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环保“小卫士”

海原一小一年级(5)班黄天乐

(辅导者:黄杰)

一、产生背景

睁眼看看海原县城的大街小巷,垃圾堆随处可见,方便面袋、一次性的塑料袋随风飞舞,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难道是大家不喜欢清洁和干净?非也!是我们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更没有环保行动——环保行动,迫在眉睫,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怎样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且使环保成为孩子们自发行为呢?海原一小开展了热爱我校的环保活动,在校园之声上报道了环保好少年鲍慧玲的故事,他每天走在校园里,都要张眼四望,四处捡拾垃圾,而且渐渐带动同班的部分同学一起行动。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同学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来。而鲍慧玲自从在校园之声广播上演讲后更象换了一个人,衣服也穿得更干净了,每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变得更加的自信,学习更加努力。从她身上我们得到启示,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不能只靠说教,必须亲身体验,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有效的促进环保认知向环保行动的能动转化,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此,在2009-2010年寒假,我校又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主线,以践行为目的,开展了在环保体验中自主成长系列活动。

二、活动的过程

(1)在街道当义工体验爱的奉献。本学期开学初,我校组织义工小队积极行动,开展以“五清”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活动,即清洗公共设施,清理生态绿地、清扫政府街红绿灯至北坪梁的马路街道、清洁街道的垃圾广告、清除非法张贴物。清理完之后,街道上干净了许多,极大的扮美了我们的家园。有的义工小队还把街道的垃圾箱清理了,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为人服务的快乐,从小树立了牢固的环保意识。

(2)在日常小事中增强节约意识。开展“节约资源三个一”的活动。倡导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要求大家做到三随手:随手关闭电源、随手拾捡废纸、随手关闭自来水龙头,争做节约小公民。很多队员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把淘米水用来浇花,有的把用剩的水用来冲刷抽水马桶。有的小朋友劝阻父母不开电冰箱,用废纸打草稿。从环保的角度讲,许多同学主动、自觉地做到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并积极主动向自己周边的人宣传禁放烟花爆竹,增强环保及安全意识。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说:“以前我的孩子每年过年都要买上百元钱的烟花爆竹,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今年他主动提出不再买烟花爆竹了。

(3)在废品利用中体现审美价值。同学们将收集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塑料瓶、泡沫、包装盒、木片、铁皮、易拉罐等废旧“垃圾”进行加工处理,冲洗干净,涂上颜色,拼拼剪剪,制成多姿多彩的建筑物、人物、动物、家具、玩具等魅力无限的作品。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巧夺无工。既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又创作出了一幅幅灵动的作品。。孩子们动手完成的一件件科技小制作,变废为宝的艺术品也伴随着孩子们的心灵驰骋。

(4)在读书活动中提升环保理念。开展读一本环保好书,制作一份环保手抄报活动。孩子们从网上、书上找来资料,自创主题,制作出了精美又贴近主题的作品。学校在学期初进行了手抄报展览,很多同学都驻足观看,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环保主题演讲、环保知识竞赛更让孩子们为绿色呐喊、为绿色添彩、为绿色助阵,认识到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5)在社会实践中丰富环保阅历。开展社会实践大行动。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我们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假期走入社会大行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去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会了去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了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等理念,从小培养了一种使命感。

三、活动的效果

成果汇告精彩纷呈。绿色假期让孩子们充实而又快乐,学生们开始有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认识到他们的生活不仅有阳光雨露,幸福快乐,而严峻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污染、废电池污染等正威胁着他们未来的生存,学生们开始萌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环保责任。开学初,小义工们列举了大量的数字叙述环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社会实践大行动汇报会上,孩子们以小品、课本剧、演讲、节约水资源建议书、回收废旧电池倡仪书等形式进行了成果汇报。15余名学生被评为“环保小卫士”、“小小实践家”,5名教师被评为环保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废品变宝奉献爱心。寒假前学校号召回收废旧物品,开学后全校学生共上交废饮料瓶800多个,旧报纸、图书200多公斤,废电池少量,这些费旧物品有的是让爸爸、妈妈把用过的废品收集来的,有的是在邻居、亲朋好友处收集来的,还有的是在商店、市场废弃物箱中收集来的……废报纸回收等活动,酬款总计200余元。同学们用这笔钱购买了书包、文具、图书等物品,送给了我校的贫困生。同学们在体验活动中,切身感受到爱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

