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是鲁国的丞相,平生喜欢吃鱼。为此,人们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一概拒收。有人问他,您老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下?公孙仪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才不收鱼。我如果收到了别人的鱼,就要迁就另人;迁就别人,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当不成丞相。到那时,虽然喜欢吃鱼,别人已不会给我送鱼,我也无力自己买鱼来吃。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也没有被罢免,我喜欢吃鱼,就能够长久地自己买鱼来吃。

公孙仪"吃鱼--买鱼(收鱼)--吃鱼",这是一条生活的链条,他懂得是非得失。

请以"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 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材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思路领航

1) 链的特征是环环相扣,因果相关。我们可由此联想到自然界的生物链,正是链链相扣才使得生态平衡发展,破坏了其中的一环,就会引起生态的恶化,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活中人们的关系也如链一样,你与我相扣,我与他相扣连,其中有的牢不可破,有的却轻而易举就能断掉。不同的链形成了我们不同的性格、命运等,由此可以得出链是一种环境。

3) 小王去单位领导家拜年--当然不忘拿点"心意",领导却不在家。后来才知道领导去他的领导家拜年去了,小王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如链。

4) 现象之间的连锁反应也可称为链。张家为儿子办婚事花了5万,邻居老张为女儿花了8万,另一家则为孩子花了10万,攀比的心理无形中成了链,以至于最后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也可以从正面立意。

5) 可以对自然界、生活中存在的链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注意思维的严密和立意的新颖,以免落入窠臼。

天人合一

关键构思

1 将环境比作人类生存链条中的一环;

2.从地球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角度写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漫漫的时空中,地球,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连续繁杂的进化过程。从上一次冰河解冻后几千年,人类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从那时候起,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真正地改造这个世界,直至现在。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得益的是我们人类,而受害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已被"改造"得面目可狰。

你看:大片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而用这些"一次性"筷子挟起的是除了河豚(其实,就有那么几个人在"拼死吃河豚")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悉数在劫难逃。大片大片的植物被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终于愤怒了,大自然终于愤怒了。晴天,大自然回赠人类的是"沙尘暴";雨天,送给人类的是洪涝灾。

每当我伫立在长江大桥,望着桥下滚滚不息的乌黑的江水,便油然而生慨叹:我们人类在干一件什么样的傻事、蠢事、害人害已的事呢?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

"谁能灭人类?是人类自己。"

原来,到头来,害自己灭自己的造孽者正是我们自己!

于是,我们在中学里学的"生产力"的概念应该改一改了,应把原来的"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改成"人们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能?quot;。

于是,愚公该不该移山值得大家讨论了。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去破坏我们的家园,而不是自己移居呢?望着烟囱里冒着的浓烟,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望着不知从哪儿冒出的黑臭的有毒废水往河里排放,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

于是,我们总有一天会说,离灭顶之灾不远了呀!

到底什么关节出了毛病?

我们该猛醒了。

原来天诛地灭的罪魅祸首不是别人,不是天与地,而是我们自己,自己!天不想诛你,地也不想灭你,是你自己灭自己,既然天要诛你地要灭你,又何必当初造你呢?造了你们人类,反过头来去破坏造物主,岂不是自作祸害自遭殃吗?

我们该猛醒了。

自然造成了人,人要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大自然才能一如既往供益不止,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再扣错这一环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链条"中的紧要的一环。

[1] [2] 下一页

哲理话题:极限

极 限

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刺极限,"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

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支弹性。

在某些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在另外的领域,又需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

请以"极限"为话题写一篇800-12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材目自拟。思路领航

1) 可以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我们只有不断地向极限提出挑战,才能深深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如运动员们在一个个世界纪录面前不断努力,终于再创新纪录,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潜能就被挖掘出来了。

2) 可以写一种"体验极?quot;的感受。如蹦极,当从高高的悬崖跳下时,我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如看恐怖电影,《午夜凶铃》使我对电话声心存余悸等等。

3) 压力要适当,才有利于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说,极限是绝对存在的,所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给自己无限加压,不然,后果是过犹不及。

4) 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的承受力已达到极限,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得以生存,使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

5) 极限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盲目地向极限挑战,是无视客观规律的表现,结果可想而知。如文革时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无视人和地的极限 ,最终导致浮夸风,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弯路。我的爱无极限

