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一种忠诚,叫做责任!

翻开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用责任写就的历史。几千年来,中国人用一种责任,一种叫做忠诚的责任,来诠释着民族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影何其匆匆;漫漫长路,屈原上下求索,心志何其坚韧;身受宫刑,司马迁忍受耻辱,绝唱何其恢宏;虎门销烟,林则徐铸我中华尊严,神情何其笃定!因为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开辟新天地;因为责任,邓小平海纳百川,开改革大门;因为责任,江泽民、胡锦涛继往开来,点燃民族之火……他们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亘古的真理——有一种忠诚,叫做责任!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被扔进无尽的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名利与忠诚之间、站在诱惑与责任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他,就是苏武。天汉元年,他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但他时刻不忘对汉室的忠诚,选择了始终不渝坚守;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才获释回汉。这是一种怎样弥坚的忠诚,又是一种怎样可贵的勇气!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责任,永远忠诚!

还记得那个人吗?“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在2月14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现场,舟曲县武警中队副中队长王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在纷飞的泪水与热烈的掌声中,人们记住了这个普通而不平凡的舟曲之子。 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后,王伟迅速带领中队28名战士舍生忘死,第一时间奋力抢救出23名遇险群众,挖出9名遇难者遗体。然而,与此同时,泥石流却夺走了王伟妻子等一家四口的生命。事实上,王伟和战友们救人的地方离家还不到500米,可他没顾得上回家看看,也没能接听上妻子打给他的最后一个电话。为抢救出更多的遇险群众,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他留给了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责任是苦涩的,是沉重的,然而,它却是一种更为崇高的爱。王伟,是舟曲之子;王伟,用战士的忠诚诠释着弥足的责任。

还有我们敬爱的温总理,责任在他身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温总理用对人民的忠诚诠释着国家领导人对华夏大地的责任。你们还记得吗?我还记得呢! 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国殇,在年初冰雪灾害的伤痛还未褪去时突然来临。温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赶到四川灾区一线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我们忘不了,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总理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总理在指挥抗震救灾中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我们忘不了,5月14日,温家宝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察看灾情时,几名战士抬着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温家宝和随行人员赶紧让路。总理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全力救人。我们忘不了,总理的“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是啊!这位总理心系百姓,满怀责任。群众的工钱,他亲自追讨;非典肆虐,他亲自考察;暴风雪无情,火车站里,他给成千上万的滞留客带来热火般温暖;抗震救灾,他与我们并肩作战,多难兴邦四个大字鼓舞了多少中国人民……细细品读他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明白了责任的内涵。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三聚氰胺、塑化剂、火锅事件、肯德基事件、地沟油,还有网上一度炒的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我爸是李刚,逃避责任的人不胜枚举。他们,正是因为对金钱的追求蒙昧了良心,丧失了对行业的忠诚,对道德的忠诚。他们应该受到世人的谴责。

让我们设想一下吧,如果人人缺乏责任,人人放弃责任,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洪水将会泛滥,田地将会荒芜,工厂将会倒闭,疾病将会横行,国家将会衰亡。无责任无以为人,无责任难以立国。今天,我们应当成为有责任意识的一代,把培养责任意识作为构建我们健康精神世界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首要元素。有了责任感,有了民族精神,我们就不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们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将会超越个人和狭隘,走向高远和开阔!

老师们,同学们。责任,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不倒的长城;责任,是我中华民族滋养灿烂文明的沃土;责任,是我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让我们一同携手,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用忠诚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国,用责任去拥抱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从科幻到现实

