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我看到奶奶通过一个漏斗向一个大可乐瓶里灌米。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把大米放到瓶子里去呀?”“为了大米不长虫,便于保存。”奶奶回答。我心想:“真是无巧不成书,我可以帮奶奶干活,还可以把这件事写成日记,一举两得。”

吃晚饭,我向奶奶请求,奶奶爽快地答应了。我拿起红色陀螺型的漏斗把它插在瓶口上,左手扶瓶,右手拿小盆舀了一盆米,小盆对着漏斗,右手一下一下地抖动,一下,两下,三下……米粒顺畅地进入瓶子,在瓶子里形成一座米山,我摇动瓶子米山被夷为平地。过了一会儿,我嫌这样太慢,便双手拿起小盆,把小盆里的剩米往漏斗里一倒,结果“堵车”了。我拿起漏斗,双手颤抖了几下,一辆辆“车”就很快到了“车站”,原来这也会堵车呀!

我改变了方法。我又舀了一盆米,用右手食指中指往外拨,米粒似乎在进行110米极限冲刺,一个个生龙活虎地跑到了终点。

不一会儿,瓶子就灌满了。

河北省蠡县师范附小朱昊

指导教师柏丽

米语

到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大餐,饭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再喝上两口老酒,几杯饮料,肚子也差不多填满了,就没地方装主食了,小孩儿们多的甚至会有两天不沾米饭。但是我发现,爷爷奶奶那辈儿的总是会吃点儿饭的。以前我们一家还在城里摸爬滚打的时候,没什么好的菜吃,我就非常认真地吃米饭,每一口都细细地嚼碎,让唾液完全地浸泡,就这样,吃出了米饭的美味,那踏实的香甜感,是任何的菜,都比不了的。

不管怎么说,身为一个中国人,你总是不可能否认,你是永远都离不开米的。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开始,米已经陪伴着中华儿女走过了长长的一段历史。

西方人和东方人身体上的差别,有很大的原因在饮食上,西方人主要摄入动物蛋白,东方人主要摄入植物蛋白。而饮食上的差别,其影响,该是远不止在身体上的。动物蛋白,自是来自动物,动物吃草,来制造动物蛋白,所以,西方人食物的来源,并不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经过了一级的转化。吃大米的东方人呢,大米当然是从土地上直接获得的。所以,西方人早早脱离了自然的约束,不再依赖土地,走向了海洋,而东方人在大米,这个直接联通了土地和人的食物的影响下,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热爱。米永远是连着根的,中国人的内心也是连着很多纤细的根的,这些根深入大地,汲取着丰富的营养,草根草根,其实我们都是草根,因为我们都是米喂大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牛羊肉和其他牛羊产品,大多性温性热,这或多或少决定了西方人热情、野性、征服欲的性格。大米性平,这也是为什么可以一年四季吃大米,所以,东方人性格平和。放养牛羊的大草场上,牛羊们自由地奔跑,人到了那种环境,身上的原始的野性也会体现出来。那种天地之间自由驰骋的场景,不就像地理大发现时港口的千帆竞发吗。广大平原上整齐划一的阡陌,水稻直直地立着,比肩继踵,彼此友好,尽力的利用着脚下的土地。这种立根大地统一生长的画面,不就像群臣朝拜、万民顶礼的大一统吗。米似乎又与这种流传千年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能扯上这么点关系。在那封建的时代,米一直是国家的命脉,哪个朝代,哪个皇帝,不会紧紧地握住盐米这两个全天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呢,靠着它,便可握住天下的老

