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英文为run across,是很美的一个词。遇见,是命运的安排。尽管,我不是个纯正的唯心主义者。却也相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在摆布着人的生死病老,悲愁离怨,也许是的。

注定错过是凄美的遇见,留下的有无尽的遗憾,我欣赏的两个不驯的女子,因岁月的无法跨越错过了。

若张爱玲与三毛相遇,就有太多精彩了。才华切磋一下必不可少,惊世骇俗的行为也值得交流一下,那可热闹了。还有呢?女人究竟是女人,凑在一起,衣饰装扮也得八卦一下。噢,对了,感情的经历也很应该分享。

“爱玲小姐,我是读过你的文字的,”(想必是更开朗一点的三毛先开口)“着实念你的文字,入世笔俗又超凡,入人心,动人情,晓人理。”爱玲微笑,心想:莫不是知心!“但是,爱玲你的故事里,纵有令人窒息的阴郁,却未掩住内心的热情,对幸福的向往追求,但又总是不敢坚定。”爱玲怔住:“三毛女士,谢谢你如此对我看重。我亦是知道你的,你笔下写尽温暖,总有适合的温度传递出来,又使人深感放松也显示你的幸运。”她又停了一下才说“三毛,你知道吗?我向往自由的,着实羡慕你到沙漠的算是探险的旅行。”“爱玲,我自知是满足的,你也该看开,上帝未给予你自由天地,倒促成你的惊世文艺。”“话总是如此没错,但我也是仅凭胆气莽撞闯荡。”毕竟不是十分熟悉,总是带点谦虚的。

“三毛,我尤其喜欢珠宝饰品的,你在沙漠游览,那里可有满地的黄金宝石,说与我来,也长一番见识。”“这个……倒是见到当地的阔太太总佩带琳琅的黄金饰物和着肥硕的身躯,很是笨重的感觉。再者,我却不习惯雍容的富态,总爱好自然清新的。”“那又是我们的不同了,我花季时未见得多少阳光,总被暗淡的衣物包裹猪,无法挣脱家庭的沉重,就由得现在发泄了。”“唉,也是不如意呀!”三毛心想,便又顺手替爱玲拢了拢两鬓卷发,借月光大抵发现有白华间生,想来也为乱世为家庭困扰。

