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于都三中初二:丁飞

寻找杜甫

登临五岳之首,衣袂飘飘,随风飞翻的更是你那稀世旷古的心胸远志。你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朽诗篇,涤荡了万代人的胸怀。

有时,我也想成为你。拥有你的远志,你毓秀山川般的心胸,乘风追随你那永远萦绕在长安城上空的爱国情思。

草堂何处寻?

是掩映在青翠欲滴的簇竹中,还是隐匿在那泛黄的,苍老疲惫的三重茅草下?

你是不同的。

既为李白写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诗篇,你又何尝不想彻底放开你的心胸,去过那山水放歌的生活呢?可是你身不由己,牵扯住你的,是如所有赤子一般深深的,在寂寞的明月下闪闪发光却又隐隐作痛的爱国情思啊!

这情思如三月细雨,首上青丝,细腻而忧伤,编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勒进你忧思成疾,单薄羸弱的身体中,使你越陷越深,日渐憔悴,终落得朝如青丝暮成雪,悲戚的浑欲不胜簪。

你使我想起了想起了远方,想起了未来,懂得了少年应识愁滋味。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穿过稀疏的人群,面对书中对镜流泪的你,忽然明白人不能毫无意义的活着。感觉到背上背负的不是书包而是希望,希望,希望,历史的复兴!这时,我是多么想成为你,因为你那广阔无垠的胸怀,一直让我记住,记住,记住,记住昨天和今天,记住我应该创造的明天,记住那份亘古长存的,犹如剪不断的风筝线般的爱国情思。

我知道,你是诗圣,不是诗仙。仙人可以看破凡尘,游山历水,尽情地摆脱命运的羁绊;可你是圣人,圣人注定要忧碌终生,为国为民,心系天下。

终于,你等到了尽情喷薄的那一天。狼烟四起,烽火弥漫的长安,面对祖国的沦陷,你不能脱身,忧愤成疾。霎时间,那一声“国破山河在”的仰天长叹,啼血呼喊,如石破天惊,地动山摇,穿过了皇宫的断壁残垣,穿透了那霓裳羽衣的亡国之音……

杜甫,你生于忧患,死在对祖国无比炽痛的热爱之中。祖国啊祖国,你让所有的人对自己的使命记忆深刻,是你,是我,也是万代诗人一生的眷恋和无比的期许啊……

草堂何处寻?

是掩映在青翠欲滴的簇竹中,还是隐匿在那泛黄的,苍老疲惫的三重茅草下?亦或是随着历史的车辙隆隆远去了……

那么现在,我会成为你,代替你去继续向前追寻……

我的干爹-杜甫

说起杜甫可真谓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以前,我蛮讨厌杜甫的,首先说他的名字杜甫,在我面前呈现的是一块水灵灵的豆腐。他又被人称为“诗史”,我又想起了“诗......屎”,但老师马上解释“史”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东西,而是“历史”的“史”,我还不屑一顾,还尊称他为“诗屎”,哈哈!老师讲到了他的忧国忧民,我开始对他有好感,慢慢地我开始了解他,可心里还是有许多的疑问,为什么他会那么忧国忧民?我看了他的简历,以为他非常之威武,可他的画像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人,以为他非常之年轻,可画像上却是一个像是连路都走不动的老公公。我心里自我安慰:“没关系的,即使长的不咋地,但有高尚的品德也好呀!”我渐渐地熟悉了他,知道杜甫为什么要为百姓减轻负担!为什么要那么忠心地对待当朝昏君?还明白了为什么他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这些问题,我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他的品德高尚!”老师又告诉我们杜甫一生是怎么渡过的,我从中发现杜甫其实蛮忧国忧民的,随着我对杜甫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使我也越来越崇拜他了。于是他就成为了我的干爹!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我的干爹,他必须得品德高尚!能体现他忧国忧民的诗举不胜举,我印象最深的是《春望》。他写的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干爹心想:国家快灭亡了,山河依旧存在,但长城里却是荒芜人烟了,第二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平时无论什么人看见花,就高兴,听到鸟叽叽喳喳的叫声蛮欢乐的,可干爹不是这样:他看到了花就想流泪,听到了鸟鸣就感到心碎。因为他心中有太多为百姓们的忧伤,为国家的破碎而愁更愁!第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干爹内心是多么希望战火停止呀!多么希望家人能寄来一封信呀!“抵万金”可见故乡寄来的信有多么珍贵啊!第四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干爹想到那些百姓们,男的要抓去当兵;女的就被蹂躏;老人、小孩都忍饥挨锇的过日子;老百姓到处躲避战争,连土地庙都成了难民避难所了!想着想着,觉也睡不着,头发一天比一天白,一天比一天少,最后少得连簪子也插不起来了!这时他的额头上又多了一条条皱纹,眼角又多了一行行泪!也许是因为受了干爹的影响,使我越来越想为国家奉献也一份力量,使我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越来越想主动去了解国家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娄底二中初中部253班