读书活动再现高潮。在读环保书籍报刊活动中,同学们上交了300余篇读后感。鲍慧玲同学读了报纸上《手下留情、口下留情》的文章之后写到:“我们都知道塑料袋埋在地下100年也烂不了,一块电池可以污染一条河的水流!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家园,请大家爱护动物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如今,无论校内校外,同学们见到废弃物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有同学看见校园草坪上有人在上面玩耍,就自制一个警示牌插在草坪边;高露告诉以自行车代替汽车,既减少尾气污染,又锻炼了身体;学校水龙头一出现漏水就有人马上找后勤老师修理……。家长们也反馈说,过去我们教育孩子不要糟践粮食、不要浪费水电,但效果不理想,学校开展了环境教育以后,学生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孩子已经是我们这个家庭环境保护的监督员了。

在环保行动中自主成长,震撼着学生的思想,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增强了他们自主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实践了“不说保护环境的空话,要做保护环境的实事”的誓言。目前,我校的“环保体验”的做法得到了校领导、校团委的充分肯定,已在我校的到了大力推广,并希望在全县中小学校进进行推广。

保护地球,共创美好家园1

民族路小学四年二班潘静雨

地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家庭都生活在地球上。它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可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许多人不知道该怎样来保护这赖以生存的家园,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污染。

大家都知道,森林、绿地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含养水分,保持水土和防止沙化。可是多少年来,人们不断砍伐树木,毁林造田,对草原过度放牧,使大片土地沙漠化,乃至变成荒漠,水土流失严重,最后演变成为人人谈之变色的沙尘暴。

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纸片、塑料袋谁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汽车喷出肮脏的尾气;不讲卫生的人在马路上随地吐痰;窗外传来的喧闹声,叫卖声,汽车的尖叫声,搅得人不得安宁……

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50亿吨;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进入大气中的废气已经产生危害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种。大量的废气进入大气层中,必然破坏大气原有的化学性质,对人类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它能让我们患肺癌而死,使全球面临变暖危险,使冰山融化,使整个地球变成“秃顶”,使大量农作物随气候变化而迁移,造成许多农作物减少。由此可见,大气污染对于人类是一场大灾难。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原本是一条汹涌浩瀚、蕴藏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河流。但当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水的采样,从发源地的清澈到中下游的逐渐浑浊,水的浊度不断地增加,这是为什么呢?沿河流域工业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环保意识的淡薄,废水废物向河流中排泄,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水日渐浑浊了。

有一首非常动人的歌,大家也许都曾听过: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了深深地沼泽地,永远也没有回来。一群丹顶鹤在那片沼泽地上空盘旋,发出阵阵哀婉的鸣叫。歌曲震颤着人们的心弦。女孩那纯洁、美好的心灵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她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自然地颂歌。

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我们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不浪费粮食、水电;注意废品回收;不乱扔垃圾。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采取切实的行动,留下茂密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让原本温暖的阳光更加明媚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吧!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教师评语:作者在写作本文时能紧紧扣住文章主题来写。列举了一系列没有环保意识的行为及由这些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使大家知道了环保意识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是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语言生动,内容贴近生活,易于让读者接受。

指导教师:陈杰

联系电话:13284723881

“三创一办”演讲稿(题目:感 化)

“三创一办”演讲稿(题目:感 化)感化演讲者:凉井小学蔡禄华尊敬的领导、同仁、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感化》。有人问:你为什么会选择《感化》这个很不起眼的题目呢?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而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孩子和感化社会。我认为特别是在贵阳市全面启动“三创一办”的今天,教师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感化”全社会的这一责任,因为此项活动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感化进程吧!第一、用教学去感化学生我是上一年级的,在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用不同的方式去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感化学生保护环境。下面给大家讲讲我的教学感化。在第9课《两只鸟蛋》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让学生表演《放回鸟蛋》这个微妙的动作,但在表演过程中我就发现极少数学生的动作不对(演讲者可表演这些动作),我就抓住机遇感化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方才行呢?从这个微妙的表演中感化学生自觉的去保护我们的朋友——鸟类;在第10课《松鼠和松果》的教学中,学生对“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如果不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只要松鼠栽就可以了吗?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非常激励。最后大家得出结论:植树造林才能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在第11课《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内容比较、角色情感朗读和学生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真正觉得优美环境与人类是息息息相关的(加点学生的朗读);第12课《失物招领》通过唐老师和张爷爷设计的“失物招领”让学生深深明白乱丢垃圾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去感化学生做到“不乱扔、不乱吐、不乱画、不乱涂、不乱说”四不乱行为和三管“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脚”。第二、“小手牵大手”实现学生感化家庭在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我都会让学生带回家告诉家人今天所学的内容,并为他们布置作业:监督好家人和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做得好的在班会课上实行小小的奖励并授予“环保小卫士”的称号。激起学生的环保激情。另外,学校要求学生记的健康知识,除了在学校健康课老师教外,我还要求学生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在这些活动中又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又得学生应要求爸爸戒烟,成功的有好几个呢。这难道不是达到小手牵大手的效果了吗?第三、教师实际行为感化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最崇高的评价。但我们要感化、教育好学生,还得真正的做到“身正为范”,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因此,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去做的,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校园甚至在外面,我看见垃圾都会去捡,但在我捡时旁边有学生我就会请给他们将乱扔垃圾的不好。我认为这叫“言行一致”,这是他们的模范。“三创一办”尽在我的感化,我的付出,我的教学活动中。“三创一办、人人有责”,让我们同心协力为地球妈妈献礼。朋友请和我高呼“妈妈,我爱您!”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2010年4月25日六桶乡凉井小学教师蔡禄华