一时间,天下间所有会出声的爬虫都来了,只听见它们此起彼伏的鸣叫了。

过了许久,瑛瑛开口:“妹妹,荷西真诚地爱着你,贴心守护你,你真有福气。”“可……可我们也不能死守终生,他先我一步,留下我于天地间孤独,那他呢?”触到妹妹关切

安宁之都

安宁之都"给城市诗歌,还以文乡诗国的命名“---牧羊人1.历史的门谁都无法追溯婴儿的降临是何年何月几时几分这是一段没娘的历史这是一段盘古开天地的原古传说相传西晋太康元年梅江河洪水泛滥河里的泥沙将一个婴儿的声音拖出水面从此,这里的天开了,草长了,花儿开了蚂蚁也陆续从洞穴出来运动他们开始支吾自己的语言他们开始舒展自己的胳膊并建起一座座圆圆的城堡关于上古的传说我只能以梦相告在安宁之都梦是年轻的上古的传说也是年轻的2.新庄一放牛班的春天不是简单的春天充满点暴力充满点野性旁边站着两头高壮的公牛他们正在为一只黑色的母牛(黑母牛向来都抢手)进行最后的战役一个回合下来胜者傲立战场败者逃之夭夭虽胜负已分可面对不远处的黑色母牛胜利者的鸡巴却怎么也硬不起来3.新庄二我庆幸于我不是一个男人的儿子我庆幸于我不是一个女人的儿子我庆幸于我属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4.城南大桥那时侯人很小,桥很高站在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明朝的水口塔以及香火很旺的永宁寺声音从堤坝传来人群蜂拥而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眼神都抛向了梅江河一具漂浮的尸体“看哪,他的头还在动,他还活着”一个嘹亮的声音从人群脱颖而出并被桥上的一位学生听见不到五秒种的时间只听见扑咚一声一个身子从桥上落入水中通过人工呼吸落水的人被解救回来学生成了我心中的英雄被铭记一时后来听说他得了大三阳5.永宁寺听说那个方丈去世了就是在我三年纪给我们讲佛法那个其实我已经不记得他的模样也不清楚他当时讲了些什么我是个与佛无缘的人却喜欢在寺庙游荡为一些红尘之凡事找一个解脱之窗口6.水口塔二年级的水口塔是破旧的几乎没人管里面黑忽忽那年我们去春游准备登上此塔同学饶小勇第一个破铁门而入只听见他哎呀一声头被铁门的钢丝划出一条长长的口子鲜血只往外奔从那次之后每次登水口塔我都会轻轻的,慢慢的低下头钻入7.唱戏那些化完容妆的女人看上去真美丽可是他们的双手却显的略微粗糙这些来自青塘的戏班子这些来自青塘的唱戏的女人是不是春节过后与普通百姓一样带孩子洗衣服扛锄头我不得而知但他们舞台上的惊艳、妩媚我至今记得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唱戏的人儿我却始终没有再遇到过8.东门桥头噼里啪啦那是少妇洗衣的声音上水上水那是壮汉划桨的声音这曾经是妇人的集散地这曾经是壮汉的集散地妇人们有序的做着妇人的事情壮汉门有序的做着男人的事情少女的子宫在这里等待新生儿的怀孕一条条龙舟象男人的精子快速的划向女人的子宫9.宁都起义纪念馆他日英雄今日鬼枪林弹雨梅江水两万征兵云集处军旗底下添春晖自古客家家为重苍发娘亲盼儿归清明佳节红地游青苔门前人心瘁10.宁都二中后来,如果我不写诗或许,将永远不会对这个学校曾经的校长邱国坤有点记忆其实现在的记忆也只不过是那本他曾编辑的《宁都翠微峰古代诗歌集》至于他长什么样现在在哪里与我无关今日提起他的名字仅仅是因为我遗憾于当年未能拜读他的这本书11.95严打天是灰色的可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拉上刑场的姓万的小伙子笑容是灿烂的当时的距离很近我很小,他很大他把我当小弟弟看待给我买零食那天是灰色的走在刑场的道路上姓万的小伙子笑容依然是灿烂的他那么帅气那么阳光我很小,他很大我只听见枪声却什么也不知道12.宁都中学阿,那天边的云朵就是您白色的荷叶群你苗条的身材婀娜的体态伴我度过每一个春梦哦,晚了,晚了那美丽漂亮的县城女同学早已穿上他人定做的嫁衣或许还抱着一个孩子了每当在都市想起这段发黄的闷骚的青春期心理无比难受这种情结也一直阻碍着我对于母校的关爱13.果园情父亲收起锄头扛在肩上从山顶往下望自己耕耘的这些果树站在父亲背后身为儿子的我突然觉得此时此刻特别渺小14.k粉你在动我没有动,是你自己在动我没动,是音乐在动,灯光在动一个个幽灵般的身体在慢慢的蠕动这应该是个现场的舞台剧对白都那么的充满舞台味他们把脖子伸得很长他们把手伸得很长他们能吻到曼哈顿女人的嘴唇吗?他们能抓住丰满无比的乳房吗?先生,请站稳了,地上可全是碎玻璃15.骑摩托车的,观后感一个女疯子在沿江路上裸奔有些在楼上拿望远镜望之有些在路旁瞬间瞥之有些在后面观之我从远处驶来看她的整体到她面前我油门放小看她的局部到她后面我用观后镜看她的屁股唉,要是这女人不疯真不错16.体育场陌生的外表怎能让我察觉到她来自宁都本土那些关于青草的生长鹅软石、以及自行车碾过马路的叫喊声都不见踪影踩在亮堂堂的大理石上除了陌生就是冰冷谁来温暖这个广场的冬天谁又来为她的夏天而降温这是个问题17.火的种族谈不上对火的信仰他们也并未预料在黎明时分,整个夜都被他们给点燃他们只是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火把寻找失踪的牛羊寻找丢失在田里的谷子关于火的源头在这座城市总是显的不经意甚至是滑稽18.马家坑在城市南边以天然的山为屏障形成一个巨大的坑阳光并不经常射向此处倒是闪电、暴雨长期往来偶尔有慕名者兴致勃勃地跳下去参观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爬出来为此,那些家中的妇人总是用恐吓的口吻教育孩子离那个坑远一些再远一些否则,那里的吸血鬼将把你吃掉19.美食街从大富豪酒店走出的醉汉与江湖结下血海深仇从新世界茶馆方向驶来的摩托车从醉汉正面碾了过去随后就是一块红砖拍中脑门血流成河四年了,为兄弟那场失利的血战我在梦里演练过数次的复仇计划20.县医院在门口等待的不仅仅是那些活着的穷病人应该还有更多的想在另一个世界寻求健康的穷鬼终究是穷护士妹妹的笑容吝啬的要命21.小十字街小十字街离大十字街并不远在宁都,这样的十字街多之又多而事实上,它早就有一个新名字只是喊了几十年的街道名一时半伙改不过来但终究有一天还是会改过来的22.孙中山祖坟此地无银其实此地真有三百两我虽没去挖但明明墓碑上清清楚楚写着“三百两”的字样我奇怪于那么多来此朝拜的仕途之人怎么没一个仔细看过那块碑文23.翠微峰关于她的美丽在山的脚下已经排满了赞美之词我刚磨好墨想挥洒几句千古之绝唱但实在找不到一块空地让我下笔有的时候我在想山脚下堆满了关于它的碑文就算我有地方可下笔或许用不了多久那千古绝唱也将淹没在无数的句子当中想到此处我便收起了刚余热的手24.冬天冬天的梅江河像一张巨大的床横卧着无数的怕冷的懒人25.商贸城的果农为了得到我家的油奶果水果贩子一不开价二围堵一个上午过去了父亲的果子无人问津面对围堵了一上午的那名水果贩子尽管她是一名妇女父亲依然坚决的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随即叫她滚26.给学生饭老板的思考一个鸡蛋居然能做出七碗鸡蛋糕这是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27.青龙岩,我的高三十班青龙岩往里走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千喜年的冬天在水库里一起留影的同学第二年去了南开大学西南财大重庆大学华东师大东北师大沈阳工大山东财大南昌大学华东交大.......8年过去了面对照片他们都去了哪里?他们都和我一样老了吗?28.北门车站坐上开往城市的客车坐上开往梦想的客车像坐上宇宙飞船瞬间逃离这个城市是的,我讨厌这个城市像讨厌汽车的尾气一样看都不想再看一眼后来父亲告诉我那天为我送行的亲朋好友除了挥手告别的还有挥泪以别的因为我没有回头所以啥也没看见29.下马岭听说这里埋葬了许多的达官文人还听说后来的文武百官只要路过此地便会下马跪拜这满山的魂灵在后来,就是现在这里每天都车来车往我相信其中有许多的人比如我这样的写字人心中曾无数次的跪拜过这里的先祖但他们以及我都没能真正去做有人会说你不相信科学有人会说你是傻B说着说着这下马岭的野草也就长了很多说着说着这世间的人也就老了很多30.奸杀发生在多年前罐头厂的杀人事件尸检结果为奸杀全城上下议论纷纷猜测形形色色的现场有人说是先奸后杀有人说是先杀后奸其实那池塘里的月亮是见证过凶手的高潮以及致人于死地的瞬间但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注定要让月亮独自守口如瓶到永久谁能翘开月亮的嘴巴呢31.