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理想1. 岁月——最严厉的老师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墙上有一副画儿,就在我用毛笔写得那个巨大的“藝”字旁边(我爹为什么会允许我用毛笔在白墙上写一个歪歪扭扭的艺字呢?)。这幅画上有一个小男孩以手托腮,凝望远方,男孩的头左(右?)上方是一个由好几个斜圆圈组成的象征科学(我觉得)的大符号,上面写着“1985”。那时候,1985年是多么遥远而神秘的一个年份啊。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激动地提到了二十一世纪。他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连原本昏昏欲睡我都忍不住在下面暗暗计算:2000年,21世纪,龙年,到时候我就已经25岁(好大好老哦)了……那一瞬间,数字“2000”也像画上那串“1985”一样立刻闪闪发光,好像幼稚和成熟、贫穷和富庶、平凡和美好全都会以此为界,泾渭分明。今年是2011年,2000年已经过去了十年,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那样计算自己到哪一年会是多少岁了。 2005年,我虚岁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三十岁想来应该是个立德、立言、立身、立业的时候。可是在我开始踏进生命的第三十个年头的时候,萦绕在心头的却是说不出的困惑和迷茫。三十年了,我读小学、初中、大学,从一个普通的农村走进了一个普通的城市,我毕业、教书、考研、再就业从一名中学老师变成了一名大学老师,我恋爱、娶妻、生子从一个普通城市辗转来到另一个普通城市。女儿已经开始蹒跚学步,可我仿佛身在梦中。三十年的生命,好似一枕黄粱。有时候我会恍惚觉得也许明天早晨睁开眼睛,就会发现一个与此刻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切都稀里糊涂地发生了,在我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之前。我仿佛一下子就从昨天大衣柜镜子里那个衣衫凌乱、须发青青的懵懂少年变成了今天女儿面前这个战战兢兢、困惑迷茫的年轻父亲,在我还没有明白这一切之前。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些什么事?我未来的人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要从哪里开始? 在我未知的生活里哪些才是我最应该在乎的?我拿什么来面对未来的下一个三十年?三十岁,我才开始真正的考虑这些事情。而让我难过的是,二十多年来我接受的学校教育却无法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像苍茫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任由海浪掀起或抛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我上高中的时候,从同学家移来一棵皂角树种在了院子里,那时它只有拇指粗细,还没有我高。如今,它的身子比碗口还要粗许多,早就高过了房顶,亭亭如盖矣。如果让我选一个最严厉的老师,我选时间。有很多事情,有很多道理,无论别人说过多少遍,我们还是要经过这个老师才能真正学会。只不过,这个老师它要我们用青春作为学费,而且,一旦付出,不能后悔。 2. 老师——一个被糟蹋了的词语 “行走在漫漫的求学路上,有多少温暖的手曾经扶携我们走过坎坷的岁月;有多少良师站在路的两旁,时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一句改变一生的教诲、一次刻骨铭心的谈心我们都会终生难忘。” 说实话,此刻我正努力让自己回顾我那惨不忍睹的求学路,使劲去路两旁寻找那些手、那句话、那些谈心。可是,没有。没有温暖的手,没有那句改变一生的话,没有哪怕不刻骨铭心的谈心。一样也没有。我尊敬教过我的每一老师,我感谢他们对我曾经的帮助。可是真的不曾有那么一个老师让无所适从的我“有了厚重的依靠”,让举棋不定的我“有了明确的方向”,让浮躁的我“找到了人生的美德和努力的目标”。真遗憾,没有。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的工作应该是设计,应该是创造。老师,你们设计了吗?你们创造了吗?你们有思想吗?不用回避,我们的大多数老师只不过是这个国家庞大教育机器中的一个小小零件。这个机器每年都面无表情的吃进千千万万个原本天真可爱有无限可能的孩子,然后绞碎他们的梦想,榨干他们的乐趣,灌注他们的脑袋,把他们变成一批批面目可憎、头脑僵化、千篇一律的产品,然后贴上标签,分流出厂,被安插到一个更大的机器中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曾经是一个很受尊崇的词语,在历史上。天地君亲师,那时候,人们把他写在牌位上,接受香火供奉。如今,在当代的民谣里,有人把他称为“眼镜蛇”,和黑狗白狼并列,接受百姓唾骂。呵呵,时代不同了。我曾听见一个小学的老师她这样说:谁的家长给我送了我记不住,可谁的家长没送我记得可清楚呢!她的话,她的神情,令人难忘。时代真的不同了,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可以把一个不入流的肥皂剧演员、一个平生未教过一个学生的官员称为某某老师,而把大学里的老师称为“叫兽”,或者“老板”。 在一个外国人的书里我曾经看过一句话,他说语言也会衰老死去,剥开那些词语的语言学外壳,就会发现原来这些词背后的真实含义只是在表面上保持了相同。这些年来,我们正眼睁睁瞅着“老师”这个曾经崇高的字眼像便池里的瓷砖那样日复一日、泡儿复一泡儿在时代液体的浸渍中变质、发黄…… 是谁糟蹋了老师这个词语??? 3. 我——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2001年的时候,我刚大学毕业两年,在一所中学当老师。那一年的9月11日,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废墟,数千人丧生其中。当时我读到这一新闻时的反应是这样的。我抓起报纸冲到了正在上自习的教室里,“……世贸大楼轰然倒塌,好莱坞大片里的场景在现实上演……”我大声地念着,教室里响起一片激动的欢呼和掌声…… 八年后,我早已离开了那所中学,我的那些学生也大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我的生活和很多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迟来的忏悔》,为了八年前自己的轻浮、浅薄和冷漠。这是我那短短几年中学教师生涯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不知道如今那些已经长大了的学生是否也像我一样从岁月老师的身上明白了许多原本不明白的道理。我惭愧,作为老师,如果我足够合格,我本可以让他们在最需要指导的时候,早一些明白事理。老师,真的不应该只是个零件,只会顺应机器。 很多人小时候都写过《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我也写过,可我一点也记不起来小时候有过什么理想。老师不曾教过,父母不曾教过,同学不曾谈过,自己不曾想过。老师父母只是每天喋喋不休的告诉你要好好学习,然后才能考上大学,然后才能跳出农门,然后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等等。理想似乎永远只跟作文或者图画里以手托腮的小男孩有关系。 几年前我曾在街头的一个广告牌上看到过一句话,“我们相信,如今依然有人为了理想而活着”。后来,我专门跑遍了那条街道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广告牌,如梦如幻。 很显然,如果你已经成年,如果你还跟别人说起自己的理想,你会被看做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如今正常的人关心的应该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也许,我不算是个正常的人。我在自己三十多岁的时候诞生了一个理想:我要作个真正的老师。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在冰冷的现实和理想之间,平凡如我者,何敢奢谈改变社会?唯愿每一个掌舵教育机器的人,每一个站上讲堂的人,每一个面对孩子的人,能够留一些底线,多一些信念,手下留情,放过孩子。 2011.10.11

我们亏欠了孩子们什么?

