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

可能,有不少人会吟那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也许,有不少人知道被评为2008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刘延信: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可见他的孝心感动天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尚且如此,人何以堪?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他们给予我们的这段爱,是与我们出生,至于他们离去,是长久,伟大无私的一段爱。而我们给父母的孝呢?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不及时行孝,留下的只有悲伤后悔和遗憾呀!

在许多人眼里,对待孝的理解极为狭隘。他们认为只有等到他们成家立业,父母衰老时才是自己行孝之时。可能有一部分人连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肯。现在就如此,将来就别提“孝”了,到了那时候那些人的良心就让狗吃了。

父母的生日有谁知道?父母的体质有谁问过?父母的忧虑有多少人了解?

孝不止是父母老后为他们端茶送饭端唐喂药,不只是父母年迈时的物质赡养孝应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恩……

合适我们才能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撑呢???答:从想在开始……让我们为父母尽自己的孝心,让世界充满孝吧!! (责任编辑:齐老师)


孝敬父母,是做孩子的必须;孝敬父母,是中华儿女的美德。很多书都写过有关孝顺的事。今天,我读了孔子的论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每当我在玩电脑,妈妈在拖地;每当我在看电视,妈妈在擦桌子;每当我尽情享受着美食,妈妈又在干什么?不用说,她又在做家务事了,有时候,我叫她休息一下,陪我看会儿电视再做,她都要做完才肯罢休。我看完电视,房子里已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大家别提都多高兴啊!

今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想: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做什么孝顺的事呢?擦窗户,不安全,我妈肯定不让我做;捶背,简单了。想来想去,决定,搞个连环“孝”。

回到家,我把书包放在书桌上,我开始了行动,我偷偷摸摸地跑了出去,在妈妈的水杯里添了少许热水,推开厨房门,我递给了她,我不敢往她脸上看,她喝了一大口水,说:“懂事了!坚持!”“差不多吃饭了!”妈妈吆喝到,我连蹦带跳地走进了厨房,我洗了洗手,拿了三个碗在水池里冲了又冲,冲干净了,我拿出饭勺,大勺大勺地盛了起来,雪白的米粒显得更加香。

吃过晚饭,我打算着下一步做些什么,妈妈就说:“搞卫生了!”我知道做什么了,“妈妈,我来擦桌子!”妈妈说:“把布洗一洗,擦干净点!”我点点头,认真地擦了起来,一点儿灰尘,我都不放过,擦到一半,遇到问题了,我书桌上的黑点点怎么也擦不去,我灵机一动,妈妈平常不都是用牙膏处理的,说不定,可以用上去哦!我找来了牙膏,涂了一点点上去,又用布擦了擦,果真擦干净了,我乐滋滋的。

做完这些事,妈妈直夸我能干,我也懂得了:在形式上孝敬父母并不是真正的孝,孝敬父母就要从小事上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竭 力 尽 孝

竭 力 尽 孝竭力尽孝二年三班 陈韵竹荣誉:“国学阅读”之星“双十”之星格言:事父母,能竭其力。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孝敬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展卷《中华创痛美德格言》,我最喜欢这一则:事父母,能竭其力。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流芳百世的思想。儒家把孝悌忠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孝是放在第一位的,故古有“百善孝为先”这种说法。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颇有特色的道德尺度。在尽孝这方面,能竭其力,古人做得很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子。继帝位后,他侍奉其母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药汤,他都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一个皇帝,国事繁忙,可他能够尽可能亲身侍奉,做得实在。还有“鹿乳奉亲”的故事。是说春秋时期郯子,为患眼疾的母亲去深山取鹿乳。侍奉母亲而想尽办法,为接近母鹿他身披鹿皮进深山等候,可见他尽孝的竭力。看当今社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已把孝淡忘了,甚至只是表面尽义务。尤是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数是独子,从小就被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把父母当做自己的靠山处处依赖,何谈尽孝能竭其力?与古人对照,我们真是做得不够。如果我们这一代,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不尽力去侍奉,还何谈未来的发展?中国以后还怎么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践行孝道,传承美德,作为中学生,只要从身边小事尽力做起即可,如:父母辛苦时,给倒上一杯水;父母疲劳时给捶捶肩背;父母训导我们好好学习时,就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父母不在家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叫父母操心,努力完成作业,也就是在尽孝。孝是善的首位,在孝的影响下,才有了爱的传承。有博爱,有大爱。同学们,让我们“事父母,能竭其力”吧。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要让遗憾留在我们心间。教师点评:百善孝为先。小作者从“事父母,能竭其力”中解读到尽孝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孝道的关键。这一点认识的确不易。一颗童真的心能够挖掘身边的小事去践行美德,让人敬佩,令人深思。从行文看,全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所举事例有说服力,观点鲜明,情感真挚。(吉林省舒兰市第三十一中学二年三班指导教师:张凤华)


曾不止一次又次想:如果我只有最后一件事的的权力,我一定不顾一切的去——尽孝“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如果送的只是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精神上的感动,礼物再大,又怎能代表对父母的爱?我想要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意识上只是送礼,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应该说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能代表我们对父母的爱。