关键构思

1. 将"我"想像成死后的灵魂,自然就有了不平凡的遭遇。

2. "我"从"不能爱"到"爱仍在"、由"哭"到"笑"的心路历程。

有一天,我死了。那一刻,我哭了,我随着自己的灵魂走出我冰冷的身体,我想:我无法爱了,我的爱已到心头。

我独自飘荡着,没有目的地,一味地飘呀飘,我羡慕世上的每一个生灵,哪怕是一棵小草,因为它在爱。它爱孕育它的大地,它爱滋润它的雨水,它爱陪伴它的花朵,它爱……它始终在爱,它不停地在爱,我宁愿化为一棵小草。

我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没人看得到我,没人感受得到我,我好想让每一个从我身旁走过人知道,我爱他们!我办不到。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痛苦。爱真的会给人力量,而我再也不具备这种力量。忽然间,我看见我的家人在为我哭泣。于是,我不再哭泣,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因为爱在哭泣,他们知道我的爱!我无声地欢呼着:"我的爱并没停止!"

我不再羡慕那小草,因为它不如我爱得深。我不再注意身边的人群,因为我知道其实我并不孤单。我沿着我人生的足迹,找寻我的爱。原来我爱的花依然那么美,花的芳香中散发着我的爱。我的日记本躺在我子女的身上,它在替我传播着我的爱。我的子女用我的口气在教导着他们的孩子,他们在延续我的爱。环顾四周,我的爱无处不在。

为什么我的爱仍在?

我想是因为我曾以爱得那么深。我记起我对一切都倾注了我数不尽的爱。一切都被我的爱烙上永不褪灭的痕迹。它经得起所有的磨难,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任何事物都挡不住我的爱,尽管我死了。

有一天,我死了。

那一刻,我笑了,因为我的爱无极限。极限

关键构思

1. 将极限拟人化。

2. 从极限是"我"的敌人、导师、目标三个方面展开。

我有一个朋友,叫极限。每当我骄傲的时候 ,他总会告诉我:"不行,你差得还很远,要不断地加油才行!"听了他的话,我部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审视自己的盲目的狂傲。

我有一个敌人,叫做极限。我非常地恨他,因为每当我在用尽全力向前冲刺,想要超过他的时候,他往往毫不留情地将我推倒在地,然后用轻蔑的语气讽刺道:"你想超过我吗?别妄想了!等到下辈子吧!"看着他狂妄的眼神,我快被心中的怒火吞噬了,然而我却不能说什么,人微言轻,失败的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流泪。

我有一位严厉的导师,叫做极限。他总是用"失败"这把刚劲的教鞭,鞭策着我前进,尤其是在我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他总会将目标清楚地摆在我的眼前。虽然他很严厉,但同时他又十分仁慈,他总会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将我领回正轨,在我被自己的征服欲逼疯之前,令我冷静下来。

我还有一个毕生追求的目标,就是突破极限。然而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美妙的梦--我可以去幻想,但终究无法实现。并非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因为极限实在像一个魔怪,总是站在我的肩上,使我奋尽全力登上东岳之顶,天姥之巅,却还有更高的位置。我想比它站得高,然后便不停地攀登,直到累得昏倒,才停下来做个好梦。

唉,极限,我该对你说什么呢?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去爱你,还是去恨你。我爱你,因为你没有让我失去目标;我恨你,因为我总无法完完全全地超越你。我曾恶毒地诅咒过你,但你没有介意,仍然像一位导师和好友,鞭策着我前进。为此,我对你由衷地敬佩。可是如果你觉得这样,就可以把你那暴虐的本性表露出来的时候,对我肆意侮辱,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即使我摔倒了,也会再次爬起来,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我会在摔倒时吸取教训,我会从你的身上取走那些能够令我强大的魔力,然后,在同你并驾齐驱的时候,我将体会到胜利的甜蜜,而你也会尝尝失败的痛苦滋味。

好吧,极限 ,我的敌人,就让我向你挑战!同时,也让我把爱献给你--[1] [2] 下一页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

频发的地震、海啸、台风、森林大火……这一切到底是自然的巧合,还是人类破坏的结果?一个个灾难在人们心中化为恐惧。只有这时,他们才会想到,被破坏的千疮百孔的地球。如今,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美好家园,即使找到另一个适合居住的星球,地球就像母亲一样,意义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不把珍贵的资源留给明天呢?生活若像幼苗,良好的环境就像营养丰富的土壤;成长若像白云,良好的环境就像供它飘扬的蓝天;生命若像高楼,良好的环境就像坚固的地基。环境不是最华丽的,也不是最奢侈的,但是对人类来说,它是最重要,最值得保护的。心中的家园,是怎样? 如今放眼望去,真正意识到环境重要性的人仍然不多。过多的森林砍伐,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系统,不仅让许多野生动物灭绝,也让地球产生了温室效应,虽然现在各国呼吁大家植树、保护树,但这种挽救已经晚了,更何况力量这么弱小。两分钟可以砍倒一棵树,但一颗树长大却要五年、十年……第二危机的是水资源,在不须为水而担心的城市,没人能意识到水的紧缺,而世界上那么多人为水而发愁,毕竟水多的是海洋啊,让我们为环保尽一份力吧! 如果人人都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片景象啊!人人居住的地方鸟语花香,房屋建造在森林之中;没有任何人破坏树木,对待小动物就像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节制的用水,空气时时刻刻保持清新;到处都是低碳的宣传,交通工具全部由太阳能、电驱动;不浪费一丝风和水,发电通通零排放……这样的生活不是很美好吗? 不仅要定好计划,还要从现在开始实施,不浪费一滴水,不破坏一棵树木,让生态道德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明天,会是怎样?我相信,明天更美好!希望的曙光从东方冉冉升起……

