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古诗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石板房职中九年级(1)班:冯思指导教师:牟景弘电话:13765384800E-mail:[email protected]月明风清的夜晚,推开窗户,月光照进屋内。风,清凉凉地吹拂着我的脸庞;夜,格外的静。我拾起枕边的书,翻开它,顿时,一阵阵书香扑鼻而来。我开始细细品味……对于生在一个诗的国度的我来说,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无疑是我的精神食粮,一步也离不开它。而那书山词海中,最让我青睐的是那本已经发黄的《古诗词精选》。虽然将它阅读已不止一次,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在那些透着文字气息和掺和着历史烟尘的诗词中,都包含着诗人的感慨,历史的沉淀。它们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世间的真理诠释。它们没有长篇大论的身躯,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因为简练而朴素的语言就是它们灵魂的所在。翻开它,也和陶渊明一样“不求甚解”。突然,王维的《使致塞上》映入眼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吸引了我,在脑海中想象着那该是一幅怎样的自然景观,可悲可叹,可歌可泣,尤为悲壮。这样的景观,这样的诗,这样的历史背景,再加上诗人那颗孤独的心,难道不值得我们这样吗?当然,好诗好句数不胜数,可对我而言,历史上那些反映生活,反映人生哲理,催人泪下的诗我尤为喜欢。当我感到前途迷茫时,我就会想到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未来放弃时,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会激励着我,提醒我只要努力了,未来肯定会现在美好。四下无人,想念亲人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抚平了我那颗流泪的心……我与古诗朝夕相处,它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跟它相处的时候,我就会明白许多人间的真理,懂得怎样去生活,去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实行自己人生目标。而它为我所做出的这么多,而我却只能怀一颗感恩的心。我读古诗,我爱古诗。

我学古诗

我学古诗 浙省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阮社分校五(2)班陈秀琴 现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古诗的热潮。可有的同学只是重视背古诗的数量,背的古诗不理解,甚至还有好多字音读错。我采用的是“五读学诗法”,效果很好,下面我说说我是怎样自学王安石的《元日》的。我自学古诗分五步。第一步是朗读全诗。读时,我碰到了生字“曈”,就把它学会。第二步是细读,我把每句中不理解的关键词找出来,如“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等,看注解或把它们的意思学懂。第三步译读。读的时候,把每行诗的意思说出来。第四步是通读。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第五步是品读。看简析,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时想象作者诗中描写的景色,再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元日》使我想起了课外书上看到的王安石变法,原来他写这首诗反映了他除旧布新的思想。最后我把整首诗背熟。自学古诗可千万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收获太少了。

指导教师:李玲喜

古诗风雨情

飘飘洒洒的雨,呼呼阵阵的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也带来了不少烦恼。 正如《清明》诗中所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由于思念故去的亲人,这纷纷的雨催人断魂。而一般情况写,雨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乐趣,杜甫在一首诗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通过想象,使春雨有了灵性。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春雨正是这样,仿佛晓得人们的心思,在万物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来了。这大概就是人们喜华春雨的原因吧。 有的诗人把雨后初晴的湖上美景同美女西施相比,更加突出了对雨后西湖的喜欢,诗是这么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雨是忽而飘来忽而走的,并不是天天造访我们,而风就不同了,大风小风时常刮来。春天的风吹在人的身上感觉是舒服的,夏天的风是解暑的天使,秋天风过树林吹落一地秋叶,冬天的寒风则冷酷无情。风无处不在,而真正理解她的人有多少?有一首诗就单独赞美了风,诗中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中并没有提到“风”字,但明显地让人感到风无处不在,秋天时它能让树叶飘落,春天它可以让鲜花盛开,它经过江面就掀起千尺高的巨浪,它来到竹林使千千万万的竹子纷纷倾斜。风的功劳如此之大,却没有人能理解它重视它,风也不见怪,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地无私奉献着。风的品质让我十分感动,感人泪下呀。 读了雨的古诗,风的古诗,我的心里就多了很多东西。雨是多情的,有人为雨悲,有人因雨喜,几家欢乐几家愁。风是默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当它发狂的时候,我们才感到了风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多多理睬一下风儿呢?啊,风风雨雨,多么美好的诗句。