2007江苏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 “怀想天空”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写成诗歌。

考题解读

江苏卷作文,四年的题目似乎形成了一个系列。2004年是过于灵动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让不少考生手足无措;2005年是太过沉稳的“凤头、猪肚、豹尾”,又让不少考生无法大显身手;2006年恢复到标题作文,而题目又是太实在的“人与路”,这倒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特别是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了。在2007年的某次备考会议上,江苏省命题负责人曾说:今后作文命题的总倾向是降低审题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从学生角度讲,要打好基础,写什么像什么。果不其然,今年的试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也为高水平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

一、选材宽泛是鲜明的特色

题目是很抒情的“怀想天空”,题前的提示语应认真阅读:“人人头顶一方天”,属于实话实说,这里的“天”主要指自然界的天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天空”开始由实向虚转化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其中的“天空”无疑应从虚理解;“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这句话的目的还是在引导考生打开思路。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考生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比如说父亲就是一方给自己遮风避雨的天空);甚至也可是某一抽象的范围(比如感恩的天空等)。那么,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比如:屈原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发出了汪洋恣肆的《天问》;白居易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吟出了一曲“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歌》;郭沫若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留给了我们畅游《天上的街市》的机会;当今的人们心中有“一片天空”,因此开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动人传唱……面对浩瀚的星空,布鲁诺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加加林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面对浩瀚的星空,科幻作家、环保专家们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天空”……接下来,再由“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发“遐思”,我们还可想到天空般的感觉、天空般的心情、天空般的胸怀以及历史的天空、幻想的天空等等。毋庸讳言,我们的“天空”有时还不是那么“明净”“辽阔”和“深邃”,我们的“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会喜怒无常地作弄我们。像井底之蛙,只拥有它自以为是的“天空”;而“天网恢恢”“天公不作美”“天打雷轰”“不知天高地厚”“呼天抢地”“呼天天不应”等,也为我们提供了切入题目的角度。虚与实,自己与他人,现实和想象,今天与未来,人类与宇宙……均在可写之列。

“怀想天空”,这种“怀想”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可以在喜悦、舒畅时抒发,也可在痛苦、彷徨中探问。

有几种具体的构思路数:一、常规思路:1. 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我有一片飞翔的天空”;或描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2. 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3. 浮想联翩,书古论今,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升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把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写成优美的散文。二、创新思路:1. 通过鸟的视角,表现一个环保主题;2. “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回忆去世的亲人、朋友和英烈……

二、不得不说的缺憾

缺憾之一:“怀想天空”是个动宾短语,表现的是一种行为,构思重点按理说应在“怀想”二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怀想”意思是“怀念”,按此意义,作文内容应为自己所经历或体验过的、过去了而又让自己不能忘怀的事物。然而,再看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其中对“怀想”的暗示性解释是“遐思”“神往”,可见命题人对“怀想”的理解与权威工具书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就给部分认真审题的考生出了道难题:到底以哪种解释为准呢?据“怀想”本意只能写过去,写已有的经历,写留恋不舍;据提示语,则时态、内容均可自由处理。按本意理解,题材变窄;按提示语理解,写了对未来天空的向往,万一偏题怎么办?另有许多考生,其实对“怀想”这个非常用词的含义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