节能低碳,保护环境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莫里斯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樵夫,别砍那棵树。”指引着几代人参与环保,美化环境。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中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我环保我参与”这个严峻而又紧迫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就在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满足时,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等消息的报告,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给了我们当头一击。这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啊?我们正经历严峻的考验,保护环境,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 对,就这么简单!请记住: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

脑、空调、饮水机、复印纸、公文纸的时候,我们做到环保了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校园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参与环保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环保,以参与环保为荣、破坏生态为耻,抛弃“家大业大, 破坏点儿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破坏 ,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 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日常中体现。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中,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开拓进取。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每个人都来献计献策,围绕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龄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城中人,都应抓住点滴时间,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会找到参与环保的途径。

保护家乡的河

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自然要素组成。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延续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不珍惜、随心所欲,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大大降低,环境问题产生了。例如: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有1.25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浊的城市中;温室气体的过滤释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之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200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城市,14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缺乏生活污水排放安置;每年全球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化学杀虫几剂的使用量超过170亿吨;全球40多鱼类因捕捞过度而濒临灭绝;全球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当然,我家乡的河也不例外。五年前,我回到了家乡,正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之际。我冒着蒙蒙的春雨,我走到了家乡的一条河,欣赏河上细雨如烟的美景。 河水缓缓地流着,鱼儿溅起的水花你挨着我,我拥着你,没有滔天的巨浪,没有如雷的涛声,她是那样的安详、沉静,时而轻轻掀起自己的裙角;时而腾起几颗晶莹的水珠;时而悠然地打两个转儿,然后依依不舍地向东、向东、直至消失在辽阔的天际。微风拂过,平静的河面立刻现出层层波纹,猛一看去,极像没有烫平的的丝绸上的皱褶。河面上,蒙蒙的细雨密密地斜织着。轻轻的、细细的,闪着光,带着笑,如牛毛、似毛针,织出一道巨大的帷幕。 我的目光在河面上慢慢搜索着。突然,一幅奇异的图画跃入眼帘——几个渔民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驾着扁舟,悠悠然穿行在细雨之中。他们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撒出张张鱼网,播下了点点的希望。“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真觉得眼前的一切是一幅画,一幅古老而优美的中国山水画。 可如今家乡的河再也远远不如以前的河了,河水象黑黑的墨汁,浑浑的、黄黄的河面泛着白白的泡沫,散发出阵阵的恶臭。河面上浮着的垃圾真是数也数不清,看到眼前的一幕,我顿时感到非常痛心。以往河里的小鱼时不时就回往河面上跳一跳,可现在鱼、虾和水里的水草都因为河水的污染也奄奄一息了。整条河都成了垃圾的天地。这一些都是人类的所作所为,人们毫无所谓地把垃圾扔进河里,让河水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被污染的小河正在伤心地哭泣,但是人类却丝毫不顾后果地污染小河,我觉得人们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我在这里提几点倡议: 1、清理河里的淤泥、清除河两岸的废物、清除河面上的杂物。 2、对污染的单位采取强硬措施,对不按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企业应依法取缔,该停则停,该关则关,绝不手软。 3、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人要严以重罚。 4、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草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缓解河涌缺氧导致发臭的现象。 5、开展“保护河水的论坛”,让市民提意见和建议,举办有关文艺活动,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于河水治理的责任意识。 6.每家工厂要装置过滤污水的机器。 7.不要过多地捕捞河里的鱼。 希望能通过以上7点倡议来改善家乡的河,让她呈现出往日的那壮观的景象。 根据我家乡的河为例,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河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而且刻不容缓。 我们中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清洁,讲究个人卫生,搞好绿化美化,栽花、种草、护鸟、消除三废污染等。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环境依然被破坏,要想真正保护环境,要从每一角落开始。而且不管在哪里都以学生的身份去阻止破坏环境的人,为环保做一点贡献。 总而言之,我们感到环保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的人都动员起来,关心环保,爱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造福于我们的后代。