捡米粒

捡米粒

昨天,妈妈从米店买来了一袋米。上楼时,我自告奋勇地要帮妈妈拎米。走着走着,米袋突然裂开了一条缝,又白又胖的米粒顿时像断了线的珍珠,撒了满满一地。气死我了,这米袋早不破,晚不破,偏偏在节骨眼上破。我呆呆地望着米粒,挠着后脑勺,束手无策。唉,看来只能一粒一粒地捡了。捡米粒活动开始了,我原以为不就是捡米粒吗,小事一桩。可令我没想到的是捡米粒也是一桩很棘手的事,小小的米粒就像一个个调皮掏蛋的小娃娃,总要从我的手中挣脱,好像在说:嘿嘿,这下你拿我们没办法了吧!我气急败坏地吼道:等一下看我这么收拾你们。这时,妈妈来了,她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袋子,和我一起干了起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小米粒终于被我们征服了,乖乖地躺在了米袋里。唉,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

依米,依米

最初看到依米这个名字 ,是在一篇精致的短文上,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好美,依依的身姿,米粒般小巧,让人心醉。 依米是一种美丽而伟大的花的名字,可它不生长大江南,不长在草原,却偏偏选择了非洲茫茫的戈壁滩。它的花的确很美:呈四瓣,每片花瓣各一色——红,黄,蓝,白,小巧玲珑,色泽绚丽,让不不禁想到童话故事中的那朵七色花。然而,它的独特之处不止于此,它美,且美得并不肤浅。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往往只有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在那儿扎根生存,而依米花却是一个例外。它只有细细的一条根,它通常要花费五年时间,才能使根蜿蜒盘曲地插入地底深处,然后,一点点,一点点,努力地蓄积着养份。直到第六年的春天,它才能在底面吐绿绽翠,然后绽放一朵四色的小花。但它的生命注定要令人惋叹,因为,它通过五年的努力,换取的是短短两天的绚烂。仅仅两天,它就要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 依米花实在是太渺小,而它又是那么的伟大,它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世人昭告它们的生命宣言: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依米,依米……”倚在窗前,口中喃喃地念着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名字,想着那个戈壁滩上,有个小生命在悄然绽放,阳光微曛下,有和风吹过,轻轻摇曳。

拣米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帮外公做白酒。外婆打开米袋子,白花花的糯米里夹杂着石头、烂米和黑球,得把它们拣出来。

开始拣米了,外婆先把米倒在箔篮里,我和妹妹争先恐后地抢着拣米。妈妈给我们俩一人一个杯子,让我们把脏物放在杯子里,比比谁拣得多。我一拨一拨仔仔细细地找,那些藏在米里的石头、黑米球都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再回头看看妹妹,她正忙着用杯子压“馒头”呢!过了一会儿,又开始玩“天女散米”,溅得到处都是米,我说:“这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后,当然是我赢了,外婆说:“今年的酒一定特别的香,因为有宝贝外甥的功劳。”我心里乐滋滋的,仿佛闻到了一阵阵酒香。

米 兰

我外婆家的阳台上养了一盆米兰。

这盆米兰,枝叶繁茂,有两尺多高,大拇指那么粗的主干上,分出了十来条细长细长的枝杈,缀满了一片片椭圆形的碧绿的小叶。叶片的中间,有一条浅绿色的深沟儿,在阳光的照耀下,叶片闪着油光。米兰的小叶,一年四季长绿不哀。

每到米兰开放的季节,树杈便生出一串串花穗,花穗缀着密密麻麻像小米粒大小的小球球。没几天,小球球由绿色变成金黄色,整个家里都飘散着一种浓郁的香味,这是米兰花绽放了。闻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我们都感到很舒畅呢!我真佩服给米兰命名的花匠。瞧,米兰花的颜色、形态、多像金黄的小米,而它的香味,又很像兰花的香味呢!

我喜欢米兰。

小米粒

小米粒

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我留心观察生米,我发现生米大多数是椭圆形的,外面穿着乳白色的外衣,显得那么清新。如果你进一步观察生米粒,你就会发现它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小缺口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的,有的生米身上还有几道细小的裂痕。我想这些缺口和裂痕可能是淘气的小米粒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留下来的伤痕吧!小米粒,以后可要小心噢!

