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光明 你认识海伦·凯勒么?这个让全世界人民折服的女性在无声无色的一生中,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事业。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她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使她陷入了漫漫的黑夜之中。她好动、淘气、顽皮,而且脾气倔强,从不向困难低头。在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她靠用手触摸老师的嘴唇和喉部,学会了发音。开始连个别音节都发不清,但到后来,“即使是莎士比亚剧本中扣人心弦的诗句也能表达自如。”她拼命地学习,用盲文写文、作文。因为她懂得“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 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奇迹般地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她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海伦·凯勒终于成为著名作家。她的自传体著作《生活的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深地被主人公那超人的坚强毅力和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打动。我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人:一生88个春秋,却有87年是在无光、无声、无语中度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克服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考取了哈佛大学雷德吉利夫学院,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简直难以相信世上竟然有海伦·凯勒这样的人: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居然能够挑战自我、战胜命运。她把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慈善事业,她寻找一切机会进行募捐,利用一切机会到各地演讲,用亲身经历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 在文章的最后,她发自内心得写到“哦,如果我能有即使仅是三天的现力,我该见到多少东西啊!”只有聋人最珍惜听觉,只有盲人最向往光明。有多少视觉听觉没有障碍的人却没有意识到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宝贵,世上有许多东西往往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海伦·凯勒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热爱美好生活,用“心”去体味生活。我们应该像海伦·凯勒那样,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在顺境里珍惜大好时光,面对逆境勇往直前。读完了这篇文章,海伦的坚强勇敢,友谊的真挚,莎莉文老师的无私……许许多多都激起我心灵的共鸣与碰击,每当我遇到烦恼时,特别是学习上,我就会想起海伦·凯勒,它是个盲聋哑人,但她同样坚持学习,获得学位。而我是个四肢健全的人,条件比她好几百倍,但却总轻言说放弃。以之相比,我是何等的渺小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的启示远远不止这些,她的精神激励着我面对一次次困难,并勇敢地战胜它。我也相信,“征服一个困难,随后而来的事情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爱的教育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感到很陌生的话,那么就请你读一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吧!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 安利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引发了感想做的纪录。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 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里,“好人”和“坏人”有明显的区别。“好人”是善良,诚实,会尊敬他人的人.“坏人”则是会欺骗、邪恶;心 术不正;做错事不知道悔改,只会推卸责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更简单的眼光去看别人。其实人都是善良,纯真和温暖的,用另一种眼光看别人,看社会,这就是《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的.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洛马格那的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杂货店的孩子,由于赌博输了钱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并诉说了如何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孩子虽然嘴上没说,心里早已被打动。正在此时,一场噩梦降临,两个强盗闯入家中,一个用刀威胁老人,另一个抢了钱,正当他们离开时,老人认出了其中一个,那强盗立即要杀人灭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舍身护住了老人,自己却被刺中。强盗逃走后,孩子不顾自己的伤,还安慰着老人,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故事当中有高兴也有忧伤,有懂事也有调皮;有对先生和身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对嫉妒者和以强凌弱者的不屑一顾与厌恶。“在学校里,无论什么阶级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告诉人们意大利孩子在学校是如何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地学习与生活的。 书中提到了这样许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肇事者亲自承认错误。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叙利亚的五年级学生,为了分担父亲工作上的压力,深夜悄悄地爬起来,替父亲抄写白天没有抄完的稿子,为贫困的家庭换得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刚开始,他不知情的父亲还以为是自己的抄写速度加快而高兴,可是不久便发现叙利亚上课打瞌睡,功课成绩也从头几名降了下来,不免对叙利亚感到失望。叙利亚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直到有一天,父亲看见了深夜伏案抄写的叙利亚时,才恍然大悟,父亲一下子把叙利亚抱到床上,满怀愧疚地对他说: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错怪你了》”。还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泪下。 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亚米契斯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让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份情感。充满爱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见义勇为、心灵高尚的小学生,还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难忘的小学校园生活。它会让你感动,让你读起来就好象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翔。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我们梦想的天堂!