背默古诗考试

暑假中,我们有一项作业是背默《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这个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老师对这项作业的完成成度做了考察。

在暑假中,我只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就全部默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所以背得这么快,是因为在一、二年级我背过上面的部分诗篇。在背默的时候,对于那些简单而又短小的古诗,我只要会背就不管了,有的背得不熟。而对于那些又难又长的诗篇,我一定会背得特别熟,不会停顿一次。因为难的古诗如果背不熟,以后就有可能忘,而简单的古诗就不一样了。

在老师宣布要考试的时候,我本来想再复习一下,但转念一想:这样一复习,就看不出我是否真正的把诗篇全部掌握了,即使这样有可能因为背不熟而受到惩罚。

在老师考试前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猜想这次提问整首古诗的可能就十首左右,因为难的古诗并不多。提问诗句的就十分多了,因为名句很多。默古诗呢,可能会默《七步诗》,因为它的生字多,也可能是《长歌行》和《朝天子`咏喇叭》,因为它们非常长、难背。

开始考试时,考的内容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老师提问了很多人,很多古诗,包括那些我认为十分简单的古诗。在提问时,难的古诗我几乎都举手了,简单的就不行了。我只记起来一部分,另一部分只要给我提一两个字,我马上就想起来了。在默古诗时,也惊了我一身冷汗。《乐游原》因为没有难的字且又短,我背得不熟。在默的时候,第二句想不起来了,幸亏在最后关头想起来了,坐上了最后一班车。

这次考试我有惊无险地过了关,得到了两面红旗,但是却让我得到了许多反思。我不应该轻视相对而言简单的古诗,而重视那些相对而言难的古诗,因而险些在简单的古诗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就像做题一样,过程结果都对,唯独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出错了。比如说在奥数班里,有一道题全班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而我会做,最后却因多抄了一个数而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一些简单的问题出错,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它。

古诗PK赛

古 诗 P K 赛 东门小学 饶力 今天一上课,老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来一场古诗PK赛,第一场先是李顺PK肖忠强”。 老师刚叫他们俩上,李顺说:“我投降”。卜明灏冷不丁说了一句古言:“狭路相逢,勇者胜”。李顺听了这句话犹豫了一会儿走到讲台前,李顺让了第一“炮”给肖忠强,肖忠强背《山行》,李顺回《春晓》,他们一共对了七个回合,在第七回合李顺背《古朗月行》时,肖忠强没接上,李顺胜了,肖忠强败了。肖忠强说:“是因为,我在课外看《古朗月行》这首诗有四句,李顺才背了二句,我还在等李顺背。”老师说:“课外是四句但小学生学的是二句,所以李顺胜了。” 他们比完了接着是第二场自由对诗。 我是和王宣凯对诗。第一“炮”是我打响的,背的是《春晓》,他回的是《咏鹅》,他一首我一首,在第十八回合中王宣凯回我,他想背《池上》,背到最后一句背的是《村居》,他背错了,他紧张的从口中喊到我快败了!我快败了!双手握拳猛地打向双腿!但是10秒钟过去了,我胜了!我们俩看了看四周有没有人还在对诗,只看见西北角有一对,我们走前一看是一对强悍的对手廖振程和王炜,听围观人说他们对了几十个回合了,廖振程背《春晓》,王炜没接上败了。 第二场完了决赛要开始了。决赛是卜明灏和廖振程。听人说卜明灏准备了三十多首诗来决赛。我想一定是卜明灏胜,卜明灏脱口而出《山行》这首诗。卜明灏的对手身手也不凡,回一首《春晓》不用几分钟他们一共有二十多个回合了,在对诗时廖振程有一些停留,但后来廖振程胜了,他们对的回合让人不可想象,是三十九个回合,背了七十八首诗。 今天的PK赛冠军是廖振程,同学们都对他深表佩服!

