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什么我喜欢它呢?因为它描写了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三国演义》首先写了三位英雄桃园结义的故事,是哪三位英雄呢?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顾其耳,面若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而这三兄弟中,我最喜欢关羽,他威风气势和勇猛善战的形象,传神地在书中表现了出来。读了令人神往。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赤壁之战”过后,天下三分,一分曹操、一分刘备、一分孙权。在《三国演义》描写的这三个政治集团中,曹、刘两个集团是主要对立面,而孙权集团则处于中心地位。曹操与刘备是一组对立的艺术形象,曹操的奸诈、凶残与刘备的宽厚、仁慈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曹操是大奸大恶的权臣典型,刘备是“仁君”的典型,那么诸葛亮则是“贤相”的典型了,他是智慧的化身。而他在书中也被描写得神机妙算,其中我最欣赏的是诸葛亮的卓越智慧。比如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擒到的只是孟获的人吗?不是的,而是孟获的心。虽然孟获身为叛乱首领,武艺超群,计谋在南蛮民族中算是佼佼者。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诸葛亮的智慧远远超过了孟获。天地间最广阔的不是大海,不是天空,不是大漠,而是人的胸襟。诸葛亮数次擒住孟获。却并未赶尽杀绝,而是以宽大的胸襟将孟获捉了又放,直到孟获心服口服为止。诸葛亮是为了国家民族而战的吗?不是的,其实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再战争。《三国演义》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情景,令我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明通小学五(四)班袁瑀岑

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在叱咤风云的三国中,在许多英雄豪杰中,让我感动的是------诸葛亮。在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了。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鲁肃信以为真,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他为阿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令人叹服。这就是诸葛亮。盐城市第一小学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