从科幻到现实从科幻到现实——向同学们隆重推荐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迄今为止最有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以严格的科学理论、精准的计算数据和合理的想象预见为基础,用引人入胜的细腻描写、跌宕起伏的曲折情节和妙趣横生的幽默叙述表现出来。这些作品问世百余年来,曾经极大地影响和启发了包括爱迪生、爱因斯坦、丁肇中、杨振宁、钱学森等科学大家在内的无数前辈,并将继续把我们及我们以后的无数青少年引入科学的殿堂。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课余时间来读《凡尔纳科幻经典全译本》,这套全译本是由《神秘岛》、《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十五岁的小船长》、《从地球到月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太阳系历险记》这九部长篇科幻小说编成,是凡尔纳科幻作品中的一小部分。我一打开这套书,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一,《神秘岛》。美国南北战争快结束之前的20天,五名被关押在里士满的北军战俘和一只叫托普的小狗,趁乱悄悄爬上一只的悬停在地面的、容积约20000立方米的氢气球,砍断缆绳后立刻升天,在狂风的吹动下以每小时超过140公里的速度飞越美洲大陆进入太平洋,在一望无际的洋面上空飞行上万公里,降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们之中的当然头领、北军工程师军官塞勒斯•史密斯先是掉进了海里,却不知道是被谁救上了岸,并藏在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岩洞里,不仅如此,以后这群“鲁宾逊”们一旦有难,就会有神秘的力量在暗中帮助他们。他们以他们所敬爱的林肯总统的姓来命名这座百余平方公里的孤岛为“林肯岛”,在以后的两年里开垦了“农场”,用捕来的野羊和野鸡办起了“牧场”、“禽场”,开发岛上的矿产建立了“冶炼厂”和“制造厂”,架设了几个点之间的电报线路,很快就把孤岛改造成了那个时代的一个微缩版的小型工业化社会。他们不断地试图与外界联系,并建造了一艘性能不错的帆船来探索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居然找到了12年前被英国人格里那凡爵士根据法律放逐到“达抱岛”上的已经脱胎换骨的前海盗艾尔通。在火山即将爆发,孤岛即将沉入海水之际,那个暗中无数次救了他们的神秘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已经病到了弥留之际的“诺第留斯”号潜艇的尼摩船长,至此“神秘岛”真相大白。最后这帮劫后余生的人搭乘前来迎接艾尔通的“邓肯号”游船,跟随格里那凡爵士返回了文明世界。“逃犯们”在困难和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坚韧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使我感到震撼。二,《海底两万里》。在现代意义的潜艇诞生前四十年,凡尔纳所描写的潜艇“诺第留斯号”就在全世界海洋里几乎是随心所欲地遨游了。潜艇“雪茄形的外观、排注水的升潜方式、海底声纳巡航、鱼雷、探出式潜望镜、无声的电力动力系统”等等与现代潜艇尤其是核潜艇基本上毫无二致,性情古怪而侠义的尼摩船长、训练有素的艇员、知识渊博的“我”——阿罗纳克斯教授与四大洋几万公里的海底世界一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地球的概念十分陌生,看着家里的地球仪,我觉得它和篮球的差别并不太大。但书中所描写的那艘非凡的“邓肯号”游船从英格兰出发经大西洋到达南纬37度并沿着这个纬度绕行一周时,地球的概念顿时在我的心中清晰起来。船主格里那凡爵士那无私的、乐于助人的、忘我的高尚品德立即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意外乘客”、法国地理学会秘书巴加内尔那博学的、喜欢较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很令我崇拜;差不多和我同龄的12岁的罗伯尔这么小就绕着地球探险,并在与同伴们的一起努力下终于战胜了狂风巨浪、地震等天灾和以艾尔通为首盗匪集团带来的人祸,亲手救出了父亲,让我羡慕不已。四,《八十天环游地球》。菲利斯•福格先生是伦敦著名的“改良俱乐部”的会员,几年如一日近乎刻板地过着“家——俱乐部——家”这种两点一面的单调但却精准的生活,而一次偶然的打赌使他带上他忠实的、热忱的新仆人“万事通”,登上了充满凶险的环球之旅,有趣的是一位极其负责的警探费克斯竟然与他们同行并添了不少麻烦。福格先生不仅睿智,而且还侠义心肠地在险象环生的印度丛林里冒着生命危险奋勇出手救下了行将惨遭殉葬的美丽女子爱欧达夫人,并将她带回了英国。随着凡尔纳流畅的笔触,我们跟随他在140年前的地表上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刚通航不久的苏伊士运河由红海进入印度洋,横穿印度半岛,再次登船过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到达香港,然后经日本,跨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历尽艰辛甚至靠着“风帆雪橇”的帮助到达纽约,再次来到大西洋并最终回到伦敦,结果却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十分钟,让人惋惜。不料峰回路转,第二天那位可爱的“万事通”发现由于向东绕了地球一圈竟多出了正好一天,于是他们在最后一分钟来到改良俱乐部,赢得了打赌;福格先生和爱欧达夫人也组合成了幸福的一家人。那些梦幻般的海上风光、印度神秘的原始森林、北美大陆的绚丽景致,都令我十分神往。五,《地心游记》。地壳之下是什么?人类对自己脚下这个星球内部的了解程度甚至于还不如浩瀚的宇宙空间,以至于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千亿光年之遥,但对我们的脚底下据说却只向下钻探了1万多米。《地心游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异的、充满想象力的地下世界。这位执着的、富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精神的奥托•里登布洛克教授和他的侄子“我”,在一份古人探索地下世界的“天书”的指引下,与一名挑夫汉斯一起,沿着冰岛休眠了的斯奈菲尔火山的火山口进入地下,当他们行进到离地表约180公里的深度时,发觉那里不仅有很自然的亮光、犹如森林般巨大的蘑菇林、侏罗纪时期的树木、巨人和远古动物的化石,甚至还有一大片白茫茫空阔无边的“地中海”,海里有巨龙一般的至少有三四十米长的怪兽,海面上刮着猛烈的风,“天空”中打着吓人的雷。在经过了两个月又四天的艰难旅程后,这三个又饿又渴又热的探险家终于被岩浆托出了地面,这时他们才发现此处居然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面的斯德隆布利火山,按地表距离与斯奈菲尔火山相距3000公里!我想,将来有朝一日我是不是也可以乘着我国最新研制的探地飞船(名叫“地龙号”怎样?)由昆明钻入地下,再从美国的新奥尔良钻出?六,《十五岁的小船长》。凡尔纳的这部杰作给人的印象是不太像其他的科幻作品,倒像是一个半世纪前的某一部揭露野蛮的黑奴制度的控诉书。