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着一张张小时侯的照片,我蓦然回首,自己已经十岁了。在一串串成长的足迹中,我享受着成长带给我的快乐与烦恼,体验着一步步坑洼不平的脚印。望着这些岁月的痕迹,我笑了,心中不禁涌动起一股暖流……

看着,笑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幼儿园中班的一张照片上。照片中的我背着个小书包,梳着一头秀气的短发,雪白的衬衣上绘出红色的图案;小嘴巴微微翘起。瞧,额头上还贴着一个鲜艳的小红旗。一张充满着稚气的脸蛋向上扬,可爱极了。我身后的教室五彩缤纷,彩带吊在房顶上,墙面贴有用纸花拼成的“ABC”。看着这张照片,让我回想起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真怀念那段快乐时光。

六年过去了,我已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活力四射的小女生。现在的我扎着个小马尾辫,水灵灵的大眼睛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不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而是文静而颇有个性的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不再躲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而是学会了独立;我不再是一个幼儿园讲故事比赛中得奖的儿童,而是一位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的选手。

现在我兴趣广泛,那琴键在我手中犹如一只只优美的乐曲;当我全神贯注地踩着踏板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时,总觉得自已是一位音乐家;那自行车被我骑得犹如一匹灵性的马儿,迈着稳健的步伐在路面上驰骋着;那扫把跳动着愉悦的旋律,在我手中挥洒自如……

成长的脚步还在继续,它不能回头,也不需要回头。只有明白不能第二次长大,才能更好的去成长,不辜负我曾经走过的岁月。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我都在成长,我坚信:只要能一步一个脚印勇敢的走下去,一定会留下成功串串……

成长

成长成长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七一班张凯树苗盼望成长为参天大树,雏鹰向往成为翱翔的雄鹰......成长是漫长的,成长又是幸福的。有一棵小树苗,它经历过漫长而又艰难的成长历程,从一棵幼小的树苗开始,经过人们的浇水施肥,修剪枝条,而且小树本身又经过风吹雨打,最终一棵幼小的树苗茁壮成长为一棵能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一只幼小的雏鹰呆呆的望着湛蓝广阔的天空,心想:若是能像爸爸一样翱翔在天空,该多好啊!于是它也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历练,终于飞上了天空。世上所有的生物成长其实都一样,都经历过成长道路中的酸甜苦辣。我也一样,从幼儿到少年。在小时候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实现自己的梦……成长,成长使我们历练,成熟,稳重,渴望……指导老师:王建