古诗,要爱你不容易

学校里,老师布置下任务,让我们几位同学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我听了可犯愁了。平时我最不爱背东西了,这下可好。 回到家,跟妈妈一说,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书,妈妈让我把会背的在目录上打上钩,我一看,还不到三分之一,妈妈忙唠叨我,平时教你背你不肯背,这下有苦吃了。 我一页一页地背,有的背了前句忘了后句,有的一合上书只记得后面两句,我渐渐地没有信心,怎么办呢?妈妈教我背古诗时,要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写风景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有时候,我们去公园里边走边背,慢慢地,我有一些印象了。 只是妈妈说出题目,我常常想半天,内容和题目对不上号,还有作者,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儿。妈妈说古诗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美学修养,再说写作文时用到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认为是对的,可我还需要努力。 古诗,想说爱你不容易。|||

古诗诵读方法指导

古诗诵读方法指导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推荐背诵的8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二、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三、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逆解

⊙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耿刘杨

树 篇

“忽如一夜狂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百花”指的是红、黄、白等各色塑料袋。虽然原诗中作者想表达目睹大自然一夜变化的欣喜之情;而面对此情此景,我却再也没有作者那种绝妙的联想、奇妙的感受,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叹……

自从塑料袋大规模生产后,它因价廉而出入千家万户,用完后被人随手扔掉。由于塑料450年才能降解,美丽的古城——保定——让人们“扔”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走在街上,“百花”成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些“花儿”还不安守本分:有的从树上飞下,扑在行人的脸上;有的死死抱住自行车轮,上下翻滚着玩耍;有的挂在电线上,来个“引体向上”……这些“花朵”飘到一株花下,花就会渐渐失去光彩,慢慢枯萎;这些“花朵”飘到一棵树旁,树就会慢慢消退绿色;这些“花朵”飘到田野里,会令果树结不出果,会令庄稼羸弱,与丰收“绝缘”……如此下去,这些“百花”的“怒放”会不会淹没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呢?会不会淹没人类生命的健康呢?会不会淹没人类文明的发展呢?

水 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梦中来,千沙到海不复还。”无法想象,当年波涛汹涌的黄河,哺育炎黄子孙的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如今一朵浪花也见不到了。想要问候黄河母亲,也只能梦中相见。在梦中,黄河向我哭诉道:由于人类在黄河上游乱砍滥伐,使她的补水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由于人类的“繁荣昌盛”且不节约用水,使她的水量又减少了三分之一;人类兴建水库强行截流,最后的三分之一也被抢走了。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自70年代以后,已有21年出现断流,自1972年的几天到后来的十几天、几十天,最后到1997年的226天,累计达到1 050天。主河槽淤积,排洪能力下降,致使黄河母亲苦不堪言,只能干涸着向海洋“裸奔”。为了母亲重现芳容,为了青山绿水再次清亮你我的双眸,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也为了现在的自己,想想你该怎样做?

地 篇

“谁知盘中餐,粒粒能毒鼠。”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夸张,而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一个农民种红薯,为了防止红薯被蝼蛄吃掉,便不计剂量地把农药撒在地里。红薯渐渐长成,惹人喜爱,可是没有人觉察到毒性已遍布全身。这个农民和家人想尝个新鲜,谁曾想却把自己一家人“吃”进了医院。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如,甲醛海鲜、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这些食品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剧毒的心,致使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受到威胁,健康无时无刻不受到摧残。人类啊,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你能造出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吗?觉醒吧!生命只有一次,请爱惜生命!

我的“古诗逆解”是人类一意逆行一手造成的,如果人类再不“逆途知返”,人类的未来将在“逆”中消亡。

(指导教师:甄明安)

点评:

逆解古诗,修改关键字,使之与原意相逆而契合现实话题,并将其套入环保题材,这就是创新。环保题材我们人人都在说,年年都在写,但极难创新。本文作者把古诗化用进来,也算是小小的进步了。

古诗逆解

古诗逆解

⊙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耿刘杨

树 篇

“忽如一夜狂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百花”指的是红、黄、白等各色塑料袋。虽然原诗中作者想表达目睹大自然一夜变化的欣喜之情;而面对此情此景,我却再也没有作者那种绝妙的联想、奇妙的感受,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叹……