箩夫如此崇高的职业在众人的眼里却敬而远之他们操练的不仅仅是一具具死尸还有城市的使命或许不懂文化但他们传扬着客家人千古不变的信仰为了能顺利地去到我的后花园在有生之年我决定看见他们就以礼相待32.卖萝筛的营销学无可厚非我卖的萝筛是全宁都最好的这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声音是真实的所以我的声音也是真实的“你打算买,我就打算卖,你打算卖,我就打算买”............33.文科生他们学习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后便提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伟大口号这个喜欢歌唱的城市从此变得鸦雀无声那么多的歌者被时代顶到一个角落他们习惯性的学习藏族舞蹈低着头,窝着背在黑夜与满天星辰一起共舞34.自慰人生最早的内疚来源于青春期频繁的自慰使得念书总不能集中精力对不起父母每每想到此处觉得自己特像一点不滑稽的小丑而当时最大的无奈在于每次都自我欺骗下次不干那傻事了!35.凤凰牌自行车穿过城南大桥的人,是我穿过博生东路的人,是我穿过解放路的人,是我穿过老衙背的人,还是我..........我的凤凰牌自行车两个轮子转过多少轮回斑斑锈迹记录着我与这个城市的青春爱恋36.坐山为王这里的孩子总喜欢玩坐山为王的游戏他们从小就开始有了王的想法他们取笑十岁仍尿床的孩子他们欺负胆小萎缩的孩子瘦弱的孩子越来越坚强健康的孩子变成了盲人不管如何那坐山为王的游戏从来就没停止过37.擂茶是和谐社会的营养品在这座城市有多少人喝过擂茶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擂茶当给您一个陌生的路人甲端上一碗香浓的擂茶你的心里会对东家的笑容怀有疑虑吗?38.鸡狗哲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宁都人口头的谚语每次我以一个宁都男人的身份衡量我的异地爱情时心里翻滚着感伤那些拥有鸡狗哲学的朋友都来给我把脉说我在错误的滋养女人的优越感致使我活得不如他们洒脱39.辣那个从吃辣家族走出的孩子来到都市奔波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不再大汗淋漓的去享受宁都式晚餐他甚至害怕这样的晚餐激活他多年未曾复发的痔疮40.村里的老人小路崎岖通山顶我捧着书从山脚沿路而上一边看书一边沉思那八十多岁的老人每天看见我每天都在说“怎么突然间,你长这么大了呢”41.新故乡他的虚无主义延伸到家园的重建年龄的根长进了故乡在千里之外他怀疑更多远走他乡的人在年少轻狂时忘记了母语的味道生活在告戒都市的水泥地有多么冰冷为此他决意要重建精神世界的故乡42.翠微广场据说这个城市又建起了新的小区和广场还有电影院、少年宫当街做爱的狗少了爱情象广场的花朵从电影院绽放出来一片片说着普通话的孩子开始微笑不可避免的是仍会有远到而来的农夫牵着黄牛从此路过留下牛粪一堆43.秘密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诗歌中隐藏的思乡情怀尽管今日告知大众也无济于事他知道这个城市传道士并不受欢迎这是这座城市的脾性他日英雄早已死去而长时间内它将处于英雄无主的时代44.反应喝这里的每一滴水我都会有一种疼痛感直逼我的喉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写字人的身体反应未免显的微不足道在80万的浩瀚基数面前民声太过空洞尚且扔下笔做一个吃酒的乐者45.东龙村东龙村的诗像陈年的黄酒被封在了酒坛倘若有人能揭开坛盖那酒香定能飘逸四方我斗胆舀来一杯饮下愿梦回九子之易堂蛟龙兄岂能不亦乐乎?46.自行车队七里说要在这里搞些惊天地的事情我能理解但未必这个城市给面子他们的脸终究是贴在一起的47.脐橙我试图将脐橙的外皮去掉让看见的人能感觉到她是甜的那些一看见脐橙的赤裸就反胃的人想必是这里的地道老农48.摸彩票,现代版的卖炭翁一车车的大米、柚子、红薯,大豆拉进城里当他们发现换来的是一张张空头支票便一泻千里,一顿长吁关于孩子的事情女人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被装上车满载而归49.三中的被迁史风水师说那里有龙脉前几年这里也的确好事不少可惜被有图谋的人拿去酝酿更大的阴谋这算不算一场智者的游戏呢?50.交通局的红灯区最好是讲普通话,哪怕你觉得瘪口最好说你是外地人,哪怕你家在隔壁语言的暴露会让你无地自容城市虚伪的惯性像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51.自做多情的人他总在对这里的女人说要洁身自好他非要用清教徒的思想来清洗她们洁白的乳房这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这仅仅是两个不同监狱的人进行的无聊对白谁也无法找出自己被囚禁的真正原因52.重色轻友那个看似假小子的女人变得更加妩媚,并且有了男人她带着她的男人来陈女子酒店赴宴好友多日未见用手在她脸上轻轻一划殊不知女人反目成仇众目睽睽之下,转身而去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我记得那晚桌上的人都喝醉了53.河的拐角我长年住在梅江河的拐角看见公路上一辆辆汽车从拐角驶进城市小黑从没见过河的拐角站在河堤上他陷入一片沉思我为此惊讶许久54.父亲他一生操劳培养出两名本科生他把全村的孩子送进了县城念书他用自己的执著为村里迎来绿色的花园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儿子心目中伟大的英雄之举55.情话不管如何恋爱仍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发生每次路过您家楼下我都会停留片刻在心里默念这句不变的情话也只有回到这座城市我才会有为数不多的寂寞感56.树他们怎么知道10年前,街道两旁的老槐树是市民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他们怎么知道毫不费劲的用一条锯子就能把秀长的城市拉成个矮胖子他们怎么知道那些被砍得树并没有变成纸而是变成了一堆灰他们怎么知道城市并没有升温而是老槐树没了57.荒地离县城不远的郊区越来越多的荒地像一张张空闲的床有序的安放似乎都在等着一些人将他们睡满当要等的人儿还没来他们就一直这么安逸的光等着这跟思春的女人毫无分别58.老电影院一代人的记忆在天堂电影院随着胶片慢慢放映屋顶的电风扇转的忽快忽慢还有不少是坏着的两边的厕所并不太干净偶尔有情人在接吻那个爱拍双手的大井巷的傻子还会在新的影院出现吗?59.建国街走着走着一会儿的功夫就走完了这条县里仅存无几的老街道是我的步子变大了还是街道变短了这是个问题60.匹配在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造出迷幻的,单纯的,彩色的都市梦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保持县城的安宁他们含着气,坐上车来到陌生的城市拼命的深入再深入最终彻底的把梦给破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当地男性的硬度61.哭丧歌县城就像个奶娘通过讲客家的母语通过喝梅江的水通过吃赣南粮仓的谷子通过听市井的叫嚷最后教会了这里的百姓一首古老的曲子没有成型的谱子没有不变的歌词但在失去亲人的时候都能吟出同一曲悲伤的歌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它是这个城市,乃至客家人最伟大的作品62.误区他们出去了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偶尔回来他们为了让乡里人看见他们的改变他们的着装与众不同他们的气味与众不同他们的语言与众不同正因为这么多的与众不同城市的识别码亮起了红灯他们说县城变了他们说这里的服务员素质差了所以每次回家他们都要用都市的腔调伪装在小县城里的空洞63.2001年2月14日谢谢你在新世界糕点店当我说要赚钱为你买一朵带刺的玫瑰你没有当场点破一个爱情白痴的愚蠢行为64.90年代,打工一族尽管他们穿着西装在村里看上去如此别扭但我依然对西装所在的那些城市充满无限想象从他们的嘴里我想象都市丽人我想象城市马路的宽度以及站在城市至高点想飞的感觉随着交通的发达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台球桌搬到了乡间小路穿客家服饰的姑娘不见踪影65.