成长

成长成长校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初一年级(6)班姓名:郭晶指导教师:刘军联系电话:13847806091不知听过多少遍,在多少个地方听到人们常常把我们——朝气蓬勃的少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是希望和美好的象征。但他们不知道,我们不愿做太阳,我们只渴求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少年,做一个整天无忧无虑,在欢声笑语下成长的少年。可是,我们弱小的身躯扭不过父母的手腕,我们的成长遭受了坎坷的经历。我极不情愿的打开记录我成长的相册,一张张成长的照片又深深的印入我的眼帘……。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讲课,我却东张西望地到处乱瞧,老师布置下的作业,我都不会写,回到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一颗颗滴落下来,那时的父母对我是那么溺爱,他们仿佛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我的肩上,不管我哭不哭,每天都必定会有一个人在我的身旁陪我学习,累了,他们会给我零食哄我继续进入学习的状态中,这使我从小都对父母有一种依赖,但是我渐渐地长大了,从“呀呀”学语的小毛孩变成了初出茅庐的小淑女,从此,小学那六年的漫长的学习过程重重的压住了我,从一年级开始,我变了,我以不再是从前让爸爸妈妈陪我学习的娇娇女了,我每天在独立写字,不用父母的监督,我都可以顺利的完成作业。这一点是我感到自豪的了。我长大了,我不用理会他人的对我的期望,我只愿做一个茁壮成长的女孩。父母对我的关怀我一定会报答他们的,因为……在我七岁的时候,我的脚被妈妈的自行车绞住了,我疼得直哭,看到妈妈那张充满自责的脸,我的小嘴尽量捂着,以免让她担心她那紧张的神情我至今还记得,她急忙得送我医院,我躺在病床上,她守在床边寸步不离。就是在妈妈那精心地照顾下,我在几天短暂的时间中,我康复出院了。原本以为妈妈不再会责怪自己,但回了家,她还不停地唠叨着“我怎么那不小心,如果留下疤怎么办呀!”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我确实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酸甜苦辣,这是我们都要经历的。虽然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这么多坎坷,但我并不埋怨,因为我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培养照顾、关怀的……。我一步步的走出童年,那每一步都那么的踏实,向我敞开的是那枯躁无味的少年,我长大了,我已经会体贴的照顾别人了,我从父母的身上体会到了什么是伟大!是他们养育了我,是他们栽培了我,是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勇敢,是他们让我长大了!我的成长从幼小的树苗转变成了一棵高傲挺拔的小白杨,风能吹到我的枝干,但它吹不到我那内心,今天我才真正领悟到一个人的成长,说明他(她)长大了,他(她)以会用心去面对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幸,他(她)以会坚强的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向前走去,他(她)真的长大了!同学们,让我们为自己长大而庆祝吧!让我们忘去原来那记忆犹新的经历吧!成长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不过,只要你肯付出,你的成长最完美的过程,让我们永保那一生成长的经历吧!

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情景1:两岁的琪琪十分在乎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有一件手织的样式和图案都非常漂亮的小毛衣,邻居家阿姨也有一个小女儿,想要借琪琪的毛衣比照着织一件一样的,可是琪琪紧紧地拽着自己的毛衣,哭喊着不准阿姨拿走。

情景2:三岁的源源每天上幼儿园,习惯让妈妈把他的外套带回家,放学来接他时再带回来。某一次因为天气骤然变冷,源源的妈妈就在幼儿园外把外套交给带班老师,委托其在源源户外活动时给他穿上。可是,当带班老师走进教室,源源看到她手上拿的外套时,突然放下手边的工作大哭起来。

情景3:三岁多的豆豆最近对待事物总是近乎苛刻的完美,比如,吃的苹果上不可以有斑点,不可以把苹果切成两半,拒绝接受妈妈刚刚剥开但是咬了一小口的鸡蛋。一天晚上,为了端水时不洒出一滴水,他来来回回地折腾了七八次。

上述情景您是否也曾经历或目睹过?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哭笑不得?其实,这些都源于幼儿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秩序敏感期。

一、秩序敏感期及其表现。

(一)何为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指通过时空形式所表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1〕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2〕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3〕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4〕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二)幼儿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其实,在胚胎和婴儿初期,幼小的生命已经对秩序产生了极微弱的、无意识的生物感应。例如,胎儿会由于怀孕母亲的身体不适和情绪失调而产生躁动和不安,出生三个月的婴儿会因为看到对称和比例均衡的人脸而显露出高兴和激情,这种情绪是婴儿对获得了一种自然感性秩序需要满足的表达,是安全感的外露。

1岁~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文章开头情景1与情景2中所描述的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也可称之为执拗敏感期。

执拗敏感期过后,在3岁到4岁,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文章开头情景3中的豆豆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就是因为他正处于完美敏感期。接着,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到了5岁之后,由于幼儿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入,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当他们画画时,会注意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比如近大远小等;当他们搭积木时也会注重空间结构的美感,等等。因此,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审美的敏感期。