我们亏欠了孩子们什么? ☆☆☆专业化:让教师职业更美好!☆☆☆怎样让教师真正成为光辉的职业?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年是我国第二十七个教师节,老师们接受祝福,也感受着幸福。

都27年了,好像年年岁岁皆是如此——先是从学生们的信件、电话、贺卡里,近年来则是从邮箱里、从QQ里,从手机短信里,从贺卡里,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每一年都会陆续收到不少学生教师节诚挚的祝贺和由衷的感激,似乎得到不少安慰和寄托,也好像找到不少做老师的幸福感觉……

但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又实在难以平静!说老实话,我没有去过所谓的重点学校执过教,也没有收到过学生或学生家长送来的价值不菲的像样礼物,更别要说几千几千的拜师尊师礼金了。我没有想过,也自知无福消受,更不敢冒然接受——如果我要是接受下来,我岂不要夜夜难眠、天天不安、一辈子羞愧难当、终生不得安生吗?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经是不少人年轻时的理想。但等到理想实现后,渐渐发现这个职业原来如此平淡,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于是他们开始期望理想的教育。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教三十年来,我渐渐因为工作的辛苦感到身心疲惫,也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失望与迷茫。

因为,从教30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实在没有让我教过的学生从我这里得到过什么像样的、对他们成长进步大有裨益的东西。扪心自问:我何德何能去心安理得坦然笑纳他们或家长的辛勤血汗呢?我的所谓无私奉献和所谓的倾情付出真的对他们的未来生活有过什么用处吗?有谁曾经告诉过我、我做的哪件事情、说的哪句话对他(或她)的人生成长或事业成功有过什么不可低估、无可限量的推动或帮助作用吗?又有谁去实际考察验证过呢?这个世界上有过哪种规则或标准,能够拿出来去客观公正地考量过做老师的所有付出该得到多少分、受到什么程度的报答或得到多少恰当的奖赏呢?没有,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那这些学生或家长们都是凭什么来判断某位老师对他所教过的学生有所帮助有所促进的呢?其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如果细加推究的话,那大概就是良知,是良心,是一杆心灵做成的看不见的称。我们用心做老师的都会把一句话经常挂在嘴上:“凭良心做事,对得起学生与家长!”在金钱与权力日益成为社会公众衡量人和事的价值标准以后,能够恪守凭良心做事原则的人也逐渐减少了!价值取向左右着人们行为处事,更影响着人们的待人处事。学校不是圣殿,这里也不例外。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入到每个人的大脑深处。能够坚守初衷,坚持心灵底线的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最近我又在琢磨:咱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些是真正符合凭良心这个标准的呢?哪些又是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对得起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呢?这个凭良心、对得住的标准又该是怎么定的呢?换言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哪些是对学生成长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误人子弟的。这个价值取向明确了,咱们就可以粗略地列出几条来了,按对学生人生成长进步作用的大小顺序来排列如下:

一、凡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充实的、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凭良心对得住的。像那些人文的、伦理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观等等,像那些关于真的、善的、美的、仁的、爱的、惠的种种做人条规理念等等,像那些诸如民族大义、正气浩气、亲近自然、关注民生、铸造灵魂、塑造大气人生的东西等等,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是无法通过试题来考核的,却又是人生之必须必要至关重要的。一个做老师的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打下深厚的人文底子、培植起他们的精神之参天大树,那他就是做到了凭良心对得住了。不是常说师爱师爱吗?像当今教育口中那些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种种做法行为,都是被打上所谓爱生的标记的。这是真正的师爱吗?不是,只是小己之爱,只是为求得一己私利的师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气师爱。换言之,在应试体制下的大多数教育教学行为都只能算是小爱,不能算是凭良心对得住的大爱。既然如此,那我们做老师的凭什么来要求学生对你的所谓的爱作出回报或感激呢?他们不恨你一辈子就算是烧高香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咱们是不是亏欠学生们许许多多的了?

二、凡有利于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用得上的种种生活生存技能、竞争竟能、适应技能、为人处事技能与智慧等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凭良心对得住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求得生存发展进步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倘若与今后人生成长进步搭不上杆子,那岂不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败和无所作为?学生们在学校所学所为的东西有多少是能够直接拿到社会上去使用的?虽说有些东西是必须的基础,但能够派上大用场的毕竟不多。在每一科目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在教给学生怎么怎么考,却忽视了对将来他们在社会上怎么生存发展所赖以立身处世的种种技能的训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是我们对他们的极大亏欠。因此,他们在走上社会以后不得不拼命学习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甚至某些不足是终身难以弥补和完善的了,这真是太遗憾了!说起来真是汗颜,学生亲密喊你老师并对你表示感谢之情的时候你不觉得不好意思吗?你真的还能够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无比感激吗?

三、至于做人的诚信呀、人生的修养呀、文明的美德呀、心灵的强健呀、人际交往的技巧呀、创业创新的谋略呀人生必备的东西,也应当是老师所要尽心指导和言传身教的,致力于这些也是做老师的良心。试想,咱们在教育教学中为了考得好一些、过关率高一些、学校声誉高一些,不是经常宁愿牺牲掉学生做人的诚信、传授给他们作弊的方法和技巧吗?这又哪是在爱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呀!咱们在给他们排名次时,是否想到过他们的隐私权与自尊需要?咱们在管理他们时,像警察对待小偷,是否考虑过他们内心的需求与感受?我们是把他们当一个真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了吗?咱们有没有训斥过、辱骂过、动手打过他们?咱们有没有恫吓、逼迫、威压过他们?我们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给过他们尊重与呵护?细想一想,咱们亏欠他们的真实太多了!虽然好多是出于无奈,出于无心,出于违心,但我们毕竟曾经做过,伤害过他们!

老师们常常会说: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那些差生,优等生我们给予的够多,一点也不亏欠他们。但是我又想,天天像资本家一样榨取学生的每一点时间,攫取他们的每一滴潜力,让他们休息不好,让他们没有玩耍、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和机会,能够算是对学生好吗? 我们一天到晚声嘶力竭地讲解订正答案,苦心孤诣地教授做题技巧;煞费苦心地搜罗考点要点,这难道就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全部吗?

更不用提对待那些差生了。每班的情况不同,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每班都难免存在差生,可是老师往往对差生视而不见,甚至冷嘲热讽。而每到升学、考试时,一些学校就让这些孩子“自动退学”,难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毋庸置疑,老师应当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脾气秉性智力完全相同的学生。高明的老师,不仅仅是教出了几个学习拔尖的学生,而是把不拔尖甚至落后的孩子培养到品学兼优的行列。这就需要因人施教,区别对待。

成功教育的结果是唤醒好孩子,失败教育的结果是逼出坏孩子!

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抱怨使孩子越来越糟!我们往往口口声声说教书育人,而实际上却是为己损人,坑害了孩子们!教育到底为谁?