流鑫婚礼的启示他游走四方多年后选择了回到家乡为了一个能讲共同母语的女人他放弃了都市梦在翠微峰山上他陪着穿婚莎的新娘接受晚霞的洗礼父亲像条凶猛的猎狗整日站在村头叫嚷他把儿子阻止在千里之外自食其力关于儿子的性关于儿子的爱并不是他的责任他所能做的就是用怒火般的眼神叫嚣儿子支离破碎的梦66.袭警过后为了替村民打抱不平他把苦练多年的拳头挥向了前来的警察后果可想而知他被送进了当地的监狱-马家坑在他出狱的当天全村的百姓像欢迎大战而归的英雄一样夹道相迎,鞭炮相接当他正要以英雄的名义用笑容致敬时臃肿的脸膀让他笑的痛苦不堪67.杯酒人生他们的游戏今年春节照常进行拼酒、玩塞子、high歌酒桌上,原本属于我的位置被另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给替换我身在他乡感叹这永无止境的杯酒人生68.历史的骨头太阳真的下去了老黄牛真的下山了月亮真的没有起来那块刻满古文的牌坊真的只能触摸却看不见他倔强的像个孩子非要把房子烧了非要把头发点燃让这里的夜看起来更明亮快要入睡的黄牛见火吓得四处乱窜69.中学生物老师他们总是在你羞答答的嘴角造出一个个先生而后立即死亡的命久而久之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墓一个无人祭奠的坟墓70.孤儿人之初,性本善可从小到大没人告诉他们的娘是谁?他们成了有娘的孤儿他们成了县城的野孩子他们习惯性的骂娘以此掩饰自己不认识娘的痛苦他们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愈来愈叛逆他们的娘到底在哪里呢?71.孤独者说站在街道的中央对于大家的漠视他认定为自己的身体被错误的审视他抱着这样的心态在这座城市等待在这座城市享受他也从来没认为身体的孤独与这个城市有多大的因果关系72.蹲写作的纵多灵感并非来源于对城市的又一次抚摩比如,蹲在厕所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想到家里那点事比如,蹲在天台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想跳登顶之舞那些看似简单平凡的姿态往往造就出民间伟大的艺术家73.别把有热爱之心的人当成傻子别把一个男人嘴对嘴为另一个溺水的男人做人工呼吸看成是件恶心的事情别把一个女人的同情心看成是形式上的道德体现别把那些在街道上看热闹的市民看成是没事吃饱撑着的人别把他们的抒情看成是城市的矫情总之,别把他们对生活满腔的热爱看成是这个城市的虚情假意74.时空的跳跃当烈日让整个县城上升到40度空气已缓慢的像个卧病在床的病人他们足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一只蚂蚁从街道左边爬向右边他们足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躺着、蹲着、泡着、聊着烈日在装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无处藏身他在同上海的时间进行赛跑尽管他有些累但用两个小时看蚂蚁过街躺着、蹲着、泡着、聊着他将成为城市的弃儿城市像个隐性的烈日射的他无法呼吸75.民间奥运有的时候上电视的民间未必是生活里真正的民间有的时候生活里的单纯却总会在一些人的眼里赋予重大的深远的始料不及的敏感的意义这可把全城的百姓吓坏了76.仕途的牌只是因为受一块牌匾的影响文人喜欢当官当官的喜欢用文人的腔调这哪是牌匾这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一团乌云这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一个魔咒77.城里城外他们早已把梦搬到了山顶一脚远射便可送到千里之外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开始麻木,开始厌烦口水横飞城内生活在城外多年的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珍爱一生的故乡这块在梦里不断被抚摩的肌肤怎么就被淹埋在一堆口水之中呢78.炼锅炉我把自尊倒了进去我把妥协倒了进去我把承受倒了进去我把压力倒了进去我把小我倒了进去是不是真能炼出一块亮堂堂的好钢呢79.力气许许多多的诗者在512的特殊日子里给了自己的诗歌以生命命名他们就那么轻而易举的将生命写入自己的诗歌他们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歌颂了悲伤与坚强比起地震的现场我不知道一纸诗文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想到此处,我不禁为文字羞愧为矫情的现场模拟而忏悔为此我拒绝写任何关于地震的诗歌80.过火那些在另外一个城市被偷走初夜的女人如今要使劲的将自己的身体洗得白白的洗得干干净净他们愿化作一条白蛇在换秋的季节把一个季节的皮脱在他乡从此安静的不带任何杂念的在家乡结婚生子过火81.搬迁有人说,他们是公仆所以他们更适合在凌晨抬着锅,举着火把踏着迅速的节奏从百姓睡梦边缘偷偷搬迁到他们的新房子里有人说,他们的新房子太过华丽这与他们公仆的身份格格不入所以他们最起码要在行动中体现出他们公仆的身份难道明月高照寒风潇潇就能装饰公仆的脸庞吗?82.年轻气盛一个被女人抛弃的男人他时而愤怒时而颓废愤怒来源于被甩得不爽颓废来源于他总在工作上用毫无意义的行为打击报复自己失败的情感记得第一次的失恋我也曾向天发誓让某某人后悔一辈子现在想来我该一辈子去感谢那样的失败!83.堆积木快感并不在于将一块块木头最后垒起一座美丽的城堡它来源于将美丽的城堡进行一步步地毁灭从底部开始抽还是从顶部开始抽更习惯于从中间开始当仅剩一块积木作为唯一的上下支撑时我想毁灭的快感就此来临84.噩梦他们为何在梦里出现这些被定义为叛徒的人儿他们居然通过魔法进入到每一个小孩每一个长者的梦中进行着赤裸裸的游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的亲人、朋友不仅置之不理反而还恢恢一笑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他们是同谋的怪异想法85.三更为了生活在这个点我依然在办公室工作爱人早已进入梦乡此时此刻真想钻进去彻底看看她的梦里是否有我的影子86.男性主义我的主义更多来自于父亲我不可抗拒的接受了他的父教男儿的志长进了胸男儿的泪停止在泪腺或许血气方刚的轮廓在娘胎里便成了型但这么多年他却一直不能给他的妻子我的母亲一个关于男性主义的完美答案对于儿子角色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失败的父教面对我的爱人我不得不重新准备一场考试87.看落日的年代落日在莲花山顶逗留片刻它要用最后的红来衬托梅江河的堤坝确切点说是衬托从那里走过的一对对情侣88.杠杆离开菜市场他叼着烟脖子微缩双手擦进兜里肩膀上的扁担以及两头的箩筐在向这个冬天的早晨展示农民的平衡美学89.以点歌之名90年代的某一天县城流行点歌他们要为老同学的婚礼点首《大花轿》回到家中他们等待所点的歌在电视里在大街上甚至是收音机里流出当所有人都在听《大花轿》时电视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大花轿下面的点歌人,名字写错了,赶紧改过来,重放一遍。”90.把上海的情诗带回家这个城市太忙了我甚至没能找到一个适合的空地给我的女人讲一句贴心的情话我知道,在这个城市送给她我的情诗她没空去读尽管我在凌晨两点在工作之余为她准备了我的情诗但我仍然觉得应该在蔚蓝的天空下宁静的小河边献上我的情诗才能感动她91.把艺术打回原形把节外生枝的东西砍掉把助长幻想的因素砍掉让艺术家闭嘴让诗人也开始闭嘴艺术家和诗人为渲染所谓的奇迹为赢得更多的崇拜与掌声总会从菜贩子那里学来一套营销让观者进入他们的圈套我们尚且把艺术打回原形让这个城市的艺术自然成长92.屏蔽事件在更大的魔面前你睁开眼看到的是一片空白或者是马赛克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也未必是件坏事93.拯救城市小丑他们一个个带着别人的赞美入住到易堂在这里他们互相恭维、谈风颂雅而更多的人他们在易堂的门外在人民的中间扮演着滑稽的小丑角色危机在于他们将被贴上二流子的罪名经历一场艰难的逃荒5.3张萌杰