二、秩序敏感期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的大量研究发现,0~6岁的幼儿有九大敏感期,而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习惯和品质。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对于幼儿来讲,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般,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这种快乐意味着一个人对他自己环境里的所有细节方面都能支配,“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5〕这是一种心灵的适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幼儿会获得稳定的秩序感,从而形成使得心灵宁静和愉悦的安全感,免于对未知的恐惧。正如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的那样,“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6〕“安全感似乎是一种儿童与成人感情联结的心理背景,它成为儿童与别人交往和探究物理环境的‘安全基地’”。〔7〕因此,安全感的满足又有助于幼儿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之间依恋感的建立,这些都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秩序感是个体生命中对道德发展有奠基作用的早发性情感,是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和认识外在事物间的规则关系并按照他们所理解的关系来组织和应对周围世界了。比如,幼儿在玩“过家家”游戏时,可能会把大茶杯放在大茶托上,会给大娃娃用大杯子,相对地,给小娃娃用小杯子。这种对外的秩序感为他们发展出道德意识奠定了基础,因为道德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按照皮亚杰的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正是在秩序敏感期,幼儿开始接受外界给予他们的、渗透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标志着幼儿接受道德法则的开始,预示着道德的萌芽。

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幼儿在其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秩序敏感期同样如此,如果把握得当,也会为开启幼儿的智慧打下基础。在人的思维发展起始阶段,智慧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结构成分———秩序关系,这使得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幼儿主要表现为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往,使动作慢慢协调起来。〔8〕幼儿智慧的发生正是基于这最初的秩序性、协调性动作以及幼儿对它们的感知觉经验———秩序感,正是这种经验,成为促进逻辑思维形成的基础性情感。例如,有一位妈妈每次出门办事都会请奶奶来家里照看孩子,几次下来,孩子慢慢地把“奶奶来,妈妈走”想象成一种关联和因果,所以每次奶奶来,孩子直觉等一下妈妈就会不见了,所以会特别黏在妈妈身旁。由此可见,秩序感会帮助孩子进行初步的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如果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在之后的运算阶段才会顺利地形成对比、分类、序列等具体的思维形式。否则,就会为其将来的智力发展埋下隐患。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秩序敏感期(一)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成人,尤其是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应该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意识到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与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要试着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产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愿望”,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孩子,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情绪,切记蛮横“镇压”。如果成人缺乏应有的细心和耐心,致使孩子宝贵的秩序敏感期没能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培育,就会使潜藏于孩子内心深处的、还不完善和成熟的秩序感慢慢沉没于意识的底层,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埋下“祸根”。

(二)创设有秩序的时空环境。

1.空间环境。

在空间环境的布置上,幼儿园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都要整洁有序。在室内,教室各个区域应划分明显,物品材料的选择应适应幼儿生长发育的秩序,教具的陈列则要具有结构性和秩序性,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原则。同时,教师不要随意改变各种教具、物品的摆放位置,以免扰乱幼儿已经形成的关于物品应该如何安放的记忆模式,引起不安情绪。在户外,要合理布局大型玩具,布置和谐美观的绿化,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置身于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家庭环境也应如此,要有有序的空间分割,整洁舒适的家居布置,相对固定的物品摆放,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幼儿的秩序感。

2.时间环境。

在时间的安排上,要为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定合理、有规律的作息制度,这样幼儿就会知道一天内什么时间做什么,从而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例如,在幼儿园里,每天的活动都要按日常周期进行:早晨入园后吃早餐,然后欣赏音乐或自选小游戏,接下来是早操、集体活动、户外游戏、午餐……在家中也是一样,每天晚上洗澡、睡前活动、睡觉……这样的作息规律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和生□验,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3.心理环境。

幼儿的生存和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环境,它必须是有秩序的。和谐、关爱的师幼关系,融洽、友善的同伴关系,温馨、美好的家庭关系都会为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提供帮助,因为幼儿园中的碰撞、纠纷,家庭内部的争吵、冲突都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伤害,令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从而失去安全感、归属感,造成内部秩序的混乱。

