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幼儿园的李老师是我印象中最慈爱的老师。

; ; ; 一天,李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要出去“作战”。我们来到医务室,几位“白大褂”阿姨在那里忙碌着。偶尔还听见“哇―哇―”的哭声,听到那刺耳的喊声,小朋友们放慢了脚步。轮到我们班了,墙上挂的红“ ; +”字号箱子使人一目了然,使我们更加望而生畏。

; ; ; “小朋友们,排好队,医生要给你们打预防针了!”李老师温和清脆的声音让我们都增加了点勇气。看,孙齐瑞第一个上去了,挽起袖子,右手插腰,毫不畏惧,威风无比,“真不愧是个小军人!”李老师称赞说,嘴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 ; ; 同学们一个个奔赴“前线”,眼前就要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头上也悄悄地渗出了几滴冷汗。要知道,我生来的第一“强敌”就是打针了(也是当时临时确定的)!一看到那尖利的针头,我的手臂便不由自主地跳“迪斯科”。“该你了!”李老师用那甜美的声音叫道,那信任的目光看着我,使我不得不走上前去。

; ; ; 我看着那尖尖的针头,不由得“呀”地叫出声来,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你害怕打针吗?”李老师急忙将我扶住。“这是预防针,不疼的!”李老师帮我擦掉脸上的泪水:“如果不打针,以后万一得了病,可难治了!你现在不打针,以后就要打好几针呢!”我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 ; ; 李老师又给我讲起了王二小的故事,我又哭了,这次不是疼哭的,也不是吓哭的,而是被王二小这种精神所感动的。

; ; ; 我重新鼓起勇气,对老师说:“阿姨,打吧,我不怕!”同学们都笑了。原来在我听故事的时候,医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悄地给我打完了!我居然毫无察觉!

; ; ; 小时候那次打针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我的第一位老师给了我一次难忘的人生启蒙!

看我三入办公室

我是一个反应迟钝,脑子有点笨笨傻傻的人,不知为什么,我对别人说的话总是很难理解,以致于对别人教给我的任务很难完成得很好。

有一个星期一,下课了,同学们欢呼着离开了座位,开始疯玩。就在这时,老班把我叫了过去,说:“谢婧,你到办公室,门边有一块长条形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叠考卷,你数54张,然后拿到班里,放在讲台桌上。”“哦”我高兴地应了一声(实际上,那是因为老班的命令向来不得违抗!),然后一路小跑到了办公室。因为办公室里有许多老师,所以我放慢脚步,悄悄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四处寻找着长条形的桌子,却没注意到它就在我身旁,我心想:长条形桌子大概是办公桌吧!反正也找不着就先去看看再说吧!于是,我径直朝办公桌走去,可我左看右看,连老班的“御用抽屉”也打开看了个遍,但就是找不着,倒是惹得全办公室的老师盯着我看,搞得我怪难为情的。

没办法,这趟不成功,我只好原路返回,向老班求助。

老班有点生气了,反复解释道:“就是那块长条形的桌子,一进门就看见了。”我心想:明明没有什么长条形的桌子,那我还是去办公桌上找吧!也许是刚才漏了呢?我尴尬地走进办公室,又仔细地查了起来,这回我连老班的文件也一起翻了,还是不见考卷的踪影。我只得向老班“发射求救信号”――再次原路返回。

这下,老班急了:“就在门口的左手边,怎么会没看到呢?”我狼狈到了极点,真巴不得立刻挖个洞藏起来。可洞是挖不了,但考卷还得找呀!我只好厚着脸皮回到了办公室。

这一次,我可留了个心眼儿,老师说在门口的左手边,于是,我一进门就向左转,咦?没东西呀?我抬头,再低头――――――啊!总算是看到了那块长条形的桌子,我真想冲上去拥抱它,可惜当时是在办公室里,我不能这样做。不然的话,我现在一定早就躺在仙岳医院(精神病医院)的病床上了。

话不多说,见到了考卷,我马上数好54张,以刘翔冲刺的速度,老鼠偷东西之后躲避的架势迅速灰溜溜地逃回了班级。

俺这性子啥时才能改呀!55555......(郁闷+伤心+不解 中)――||

迈向死亡

前几天,验出外婆患了糖尿病

一开始,觉得没什么。可是经过颖琳这么一说,忽然觉得这病真的很严重啊

那天,澈开玩笑说我装忧郁。

我哪有装?我是真的心情不好

这星期我有多少次因为这而流下了眼泪?