教师节,老师们接受祝福,也感受着幸福。而幸福,并不是三两天的事。教师节之外的日子里,老师们过得是否幸福也许更值得社会给予关注。单纯的应试教育不仅使学生不堪重负,也让老师们身心俱疲。怎样才能让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做“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幸福感呢?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感指数呢?看看现在的新闻,每天出现的问题孩子,再看看身边的儿童的表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的反例实在是太多了!我越想越感到不寒而栗,惶恐不安——我没想到孩子的情况会这么严重,严重到许多老师与家长都无能为力了!我看到很多孩子,正在一步步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有一些觉悟的父母到处奔跑,寻求解救孩子的办法,可是收效甚微。 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常常地,夜已经很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我在反思着自己的30年的教学经历,我是否出现过没有尽心尽力的时候呢?是不是对哪个学生有过伤害?或者是可能对他的成长产生过消极的影响?于是那些往事就会像电影一样一幕幕铺展开来!

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

可是,我们为什么常常看到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呢?

我们还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头一歪,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

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米吃,冲上去很快就把米吃光了……

反观我们有些老师让孩子学习,像不像要老母鸡吃米?求知本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乐事,却往往在老师的逼迫下异化了。孩子从天生的爱学习,渐渐变成了恨学习!毫无疑问,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典型的强要老母鸡吃米,不想吃的硬给孩子吃,孩子求知的胃口被破坏了!

教师应当调动儿童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却把方法用错了。在一些学校,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很变态的做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我们最常见到的用写作业惩罚学生。

前几天,三位天真烂漫的孩子,居然因为写作业相约跳楼,实在令人震惊和惋惜。在新学年开学不久,在教师节温馨的氛围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几名小学生相约跳楼,原因又是“死了,就再也不用写作业了”这么别扭,总让人觉得心绪如麻、难以理清。但不理清,就不利于汲取教训,还可能使花骨朵再次受伤,甚至还会香消玉殒。

从报道不难看出,三个小学生没有做完作业,正是周六、周日的休假时间。当然,休假没有给她们带来轻松愉悦地享受,反倒因完不成作业产生的惧怕,让她们周一(19日)不敢上学,躲在家里恶补,结果还是未能完成,于是三个小朋友中稍大的一个,提出一起跳楼,悲剧就此酿成。这除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幼稚外,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应孩子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布置作业量是否过大,我们的老师是否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的跳楼事件就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从报道的字里行间里,不难看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待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就会在“教室外面罚站,或者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进来为止。”这是不是十分恐怖的事情?因为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并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在赞扬、批评或者惩罚面前,往往反应不当。比如沾沾自喜,比如过于恐惧,不会像大人那样洒脱。要不然,孩子们怎么在罚站和跳楼之间,竟然会选择跳楼自杀呢? 导致孩子相约自杀的直接诱因,在于班主任老师对完不成作业的孩子采取体罚措施。三位学生,她们为什么几个小时的作业补了一天还没完成?老师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再有,除了人人都会使用的罚站之外,还有没有技术含量更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共性的教学以外,能不能因人而异,探索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呢?

现在有些孩子苦啊,写不完的作业,写到晚上11点有的还写不完。父母一边做着家务,一边陪读,搞得一家人不得安生。作业,由于是各个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你布置,我也布置,你的量大,我的量比你还大。为的就是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尽可能的学习自己的学科。现在,为了治理学校的加班加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由上至下都抓得很紧,学生的课余时间就成了任课教师的“兵家必争”之时,表现为就是作业量的日愈膨胀。小学一二年级本来是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的,但是现在不布置的倒成了少数,甚而至于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有作业。膨胀的作业量和写作业之苦,正在威胁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助长着厌学情绪,影响着学生书写汉字的正确率和书写水平。

三位相约跳楼的孩子能否警醒我们?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已经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体了,而是知识的容器和做题的机器!孩子们每天加班加点地默默承受着,因而有些不堪重负的学生,精神全面崩溃,甚而至于有的孩子都要自杀了,我们还教育谁?人不是机器,就是机器还得进行适当的保养,而广大的中小学生,很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怎能承受成年人几乎也无法承载的压力呢?

必须指出,当前,我们许多老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太强,随意点出几个题目就是作业,先进生和后进生的作业一个样,缺乏层次感,不能因才施教。好学生或者已经烂熟,但是还是要机械抄写。后进生或许压根就不会,但是还要按时完成。好的学生在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浪费了时间,后进生在不会的作业中大伤脑筋,失掉了学习的自信心,逼得学会了抄袭作业。要不,就不能按时完成。同时,机械性、重复性、枯燥性的作业较多,做不到因人制宜,做不到科学设计,做不到作业效益的相对最大化,而是追求作业的“量”,不追求作业的“质”,过大的作业量对学生变成了变相体罚,让学生的求知欲逐渐丧失,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而学习一旦缺乏了兴趣,才是最致命的。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不搞应试教育就难以生存。不公平的教育竞争、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压得学校和教师喘不过气来。教育的产业化和急功近利,比如评职称实际上是凭分数、拿奖金也是凭分数,如今的所谓绩效工资也是凭分数,教师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只好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然而,作为老师,我们常常反思,工作中就会多一份厚重之情,少一些急功近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明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只盯着分数。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教育者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时光就是一天一天的学校生活,他们快乐吗?他们健康吗?他们在茁壮成长吗?我们为此思考、探索,为此投入心血。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池田大作,他曾经说过一句很生动的话,就是:一个人哪怕再成功,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他的一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有了一个好老师就不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一个很精彩的表述,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其中最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关注的有三个层次,但最核心的是“人”。我们原来关注最多的是知识的传承,以学科为媒介的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这个学科相关的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但对人 尤其是儿童,更深刻的影响的是情感态度,人格倾向。

写到这里心里感到很沉重,有些透不过气来。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曾经感动于这块沃土,生命也因此熠熠生辉!承载着厚重的情,肩负着浓烈的义,憧憬着美好的期盼,我一路走到了今天—— 一晃已经过了30年! 我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生活的时代。我向来认为:家庭是我温馨的港湾,学校是我精神的家园,学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亲情、友情、爱情是我生命中的催化剂,我的每一天生活幸福、快乐、富有韵味。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中常有困惑、烦恼,甚至阻力、误解、痛苦……,各种考验纷至沓来。教学时日愈久,看的愈多,走的愈长,愈发心生惶恐。可爱的孩子们,此时此刻,我倍感疑惑:老师有什么值得你们感激的呢?你们只要不痛恨我们,我们就感到心安一些了。 同时,我又想到了农村的孩子们——

从我小学毕业到于今我从教30年,其间已过了四十多年时间,可是农村学校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我国的GDP年年八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八年内我们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等国际盛会;我们大量购买他国国债,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然而我们的农村初等教育却像一个蹒跚的老人迈不开前进的步子。 我所看到的小学现在的情况,结果大多令我失望。孩子们的任课教师大多还是前面提到的那样的老师,一周二十九节课,其中二十多节是所谓的“主课”语文和数学,每周会有一到两节体育课,但学校几乎没有运动器材和设施,每周会有两到四节人文自然类的“副课”,基本改为自习或被语数老师占用。