(三)重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培养幼儿的归置习惯和能力。

归置物品是维护良好秩序的保证,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好时机,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应有意识地利用幼儿的秩序敏感性培养其归置物品的习惯,做到每样物品的摆放不但要整齐,还要有固定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可借用数字在背后编号或用贴纸贴等添加指引的方式帮助幼儿物归原位。同时,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亲自收拾整理玩具、教具等,不能因为他们动作慢、收拾得不好而越俎代庖,否则将不利于其秩序感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2.加强幼儿日常生活规则和社会规则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9〕比如,教育幼儿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要右侧通行不推不挤,遇到长辈、客人或老师要主动问好,人多时要有秩序地排队等候等。在幼儿园里,同伴交往是幼儿形成社会规则的良好途径。比如,在自带玩具活动中,如果想要玩别人的玩具,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请问让我玩一下你的玩具好吗?”尤其在对方拒绝的情况下,要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做最后的努力或有礼节的退出,这不只是简单的交往与合作,而是使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能够意识到,按规则行事是维护良好关系的保证,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范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强化。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在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行为反复的现象,成人要不断地启发诱导、及时督促,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秩序行为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幼儿一时表现不佳时,也要及时纠正,直到让幼儿知道正确的做法为止,通过反复强化来促进幼儿良好秩序感的形成。

4.重视示范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

根据班杜拉的研究,观察学习、模仿社会榜样是儿童早期学习的重要方式与特征,年龄越小,这一方式越突出。〔10〕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秩序感的过程中,成人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做出良好的示范和榜样。在幼儿园中,教师除了要体现良好的个人仪表和行为习惯外,还要在教学中以清晰的步骤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正确的教具操作方法,让孩子体验其中的秩序。比如,在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先将要用的操作材料放在托盘里,找一个位子坐下,再从托盘里一一拿出操作材料并依次放好,当活动结束时也要依次将操作材料收好,按序存放。这样会让幼儿意识到物品从取到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归置习惯的形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同样也要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中,必定会带给孩子真实的秩序感。

(四)自然感性教育和艺术教育。

幼儿对大自然中无数自然存在着的秩序的感知会让其体会到更加丰富、持久和稳定的秩序感。让幼儿通过自身的肢体运动来培养其对人体本身节奏韵律的感觉,通过体验自身的新陈代谢规律、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去领略生命的秩序,通过认识昼夜交替、阴晴圆缺、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中的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的秩序模式体味自然的秩序,等等,都是通过自然感性教育培养幼儿秩序感的良好途径。

艺术教育是促进儿童秩序美感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因为音乐中和谐的旋律与动人的节奏,美术中对称的画面与均衡的色彩,文学中流畅的韵律与完美的意蕴都最鲜明、最集中地体现了秩序的形式,这些都能与人的身心活动节律达到深度和谐的交融与统一,并且艺术创造的过程本身也是追求秩序的体现。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幼儿的自然律动感,通过美术教育增进幼儿的空间结构感,通过文学教育促进幼儿的语言韵律感。在艺术教育的作用下,逐步提高幼儿的秩序美感。

成长

成长?好快乐!一年年长高,一年年长大,知识也越来越多。看到大人们的模样,真想快快长大,看看自己会长成什么样。成长?!……

从接触那无穷的知识开始,我就想快快长大,在岁月的长河中,渴望着新的知识。是成长,让我充满了希望!幼儿园,我学会了“1+1=2”,上小学后,我学到了各种写作技巧,数学概念与方法,英语单词……在这一切的过程中,我渐渐长大,向知识这座高山攀登。我好开心,因为正有那奇妙的知识钻入我的大脑。因为成长……

父母是我最亲的人,从小到大,在我开心、痛苦、害怕、激动的时候,是父母为我分忧,同我高兴,伴随我一起度过。我时时在长大,从丝丝关怀中学会为人之道。是成长,教会我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让我在成长中长大。

可是,也因为成长,烦恼就犹如关怀一样悄悄到来。原本那纯真的心灵开始长大,开始沉浸在学习的海洋。每天,学习考试如战场,激烈的思想在脑中爆发,人人都是士兵,在每一个战场中发挥特长,掌握各种军法,当不上将军就被人掌控思想,想方设法鼓动大家。玩耍时间不再算长,只有拼命学习,才不比别人差。这就是成长……

