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作文课,刘老师拿了两个鸡蛋,我一看,傻了眼儿,心想:小小的鸡蛋除了可以吃,还能干什么呀?正在我十分纳闷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说:“这是两个神奇的鸡蛋,你们可别小瞧它。”鸡蛋,有什么神奇的。然后,老师让我把鸡蛋放在手心用力去捏它,有多少力气就用多少力气。我想:捏鸡蛋有什么好玩,白费力气,而且一捏就破,弄得我一身脏这么办。我只好不情愿地捏了。我,憋着脸,脚蹬着地,使出吃奶儿的劲,再低头看看那鸡蛋,咦?为什么还是毫发无损?

同学们都争着问老师。老师笑眯眯回答说:“因为鸡蛋是椭圆形的,在你用力捏它的时候。它变把你的力气全部分散了。”哇塞!太神奇了!

然后,老师又拿来一盆水和一杯水,又拿来一包盐。同学们心中又冒出一串串小问号,老师又要做什么试验了呢?大家都拭目以待。这时,老师将鸡蛋放进一盆水中,鸡蛋很快就沉下去了,而老师又把鸡蛋放在一杯水中,鸡蛋也沉下去了。老师说她可以让杯里沉着的鸡蛋“飞”起来,大家都不相信。老师拿起边上的盐,倒了大半袋,又用吸管儿搅拌了一下,一会儿后,鸡蛋立刻就“飞”起来了。“太不可思议了!”一旁的同学说。是啊!我也觉得非常神奇。鸡蛋不仅能吃,还厉害的很哩!老师说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能在里面自由游泳。

今天,见识了鸡蛋的神奇之处,今后,一定还有许多关于鸡蛋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这样的课堂还真有意思,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鸡蛋小组

吾班有三十六位聪明绝顶、能歌善舞的小美眉,还有二十八位肚中没货的……女孩的反义词。

我呢?就担任九个男孩的组长,因本小姐为“赫赫有名”的淡氏家族的成员,此组故名称“鸡蛋小组".鸡蛋 鸡蛋,一砸就破。此话正确率为百分之百。

这不!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同学们都来得很早,只有一位例外。上课铃声打响了,这位先生——尚小弟隆重登场,只见尚小弟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边扭屁股边踏着节奏上学来了。我介绍一下尚小弟的“龙颜”吧!身材肥胖,可与猪八戒相提并论,因经常不写作业,故眼睛会“放电”。看尚小弟那副样子,刹那间“狂笑女神”来了,全班哄堂大笑。吾班的“皮皮鬼”老高戏弄他说:“来得可真早呀!”尚小弟沉不住气了,在“长征”的路上,脸微微泛红,像少女脸上的红晕,但还是强作镇定。唉!这个该死的尚小弟,又该让我们“鸡蛋小组”臭名昭著了!

这只是我们“鸡蛋小组”的一个片段,更好笑的事还在后头呢!故我们“鸡蛋小组”“名不虚传”。怪不得说:鸡蛋鸡蛋,一砸就破!

鸡蛋能不能在糖水悬浮起来

在暑假读书会上,我们做过这个实验,用盐把鸡蛋悬浮起来,那么今天,我和爸爸想试试能不能用白砂糖溶在水中,把鸡蛋悬浮起来。

材料准备:鸡蛋、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盐、白砂糖(最好问问你妈今天中午做不做糖醋鲤鱼)、温水、记号笔。

我们的试验立刻得到了妈妈反对,给我们讲起了道理:“盐和糖虽说是双胞胎,但糖和水密度差不多,糖溶在水中,是不能把蛋浮起来的,最好别费我的糖,费多了再赔偿我一袋子!”

爸爸说:“不就浪费点糖吗,只有动手试试,才知道能不能把蛋浮起来的。”

我自己也有心中小私心,鸡蛋浮起来和浮不起来都没关系,反正趁机还能喝点糖水,还可以尝尝甜鸡蛋什么滋味。于是说:“我想一定能浮起来的,盐能,相信糖也能!支持试验!

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鸡蛋洗干净,又用杯子里盛上一些温水,把鸡蛋轻轻地放入杯子中,鸡蛋咕咚一声就沉到了瓶底。我往里加入了一勺糖,用筷子搅拌了一下,把耳朵贴上去一听,鸡蛋可能是受不住热了吧,不仅自己冒了一身汗,还往上“滋滋”地冒气,仿佛一条刚出壳的白龙。

为了便于观察,我用记号笔在杯子上画了水位线。接下来开始加糖了,那白花花的糖,犹如黄果树瀑布一般流入杯子中。另一只手不停地搅拌,倒了一会儿,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冲上来:“喂,不要再搞了,我的白糖被你们快浪费完了,做实验也不能太猖狂啊!”可是爸爸却满不在乎地说:“人家科学家研究事物花费几千万都不心疼,这用你点儿糖算什么!”