我是受农村初等教育而成长的,对于农村初等教育的弊病我有着切身的体会,相较之于城市教育,农村初等教育有着诸多的不足,薄弱的师资力量,稀缺的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教育思想等等。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大多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由于环境不好,待遇不高,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与他们所担负的启蒙学生、培养人才的重任极不相称。另一方面,农村小学中除镇中心小学外,师资配备极为单一,基本只有语文和数学老师,其他的课程一律由这些老师代上。老师的不专业以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往往使很多课程的设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出现上述把所谓“副课”变成自习或直接改为语数课的现象。

如果说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农村初等教育的软伤,那么教学资源的稀缺就是十足的硬伤。我看过很多农村小学,对于他们来说,一栋教学楼,一圈围墙,外加一块黄土地的操场就构成了整个的学校。学校没有供孩子课外阅读的阅览室,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没有让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的小实验室,没有让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的课外团体,混凝土砌的乒乓球台是很多学校唯一的体育设施,黑板和粉笔依然是构成农村孩子小学教育的绝对主体。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缺乏一个科学的,多样化的考察体系,老师的考核还是和学生的“主课”语数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农村初等教育之上,我们的城市初等教育,甚至说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都存在这个毛病。但我们相比较而言,小学是孩子思想启蒙,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的阶段,应试教育往往限制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打消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而相较之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办学能力有限,家庭条件较差,应试体系无疑会将这些孩子彻底捆在语数课本上,所以危害更大。

我有一次与一位农村小学校长谈了一下我对于农村初等教育的看法。校长和我说了一件事情,为了给孩子们学习带来一点乐趣,他找了一个放假在家的学音乐的大学生在他们学校上一个月的音乐课。六个年级,三百多学生,一个代课老师,每周两个课时,而这却成为孩子们最快乐,最期待的两节课。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有九亿人口的农民的孩子。我和我的几个小学同学凭着自己的努力,后来都读上了大学,并且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们是在一个健全的,可以给予我们条件去思考、探索的教育环境里,也许我们还能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或许我们中还能走出大家!

可以看到,每年高考录取人数中,城乡考生比差巨大,落后的教育使大多数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不禁要问,宪法中不是说要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吗?我们亏欠了农村初等教育,这些不是GDP和奥运会、世博会之类所能掩盖的!

孩子是父母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一个孩子也输不起!因为教育好一个孩子,就会造福三代!否则,无论怎样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孩子们是未来,是生活的憧憬,是幸福的延续。

热切期盼,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弥补上对孩子们如此多的亏欠?

孩子们,我要为你们祝福,为你们祈祷,祝愿你们能够生活得更好!

相关博文:教育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重塑理想,享受教育幸福 中国教育:要全面根治“从娃娃误起” 我们的教育何时才能不再“毁人不倦”? 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怎样才是优秀教师? 中小学生减负为什么这么难? 孩子们为什么不快乐?