别再提什么“90后”

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别再提什么“90后”

⊙ 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周 彭

“夜读古人造反诗,梦回沙场千里行。焚身破胆何足惧,敢为万世开太平。满目死水荒芜时,先哲往圣死绝地。纵有天骄少年王,难寻伯乐助一臂。万箭齐发射雄狮,群氓合力杀无忌。耀阳难得开云见,独擎火炬照万里。梁公西去少年在,神州风雷必再起。谁言中华无狂人,不敌晚唐莽将军!”

上面这首不文不白的歪诗,是一天半夜我在灯下读黄巢诗作之后所写。想那时,我也曾为一面名为“90后”的大旗在这个东方古国的土地上竖起而体味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豪情。想我中华之大,已有60、70、80三代人才出世,似乎现在到了扛起我们“90后”大旗的日子了。于是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美国的兄弟(他是华人)说了关于“90后”的种种“狂想”,可他来了一句:“我最烦别人以某个标签把我和一帮毫无关系的人绑在一起。”我那时一愣,随即将那投枪与匕首的方向调转,与他一起痛批那些以“××后”来为人归类的人了。

而那时的转向,我认为并无过错,我今天看见这有关“90后”的题目时,首先想说的就是:

“别再提什么‘90后’。”

其实,所谓“90后”一词是“80后”的衍生物。那时有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争议,于是就有“非‘80后’”的人出来造了“80后”这个词,在这个名词之下将韩寒、郭敬明、李海洋等年轻写手捆在一起以便于评头论足。其实早在“80后”出名之前,就有类似的划分。“北大怪才”余杰就说自己虽然是七十年代出生,但是自己的同代人却不能以“70后”划分。七十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思想近似于“60后”,后半期出生的人思想则近似于“80后”,所以,“70后”的划分是不存在的。而“80后”的韩寒也说过,自己从来没声称自己是“80后”,这个帽子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余杰、韩寒不可不说是“70后”“80后”中名声很大的作家,也是我欣赏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却都“背叛”了自己头上的“××后”的帽子。这并不奇怪。老是有人喜欢用一个泛指的名词将一群人归类,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的认识,就想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他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他们后生可畏,但仍不成熟;说他们观点独特,但言语偏激。于是一个个摆出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祥面孔对他们颐指气使,完后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于是,我们发现“××后”这种分类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在于为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寻找理论基础。当然,这词一传播开来之后也并非都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不少人在网络上使用“××后”的名词,乃是用于所谓“论战”。

