥手,打开车门,大家一拥而入。爸爸开着轿车,带着全家人去兜风。真没想到我家也有了自己的轿车。我久久地坐在轿车里,不愿下车。沉浸在兴奋和惊喜之中,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和欢乐。

点评:家乡的冬天

掀开窗帘,一缕斜阳映照在电脑屏幕上,昨夜可能是太辛苦忙于写作,居然感觉不出窗外的美丽。只要在北方,只要你喜欢冬天,只要你生长在本溪这片土地上,就会发现故乡的冬天是那么迷人。 有人说南方很美,那里富饶而且常年与阳光打交道。那里的花是很美,但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柔弱,一阵狂风过后,他的生命将会黯然枯萎。空气时而湿润,又时而干燥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反复无情。我连忙穿好衣服准备到外面去欣赏那有雪的美景,奶奶在我耳边唠叨说这么冷的天出去干什么?在家呆着多好。我随便说了个想出去买东西的理由推开门就走了出去。 呵!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院子里的那棵桃树上盖满了雪儿们编织的柔柔的棉被,一些枯瘦无力的枝条的腰都快被雪压断了。往日的小草不知道去哪了,大概是他们惧怕冬天躲起来了。天空上的雪下的不大了,只是零零散散三五成群的落在我的帽子上。捧了一把雪放在手心上,感觉凉凉的,忽然一种奇怪的想法驱使我将一点点雪含在嘴里,我想知道雪是什么味道的。好冷!和水一个味道,跟一毛钱一根的白糖冰棍差不了多少。走出了小院到了马路周围,发现不少行人把自己武装成了“熊猫”、“企鹅”。我可不想像他们一样。我把帽子摘了下来,放在上衣的口袋里。一阵冷风吹来,冻得我浑身发抖。我说算了,为了看雪景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我继续走着,行人们也在走着,路边不知道是哪位淘气的小孩堆成的雪人在向我们招手示意:冬天是我们的地盘,请绕行。我走到近前,用手使劲的敲打着雪人的脑袋责备他的不是,看到他我却笑了。那鼻子是用半个带尖的胡萝卜做成的,那眼睛是造他的主人用玻璃球镶嵌的。我想他的主人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吧!我静静的等了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拿着个朔料的红色小桶迈着小步向雪人这边走来。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样子。我想过去打声招呼,可是她又不理睬我。 那么再见了,告别了他们,继续向城边的废墟走去,那里的人很少,多数是与这个城市不十分和谐的靠(检)破烂为生的人们。我很关注他们,悄悄的把口袋里的本子拿了出来,记下了那些在雪中忙于生计的人们。忽然耳边传来“汪汪”的犬吠声,一只可爱的金狐狸狗爬到垃圾堆上,跟在它身后的是个带狗皮帽子的驼背的老人。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黑糊糊的编织袋,看样子今天他老人家收获了不少东西。他赶走了狗,把那双枯树一样的手在垃圾堆里翻来翻去,找出来几个酒瓶子哼着小曲就装在了编织袋里。然后他拿着自己的战利品消失在雪形成的迷雾中。穿过了一条又一条铺满雪地毯的街道上,脚上软绵绵的,心里感觉十分舒坦,忽然想起在家中等我回家的奶奶。她说她冬天最爱吃的就是糖葫芦,摸了摸口袋里也有个块八毛的,于是加快了脚步向有商贩的地方走去。 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往日的市场里人声鼎沸,买菜回家做饭的人排成长龙,而今天可能是天冷,或者他们怕雪了,都躲在家里享受温暖的快乐。这里空荡荡的,正当我失望地往回走的时候,一声“卖糖葫芦”把我叫了回去。顺着叫卖声走去,一个推着糖葫芦车的男人在雪中拼命的挣扎着,拿出一枚硬币放了他的面前,那人动作很麻利地抽出两串糖葫芦给我,然后继续推着车走了。 雪越下越大,视线里到处都是鹅毛大小的雪花;风也越刮越大,天空里的一丝暖意被风雪包围着;房梁上,电线杆上,还有车灯上留下雪儿们轻快的舞蹈。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这美丽的让人难忘的故乡的冬天,步子越来越快,仿佛我成了公路上的车,在风雪中急驰无误,直到目的地。 又回到了院子里,雪越来越厚了,没过了脚面。在一阵惊喜中,我遇见了下班回家的父亲。父亲的斑白的头发声了落满了雪,他跟我说今天雪好大,农民的庄稼喝得饱饱的,来年春天将会是个大丰收。回家后,将这份冬天的祝福写在了网上。我再次感叹,如果我是这冬天的一部分那该有多好,无私的给人们带来希望的风景。 点评:写景的作文,把外景写得细致而逼真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能够细腻地写出自己对外景的感受,写出自己心理世界的变化,这样的文字当更胜一筹。这篇写家乡的冬天的文章就是如此。作者在雪地里绕了一圈,如果只是客观地描写所见所闻,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写的,但是,聪明的作者却从头到尾只是写出自己的感受,写“我”在雪地里感觉到的一切,不管是零零散散的雪花,还是街上匆匆的行人和街边孩子堆的雪人,或者是检破烂的老人,还有卖糖葫芦的小贩……作者在感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冬天一丝欣喜之情,她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一切,哪怕是垃圾堆和检破烂的老人。文章最后的一段,写了父亲对下雪的祝福,这暗示着家乡的希望,也是作者的希望。

点评:家乡的荷花

我的家乡有一个小小水池,里面生长着许多亭亭玉立的荷花。 开头简洁,干净,不丢泥带水。很好! 清晨,柔柔的风儿唤醒了睡梦中的荷花,迎着红霞,它们舒展着自己边迷人的身躯,有的昂首挺胸,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有的躲在碧绿的荷叶后面,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荷花的姿态。 荷叶的中间,滚动着颗颗露珠,犹如珍珠一般晶莹剔透。风儿一吹,几滴露珠落下来,“叮咚,叮咚”,静寂的水池中,宛如一支美妙的歌曲。 写荷叶中的露珠,并且有声音描写。 太阳公公升起来了,给荷花上的露珠带来了五光十色的色彩,美丽极了。风儿轻轻的抚摸着荷花,荷花像粉蝶那样翩翩起舞,摇来摇去,散发着阵阵荷香,引来了几只蜻蜓,小蜻蜓站在荷花上面,它们也被这境(景)色迷住了。 不但用耳朵去听,也用鼻子去闻荷花的香味,把眼睛、耳朵、鼻子的功能全调动起来了欣赏。另外还有蜻蜓观赏荷花的细节,很精彩!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荷叶撑起千万把绿色的小伞,水下的鱼儿在阴凉中欢快的嬉闹。 中午写得不具体,可以把荷花下面的鱼儿的动态、颜色写得具体一些。 夜晚,水面上升起一层薄薄的雾,累了一天的荷花静静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还可以写得具体一些。 我爱家乡的荷花。 总评:依次写了荷花从清晨到晚上的变化,描写得生动具体,并且语言简洁干净,各种比喻运用得十分恰当,的确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