为什么差生并不差?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 做幸福的智慧型教师 “电子书包”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革? 教育孩子要先教育父母 没有幸福的老师哪有幸福的学生? 这样的事情令人悲哀!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什么样? 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 中小学生的压力有多大? 青少年“杀母事件”的警示 成绩好”的孩子们幸福吗? 高升学率不等于人民满意学校 别让作业压垮我们的孩子 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喝农药? 为什么孩子感觉不幸福? 我们亏欠了孩子们什么?【博客征文】 -->为什么会出现“差生测智商”[荐]为什么“差生”比“好学生”更成功 教师成长交流圈欢迎您 关心教育发展,关注教师成长!教师不仅起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作用,而且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理智稳重的典范。让我们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义务教育的新数学课程和教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在全国普遍实施和使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个转变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绝不是编辑出版几套新材料就完事的,何况新教材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随着对新世纪挑战的认识的提高还会有新的改革。所以实施义务教育的新数学课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改革过程。今天我不打算全面阐述这个过程,也是我力所不及的,我只想提供一点“参考消息”,看看国外一些人是如何议论迎接新世纪挑战问题的。我想综合一些研究成果或有倾向性的预测,描述一下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 1、条件的重大变化 我们从分析影响数学课程变革的条件的重大变化开始。 首先,数学的社会需要有很大改变。随着经济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饭店服务员到秘书,从汽车修理工到旅游代理人??都必须懂得计算机控制过程。现在大多数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分析能力而不单纯是机械的操作技能,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需要更多的数学能力作为普通职业的准备。同样,在每天的报纸和公众的政策讨论中都广泛使用图表、统计数据。为了更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不能不要求普通公民具有更高标准的数量意识,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随着承包制、股份制、租凭制的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广大农村,生产者也将成为经营者,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俩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相应地,与这些经济活动相关的数学,如比和比例、利息与利率、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以及系统分析一决策……就应成为中小学要学的数学了。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修养,现代高技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数学技术。高科技的发展、应用,把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智能机器人、办公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储蓄、售货等电子产业将高速发展,到下个世纪,一个普通老百姓要是“计算机盲”,将会像现在的文盲一样不适应现代生活。 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各行各业普通老百姓传递着大量信息。 其次,数学及其应用有很大变化。最近二三十年数学的性质及其应用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发现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而且应用数学的问题类型以空前的速度增长了。当然,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爆炸性的增长。这些计算机应用的绝大多数都要求发展新的数学,在计算机出现以前不可能在这些领域应用的数学,虽不显著,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用广泛应用性的统一概念联系起来的几个主要数学分支中产生的大量思想财富。学生必须学习在这些应用中使用的数学以便掌握数学的威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有变化。数学是一门科学。观察、实验、发现、猜想等数学的实践部分和任何自然科学是一样多的。尝试和错误、假说和调研,以及度量和分类是数学家常用的部分技巧,学校应当教。实验室作业和实习作业对于理解数学是什么及其如何使用不但是适宜而且是必需的。在数学实验室里计算器和计算机是必需的工具。实际数据(科学实、人口统计、民意测验等的数据),观察和度量的对象(骰子、方块、球)是作图工具(尺子、细绳、量角器、胶泥、坐标纸)都是必需的。 像生物是有机体的科学,物理是物和能的科学一样,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种表述至少可以回朔到笛卡儿,他把数学称作“序的科学”,后来物理学家斯梯文?温伯格(StevenWeinberg)用它去解释数学预测自然的神奇能力时作了改进。类似地把数学看成“模式与关系”的科学,形成了在《美国大众科学》(ScienceforAllAmericans)中表述数学的基础。通过它们的所有表现形式??数、数据、形、序、甚至模式本身来划分、解释和描述模式,数学确信科学家遇到的任何模式都可以在某处解释为数学实践的组成部分。 模式在数学的每个方面都是明显的。学生学到算术如何依靠数的规则性;他们能够看到乘法表中的次序,而且惊奇素数模式中的无次序。多面体的几何展示了规则性,在自然和建筑中它经常出现。甚至统计这门研究是无序的学科,也依靠把模式展示成估价不确定性的码尺。 数学也是一种交流形式,它是自然语言的补充,所以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自然所说的语言,而且也是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 数学科学现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基础。由于计算机和世界范围的数字式交流的支持,商业和工业都越业越依靠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现代数学的分析方法。数学可以作商业和科学的语言准确地是因为数学是描述模式的语言。用它的符号和句法、词汇和成语,数学语言是交流关系和模式的通用工具。它是一种每个人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如果说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和语言,那么要学懂数学就是要去研究和表示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复杂、模糊的环境中能够辨明模式;理解并变换模式间的关系;对模式分类、编码、描述;用模式的语言读写;并使用模式的知识运达到各种实际目的。要掌握模式的多样性,数学课程需要介绍和发展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式。数学要研究的模式不限于算术法则,所以中学数学里研究的模式必须打破人为的限制。 一个搞数学的人,他搜集、发现、创造或表达关于模式的事实和思想。数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跃的过程和被动地掌握概念和程序很不相同。事实、公式和信息有多价值只有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有效的数学活动。虽然有些基础的概念和程序所有学生都必须知识只是是教学应当坚定地强调,学数学是要追求去理解、去交流,而不仅仅是去计算,通过展开模式的基本原理,数学可以使脑子成为处理现实世界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这些观点能够为下一个世纪导出有效的、能动的中学数学课程。 第三,新技术的作用有很大变化。计算器和计算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它们不仅影响到什么数学是重要的,而且也影响到如何做数学,现在袖珍计算器上能够做几乎所有幼儿园到两年制大学教的数学技术,仅只这一事实(巴斯卡的梦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就必定会大大影响数学课程。虽然学科的最前沿的发展一般不会对早期的教育产生主要影响,但是由计算机和计算器带来的数学中的变化如此深刻,需要重新调整中学数学中各课题的处理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平衡。 比如对发展常规计算技能的重视程度应降低,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对数学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易于开发一种课程,可能加强近似计算和估算。一个学生能准确作2507×4131的乘法和能够说出结果大约是一千万,哪个更重要些呢?常常一个近似的答案不仅已经足够,而且比精确答案需要更多的洞察力,而且近似答案可以给精确结果提供快速检验可以开发强调各种数学方法的更广的课程. 计算器和计算机不仅改变了什么数学重要,而且也改变了数学应当如何教.它们把困难的变得容易,使不可行的变得可行.例如,计算机能够显示和操作像三维的形状复杂的数学对象。使用计算机,学生能够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和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兴趣。计算机能把教师解放出来去完成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猜想。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的手段;它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 新技术使数学更加现实,计算机出现之前,难以完成现实问题所要求的计算,有了计算机计算不再是障碍,只要问题能被学生掌握,就能解出。实验中得到的现实数据可以得到分析处理。表达重要物理现象的方程可以解出。许多精深的概念用计算机比用其他任何更能做得易理解。 第四,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有变化。学习不是一种被动地吸取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原有知识处理每项新的任务,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再者,一些思想、概念在记忆里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组织的并且和他过去用的自然语言及遇到过的情况相联系。这种对学习的积极的、构造性的观点必须在教数学的途径中反映出来。 2、通向未来的转变 美国数学科学家教育委员会、数学科学家委员会以及2000年数学科学委员会提出的《人人有份》(EverybodyCounts)这份报告中预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要实现七个重大的转变写道:“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数学教育正要处理几个困难的转变,这些转变将支配本世纪剩下这段时间的改革过程”。这七个转变可以概括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向和前景。这七个转变是: 第一,中学数学的目标应从双重使命(为多数人的数学很少,为少数人的数学很多)转变到单一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重要的、共同的核心数学。由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要他们有更高文化修养,所以要给所有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教育,所要要发展适合于每个年级所有学生的核心数学课程,即要面向大多数,甚至是所有学生,要大多数公民甚至是全体公民都学好数学;对能力强的学生还要用数学去激励他们;在教学中用方法和进度而不是用课程目标来区分;选择普遍有趣的课题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像下面这样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看到许多数学问题不只一个正确答案;提供证据,证明数学是生动的,激动人心的;使学生体验到深入理解和严格推理的重要性;使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第三,公众对数学的态度从冷漠和敌意转到承认数学在今日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现代事件传送的信息,使公众认识:期望高的地方,数学要得也多;随着科学技术作用的增大,数学的重要性也增加;对于有文化的公民发挥作用来说;数学文化同文化一样重要。 