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共建美好家园

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共建美好家园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和无限乐趣.“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话题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清晨,当你跨入校园,会闻到花草树木的清香;步入公园,会看到清脆欲滴的草坪和微波荡漾的湖水;进入广场,会听到轻松悦耳的音乐.这些美好的环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新鲜的空气和快乐的感觉. 这么美丽的环境得靠我们携手合作,来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才会坚持下去的.个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损坏.对于学生来说,要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小卫士. 现在,我们学校或社会中,不保护环境,破坏公物的人越来越多.在广场上,人们在喷泉里乱跑、甚至把垃圾就扔在喷泉里;在学校里,有的同学踩踏草坪;在教室里,有的同学在雪白雪白的墙壁上乱写乱画 …… 大家心里应该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的.古人说:“人无德不立”.一个小学生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反映了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从大处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丽,为了使我们的孝义更加美丽.希望同学们作到:看见赃物捡起来,看见踩踏草坪的去阻止,不破坏公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单单有环保意识还不够,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做环境保护的主人. 俗话说的好:“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良好的环保的习惯,并非易事.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灵,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更美丽,大家才会更高兴,社会才会更美好,国家才会更强大!

论环境

论环境今日之中国乃至世界,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消耗问题依旧十分严峻。如何面对,如何改变,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话题。纵观整个地球,已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全然没有了原先的纯净、美丽。一个好好的家,一位万物都离不开的家,何故非要将它弄成这样?到底是何所为?是人类!不可否认也有自然因素,但人类应首当其冲!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两样:一是德,二是才。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然而现在也不应被遗忘。若才无德,则不会把“才”用到该用的地方,则这才可能会害人害己。我见过许多人,他们并非无才,无知识,恰恰相反,现在人的知识面是相当惊人的。可是,他们都把知识用到哪儿去了?他们没有学过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随口吐痰,不能随意浪费水资源吗?然而这些糟糕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为什么?就是他们的“德”还修得不完全。正如有一次当我看见一位同学将吃完零食的废纸袋扔在地上时,我问她为什么扔,她竟然回答说:“你光管我干什么,又不只有我一个人扔!”难怪这些坏习性不能被彻底根除,源头还是人们自身的思想。人们的眼睛盯着别人容易,看向自己难啊!就连扔垃圾这件小事都要关注别人。个人的小事自己都做不好,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那这个环境问题就很难“医治”了。由于人类自身的问题,如今连气候都随之而变。昔日的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现在已毫无规律可循。该冷的地方热,该热的地方冷,今年更是如此。最近几年,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出现频率大幅度飙升,这不是偶然,这是必然!工厂上空滚滚的浓烟,汽车尾气的大排量,家庭使用的带氟冰箱、空调甚至造成臭氧空洞!为什么?为什么仅仅几年的发展仅造成地球如此巨大的变故?如此惨痛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让人觉醒吗?目前,许多干旱地区生活日趋艰难,需要靠人工降雨来维持水分。“人工降雨”,我们的科技如此发达,我们的头脑如此智慧,但我们的才智是为了等到这个地球已毁灭得人都快活不下去时才来挽救危亡的吗?到那时就晚了!为什么不从现在起保护环境,让自然来拯救全人类?若有德无才,便不知该如何去做,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何谈保护环境?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也许本无心做错,别人倒认为是有意。可能我在这里扯破了嗓子喊破了天,也不会有人认真听进去,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废话,左耳进右耳出。其实,若大家真能时刻铭记其中的一两句,这个地球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但我还是要说,行动起来吧,牢记心中的使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如果大家都提高一点素质,地球将会改变很多!

环境保护满花园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非常脆弱,现在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1998年的洪水和前几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其实已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峻挑战。无限制地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日益枯竭,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了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作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

人类必须意识到,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而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人类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

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寄居之地,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人类再不行动,那么面临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环境保护的新命题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千年的时光悄然而过,人类文明急速发展,同样空前膨胀的还有人类的盲目自信与无限欲望。在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毫无顾忌地疯狂发展经济,无所畏惧地大肆虐杀动物。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生态恶化,沙尘暴,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化的消失,人类终于尝到了自己行为带来的苦果并开始醒悟。似乎像一种轮回,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与无法逆转的环境恶化,我们才明白,发展经济最首要的原则其实仍然是顺应天意,人法自然。