美丽、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流浪者号”捕鲸船船主的妻子维尔登夫人带着五岁的儿子杰克和杰出的昆虫学家、对科学痴迷得有些发呆的“贝内迪表兄”,偶然地搭乘她的船由新西兰的奥克兰出发返回旧金山,途中她命令众水手从一艘失事的船上救起了五名美国黑人——其中之一是名叫埃居尔的大力士——和一条名叫丁戈的大狗。当原来的船长在一次不幸的捕鲸中遇难以后,维尔登夫人根据众人的推举果断地任命年仅十五岁的见习水手迪克•桑德担负起了船长的职责。孰料在奥克兰招聘来的厨师内格罗是个贩卖黑奴团伙的惯犯,他在导航的罗盘上做了手脚,“流浪者号”在狂风巨浪和迷雾中偏离了航向,本来要到南美大陆,却偏南穿过了德雷克海峡驶入大西洋,在非洲的刚果附近上了岸,又被一名内格罗的同伙骗到了陆地深处,船上下来的所有黑人都面临被贩卖的境地,而维尔登夫人的丈夫将被勒索巨额的赎金。迪克和埃居尔在大狗丁戈的帮助下逃了出来,救出了其他的人,杀死了可恶的内格罗,历尽艰辛终于回到美国。那个年代非洲大陆那种疯狂的、野蛮的、血腥的抓捕和贩卖黑人的场景,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是随着奴役和贩卖黑人而兴盛起来的”(毛泽东语),看来不假。七,《从地球到月球》。公元1969年7月16日,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坐在阿波罗11号飞船正紧张地等待发射时,一定会对凡尔纳虚拟的那次“发射”感到吃惊,因为早在100年前,那位天才的预言家已经为百年之后人类首次登月详细地开列了发射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飞行时间(约103小时)、登月人数(三人)等等数字,不同的是凡尔纳所描述的登月载体竟然是“大炮”而不是后来人类所使用的火箭。具有严谨科学态度和极高科学热情的美国巴尔的摩大炮俱乐部主席因倍•巴比康先生在政府、社会各界和外国团体及个人的支持下,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建成“发射中心”,并亲自与另外两名敢为科学献身的“宇航员”一同飞向了月球。读着这部数据精准、想象力丰富、具有超凡预见性的书,不禁让我想到了法国著名的利奥台元帅一次在下议院的演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请参阅《凡尔纳经典全译本•作者简介》)八,《气球上的五星期》。塞缪尔•弗格森博士是英国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和地理学家,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支持下,为了全面地、准确地考察并描绘出非洲大陆的概貌,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设计出了一种“电解水——燃氢——再电解水”模式的热气球,从非洲东岸的桑给巴尔升空,乘着气流向西进入非洲大陆。今天的人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叙述,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来到一个半世纪前的非洲,体验那些蛮荒的原始部落,看到电视里常播的栖息着无数动物的塞伦盖提草原、神秘莫测的尼罗河上游和炎热的赤道附近但却终年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本书据说是凡尔纳创作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可能是万事开头难,竟连投16家出版社都遭退稿,凡尔纳愤而将手稿投入火里,所幸被他贤惠而睿智的妻子抢救出来,送到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从此凡尔纳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此后的大批科幻小说。倘若当时就被烧了,凡尔纳的科幻创作之路自然终止,岂不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无法估量的损失!九《太阳系历险记》。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宇宙空间的星体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运行轨道,而一旦偏离了轨道,就会发生碰撞。公元186ⅹ年1月1日凌晨两点47分35又3/5秒,住在地中海南岸阿尔及利亚谢里夫河口一间简陋茅屋里负责搞测量的法军上尉赫克托•塞尔瓦达克和他的勤务兵本•佐夫正在欣赏上尉自己写的十三行诗,云遮雾罩的夜空里泛出了绚丽的光,一个看上去比月亮大几十倍的不明天体悄无声息地靠上了地球,一阵大于九级地震的猛烈震动和震耳欲聋的巨响使这两名法军官兵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当他们醒来后从废墟中钻出来时,还以为发生了龙卷风,但很快就发现了异常:首先是怀表指针显示的是夜间四点,但太阳已经悬在了地平线之上;其次是悬在地平线之上的太阳是在西边,却在冉冉上升;第三是“地球”的引力变小了,本•佐夫随手扔出的一块石子竟飞出了200开外;第四是昼夜缩短了一半,变成了12小时,等等。他们在孤寂与绝望中四处寻找,终于在已经面目全非的各个犹如孤岛一样的小块陆地中找到了其他的幸存者,其中有一位是上尉中学时的物理老师、现时的天文学家帕米兰•罗赛特教授。教授告诉人们,他们所在的星球不是地球,而是一颗叫做“加利亚”的慧核,这片土地只是加利亚与地球擦碰时所带走地表的一个部分!人们随着加利亚以每天约250万公里的速度在太阳系里遨游,将穿过金星轨道到达近日点之后,再次穿过金星轨道、地球轨道,依次向外穿过火星轨道、木星轨道,看看能不能幸运地逃出木星的强大引力而进入土星轨道,奔向海王星,在到达距太阳8.8亿公里的远日点后开始向着地球“返回”。他们躲进一个火山的岩洞里靠着熔岩的余热避开了零下60°的严寒,调动所有的物资战胜了饥饿,并在距地球越来越近时制作了一只巨大的热气球,当两星在数十公里距离擦肩而过时飘在大气中,安全地降落在了地球表面,这时他们离开地球正好两年,而遭此巨变的地面上居然看不到一丝异常,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过,于是欧洲知识界对这些幸存者所撰写的回忆给出的答案竟是“少数人子虚乌有的臆想。”今年十月我国将与俄罗斯合作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这也是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将来积极参与我们地球人类所进行的真正的载人太阳系历险!读完这套书后我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请妈妈又网购了凡尔纳的《机器岛》、《流星追逐记》、《测量子午线》、《绿光》等22部科幻小说,在此也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古幢小学六•一班姚楠耀指导老师王欣波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八〈三〉班的**。在祖国即将华诞60周年之际,我首先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愿祖国的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六十年,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概念?