第四,数学教学从热衷于无数的常规练习转到发展基础宽广的数学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应该要求达到能够辨明关系、逻辑推理,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去解决广泛的、多种多样的非常规问题,要求今天的学生必须能够:进行心算和有效的估算;知道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适于使用哪种数学运算;能够正确、自信和恰当地使用计算器;会估计数量级以确认心算或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会使用表、图、电子数据表(Spreadsheet)和统计技术去组织、解释和表示数值信息;能判断别提供的数据的可靠性;会使用计算机软件去完成数学任务;能从模糊的实际课题中去形成一些特别的问题;会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数学教学从强调为学习进一步的课程的需要转到更多地强调学生今天和将来所需要的课题,大多数的数学内容都要在它的运用的情境中来呈现,它的逻辑体系要随年级的提高慢慢地建立起来。值得更加强调的课题和领域,作为例子,可以举出:概率,它便于不确定性地说理和对风险的估价;探测数据分析和统计,它便于关于数据的说理;建模,它可以增进对复杂情形的系统的、结构性的理解;运筹学,它便于复杂任务的计划和行为目标的达成;离散数学,它便于对大多数计算机应用的理解。这些课题和领域将会使观察和实验在未来数学大纲中占重要地位,将使数学和其他科目,特别是和自然科学科目更加靠近。 第六,数学教学从原始的纸笔计算转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各级数学教师正使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科目适应于未来的课程。计算器和计算机使得新教学模式成为可行的同时给学习环境注入一种特别的惊异的感觉,它将伴随数学能力的健康发展。 由于技术发展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也要持续地迅速改变。应当使用新技术不是因为它有魅力,而是因通过扩充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它通顺提高数学学习,计算器和计算机不是去代替用功和严密思维,而是用作争取好成绩的武器。 第七,公众对数学的理解从“随心所欲的法则的不变教条”转到“关于模式的严格而生动的科学”。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它寻求蕴藏于周围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模式。这个转变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的变革:寻求解法,不仅是记住步骤;探索模式,不仅是学习公式;形成猜想,不仅是做练习,当教学开始反映这些重点的时候,学生将有机会像这样去学习数学:作为探索性的、动态的、进展的科目,而不是作为僵死的、绝对的、封闭的一组被记住的定律去学习,学生将被鼓励去把数学看作一门科学,而不是看作教规,并且认识到: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仅是关于数的科学。 3、建立新数学课程的原则前面已经谈到促使数学课程改革的条件变化和改革的方向。把数学看成模式的科学和语言的观点为新数学课程奠定了基础,改革仍可采取多种形式,但它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美国数学科学教育委员会在《重建中小学数学》(ReshapingSchoolMathematics)一书中提出了六条原则: 原则1:数学教育必须集中于发展数学能力数学能力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并且在各种情况下辨明数学关系。它帮助学生逻辑地推理,解决各种问题,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数学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方法阅读文献,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数量的和逻辑的分析。 数学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他的职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他们将是数学思想的明智使用者,接受或者拒绝表面上有数学论证的主张,他们将会数学地看事情,知道什么时候数学的分析有助于解释清问题。他们将有充分的数学知识去择业和进一步学习要求精通数学的学科。 数学能力不包括交流数学的才能。除了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以外,学生还必须会阅读并理解数学课本并且会口头和书面地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所以,数学课程必须提供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学习读数学、写数学、说数学。 原则2:数学课程从始至终都应当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学生只有把数学看成配称现代的科目才能获得数学能力。新课程教材必须设计得能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期不断改革。在数学中,不积极参与数学的交际活动过程(猜想与争论、探索和推理、问题提出和解决、计算和检验),一般不可能达到理解。计算器功能像“快笔”,所以能够使数学过程比用纸笔更有用、更有效率。同样,计算机能使学生算得快、画得快,快速地模似过程,使用其他任何手段是难以作到的。所以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潜力,更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 原则3:恰当的应用应当是课程有的机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在自然地产生数学思想的情境??从简单的计算和度量到商业和科学中的应用??中体验数学思想。计算器和计算机使得在课程中能够引进实际应用。 一项应用是否恰当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是否是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有吸引力的应用应当取自儿童生活的世界,取自社会事件,或课程的其他部分,不仅取自自然科学,也要取自商业、地理、艺术和其他科目。 教学的基本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在反映实际应用的情境中使用数学工具。数学思想总是应当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呈现和发展。 原则4: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应当由其本身的价值来证明其必要性。 数学提供了如此丰富、大量有趣、有用的思想,以至难以挑选。然而,课程中不能仅仅因为现在已经有了的概念或技能就应当保留。虽然在现在的课程中有许多是有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再把“课程中已经有了”作为这个课题应当保留的主要理由。我们需要“从零开始”,没有一个思想不作仔细考查。 修订课程不应当只是增加更多的课题,而是确立重点,有些重点应当取消,有消增加,有些保留。甚至对于确实要保留的重要重点,现代应用或现代技术可以作十分不同的处理。常常一种新颖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阻止必要改革的思想僵化。 原则5:课程的选材应当和中小学数学的现代化标准相一致。 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NCTM,1989)提供了一类课程标准的范例,应当用来作评定中小学数学课题的价值的标准。课程的选材应当和这些课程标准相一致,改革的步子如此巨大,甚至现在的课程指南未适应明天的需要。课程改革要求持续地努力,植限于学校的现实,目标坚定地指向未来。 原则6:各级的数学教学都应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恰当使用新技术要求有新的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更积极的学习者。除了使用新技术之外,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的研究提出了更多教数学的有效方法。数学教学必须适应这两方面的发展,大多数的数学教学不再适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听的模式。 没有单独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没有单独的一类学习经验能够发展各种数学能力。需要的是各种活动,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实习作业,重要技术的实践。问题解决,日常的应用,调研工作,以及教师讲解。 教师应当是催化剂,他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他们不应当只扮演教育者,其作用只是告诉学生“正确方法”。此外,课堂活动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用书面和口头的数学语言彼此交流。 一个有用的比喻是,教师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不同的时间,要求教师充当以下不同角色: 模特儿角色,他不仅演示正确途径,而且也演示错误的开端和高级思维技能,引导去解决问题;顾问,他帮助个人、小组、全班决定他们的工作是否保持了主题,进展得是否合理;仲裁人,他提出总是让学生考虑,但把决定留给全班去做;对话者,他支持学生在班上发表意见,鼓励他们靠自己的活动去做出反应,靠自己去探索数学;询问者,他鞭策学生弄清他们做什么才是合理的、有目的的,使学生确信他们能够捍卫自己的结论。(未完,待续)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续) 4、新数学课程目的数学教学有几个非常不同的目的,它们是数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反映。它们是: 实用目的:帮助个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公民目的:使公民能够明智地参加公民事务。 职业目的:为学生找工作、就业、或学业备作准备。 文化目的:传递人类文化的主要因素。 为达到这些目的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在二十世纪已有了巨大变化。以后还将比以前变得更快。前面在讨论条件的重要变化时已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要谈的目的是前面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它们可以为新的数学课程提供一个构造性的框架。 第一,小学数学的基本目的是发展数的意识(NumberSense)学生用数值住处去有效地说理的能力要求有以下的体验: 表达??用数表达数量和数量关系的能力。 操作??熟练一位新的算术;决定适当的算术程序的能力;熟练估算;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复杂计算的经验。 解释??从数据中抽取结论的能力和为了准确性和合理性去检验数据和结论的能力。 小学教学应当使用具体材料、计算机软件和计算器。应当强调心算,特别是估算多位数计算和结果,同时应当大大削减教多位数、分数和小数的传统笔算方法的时间。用这种观点处理算术的小学课程将同今天教的普通算术显著不同。今天的小学数学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整数、分数、小数的各种运算的手工技АR??靖母锝萄В?辉偾康髡庑┛翁猓??黾铀道怼⒎⑾帜J健⒈婷髡?烦绦蛞约俺槿〗崧鄣幕?幔?庋?才抛胖氐愕男⊙??Э纬袒崾故?客评淼乃?蓟竦镁?说慕?健? 第二,小学数学应当为数学打好一切方面的基础如果学生为就业和日常生活作更好的数学准备,小学数学就必须包括比算术更多的科目: 几何,包含二维、三维对象的性质,对称和全等,几何图形的作图和几何图形的变换;度量,包括度量单位,报时,量温,算钱;数据分析,包括搜集、整理、表示和解释数据;制作统计图表;以及用数据去作分析和预测;概率,介绍简单实验和数据搜集;离散数学,包括基础组合思想和用图作问题模型。 每个这样的课题都能够起到使小学数学课程更有趣、更适合学生的显著作用。几何提供了看物理世界的明显窗户,现在通过计算机画图更提高了明显程度,在数学里和在生活中一样,一图值千言,度量即使很年轻的儿童也能提供有意义的应用。并加强数的概念。数据分析提供了有趣、合适的问题的源泉,概率也如此,它还能和熟悉的游戏联系。代数的一些概念能把学生引向简单的抽象,而离散数学提供一些课题,使数学能与许多领域联系,特别是和计算机联系。 另外,教学应当是综合的,使得不同领域间的关系得以领悟和加强。比如,教师应当加强算术在几何和概率中的应用,以及几何概念在数据表示中的使用。 第三,在一切教学和评估中都应当使用计算器计算器在学校数学中从幼儿园开始就应当作为设备使用。儿童用来发现数的关系和解决问题。把大多数纸笔计算训练换成用计算器的教学本身不是万应药。不动脑子的训练用纸笔和用计算器是一样的,但是用计算器可以让学生进行加强发现和探索的活动。用纸笔计算是作不到的。 学会什么时候如何使用加减乘除对学生总是重要的。但是标准算法的反复训练并不显然会导致理解。数学教师必须利用计算器教学的好处作为工具去帮助学生获得理解。 第四,学生应当使用现实事物和现实数据学习数学观察对数学和对科学一样是基本的。儿童学习数数和算术时需要摆弄现实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儿童要发展长度、面积、体积和形状的正确直觉必须画、切、折、注、量。 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必须经常探索学校数学中学到的比较原始的模式间和紊乱的现实世界实际资料数据间的关系。现实数据比编造的更可信,搜集数据的行为,不管是测量的、数出的、民意测验的、实验的,不是计算机模拟的数据,可以丰富儿童的学习活动。而且度量出的数据和计算出的数据之间,即实验的和理论的数据之间的不可避免的交流会获得数学的完整科学。 第五,中学数学应当强调实践的数学能力如果说教学是要给学生数学能力,那么在各年级都必须始终强调问题解决。学生需要领会比教材本身更多的数学。事实上,推理训练能使他们接触并解决日益增加难度和复杂程度的问题。在整个课程中重要的是强调问题而不仅是练习。 扩充小学数学课程有个重要涵义是进入中学数学。中学各年级不应当看成巩固的时间或者暂停歇息的时间,而应看成儿童的数学发展的基本部分。中心应当是日常生活的数学,一个富有激发性的主题,它会自然地导出许多重要的数学课题(如数据分析、几何度量、利率、与电子数据表分析(Spreadsheetanalysis)。