上课有哭、自己走回家时也在哭

因为我想起上一年爷爷死去的时候。

那时他住院,我间中送粥去给他吃,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爷爷是喜欢吃鱼的

爷爷去世的最后一顿粥,是我亲手煲的。是有多值得纪念?!

那时每次去探望他,都看见他日益地消瘦下去,只剩下一层皮包裹着骨头

灵魂似乎厌恶了被禁锢在躯壳里,日益地摧残着爷爷

那天是要去火葬场的,我中午一放学就搭车回乡下

当我准备下车时,司机因为看见有人在办丧事而说了一句“啊,弄这些东西的”

我当时听到,心是那样子地痛

真后悔没告诉司机“那是我家人!”

在我的双腿踏下车时,脚都软了。是真的软了。

不是我想要放慢脚步,是因为我很害怕。

不是因为害怕看见死人,是因为我怕面对这一现实“爷爷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当爷爷快要被高温煅烧时,亲人们都哭了

灵魂走了,连躯体也要不见了

我没有在家人面前哭

自从我懂事以来,我讨厌再家人面前流下眼泪

所以,在家人面前,我算是坚强的吧!

尽管他们会说我是冷血的,也没关系

我才不要再你们面前显露出我的软弱!!

我不要!!

那天回到家,我看见我爸对着爷爷的“牌”,大声地痛斥着、哭着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我爸哭

我承认我像我爸的性格,总是...

他哭得很厉害很厉害

他很伤心很痛心

爷死后不久,妈对我说“2+你啊爷死佐,无人疼爱你爸爸了,连你奶奶都不关心他了”

没有人爱是很可怜的。

妈还说,爷爷生前最疼爱爸了

知道了外婆患有病,我就想起爷爷。

我很害怕她也会离我而去,外婆一直都对我很好很好,什么都以我们这一辈为先。

就算现在可以逃过这一劫,那以后呢?

人不是总要死麽?

老人家,都会慢慢地离我们而去吧!

那天我丢弃了初和希,独自回家

你们知道吗?

一路上,我看见了好多好多的老人

可是我不敢去看他们

因为一看到他们,仿佛脸上就刻着“即将、迈向、死亡”

记忆移植

22世纪到来了,这是个充满科技的世界,全世界在许多新的领域开发出了无数新的行业,人们更加渴望快速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秘诀。而我就顺应时代的变化,成为新行业的先锋,创办了记忆移植研究所。

一天傍晚,我们全体研究人员欢呼雀跃着,庆贺我们刚刚成功地把爱因斯坦的记忆移植到一位年轻的博士头脑中。现在全世界有一半多的镜头都在对准他呢!各种媒体的头条登载的也是此事。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幻想:这个“爱因斯坦”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我打开电视,便看见“爱因斯坦”已在实验室里工作了,可他正茫然地看着实验室里的种种高科技设备,不知所措。“唉,总得有个适应的过程的。”我自我安慰式地说道。

时间并没有因爱因斯坦的重生而放慢脚步,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爱因斯坦”仍没有任何成就,为什么?

科学界的权威给出了答案:由于爱因斯坦的知识结构处在20世纪,所以无法适应22世纪的环境;况且时代在前进,科技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爱因斯坦的知识已不重要了;而记忆移植不过是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不涉及大脑本身,更不会令一个平庸者变成智慧大师。

此事终结了22世纪喧嚣风行的记忆移植。

对!我们需要的不是爱因斯坦的记忆移植,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和超强思维。

我们迅速调整了科研方向,发明了“记忆宫殿学习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员进行科学的记忆方法训练,使他们像爱因斯坦一样思维敏捷;记忆的速度与容量成爆炸式的增长;记忆的时间持久。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爱因斯坦的“成功=1%的天才+99%的勤奋”这一理念深深地植入了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

知识的积累需要长期努力的学习;成功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结果;科技的进步决不能寄希望于老一辈科学家的记忆移植;人类的进步更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辛勤付出;美好的未来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广西桂林市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陈湘钰大

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