不朽的红岩 红岩这本书反映了中华民国期间地下党——共产党与恶魔国民党作斗争的事情。江姐、许云峰等人在党的领导下坚韧不屈的与他们对抗的故事。 “红岩”多么好听的名字,红色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进步;岩石象征着坚固、坚贞、坚强,有坚如盘石的含意。 正像这本书的前言里写的那样“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原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一旦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自由大业时;当其为着这一切,不惧地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就是“红岩”精神。 《红岩》小说描写了解放前在渣滓洞、白公馆这两个人间地狱,杨虎城、叶挺、罗世文、车耀先、许建业、江竹筠、刘国志、陈然等一大批共产党人、红岩英烈,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而威武不屈;为了崇高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而慷慨赴死。 40年代末,在重庆歌乐山下,就有这样一群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被囚禁那里,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毒刑。但是在这个特殊战场上,一大批红岩英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定不屈不屈,为民主自由,为民族的解放,无私地奉献了个人的一切。正因为有了他们歌乐山巅才会升腾起一片光照日月的星云。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最感人至深的是《两滴鱼肝油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李承林受叛徒出卖后被捕入狱。李承林患有严重的肺病,在狱中,获得保释的曾琼英托关系给李承林送来了罐头、鱼肝油等营养品。鱼肝油在当时是名贵药品,对身体衰弱,特别是肺病有滋养功用。但李承林却舍不得吃,他把这些营养品送给了女牢的左绍英和彭灿碧,她们考虑到李承林肺病很重,把几瓶鱼肝油退了回去。李承林又把鱼肝油给了同室刚刚遭受了敌人的酷刑的杨虞裳和其他难友,但他们都不同意。经过反复争议商定由李承林掌握,实行平均分配。过了几天,难友们发现了秘密,李承林“作弊”。原来他用滴管分给那两位同志的是每人每次六滴,而他自己却是四滴,少了两滴。两位同志向他提出了严重抗议,在同室的民主生活会上大家也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实行不均的分配。这就是一直被难友们传颂的“两滴鱼肝油”的故事。 两滴鱼肝油反映了狱中难友深厚的战斗情谊,他凝聚着一个共产主义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对战友无私的爱。 尽管有白色恐怖的阴影,尽管是枪林弹雨,但那份青春的火热依旧。我想这正是《红岩》给我门留下深刻印象的道理吧!在日益更新的新时代里我们这群豆蔻年华的少年们,也应有那份火热。因为把火热留在竞争的新世纪。 红岩精神永存于我们心中

人生三步曲 读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感 你也许知道高尔基这个熟悉的名字,但你也许不知道这个伟大的作家生活经历。那就请你读一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吧。 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步由,作者描写了他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在小说中,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高尔基自传体小说部,写少年时他正式走上社会,工作阶段的生活。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绘了一个半孤儿(阿廖沙父母双亡)怎样奋斗,在社会上艰苦生存,并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经历。15岁以后,高尔基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便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以为“科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学,只好在面包店做工。起早贪黑,每个月仅有三个卢布的工钱。高尔基求学的尝试终于失败了。人世间的艰辛激起了高尔基奋斗的决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书,这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1892年,他终于当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师拉宁的文书。这位律师曾给高尔基很多帮助,他的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高尔基曾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 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钢铁”这样炼成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本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保尔精神成了时代的旗帜。这个形象从诞生之日起便跨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地进步青年学习榜样。 保尔从小受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骨子里有一骨强烈的正气。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作为一个勇敢坚强的阶级兄弟,一个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为了营救布尔什维克战士朱赫来,保尔被关进了监牢。在严刑逼供下,他依然什么也没说,保住了朱赫来,也保守了党的秘密。可是尽管如此,保尔自身却不是很顺利的,因为他冒着死亡的危险。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弱他对革命的热情。在他被错放出狱后,他又积极投身于革命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只会更加坚定他对革命的信心。 成千上万的战士像他一样,虽然衣不蔽体,胸中仍然燃烧着不灭的烈火,为捍卫本阶级政权而战。 同时,正因为保尔身上坚强的革命意志,使他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能在昏迷十三天后恢复知觉,他一次又一次从死亡的边缘挣脱,重新获得生命。为什么战争的残酷没有把他吓倒?为什么身体所受的多次创伤从未让他后退?因为保尔是一名布尔什维克战士,因为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 所以,我们从保尔身上应当学习到的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不言放弃的精神。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不论是对于任何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而且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小则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短期内需要完成的任务。