理解小学数学的概念对学习中学数学是根本的;然而,手算的熟练程度不应当再作为评定学生为进一步学习的准备程度的标准。 第六,学校数学与其他科目应当相互加强数学发展的动因许多与科学有关,在学校里数学和它的任何应用之间不有可贵的纯朴的联系。数学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扩展到事业、社会科学、地理、和各种职业及商贸领域。儿童能够在探索的情境中学到很多数学。高中学生需要在自己的数学课上体验应用。同样在其他课上使用数学。 因为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和模式的科学,数学和科学之间的特殊联系远比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多。数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方法都集中注意探索、调研、猜想、证明、推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学校这条纽带应当特别帮助加强学生对这两个领域的掌握。 第七,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发展符号意识(SymbolSense)小学过渡到中学特征是从具体对象转到抽象符号。发展顺畅使用符号和其他抽象名称(可能是几何的、代数的、或算法的)的能力必须是中学数学的中心目的,学生有效使用符号去推理的能力要求有以下的体验: 表达??用符号形式表达数学问题并在关系、式子、和方程中使用这些符号表达式的能力;操作??确定适当的符号程序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用符号形式表达的问题的能力;解释??用符号系统推理得出结论并检验这些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的能力。 当然计算器和计算机在发展符号意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强有力的计算器将恰像影响算术如何做一样深刻影响符号操作。在中学目前强调操作技能需要改成大大强调理解和问题解决。新技术对中学课程的影响无疑将是发展高经软件使学生能够去发现模式而不仅仅是符号操作。 第八,中学数学应当引进整套数学科学中学数学必须为就业、升学和作公民给学生作好准备,要达到这些目标,课程性质包括充分反映数学科学威力的广泛的课题: 代数,包括一般算法和各类函数(多项式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几何,包括变换几何、向量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 数据分析,包括不确定性的度量、概率和抽样分布、以及推理论证。 离散数学,包括组合论、图论、递推关系、递归??都要强调算法思想。 最优化,包括数学建模,“如果……会怎样”(Whatif)分析、系统思想和网络流程图(Networkflows)。 强调计算机条件下的一般算法会使代数和三角更有趣。尽管几何作为一个科目有使人厌烦的坏名声,但是由于它的与物理世界的联系,它总是一门有很大兴趣的科目。数据分析与离散数学和最优化一样能够很容易同有趣的、有意义的应用联系。 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阐明这门科目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例如,分形几何(Fractalgeometry)高中学生是十分能够接受的并且包含代数、几何和离散数学的一些方面。还提供了计算机的诱人使用。数据分析直接导致代数和几何方法,而代数和几何本身又结合成解析几何。这些把一个课题和其他课题联系起来的纽带常常和这些课题本身一样重要。 第九,学生应当领悟,在数学中推理得真理的标准学会理解和建立逻辑的、首尾一贯的数学谁是学校数学的主要目的,然而,欧几里得几何不是教学生推理的唯一载体,代数和离散数学都为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甚至流程图和电子数据表也能用来说明数学论证的逻辑性质。 比熟练形式证明更加重要的是从各种基本例子中理解数学真理是逻辑的不单纯是经验的。少年儿童能够从算术的基本经验中发展逻辑意识。一旦理解了符号,许多基本思想就可以证明,常常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证明。代数结果的几何证明(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式用重组正方形的方法展示)常常特别使学生信服。 第十,所有学生在校期间每年都应当学习数学数学应当在所有学生而不仅是升学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心的中学数学对所有学生基本上应当是一样的,尽管表述的深度上可以不同。核心以外的扩充自然是不同的,要估计到学生的不同志向和可能的进一步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去应用数学。他们的确常常能够在与数学有联系的学科(如自然科学、地理、商业)中学到新的数学。数学和语文一样是一门应当“跨课程”来教的科目。 5、新数学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第一,关于教学内容60年代“新数”运动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包含了代数、几何、分析加上一点在力学上的应用、统计和概率。1986年在讨论“九十年代学校数学”的ICMIKuwoait会上把代数看作仍然“在中学课程中占中心的重要地位”,“然而,重要的事情浊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如多项式运算)而是教学生把代数看作解决问题的自然工具”。有的国家取消了欧氏几何,感到后悔,因为“大量从事科技工作的人需要掌握非常严格的逻辑性或数学性的陈述”。没有取消的仍然坚持,因为几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作准备。Kuwoait会建议的课程内容,改革以微积分占优势的状况,引进与计算机科学有关联的离散数学的概念,此外,还包括了那些由于有了计算机而可能搬上课堂的内容,如数据分析,这些都是计算机发展带来的影响。这里再补充三点:一是算法得到重新强调,并且要比较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效率;二是符号操作;三是离散数学,对于程序设计的价值的看法有分歧,一方面看到,在填写程序中许多是纯技术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表明,在程序设计中的认知活动可以起到概念化的辅助作用,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为大众的数学”的研究。60年代的“新数”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现在在大力研究中把中小学数学同“民族数学”联系起来,搞面向大众的“为大众的数学”的运动。这个运动从1984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要回答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数学是否应该保持在为大众的中小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可能有四种选择:一是否定回答,对每个人不能都教“纯数学”;二是肯定回答,但必须设计好;三是肯定回答,但未必所有人都学懂;四也是肯定回答,但要设计区分的课程,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前面讲的七个转变中认为目标不能降低,可以通过教法和进度来区别。 第二,关于课程的结构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问题,还有课程的结构问题,即要回答“如何构建课程才能不仅易学,而且符合教学目标?”只学“结果”呢,不是要学“过程?”现在强调学习“知识何来”,也就是学“过程”。数学课程应该以数学过程为基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学科内容为基础来重新编制。数学是一组过程。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数学化”,那么,不仅是确定哪些数学课题对于中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重要的任务是选择哪些过程可能会更好地为提高公民素质服务,以及什么学校实践可能帮助学生学习这些过程。 在一个计算机化的社会里,这些过程应包括:比较、分类、排序、抽象、符号化、一般化、…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入“数学化”这个术语之中,如何才能发展数学化的功能呢?“过程”能够作为数学课程建构的实际可能的基础吗?等等仍然是研究的课题。 第三,重视数学的应用近年来,对于“应用”,对于使数学教学“贴近”实际,对于“数学模型”的教学,已经有许多谈论,事实上,数学教学历史上总是具有很强的职业的成份;只能随着中学和大学的学院化,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才被忽视,但是教“应用”和使用“现实生活”例子的问题仍有待研究。“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许多解释,有些人为的非现实生活的例子,也可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可能养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不能一概否定,还有一类传统的例子是过份“现实”的,是直接从职业中拿出来的,如薄记、税收、联系特殊地方工业的数学,如“三机一泵”这样的现实例子,这就有一个“谁的现实”的问题。这些例子只是社会的一些特殊需要,不足取。…就算排除了这类实例,还会有多种形式体现“应用”。比如,“守门员如何站位才能缩小对手的射角?”、“攻球员应当把球带到离球门多远处,他的射球位置能取得最大射角?”这些问题把数学与实际情境联系在一起,对有些学生有吸引力,但并不是真用数学解决问题,没有哪个球员会这样去计算他们站立的位置,数学的应用主要不在于这样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这种“联系”不可能总是结合学生“实际的”,正如Carson说的,“现实是主体和时间的函数,对我是现实的,对别人未必是现实的;在过去是现实的,现在不一定再是现实的了。”可见要使课程有“应用”性是既复杂、又长期的问题。 前面说的都是用来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现实”例子,当数学用来为现实服务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例子,它是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学生熟悉的社会现实问题,这种问题不仅有社会意义,而且不局限于数学一科,不要用到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加强实际应用,是教育传统中长期持续的工作,1918年Kilpatrick讲的“在社会环境中有目的的活动”运用“设计”、“兴趣中心”来激发学习动机,即所谓“设计教学”法,这是老例子,但也有一些新例子。 现在有一种愿望:在中小学引进跨学科的,以社会为基础的设计工作,在这种设计工作中,学生会看到数学如何才能够应用到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上去,并且可望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会自然地产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实际上关于数学建模的学习包括了各种水平的活动。现在有必要研究许多模型,明确“数学建模”的确切意图。2000年的一个重大挑战不仅是提供在学校能够学的应用的实例,而且是更深入地研究各种类型应用的教育目的和正确性,所以学生如何运用数学必定是九十年代一个主要目标。这里有三种可能的选择:第一,在数学课内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直接引起动机,要求学生具有数学以外的知识;第二,数学应用于其他课内;第三,数学应用于跨学科的设计(项目)中,这项工作在未来的年代中是值得认真探讨的开发性的工作。 第四,关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范围也在日益扩大,日本已把问题解决纳入指导要领(教学大纲)。美国的课程标准。仍把问题解决作为“一切数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整个数学课程要围绕问题解决展开。英国也是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来对待的。而对文化压力的增长和新技术的挑战更加显得问题解决的重要。认为要通过教育中的更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来回答迅猛的技术革命的问题,这里的原则是: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明天需要什么,那么最好的回答是用思想武器武装下一代去面对的新的挑战。当然不能低估实现这种措施的困难。和60年代的“新数”不同,“新数”至少有大学训练的教师是了解其内容的,而问题解决除了少数人外,对绝大多数人都是全新的。 荷兰在1981-1985年间为文科开发了一套新的16-19岁的数学课程,对数学作了现实主义的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在把它们数学化之前,先直观地考察,进行数学化,变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这和“新数”的结构主义的处理恰成鲜明对照。 有些建议,通过数学建模把更多的问题解决因素引进高中数学: “我们确实要学生能够把他们的数学技能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只有通过活跃的问题解决他们才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可以是现实的或者纯数学的,统一它们的是,它们给学生以机会去: 应用他们的数学技能;小组活动;表现创造性、想像力、革新精神、批判性;激励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2030年的同学聚会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射进屋里来,暖洋洋的,我慢慢地睁开朦胧的睡眼,电子日历上的那一行字首先映入我的眼帘:2030年6月30日,对了,今天可是小学同学聚会呀!我赶紧穿戴整齐以后出了家门,我通过“电脑地址查询”知道了地点,原来是在太空城市里。