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我们使用“××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诸如“‘80后’是自私的一代”“‘90后’比‘80后’更自私”这样荒谬的论断。人的本质特质在于精神主体的自由,即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认为一切思想的本原与终极都是哲学,因此一个人的特性实际上源于他如何看待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思想的形成必定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出非常相似而广泛存在的思想,即使有,也定然是经历了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本质上并不等同。因此启蒙时代有康德、卢梭、伏尔泰,工业时代则有马克思、杜林、詹姆士,后工业时代就有萨特、福柯、马尔库塞等。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划分所导致的人的划分。但我反对“××后”的原因不在于否定这种影响的存在,而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应当在层次或范畴上加以限定。不是所有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就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贫乏的几个词语构成几个标签贴在我们叛逆的额头上。黑格尔和叔本华、陈独秀和胡适都是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在那页历史上书写的分歧与争吵至今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爆发出浓烈的火药味。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不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能是机械或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世界真的给我们以某种共性,那应该就是对“活死人”状态的普遍焦虑,对过多共性的广泛排斥。但我仍要强调,这种焦虑与排斥,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与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很多人在以往焦虑与排斥的痛苦中徘徊而又不能找到新的信仰与动力,于是把“为了亲人而活”或“为了祖国而活”之类的自欺想法拿来麻醉自己,让行尸走肉的麻木状