父母为了我们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生活,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更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孝顺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却含古人之大义也。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心,要学会体贴体谅父母的辛苦,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前传承下来的美德。那么多年下来了,我们中国人都能知道这个“孝”字怎么写,怎么读,生在21世纪的我们怎能忘怀?千百年来,我国出了许许多多非常孝敬父母的“大人物”。知道大人物为什么打问号吗?是因为能够知道孝敬

的人,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这是古人的教诲,他们认为做人首先做的就是尽孝,可见孝在我国古代人民心中多么重要,我们自然要懂得传承,要传承首先就要自己牢记尽孝,记得尽。记得回家看望老人,就是“孝”

现在政府倡导树新风、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感恩主题,就是呼吁做儿女的都应该在平时多关爱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可谁能谨记政府让我们做的事。就让我们心里每天都是感恩的日子,每天都是父母的节日……

何以为孝

何以为孝 ——读《孝子》有感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初一(9)班 郭依楠孝是什么?孝是子女对长辈的爱和回报。怎样才能做到孝?为我们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沏杯茶、做一顿饭,或是陪他们聊聊天。因为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也不足为奇。可下面的这种孝,却让我大吃一惊。这是《聊斋志异》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叫周顺亭的人,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毒疮,痛得简直难以忍受。周顺亭为了服侍母亲,废寝忘食。一天晚上,死去的父亲托梦给他,只要用人的肌肉制成药膏,敷在你母亲的腿上就能痊愈。周顺亭醒来后,连忙用刀把自己的一块肋部的肉割下,给母亲敷好。母亲马上就不觉得痛了。周顺亭用自己的痛,换来了母亲的痊愈,他还向母亲隐瞒了实情。这种孝,出于对母亲爱的本能,更多的是靠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来完成的。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几个人会做出这种程度的孝呢?读着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有些家庭因纠纷而引起的家庭暴力事件。母亲受尽煎熬生下我们,我们却不懂得感激,反而拳脚相加。这和故事中周顺亭的做法截然相反。人人都会老,人人都要做到孝。哪管自己的长辈有多老,习惯有多差,我们都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无偿地孝敬、照顾她们。看完《孝子》,我又不禁地联想到了孝女曹娥。上虞的孝女曹娥,因父亲溺于水中,数日不见尸体,昼夜沿江号哭,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过了十七天后,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之后抱出父亲的尸体。曹娥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为了寻找父亲,甘愿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对父亲深深的爱表露无迹,这也是令后人感动万分的原因。《孝经》中说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历史上的二十四孝也令后人震惊。“孝感动天”是第一孝,虞舜孝敬亲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让虞舜修补谷仓仓顶时,继母和弟弟从谷仓下纵火,但虞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与弟弟却下土填井,虞舜便掘地道逃脱。事后,虞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虞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他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虞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虞舜做他的继承人。虞舜登天子之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如果是你,在面对自己的亲人虐待你的情况下,还会对他们表示好感吗?我想,我不会。但虞舜却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我们平常人难以实行的孝。孝是什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不分男女不分年龄都要做到的家常事。让我们也切实地孝敬一下长辈,做一个敬老尊贤、菽水承欢的人吧!

崇孝日记

崇孝日记

------擀饺皮

上个星期天,家里包饺子,因为爷爷奶奶们都干不动了,所以我就自告奋勇地提出要自己擀饺皮。

我把和好的白面捏的有又细又长,在一小节一小节地截下来,放在案板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小节白面就粗手粗脚地擀起来,不知怎么搞的,饺皮一会儿想鹅蛋一样扁圆,一会儿想小鸡一样两头翘,一会儿想癞蛤蟆身上的疙瘩,凹凹凸凸的,可就擀不圆。我想:着擀面棒怎么不听使唤?忽然,饺子皮粘在干面棒上擀不动了。我急了,大喊:“这东西怎么这样了!”妈妈闻讯赶来,说:“急什么急嘛,你用错了方法,当然面皮会粘在擀面棒上了!”“哦?那用什么方法可以呢?”“只要先撒上点面粉再擀,不就行了!”诶诶,这张饺子皮没擀成,我有点泄气了,慢吞吞地把黏住的饺皮剥下来。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没关系,这是第一次,慢慢就学会了。我也不是一出生就会的呀!”说着,拿起一小节白面,耐心的教我擀饺皮的方法,我牢牢记在心里,永远不忘。

我重新拿来一节白面,左手轻轻地挪动着饺皮,右手轻重有致的擀着,爸爸一边在桌子上撒些面粉,一边嘱咐我:“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应该中间厚,边上薄。”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我擀好了第一张饺皮。妈妈看了满意地说:“干的不错。”于是我满怀信心地擀好了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渐渐地,我的速度家快了,并且越擀越好,一节节白面在我手中变成一张张精致的饺子皮。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事情,我明白了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会一番风顺的,要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才是有志气的人。

吃饺子的时候,我觉得这次的饺子比哪一次的都细腻柔软,格外好吃!

三牌楼小学 六(3)班

于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