我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心里格外舒畅,身旁的百层建筑物,就像是这个城市的卫士,我和这些“卫士”比起来,显得那么渺小。这些百层建筑都是倒三角形的,上大下小,这样建筑房屋不占面积,还可以节省许多材料。这些材料是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型建筑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不但轻便,而且十分坚固,价格也不昂贵。

机器人杰克开着宇航飞机,来接我去太空城了。这架宇航飞机速度非常快,在太空中超光速飞行,它是光速的十倍。我坐上飞机系好安全带,飞机就起飞了很快就冲出了大气层。我们遨游在辽阔的太空里,那行星飞一般的闪过。我向远处望去,看到了那昂首腾飞的飞马座,身穿白沙服、头顶花冠的美貌的仙女座,还有慈善的仙后座和正直、贤明的仙王座。

忽然,我远远地看见,在一望无垠的太空里,隐隐约约有一个闪光点,过了一会儿,只见它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再过一会儿,一个建在雪白的云层上的雄伟、美丽的太空城市,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走在太空城里,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怪不得远远地就看到了它!这里的楼房很别致,还有许多绿色植物。我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广场上,这个广场是给人们休闲、聚会的场所。这里有许多柔和的光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既美好又舒适。

“洪宇、洪宇!”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我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跑过去,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她留着长头发,穿着牛仔裤,白衬衫,天气很冷,但她只穿了一件衣服,那是因为她穿了新一代的用电脑控制的保暖内衣,要热就热,要冷就冷。我看着这位中年妇女,觉得很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是谁。“嘿,我是尹曼青呀,怎么,认不出我了吗?”原来她是尹曼青!我再往后一看,发现我们同班同学都来了。大家坐下后各自谈了分别以后的情况,还谈了各自的成就。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才知道尹曼青当了现代科技画家,马国译当了军事家,周子程当了一名医生,而刘笛笛则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大家在一起谈的十分热闹,尹曼青这时对大家说:“我经过反复研究,通过专业网站阅读了许多资料,总结出了以前油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再把好的和新技术进行融化,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油画技术......。”

正当我听的入迷,有人提议让我谈一下我的经历,于是我便毫不谦虚的谈了我的发明:“我发明了一种‘微型电脑’,这个电脑不用的时候,可以变成任何一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小东西,比如,衣服上一个小小的扣子,我们不用的时候,它就好象是一个普通的纽扣,如果要用的话,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按一个开关,或者通过大脑发出一个指令,在你面前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电脑屏幕。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光形成的,我从光里提炼出了一种叫‘K’的物体,可以使光变成一种稳定的固体,成为电脑很好的载体。它不但容易操作,而且功能还十分强大,你只要有需求,它就能够给你办到。当然,如果让它做坏事情,它是不会答应的。因为我在设计程序时给予了电脑辨别是非的能力。”听完我的介绍,大家不由的鼓起了掌声。这时,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再过三十年,我们的祖国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发明呢?”

是呀,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孩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们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过三十年肯定会更加美好。这时,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