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中的故事

我成长中的故事

锦州市实验学校8.3熊佳慧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瞬间我已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到今天的我,我无时无刻不再成长着。成长之路上有坎坷,有快乐,有收获,也留有我失败时的泪水,成功时的喜悦,辛勤的汗水······

成长的快乐:成长就像一块甜甜的奶糖,含在口中张开嘴,令你回味无穷。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故事。那时候我总是认为我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多想时间能够停下脚步歇一歇,留住这幸福的时刻。

然而我没能留住时间老人的脚步,我进入了小学,一年级时,我喜欢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背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领略了可爱的大白鹅,又见赏到李白就《静夜思》感受到他那思乡之情。六年级,是我即将告别母校进入初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光阴似箭’从未有过的不舍,涌上心痛我明白什么是拥有是不知珍惜,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六年的师生情,六年的友谊。小学六年我获得过许多荣誉,每一次的荣誉,都是我成长的脚印。我体味这成长的快乐。

初中,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校。这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这又是我埋下梦想,播种梦想的地方。我相信我会在这里开始新的蜕变。我常常记起开学初军训时的种种往事······在整洁的操场上,我们(这个崭新的集体)在太阳下一站就是十几分钟,每天同学们都要早早的在操场上集合,为了班级的整体荣誉,每个成员都努力着。最终在班主任老师,教官和大家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军训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还有校运动会上,同学们为班争光的身影,我也是其中的运动员之一,最激烈的是接力赛时,我是第5棒,一声枪响第一棒的同学迅速冲出起跑线,还好在第一棒上领先了,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终于到我,我接过棒后心里像大海一样翻腾,我努力的奔跑,奔跑直到第六棒接过棒后,我才暂时平静。虽然结果不是尽如人意,但是只要努力,就是最棒的。

有快乐就有烦恼,烦恼就像就像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才后彩虹总是会出现的。让我们细细品味成长的烦恼。

对于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矛盾是最大的烦恼,同学之间总会发生大小不等的矛盾,小打小闹。吵架拌嘴更是常有的事。为此我没少烦恼。

记得小学时,班里选拔班级干部,虽然选举名单上有我的名字,但是因为票数少,我落选了,这次的打击对于我来说很大,在这期间我无意中看见一篇文章题目叫《感谢生命中那次失败》这篇文章讲述了高考学生的经历,对我的鼓舞很大,我更加努力学习,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下学期时在大队委员的选拔中,我终于选上了。我也想说,我感谢那次失败。

我无时无刻不在成长着,每一刻都用手中的笔记录着我成长中的故事。

关于高尔基的故事

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几乎阿辽莎遭遇的每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这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在高尔基的笔下,阿辽莎的生活是出身于下层人民的一些有卓越才华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刻画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读《列宁小时侯的故事》有感

《列宁小时侯的故事》是讲:列宁八岁时,在姑妈家不小心撞碎了一只漂亮的花瓶,当时只有妈妈知道是他干的。事后,妈妈跟他说,做错事情,主动承认过错,那才是个好孩子,于是,列宁写了一封信给姑妈承认了过错,姑妈看后,赞扬他是个好孩子。 从这则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里,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诚信,做错事情要主动承认错误。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经常在一块玩,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爱搞恶作剧的同学,很多同学喜欢跟他在一块玩。 有一天,她们中午去小天鹅托管班的同学突然想起去托管班的顶楼(29层)看看风景,我的这个好朋友胆子最大,就吩咐一个同学去报告托管班的老师说她们几个同学中午给学校留堂了,晚些再去小天鹅吃饭。然后,她就带领几个同学从另一个电梯上了顶层看风景,玩耍……; 下午上学的时候,在路上我们相遇在一起,她对我说:“今天中午好好玩,老师带我们上天台玩,一个中午没睡觉。” 我当时纳闷了,说:“怎么,老师带你们去玩,还不用睡觉,有这么好的事” 她很肯定地说;“嗯!真开心!” 放学后,家长围成一堆,我问:“怎么回事”,只听家长们议论纷纷地说,我那个好朋友,下午带一帮女同学上天台玩,一个中午都没去小天鹅,老师急得不得了,到处打电话寻找她们……; 我说:“她说是老师带她们上去玩的。”家长们说:“那是骗你的。” 我这才恍然大悟,觉得这种行为很不诚实。骗老师,骗家长,骗同学,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 事后,我的好朋友也知道了自己犯了很严重的事,向老师和同学主动承认错误,道了歉。 从这件事,知道了我们从小要做到不说谎话,做个讲诚实,诚信的小学生。