自从塑料袋大规模生产后,它因价廉而出入千家万户,用完后被人随手扔掉。由于塑料450年才能降解,美丽的古城——保定——让人们“扔”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走在街上,“百花”成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些“花儿”还不安守本分:有的从树上飞下,扑在行人的脸上;有的死死抱住自行车轮,上下翻滚着玩耍;有的挂在电线上,来个“引体向上”……这些“花朵”飘到一株花下,花就会渐渐失去光彩,慢慢枯萎;这些“花朵”飘到一棵树旁,树就会慢慢消退绿色;这些“花朵”飘到田野里,会令果树结不出果,会令庄稼羸弱,与丰收“绝缘”……如此下去,这些“百花”的“怒放”会不会淹没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呢?会不会淹没人类生命的健康呢?会不会淹没人类文明的发展呢?

水 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梦中来,千沙到海不复还。”无法想象,当年波涛汹涌的黄河,哺育炎黄子孙的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如今一朵浪花也见不到了。想要问候黄河母亲,也只能梦中相见。在梦中,黄河向我哭诉道:由于人类在黄河上游乱砍滥伐,使她的补水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由于人类的“繁荣昌盛”且不节约用水,使她的水量又减少了三分之一;人类兴建水库强行截流,最后的三分之一也被抢走了。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自70年代以后,已有21年出现断流,自1972年的几天到后来的十几天、几十天,最后到1997年的226天,累计达到1 050天。主河槽淤积,排洪能力下降,致使黄河母亲苦不堪言,只能干涸着向海洋“裸奔”。为了母亲重现芳容,为了青山绿水再次清亮你我的双眸,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也为了现在的自己,想想你该怎样做?

地 篇

“谁知盘中餐,粒粒能毒鼠。”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夸张,而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一个农民种红薯,为了防止红薯被蝼蛄吃掉,便不计剂量地把农药撒在地里。红薯渐渐长成,惹人喜爱,可是没有人觉察到毒性已遍布全身。这个农民和家人想尝个新鲜,谁曾想却把自己一家人“吃”进了医院。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如,甲醛海鲜、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这些食品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剧毒的心,致使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受到威胁,健康无时无刻不受到摧残。人类啊,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你能造出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吗?觉醒吧!生命只有一次,请爱惜生命!

我的“古诗逆解”是人类一意逆行一手造成的,如果人类再不“逆途知返”,人类的未来将在“逆”中消亡。

(指导教师:甄明安)

点评:

逆解古诗,修改关键字,使之与原意相逆而契合现实话题,并将其套入环保题材,这就是创新。环保题材我们人人都在说,年年都在写,但极难创新。本文作者把古诗化用进来,也算是小小的进步了。

我爱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我酷爱语文,更喜欢古文,文言文是我喜欢的古文类型之一,而最爱的古文类型就是古诗词了。我之所以喜爱古诗词,可能是因为表姐。小时候,我的表姐就钟爱语文,她非常喜欢古文,你别看她最喜欢的是文言文,但是以前她经常给我背诵古诗词,表姐不光背诗句,还给我讲述古诗词的大概诗意和所描绘的意境。那些古诗词不仅诗句美,连连所描绘的意境也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和恰恰啼。”这是唐代诗人杜甫作的《江畔独步寻花》,我还记得表姐当时给我讲的大概诗意:在江边散步,看见黄四娘家前的小路上鲜花朵朵,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多么鲜艳,多么美丽啊!就连可爱的蝴蝶也不舍得离开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也在为花儿歌唱:“真美丽啊!真美丽啊!”听着表姐讲述的诗意,我想象到了那种美丽的田园风情,是多么美丽,真是恍若人间仙境!渐渐地,我发现光是诗句、诗意、意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了。我开始想方设法地调查、了解诗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所作的《望洞庭》。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刘禹锡的诗内容富于战斗色彩,生活气息浓,其语言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是唐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被称为“诗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交往甚多,人称“刘柳”,也与白居易交谊深厚,世人将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作品有《刘梦得文集》。这样优美、瑰丽的古诗词,不仅让我陶冶了自身的情操,还增长了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我爱古诗词!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六年(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