李白的月亮

夜来了,月亮还没露面。我怅然若失,临窗伏案拜读李白,追寻明媚的月光…… 诗仙李白(生于公元七零一年,卒于公元七六二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他超过了许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过了许多功绩彪炳的将相,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达到了名扬四海的地步。诗圣杜甫曾经有诗赞孔明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咏怀古迹五首》)藉此,我克隆一句——李白如月垂宇宙。 检阅李白的诗歌,我发觉他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生和月亮有缘,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李白的诗歌,可谓包罗万象,内容很广,然而就连他写妻子儿女以及他所陶醉的名山大川的诗,也不过几十首,这些诗和李白写月亮简直不可比拟。他以无限的深情,向往着月亮、讴歌着月亮,特别是在晚年,这种爱更进一步地深化。一生之中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路难行》)。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间竟是如此不愉快,那么什么地方最纯洁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了,似乎只有月亮,才能使他得到解脱,以后人们传说他去捉月亮决非偶然,不正是他追求理想去了吗?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然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去。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写了一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却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眉山上的半轮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静之际,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即已归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他在这首小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但是不露痕迹,不厌其重,反而显得天然浑成,随分自佳,含情缥缈,因而“古今目为绝唱”(王世懋《共圃撷余》)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谢安等古代政治家自况,因而始终不愿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一生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巚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出蜀漫游了十六年。在这期间,他为创造条件,实现宏大抱负,辗转各地,用各种方式同各种人交往,他曾为经济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讪笑,有时他也感到苦闷和彷徨,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他的政治热情。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 ,唐玄宗为炫耀他的“开元盛世”,诏令荐举文辞秀逸之士。其时,李白正和道士吴筠隐居于浙江的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吴筠首先受到玄宗的征召,由于他的直接推荐,更由于贺知章的间接支持,加之李白早已名动京师,因而唐玄宗也派人召李白入京。但是,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变成了骄奢淫逸的享乐天子。唐玄宗赏识李白的绝世才华,召其进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诗章,歌颂升平,增加宫廷生活的乐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前往长安前,曾洋洋自得地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到了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说:“此天上谪仙人也。”(《旧唐书·李白传》)踌躇满志的李白,误以为前程灿烂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从此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他的抱负。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为唐玄宗献上华美词章。君主高兴时,亲自为他调羹,以示宠爱。宠爱不是敬重,李白不过是唐玄宗的高级玩物。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后,李白很是痛苦了一阵子。然而,他没把这痛苦放在脸上,而是化入了酒中。虽“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除了酒,别无其他消愁的法子。他和贺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常在一起,把酒喝得烂醉,人称“酒八仙人”。酒喝得多了,原本很狂的李白,现出了更放荡的狂态。他是自视甚高之人,从来就看不起那些权贵,此时胸中有气,索性将权贵当成了他玩弄的对象。他借着醉意,斜卧在殿堂上,吆喝着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为报复,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奉诏而作的《清平调》中“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将她与赵飞燕相比。由是,杨贵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实职。李白的狂态,不止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权贵。权贵大都一致讨厌李白,联手把他逼在清客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李白在京师长安仅被闲置于翰林院,非常不满现状,曾写《古朗月行》,隐而喻之。诗云: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接下来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玄宗的荒淫享乐与杨国忠等谗谄蔽明,表示了忧怨和沉痛。 由于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抱着“不屈已,不干人”的态度去“平交诸侯”,所以屡遭奸佞谗毁,“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为此,李白闷闷不乐,时常对月自诉,借酒销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一)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李白成名在诗,然他的壮志不在文坛,而在政坛。他作诗,竭尽心力作诗,将诗作得登峰造极,却不想以诗人身份终老此生。他有浓重得化不开的政治情结,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一生不能释怀。如同当时所有诗人一样,仅把诗作为敲门砖,以敲朝廷的政治大门。李白见做不上官,实现不了抱负,再也不愿呆在朝廷受那窝囊气,由是弃了许多文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翰林待诏之位。 天宝三年(公元七四三年),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漫游四方。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丰富的经历,宽阔的眼界,使他酿出了更神奇、更瑰丽、更豪迈的诗篇。看似闲云野鹤的李白,作诗虽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然这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决然没有出世的念头,也没放弃与生俱来的抱负,一直在寻找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然李璘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克广陵(今江苏扬州),取金陵(今江苏南京),割据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实意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住这个风云动荡的机会,靠着李璘而建功立业。然而,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璘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就遭到兵败被杀的下场。李璘败后,其性质被定为唐廷的叛逆,作为幕僚的李白,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 ,中途遇赦,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来的蜀僧去长安,李白追忆峨眉山月,感慨万分,写下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尽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远拒绝于政治之外。人在旅途,李白难免望月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故乡。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已愈花甲的李白流寓当涂,尽管身体和精神状况均已不如从前了,但仍放情纵饮, 旷达豪侠之气溢于言表: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写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诗中,并给月亮起了几十种好听的恰如其分的名字,这是李白写月亮的特点之二,比如从形象色彩上写的:有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弯月、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的:有山月、海月、云月、风月、花月、沙月、青天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云外月等。如为了对历史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有汉月、晓月、寒月、古时月等。李白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虽然各种景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月亮。在他看来,每个地方风景、人情不同,月亮也随之不同,所以出现了:天门月、金陵月、秦地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五溪月、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瑶台月、秦楼月、峨眉月、沦岛月、淮月、楚关月、秋浦月、西江月、边城月、碧山月、后湖月等等。此外,还有像孤月、新月、浮月、好月、高月、归月、禅月、席月、万里月……。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诗中,就使用过四十五次之多,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夜,已深了; 人,已醉了; 歌,已终了; 泪,已尽了; 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后一刻了。 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笔记此至,我仰望夜空。月轮已到中天,遍洒着清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我感觉着造化的玄妙,心灵追随着那静静燃烧的光明的火球栖止半空,没有思想,只有一缕无由的感伤…… 柳永的秋天 周游 又是一个秋天。可能是潜流在血脉中那份古意吧,我喜欢“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然后阅读柳永…… 在北宋著名词人中,柳永的官位是最低的一个。但他却以毕生精力从事填词,称得上是北宋第一作词“专业户”。众所同知,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词在北宋的地位远远不如诗,是一种尚未被普遍承认为“正统”的文学。就连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文学家都不把词收入代表自己成就和水平的文集,只是为了不至散失才集外单行刊刻。出身官宦儒家的柳永,就其学问和修养来说,写诗大概不会是件难事,但他把全部才情倾注在词的创作与革新上。这可能是由于诗庄词媚,柳永迷恋“偎红依翠”的生活,情感自然需要宣泄,而词这种文学形式就像当今流行的通俗歌曲适合吟风弄月,抒情示爱,加上仕途失意,促使柳永对功名富贵以及一切“正统”采取某种轻蔑的狂傲态度。 柳词当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水,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语》)。仁宗皇帝开始也很喜欢柳词,每逢宴饮都要侍从再三歌唱。