成长?!……它是神奇的!永远会留下生命中那辉煌的一章。

成长

成长,对于每个人都不算陌生,我们时刻都在成长。在我看来,成长并不是简单地、随随便便地成长,而是一种不断的挑战。4岁那年,我上了幼儿园。诞生已有一千多天的我,还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为了丰富我的生活、开拓我的视野,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童话书,要求我每天读一篇。我一开始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结果一读,三分之一的字不认识,幸亏有注音,我还勉强读的下来。妈妈见我读不通,就让我默看。我觉得朗读挺不错的,但妈妈说,等我长大一点儿再朗读吧,先看一遍,了解一下,回来再说。我在默看时发现,默看没有朗读记忆效果好,看一遍就忘了。于是趁妈妈不在家,我坐在床上端着书反复朗读,直到一字不错。妈妈一回到家,我就端着书大声朗读起来,妈妈见我读得滚瓜烂熟,惊喜地夸道:“儿子长大了,自己能朗读了。”4岁的挑战让我一点点成长,长大一点的挑战难度更高。并且,这不是学习上的挑战,而是勇气和意志的挑战。绿色庄园里的水上乐园有很多桥,它们不是普通的桥,而是“勇敢者”的桥,我对这些桥是恐惧万分,看着别人自如地来回在桥上穿梭,我更是不寒而栗。我站在边上都担心掉进水里。有一天,我突然起了一个念头:“为何不试一试?”自己的胆够小了,不妨锻炼一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立刻动身,去绿色庄园。来到水上乐园,我的心咚咚地跳着,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我先选择了一个梅花桥,新一轮的挑战,我来了,我右脚踏在第一个“梅花”上,左脚紧跟上来,桥就像生气了一般,不停地颤抖,我颤悠悠的一步一步走向对岸,当我将脚踏在岸边的岩石上是时,所有的紧张和恐惧顿时灰飞烟灭。胆子越来越大,接着又挑战了五环桥、轮胎桥等高难度的桥。每一次顺利通过激动和喜悦就会漫上心头。这就是成长。我还在成长,所以,我的挑战还在继续,有成长就有挑战,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挑战,使我的意志和勇气在不断进步、成长。

成长

翻看着一张张小时侯的照片,我蓦然回首,自己已经十岁了。在一串串成长的足迹中,我享受着成长带给我的快乐与烦恼,体验着一步步坑洼不平的脚印。望着这些岁月的痕迹,我笑了,心中不禁涌动起一股暖流……

看着,笑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幼儿园中班的一张照片上。照片中的我背着个小书包,梳着一头秀气的短发,雪白的衬衣上绘出红色的图案;小嘴巴微微翘起。瞧,额头上还贴着一个鲜艳的小红旗。一张充满着稚气的脸蛋向上扬,可爱极了。我身后的教室五彩缤纷,彩带吊在房顶上,墙面贴有用纸花拼成的“ABC”。看着这张照片,让我回想起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真怀念那段快乐时光。

六年过去了,我已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活力四射的小女生。现在的我扎着个小马尾辫,水灵灵的大眼睛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不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而是文静而颇有个性的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不再躲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而是学会了独立;我不再是一个幼儿园讲故事比赛中得奖的儿童,而是一位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的选手。

现在我兴趣广泛,那琴键在我手中犹如一只只优美的乐曲;当我全神贯注地踩着踏板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时,总觉得自已是一位音乐家;那自行车被我骑得犹如一匹灵性的马儿,迈着稳健的步伐在路面上驰骋着;那扫把跳动着愉悦的旋律,在我手中挥洒自如……

成长的脚步还在继续,它不能回头,也不需要回头。只有明白不能第二次长大,才能更好的去成长,不辜负我曾经走过的岁月。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我都在成长,我坚信:只要能一步一个脚印勇敢的走下去,一定会留下成功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