春游杜甫草堂

春是生机的,春是五彩的,春是游览的好天气,好时光。三月二十日,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踏上春游之旅。一上车,同学们如同顽皮的小鸟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车里一下乐开了花。

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杜甫草堂,它位于二环路浣花公园旁,整个草堂大约有二百七十多亩。大门前有一个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极了。进入大门,我们走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大雅堂,大雅堂里塑刻的各朝著名诗人:正中央是杜甫,旁边是李白、王维、白居易、陈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们来到花径,花径两旁是一道红墙,红墙边上有各种各样的竹子:绵竹、茅竹,青丝竹。走出花径,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们还在茅屋前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深深表达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环境的辛苦,诗中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深深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反映了诗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茅屋里设有中客厅,厨房,书房,卧房等。来到史诗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铜像,那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雕刻的,这个雕像很清瘦,最能表达出杜甫一身的艰难曲折,在铜像旁,还有朱德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听导游阿姨介绍: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为成都是远离战乱的中原,草堂又地处郊外,所以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具有田园风情的著名诗歌,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这些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再往里走,还有大廨、工部祠、柴门、唐代遗址等景区,它们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让人留恋往返。短短的时间过去了,通过这次的游览,让我们对中国诗人的才华赞叹不已,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来,和杜甫草堂说声再见吧!

杜甫《春夜喜雨》

著名的唐朝诗圣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非常体谅百姓的疾苦。所以,他的诗风格“沉郁浑厚”,总是较全面地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被后世誉为“诗史”。但是,有一首诗,却表现了杜甫喜悦心情的思想,那就是《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的一开始,就用一个“好”字来赞美“雨”。接下来,杜甫就把“雨”当作人来写,说它知道什么时候下最好,懂得万物的需求。不是吗?春天刚到来的时候,不正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它们正需要雨水的滋润,雨就应时而下。你看,它多么“好”!接下来,杜甫就进一步地描写“雨”的“好”。“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不像那些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全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表明了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不然的话,它一定会在白天就下,而且“轰轰烈烈”,声势很大,电闪雷鸣,让人们看见、听见,好像在诉说着自己滋润万物有多么伟大!就因为它那么无私,才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打扰、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到,在人们进入梦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你看,它多么“无私”!“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杜甫描写他在屋外看到的情景。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下个“够”。因为好雨是无声地润物,杜甫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杜甫终于放心了: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你看,它多么“尽职”!最后,杜甫开始联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好雨”下一整夜的话,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茂起来。春色的“代言人”——花,也就带雨开放,百花争艳、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支支,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想而之。你看,它的功劳多么“大”!《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了杜甫喜悦的心情,表现了杜甫就是一切“好雨”的高尚人格。喜“好雨”其实就是喜“好人”。

走进杜甫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于都三中初二: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