于是,环保一跃而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热点话题。不论是贴满大街小巷的环保标语,还是公众对环保事业越来越高的热情,无不显示出一个时代对于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次在公交车上,前座的祖孙两人正在比赛背环保标语。似乎是孙子的学校要举办一个竞赛,两个人背得不亦乐乎,我正欣慰时,却见老奶奶习惯性地把孙子吃剩的香蕉皮向窗外一扔。那一刻我惊讶得目瞪口呆,也忽然发现了一些曾经被遮掩住的问题。对于环保,我们似乎仍处于口号喊得响,行动做得少的阶段,更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督察。绿色世博,低碳生活,这样的话谁都会说,但是我们的能源危机有没有稍稍减缓?写字楼里依然是永远灯火通明,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依然随处可见。现在的中国,需要的不再是宣传呼吁,而是落到实处的规定甚至法律。

北京的堵车问题名声在外,为此北京市政府想尽了办法,比如单双号限行,可是据在北京工作的叔叔说,耗在堵车上的时间仍是有增无减。为什么?因为高峰时段尽量不用私家车的做法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因为有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申请两个车牌号来应对单双号限行政策。而面对这样的问题,瑞典有一项特别的规定,高峰时段在主要的道路上设置电子警察,通过这种办法对行驶的私家车多加收一笔费用,以此提醒公民减少使用私家车,选用公共交通。

再来看看我们的环境问题。我们一直提倡不乱丢一个果皮纸屑,可是那么多“黑心”工厂一天就向河中排出几吨完全未经处理的污水。我们对环境问题一直有些舍本逐末,总是过多关注那些细枝末节,对真正严重的问题却缺乏有效的监管。可若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有关部门对此的无奈姑息。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亦如此。中国的经济在腾飞,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中国要对环境破坏负有责任,要求我们减少碳排放量。但是从我们国家自身角度出发,经济刚刚起步,怎可能止步不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矛盾的,表面上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状态。

但如果人们不是过于功利,鼠目寸光,这两方面其实并非是尖锐对立的,这就是为什么现今可持续发展被不停提及。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所有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不能借用后代资源。

保护环境

星期五, 2011-11-04 22:54前不久,我在路上看到一位母亲正带着自己的孩子逛街。那小女孩喝完手中的奶茶后,刚要把空杯子扔到不远处的垃圾筒中,没料到那位母亲紧紧拉住了女儿严肃地说:“街上人很多,别乱跑!”说着,一把抢过小女孩的奶茶杯随手扔在了街上,小女孩看着她妈妈那不可否定的表情,久久没有说话。

我知道那个小女孩肯定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她明白乱扔垃圾的危害,然而,那位母亲却阻止了女儿正确的举动,反而作出了错误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明白,家长们的举动虽然只是在不经意之间,却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们的习惯,怎么可以让孩子学到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呢?!

我不经想起了2003年的黄河断流事件,历史第一次,黄河源头断流!原来是因为人类放牧过度,草原退化,以至草地沙漠化;空气湿度低,雨量少;适合干燥的田鼠肆意繁殖,吃草籽,让原来的草场寸草不生。生态就这样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我们人类犯下的错误,最终还是会自食恶果!

我又想到了华南虎、中华鲟、北极熊、银杏......他们原本遍布世界各地,然而现在却濒临灭绝,这都是人类种下的恶果!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现在我们的母亲病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她治病吗?

在暑假中,我随姐姐参加她学校的假期活动——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当我们说起环保时,大多数受访者都曾听说过,但谈起实际的行动,他们却都说不上来。环保是被提及了几年的话题,可显然,所做的还不够啊!不过当我们把宣传资料发送给他们时,他们都笑着说: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今后我们一定会为环保献出一份力的!听了这些话,我不由得心头一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为环保做出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那我相信我们的地球母亲一定会更美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走向那位乱扔垃圾的母亲,把地上的奶茶杯捡了起来,说:“阿姨,请不要乱扔垃圾,如果人人都想这样随手扔垃圾,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让我们为保护地球献出一份力吧!”那个小女孩也蹦蹦跳跳着说:“是啊,妈妈,我们老师也是这么对我们说的。”那个母亲面露愧色:“不好意思,我以后会注意的。”便转身把自己的奶茶杯扔进了垃圾桶离开了。我看着她们母女远去的身影,欣慰的笑了......

其实环保并一定要做什么大事,我们只要从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碗筷;随手关灯等等都是环保。你知道吗?城市空气细菌含量是森林空气细菌含量的200倍!此外,树木还有抗击风沙、减弱噪音、降低温度等作用。所以我们也要多种树,只要我们一年种一棵树,那全世界每年就多出60多亿棵树!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吧,多种一棵树,少开一天车,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