学会用故事教育孩子(转载)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用故事来引导教育孩子,是一种常见的育人方法,但未必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笔者想用下面的故事,提醒家长要树立教育孩子的两点基本理念。</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相信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儿子一人在家做作业,淘气的小猫不时跳上桌亲昵小主人,不巧把桌上的花瓶给打碎了。妈妈回家非常生气,本想责罚儿子,但反过一想,不如借此机会教育一下儿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谁把花瓶打碎的?</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不是我。</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要说实话,花瓶已经打碎,妈妈就不怪你了,但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妈妈,花瓶真的不是我打碎的。</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妈妈不甘心,继续引导:&ldquo;儿子,要诚实。列宁小时候,一次不小心也把姨妈家的花瓶打碎啦,但他勇于承认错误。妈妈相信,我们的小宝贝也会向列宁一样,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妈妈,真的不是我,是小猫。</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这时,妈妈真的生气了,孩子在妈妈的责罚中,极不情愿地承认是自己打的。</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妈妈希望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孩子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但由于妈妈处事不慎,宁愿相信&ldquo;故事,也不相信孩子,结果逼孩子说了慌。</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同是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另一位妈妈是这样做的:儿子的家庭作业经常是背书,老师让家长监背并签字证明。但小家伙老是半生不熟就来背,家长总要让他来几个反复。一天,儿子来背诵《诚实的孩子》,妈妈见机会来了。</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儿子,课文中小列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诚实的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儿子,你想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 </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当然!</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ldquo;好,今天背书你自己做主。要是你认为自己背不好,就再去读;要是认为自己会背呢,妈妈就给你签字。好不好?妈妈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儿子若有所悟,马上回到书房,看得出他比前面哪一次都认真。第二天,儿子高兴地回来说:&ldquo;妈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背书,老师说我背得最好!孩子尝到了自我努力的甜头,妈妈也得到了教育成功的快慰。</div> <div style="text-align:left;line-height:18.75pt" align="left">同用一个故事教育孩子,由于两者采取的方法不同,效果却大相径庭。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习惯用成人固有的观念推断孩子,甚至用一种大人的逻辑去规定孩子的一举一动,而忽视了孩子天真的本性,结果得不偿失。其实,相信孩子是一种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好的育人之法。</div> <div> </div>

关于友谊的故事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左伯桃的,从小父母双亡,此人非常好学,特别对于儒学深有研究。怎奈当时正处于诸侯争霸的时期,孔子的儒学还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因此左伯桃也是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处施展。有一天,他听说楚王在招贤纳士。于是左伯桃便想去投奔千里之外的楚国。打定主意后,他便打点好行装上路了。且说有一天,他行走在奔往楚国的路上。由于身上所带的干粮耗尽,而路途上又没有人家,他可谓是精疲力尽。正在此时,天公也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雨,左伯桃只有坚持着继续向前。在黄昏时分,他看到了路旁有一户人家,忙向前敲门。只见一位比自己年轻的青年男子走了出来,他见左伯桃那种饥寒交迫的样子,知道可能是过路的,忙把他请了进去。烧了热水给他洗澡,给他换了几件干净衣服,并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做给他吃。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最后,我要说:"友谊的幸福之一,是知道了可以向谁倾吐秘密。"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是因为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你,因为你也爱你身边的一些人。如果你总说太忙,不能将这封信转寄出去,老是说:"改天再寄。"你将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的。所以,不要找借口,静心的看看这篇古老印度来的故事,然后决定为你的朋友们作一些事,从传寄这封信开始。当你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请认真的说出来。当你道歉时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说话时要慢,思想时要快。 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你看到了吗?我在默默的祝福你。* ^_^ * 不知是哪个诗人写道:“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是理想土壤中的小花,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没有友谊,生命之树就会在时间的涛声中枯萎;心灵之壤就会在季节的变奏里荒芜。” 歌颂友谊的诗句人们百听不厌,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千古年来,人们念着它们,受着它们的感染,演译着一幕幕动人的篇章。 友谊的双桨需要我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助我们成功。友谊如船,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转载)名人读书故事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怎样读书?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18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21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14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13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