大则可以用于一生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将崇高的理想转化为现实,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必定会有许多的荆棘、坎坷。也许有人退缩了、畏惧了。但是只有不轻言放弃的人,只有迎着困难往上爬的人,才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本书的作者尼·奥斯物洛夫斯基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他是俄罗斯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一九零四年出生于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能利用的武器——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边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难民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近战斗岗位的理想。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有限的。生命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人活着,如果他只是悠闲地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那么可以说,他在为他的躯壳而活。他的生命不论是对于他自身,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真正的人生,应当是在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中度过的。不想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发现荒废的太多,就应当从现在开始充实生活的每一天。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与命运、生活作斗争,钢铁是投进熔炉里炼出来的,要经过很长时间,人钢铁般的意志也是在生活的熔炉一点一点地炼出来的,我们要学习保尔的精神,与困难作斗争,与命运作斗争,与生活作斗争!不能知难而退,只能知难而进!让我们努力锻炼我们的意志,把它投进生活的熔炉里,让它变得钢铁般坚强吧!

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我是来自四年级六班的郝方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大家看过这样一段公益广告吗?城市越来越大,大厦越来越高,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人情是淡漠的,人心是戒备的,甚至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一点点大的猫眼和厚厚的防盗门。这说明了什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诚信”二字已经缺失! 我很痛心。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事:有的人没有系红领巾却趾高气扬的记上别人的班级和名字;有的人说了谎却面不改色心不跳;有的人没有做作业还振振有词;有的人答应替别人保守秘密转脸就偷偷泄露。。。。。。诚信,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吗? 诚信,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关于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曾子杀猪、尾生抱柱、商鞅立木为信。。。。。。无不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诚信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质,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反之,那些丢弃诚信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且看周幽王为博得妃子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鼎鼎有名的三鹿集团,因为奶粉里三聚氰胺超标,企业一夜之间破产、三鹿品牌名誉扫地。。。。。这就是失信换来的惨痛代价,这结果的苦涩只有吞咽者自己知道。 我认为,诚信是人生的立足点。老师和父母从小就用言行教导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记得有一次,全家准备去姑姑家做客。突然我想起来和铭玉姐姐约好去游泳。于是我就和大家说不去姑姑家了。奶奶说,和她解释一下以后再去吧,何况姑姑家还有我喜欢的小乌龟呢。我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妈妈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虽然,那天上午,姐姐没有来,令我很失望,但是我很坦然,因为我履行了我的诺言,做到了问心无愧。 诚然,不诚信也不能完全怪我们自己,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我们影响也很大。给大家说个笑话吧:我奶奶楼上一位阿姨质问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说你明明放学后到同学家玩去了怎么说谎说在学校大扫除呢?大家猜她儿子怎么回答她的?她儿子想也不想就说,你明明在家打麻将呢为什么告诉别人你在开会呢?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怎么要求孩子去讲诚守信呢!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 “言而有信,无信不立”,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因为,金钱、才貌、荣誉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如过眼烟云,终会随风而逝。而伴随我们一生的诚信,是道路、是智慧、是成功、是财富。只要你种下诚信,就一定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祖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雷锋精神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被引用最多的“雷锋语录”,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日记》等各种相关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词出现过100多次。正是在这些被反复引用的话语中,雷锋不断提醒自己要“热爱人民”、“尊敬人民”,要“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要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 “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1940——1962》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雷锋还是一个青年励志的典型。今天通读《雷锋日记》,我们不难找到这些热词:爱、忠诚、坚强、乐观、奉献、敬业……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无疑是今天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人人都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身边的感动”。

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弘扬雷锋精神”,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