后来,柳永去考进士未中,就作了一首《鹤冲天》,控诉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既然不能中进士,得功名,他索性改变人生取向,认为做个“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于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不过是柳永牢骚太甚,一时忍耐不了,说说气话而已。但是,这个“鹤”真是“冲天”—一仁宗皇帝听了那首《鹤冲天》后十分生气,从此不再允许宫廷歌唱柳词。当柳永再次赴考时,考官已准备录取,但是仁宗皇帝在放榜前特意把他的名字删去,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样,柳永便又落第了。 中国文人在怀才不遇时往往表现出对世俗功名鄙弃的高姿态。本是为所弃,偏说有意弃世,气魄虽大,却难免有些矫情。面对科举悬示的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柳永根本没有放弃那个显然是被放大的了机会,终于在四十七岁那年改真名“三变”为“永”才得进士,勉强进入仕途,但是此后却长期任地方初等宦职,蹉跎十年,恰逢那年秋天出现寿星(寿星即南极星,又称老人星),柳永认为时机正好,便欣然作词呈上仁宗皇帝: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雾。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机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夜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这首词写的是:在月明风清的秋夜,皇宫一片静寂,这时老人星出现了,在这歌舞升平之际,正是祥瑞征兆。这首词充满对仁宗皇帝的吹捧,洋溢着一派歌功颂德的情调。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是成功之作。然而,仁宗皇帝刚读了开头一个“渐”字,就老大不快了,认为这个字不大吉利。当读至“此际宸游,凤辇何处”时,他毛了,因为这是他的忌讳,他曾在一副挽词中用过这句话,可天真的柳永哪里知道呢?而当看到“太夜波翻”时,他火了:为什么要用“波翻”?怎么不用“波澄”?一气之下,仁宗皇帝掷之于地,如同秋风扫落叶! 柳永莫名其妙。因为按照北宋规定,柳永当了十年的地方官,该改任京官了。于是,他就跑到宰相晏殊那里探问究竟。值得一提的是,晏殊曾经亲手引荐了范仲淹、韩琦、富弼、孔道辅等一批精英,集一时人才之盛,台阁为之生辉。但是晏殊没有垂青柳永,却以轻蔑的口吻垂询:“你最近写词了吗?”柳永实话实说:“写词有什么不好,你不也常写词吗?”晏殊听见柳永如此辩驳,也就毫不客气了:“我虽写词,但我没写‘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定风波》)这样的艳词!”柳永见此,只好讪讪而去。 可以想象,既有仁宗皇帝批示在前,即便柳永夹着尾巴重新做人,晏殊也是无能为力。何况,晏殊身为宰相,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他认为柳词艳俗,当然也就讥笑柳永了。 后来,柳永听说有着布衣之交的杭州知州孙何可能要任宰相,立即趋炎附势,苦于孙府门禁甚严,几次求见,都被门卫挡在门外。后来得悉孙何常邀歌妓到府上佐欢助兴,于是投其所好,写了一首《望海潮》,去求红粉知已楚楚:“我很想拜访知州,可惜没有门路,如果你参加孙府的宴会,就请你唱这首词;如果他问这词是谁写的,你就说我作的。”果然不久,孙何在中秋月举行宴会邀请楚楚唱歌,楚楚也就唱了这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醒听箫鼓,吟堂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描述了西湖的秋色、钱塘的壮观和杭州的繁华,意境很美。此外,还写了孙何千骑跟随游湖的逸兴。这首词经过楚楚婉转一唱,果然引起了孙何的兴趣。孙何当即召唤柳永入府共度良宵。据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经引发金南下攻宋。此话当然荒唐,怎能把金军侵略的罪名加到柳永的头上呢!不过,我们由此可见“东南形胜”传播之大,影响之大,如此大作,只是为了讨好孙何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好在还有歌妓争相传唱,想来也不至于被埋没。 面对上述柳永的秋天,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填词只是他邀宠求赏的手段而已。尽管他的吟咏大都有感而发,但是脱离了文学的本体。他的人生感触不显现攀援政治的印痕。诚如叶梦得所言:“(柳)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已累……面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避暑录语》) 可以说,柳永是不正经的,也许一正经就影响才化的发挥。由于仕途失意,柳永终生漂泊,饱尝了游宦羁旅的凄凉风味,但他依然风流倜傥地在秦楼楚馆“浅斟低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貌似潇洒,却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和苦涩。晚年,柳永终于灰心丧气地骑马回到京都长安,面对秋风夕阳,自然慨叹: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夭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这首《少年游》词所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调与声调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首词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又消逝了那一份痴迷眷恋的情感,这里所弥漫的只是一生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这首词前半阕从景象写起,悲慨尽在言外,后半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柳词“工于羁旅行役”(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善于捕捉秋景来点染离别意。譬如《雨霖铃》,单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成了千古名句。他把“自古伤别离”的“多情”和冷落景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又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极具匠心。譬如《八声甘州》。写秋日行旅漂泊,思念亲人,欲见不得的愁苦,特别苍凉豪迈。就连平素不大喜欢柳词的苏东坡读后都说:“人皆言柳耆卿(柳永字)词俗,然如‘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杨洪《古今词话》)确有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气概。譬如《玉蝴蝶》也写离情, 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此外,还有《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倾杯》(“鹜落霜洲”)、《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卜算子》(“江枫渐老”)、《诉衷情近》(“雨晴气爽”)等词都是组织秋景作为抒情的衬托,几乎篇篇离不开离愁别恨,实际上词人思想的深处并不那么单纯,无论怀念故乡、故人、佳人或佳期的时候,都深深地织进他的身世之感,流露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无论怎么说,柳词大都是在社会的压抑和自我的矛盾中怅惘失落的产物。柳永的秋天是一种复杂的心灵意象,足以反映柳永的情感历程。柳永自己悲剧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也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勤劳奋发的年青人,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新一代人的心声,终于走进了新时代,看吧!我们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我的家乡——赣榆县,赣榆县素有“黄海明珠”之美名,位于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枕沂蒙,北通日照,南襟连云港,是江苏的“北大门”,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我愿拥有天籁之音,站在舞台上纵情歌唱唱出家乡的美丽,唱出赣榆的自豪,让美妙的旋律传向远方。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能有什么变化?是的,照比全国有名的华西村、大邱庄,我的家乡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若是和过去相比,你就会发现,我的家乡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回眸家乡那苦涩日子——郑和帆影白云染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瓦屋,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在过去,人们为了节省一角钱,宁可花上半天时间去赶集;上班的人若能骑上一辆新自行车,就已能吸引无数渴慕的眼球;农家院养的鸡鸭猪鹅不值钱,山里的野货也不值钱……二、聆听家乡新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家乡的每一天,我都被家乡的新变化感动着,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激动。你瞧,农村里一个个农民新村相继建成:我们家乡以前的房子都是平房,而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耸立在我们面前。要是走进各家各户看一看,瞧一瞧,更让人耳目一新,房间宽敞,环境舒适,而且各种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以前的路都是碎石路,我还记得在我上小学到初中的时候,只要是一下雨,路面就会很滑。走路走到学校,鞋就变成了泥鞋,裤子也是一样。而现在,自从实行了村村通公路,我们家乡的碎石路梦幻般的变成了一条条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已不足为奇了。农村城市化已成为现实,宽敞的水泥路两旁整齐地矗立着一盏盏玉兰花柱型的路灯。路旁到处是标准型厂房,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替代了家庭作坊,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成了农民新村的一大亮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则是农民新村的又大大亮点。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迎着初升的朝阳,在家长的护送下高高兴兴地上学。家乡的绿化搞得特别好,别人都说:“红花陪绿叶是最好不过了。”现在我终于看见了,真的好漂亮,每次回家的时候,路过那里心里真是爽快。那些花飘出诱人的花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还有绿化带里长满了绿草,绿草里面还放满了鲜花。那些鲜花一周换一次,每周放的鲜花都不同。现在我们家乡有这些绿草、树林、鲜花点缀着我们家乡,让我们家乡变得更美丽、漂亮。……这些,都是时代发展的足迹。漫游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更是别有一番风趣,如同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街道两旁鲜花盛开,一幢幢高楼美丽又气派,商店里的物品琳琅满目,购物的人群川流不息。于2003年政府投资建成的步行街,是人们节假日出来逛街悠闲的好地方。城中心的和平公园仿佛使人来到了另一个年代,那公园中心的喷泉更为壮观。晚上的赣榆新城更美丽了,五彩缤纷的霓红灯交相辉映,灯光映着喷泉,徐徐微风吹来,享受着这美丽的夜景,别提有多惬意了。三、遥望家乡窗口镇——万绿丛中一点红柘汪镇是我县的窗口镇,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西两面分别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接壤。全镇拥有渔船余艘,年捕捞海产品5万余吨,海水养殖塘口1万亩,潮间带养殖区达到20000亩,年产贝类、鲜紫菜分别达到20000吨、8000吨。有万亩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市级花生良种基地。特种养殖品种有水貂、蓝狐、狼貉等,全镇养殖毛皮动物达40万只。东部沿海地区盛产太平洋牡蛎、锯缘青蟹、青蛤、九节蛏、梭子蟹和紫菜等海产品,其中紫菜、太平洋牡蛎、青蛤已申报注册商标,被市政府命名为贝类养殖之乡。全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了 “连云港临港产业区(柘汪)”。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00万元,修筑、硬化“三横两纵”园区道路13公里,基本达到“九通两化”标准。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工业载体建设,构建重工业发展新平台。以此为发展平台,大力引进石化、机械、钢铁类重化工业项目,把连云港临港产业区(柘汪)建设成为配套完善、规划科学、环境优美、物流通畅的苏鲁边界一流的现代化重工业园区。朋友,用不着多举例,你肯定已经感觉到我们家乡的新变化,是不是正为我们赣榆新城叫好呢! 如今,家乡又传喜讯,家乡的工业和旅游又与外商签定了合同,将带动我们赣榆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到那时,你再看家乡:变化多大!学 校:赣榆县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

作 者:闫超越辅导老师: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