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多少苦难? 解放前, 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甲午战争的耻辱、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这一幕幕始终停留在了历史的页面,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国耻。解放后,“大跃进”运动让中国刚有所起步的经济濒临崩溃,人们再次过上了苦难的日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一大批中国的科研人员和文人墨客惨遭毒害,科学文教事业及其文化遗产遭受灭顶之灾。

再看今朝锦绣年华,几多欢喜?1949年, 毛泽东主席郑重地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让西藏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让百万农奴脱离了非人的生活,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自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得以突飞猛进,香港、澳门的回归使大陆和谐统一,青藏铁路的建设,神州飞船的发射再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数不清的改变诠释着祖国的进步。怎能不叫我们欣喜?

如今的中国,虽然强大,却依然不能预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2003年,非典如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无数白衣天使无私的献身于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叶欣 、王晶、李晓红这一个个中国的南丁格尔,此刻应该在天堂里默默的守护着我们吧!2008年,这个本是寄托着亿万国人奥运梦想的中国年,却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让中国遭受了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新年前夕,雪灾的来袭让湖南一带遭受重创,但多日停水停电的生活并未打倒我们,因为我们的祖国始终在关心着我们,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温暖彼此。2008年5月12日,14:28,8.0级的特大地震突然袭来,汶川顿时被埋在一片废墟之下。第一时间,八方同胞纷纷捐款,政府机关及时救人。解救了处在水深火热的灾区人民。人性的光辉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为中国人民,我为祖国而自豪!