我把一粒生米放进嘴里尝了尝,那味道带着淡淡的涩,我又闻了闻,发觉小米粒还有些面粉味。

煮熟的米就可大不一样了。

月牙形的身躯,雪白的大褂,显出了它的美丽。不过,再仔细观察,发现胖乎乎的身体上小缺口消失了。我又把煮熟的米放在嘴里嚼了嚼,那味道和生米有了180度的大转变,原来苦涩的味道变得香甜,原来硬邦邦的身子变得柔软,而且还有点粘。

原来小米粒身上还有这么多小秘密,我一定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玉 米

玉米今天早上妈妈给我买了几根白玉米和飞花玉米。我问妈妈玉米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我还以为只有黄玉米呢。妈妈说:“因为现在科技发展了不仅玉米地颜色多而且还能吃到反季节玉米。玉米一般在秋季成熟,但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玉米了。”妈妈问我“你还知道玉米有什么作用吗?不知道的话,回去查查资料。”我一回到家,赶紧翻开一本关于马小跳的科普书《自然课》,从书中我了解到全国玉米地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位居第三位,在所有的主食中玉米地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除了可以做成爆米花、沙拉、淀粉等食品外,用途还多的你想都想不到。玉米还可以做成乙醇汽油,汽车喝上它跑得更快了。玉米可以替代原来的化纤和塑料,可以制成衣服、床单、瓶子、盘子、包装袋、餐具等等。最主要的是玉米制成的物品对环境没有污染,仅需要一个月就能再土壤中分解成肥料。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玉米竟有这么多的用途,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米 米”

我家养了一只小兔,它叫“米米”,它是我家的“宝贝儿”,因为我们全家人都把它当成掌上明珠。

米米长得毛茸茸的,简直就是一个雪白色的“小皮球”!一只小鼻子,一个贪吃的嘴巴,见到食物总会垂涎三尺,还有它那两只小耳朵竖起在它的小脑袋的两侧,像一把小伞。米米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两颗红色的宝石。米米还披着一件雪白色的“小外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邻居们见了它,都羡慕地说:“哟!瞧瞧,你们家养了一只多么漂亮的‘小姑娘’呀!”

它很爱吃萝卜,有一次我拿一些萝卜给米米吃。突然,妈妈问我说:“你给米米吃东西了吗?”我转过头来对妈妈说:“是啊,现在,米米在吃呢。”我说完回头一看,米米差不多吃完了,还差点就吃到我的手指头了,我迅速把手缩回来,幸好没有咬到我的手指,这个淘气的“米米”,吓死我了。

还有一天,米米了为吃萝卜,爬到了衣柜上。我刚放学回来看见了,就抱它下来,我打电话问妈妈说:“妈妈你没有喂米米吃萝卜呀?”妈妈说:“没有啊,我以为你喂了。”我说:“知道了,我喂它吃吧。”然后我就抱着可爱的米米找萝卜去了,很乖的米米,把红萝卜吃完了,看到它满足的样子,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看,这就是我家活泼、可爱的小兔米米。因为有了它,所以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我要悉心的照顾它,让它一直幸福的生活在我的家里。


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粮食。 米,它白白的,长长的,扁扁的,像刚从卵里出来的小蚕,它的一端有一个小口子,原来是发芽的地方,身上还有一丝丝的条纹。 我用手按了按米,哇!好硬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手都按疼了,可米还是没有裂开。我又把鼻子凑近大米,使劲地闻,米有一点清淡的味道。我然后把米放进嘴里,咬一咬,一股淡淡的,甜甜的味道涌上心头。 嗯,把米煮一煮吧。我把大米放在大碗里,倒点儿水,淘一淘。这样连续做了两三次,把水倒掉,把米放进电饭锅里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呦!电饭锅就煮出了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了!我把饭盛到碗里面,尝了一口,嘻,香香的!软软的!我又观察米饭,看见它明显比大米要长、白、软。我抓了一粒米饭,就粘上来好几粒。我往碗里一瞧,嘿!乐了:饭全是三粒一团,五粒一伙的,饭也粘糊糊的,我甩也甩不掉。 啊!米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