祖国啊! 你虽不幸运,却很坚强。滔滔长江,是你永不枯竭的脉搏;滚滚黄河,是你奔涌沸腾的血液;皑皑珠峰,是你坚韧挺拔的脊梁。是灾难铸就了你的钢筋铁骨,你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时光的琴弦,弹奏着今日辉煌的乐章。作为21世纪中学生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要自强不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认真学习,把祖国放在心中,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我爱你,祖国。我爱你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文化;我爱你上万年地大物博的山河;我爱你的魅力四射;我爱你的雄伟壮阔。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经典与时髦

经典与时髦

经典与时髦是两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历史上有太多的故事,伴随着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反复重复着历史的轮回.经典是金,时髦是风.经典总是能历久不衰,而时髦有时却是昙花一现.时髦有时也会随着历史的沉淀成为经典,经典有时也会重新焕发生机变为时髦.

每一代人都有着说不完的时髦与经典.对于我们这些60后的人来说,记忆中又有着怎样的沉淀呢?从文化而论,当时最耳熟能详的是"八个样板戏""文革歌曲""文革舞蹈""文革标语""红海洋"(红旗红宝书红领巾红卫兵红袖章红领章红五星纪念章刀枪上的红绸穗等),听到最多的口号是"造反有理""文攻武卫""保卫毛主席""向毛主席保证""打到XXX""抓革命促生产""要斗私批修""斗争是个纲纲举目张""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等等等等,军队中贴的最多的标语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军队是个大课堂哪里有枪哪有党"......

生活中的时髦举不胜举------"红卫服""牛皮带";书包一定要印上一两句毛主席语录,如"为人民服务";帽子胸前都挂满了毛主席像章;过年节时一定要照一照"全家福"相片(相片中每人必捧"红宝书",即<毛主席语录>);单位家庭每日早晚必须手捧"红宝书"早请示晚汇报,粮票油票布票肉票满天飞,人民币加起来十八块八毛八(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

各大报纸头版右上角必有天窗"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一则;"人民""光明""解放"日报经常登载署名"梁效"的社论;各类画报刊物杂志印刷品铺天盖地都是毛主席像或"斗私批修"文章;影剧院工人文化宫门口贴着醒目的各类"样板戏"海报或近期"红消息";满大街几乎天天都可看到红色传单小册子;汽车火车轮船上永远飘着不落的红旗;"文革"歌曲响遍城乡各个角落;街道乡镇大喇叭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播送传唱着革命消息革命歌曲;收音机里随时有天大喜讯降临人世......

大概现在的80/90后闻所未闻,当然我们当时还是孩子,父母们的忙碌和

心思是孩子们猜不到的,他们的负重和压力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经常听到谁家人自杀了谁家人被抓了谁家人被批斗了谁家人被劳改了谁家人被枪毙了......

经历过"文革"的老三届(196619671968年高中或初中毕业生),都有着惨痛的不堪回首的回忆:"大串联""天安门广场毛主席接见""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农转非""顶替接班""回城工作"等等,在一些"伤痕文学"和改革开放后近30年拍摄的影视作品中都能够反映出来......

经典毕竟是经典,"毛泽东时代"创造出一个个经典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时髦毕竟是时髦,"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把整个中国抛向一个个精神领域的风口浪尖.当时的天空下,谁又能说些什么呢?谁又能改变什么呢?

历史是最公正无私的.几世纪前预言家预言的末日审判也许将要到来.你信吗?想想历史上多少是非颠倒恩怨纠缠的陈年旧账,不是一笔一笔都清算了吗?在乌烟瘴气的年代,那些敢于铤而走险冒死谏诤的英雄,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的不仅是血的教训,更是发人深省的真理呐喊.百年来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挺身呐喊的唯有鲁迅为代表的知识精英,而又有多少先烈为此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共和国今日的辉煌.

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回想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就会觉得今天来之不易.但今天的生活是能够随意挥霍的吗?

时髦,有时看似不是罪过,其实往往是罪过的开始.从"炮打司令部"到"批林批孔",面对含辛茹苦育人如育子的园丁------老师教授,多少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挥舞着皮鞭,用一张纸大字报将自己敬爱的老师教授打入"冷宫"......胡风倒下了,老舍投湖了,张志新遇罗克消失了......而披着"梁效"外衣的张春桥姚文元之流,却挥舞着杀人大棒,美其名曰"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给他们的理论涂抹上一层眩目美丽的光环;经典电影<武训传>被批成大毒草,一个再也不能普通的平民教育家,为了实现和孔子一样的教育理想,却成了丑化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典型;那些功勋卓著的老帅们,一个个含冤入狱,又一个个悲惨死去......

共和国的血雨腥风,铸就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但今天的生活是能够随意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