过了一会儿,我一看袋子,哎呀,白糖一下子消失了好多呢。再看看杯子里的水已经变成了淡黄色,我忍不住尝了一小口,哇,简直就是蜂蜜,不,比蜂蜜还要好喝的多。我也心疼起来了,用手捏住袋子口:“不要再弄了,实验到此结束,失败了!”我再看看水位线,哇,不知不觉已经上升了一厘米!正在这时,鸡蛋也好像听懂了我的话,晃悠悠的上来了,稳稳地把小脑袋探出水面。哇,成功了!实验终于成功了!

这次试验,真是用去很多白砂糖,为再次验证一下,让蛋浮起来是用白糖多还是盐多,我和爸爸又做了一次试验,我把糖水倒了(其实,老妈不同意,说脏了不能喝),换上一杯像刚才一样多的清水,用盐来做实验。我用小勺子开始加盐,一勺,两勺……随着盐的增加,水越来越浑浊,第五勺盐刚放完,鸡蛋就慢悠悠的悬浮了起来,水位才刚刚增加了一毫米不到。如果把糖按勺子来计算,那起码也得有个50勺。

简单的对比试验中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原来清水的比重比蛋要轻,要小,所以蛋会一下子沉下去。到了后来,把盐或糖一勺一勺地放到水里之后,盐水和糖水的浓度慢慢增加,这比重也慢慢增加。等到盐水和糖水的比重比蛋的比重大时,蛋就自然而然地浮起来了。

不同的物体加入水中,因比重不同,加入量也不相同,比重大的加的少,就能把蛋浮起来,比重小的物体,加的多才能把蛋浮起来。

悬浮的鸡蛋

鸡蛋能悬浮于水中央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感到奇怪:还用问吗?鸡蛋肯定会沉到水底的。让我通过实验来告诉你吧:鸡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浮在水中央的。实验要准备的材料是:生鸡蛋一个,透明杯子一个,水一碗、勺子一把、筷子一双、一些食盐。

1.将清水加入杯子至大半杯,然后把鸡蛋放进去,鸡蛋没有漂浮,却沉到了水底。

2.将杯子中鸡蛋取出,给水中加入一勺食盐,并进行搅拌,到食盐全部溶解后,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还是没有漂浮,继续沉入水杯底。(如图三)

3.再取出杯中鸡蛋,继续给杯中加入一大勺食盐,并进行搅拌,使食盐全部溶解,重新放入鸡蛋。奇迹出现了,这次鸡蛋没有沉入水杯底,而是悬浮在溶液的上部,无论怎样摇动杯子,鸡蛋一直悬浮着,不再会沉到杯底。

呵呵,这个实验结束了,有趣吧!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科学课文所讲的有关力的知识,我得到的结论是:鸡蛋能在食盐溶液中悬浮的科学道理是浮力的作用。所谓的浮力,就是物体在溶液中所受到向上的托力,浮力的大小于物体排开溶液的重量有关,排开溶液的重量越多,浮力就越大;反之越小。当把鸡蛋放入清水中,由于水的比重较小,鸡蛋受到的浮力也较小,不能使鸡蛋浮起;而当食盐加入到一定程度,使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溶液比重相应增大到一定程度,使得增大的浮力就能够托起鸡蛋,使鸡蛋悬浮于溶液上部。不做不知道,科学真奇妙,不妨我们一起动手试试把鸡蛋换成鸭蛋会怎样?把食盐换成白糖又会怎样?

勤用脑多动手,科学知识早知道,长大当个科学家,都来发明和创造。

悬浮的鸡蛋

鸡蛋能够浮在水的半中央么?对于这个“怪”问题大家一定会奇怪:鸡蛋怎么能够浮在水的半中央呢?肯定会沉下去呀。哈哈,让我来教教你吧。

首先,要准备好实验工具,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工具有:一个透明杯子、一瓶水、一些食盐、一把勺子、一双筷子。接下来,有趣的实验就要开始了。

1.往杯子里加入半瓶清水,并将鸡蛋放进去。你会发现,鸡蛋沉了下去。

2.加入一大勺盐,并进行搅拌,鸡蛋却并没有动静。

3.再加入一大勺盐,搅拌溶解后停止,鸡蛋终于浮了起来。

4.向杯子中缓缓加入净水,千万不要快。

5.终于,实验成功,鸡蛋被“变”到了水的半中央,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

呵呵,这个实验有趣吧!我以前曾经在课外书中看到过类似的实验,但是,原理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明白。在上网查了之后,我终于全部弄明白了:原来,鸡蛋放在水中,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鸡蛋会沉入水底。往水里加入适量的食盐后,盐水的密度就越来越大,当它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会漂浮在水面上。之后,再缓缓的加入净水,不要摇晃,否则盐水和净水会混合,因为净水没有浮力,鸡蛋只能在盐水上浮,就出现了奇迹般的一幕:鸡蛋在水的半中央一动不动,这可真有趣!

后来,我们又试了试,发现不管怎么撞鸡蛋,只要不搅拌水,鸡蛋还会再次回到水的半中央,是不是很好玩。现在,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问题:如果把这个鸡蛋换成一个更加大的鸡蛋,鸡蛋会怎么样呢?是会还是在半中央,还是会沉下去,或者浮起来?

请大家都去试一试吧,肯定很有趣的哦!

鸡蛋不沉

今天,老师拿着半瓶水、一个鸡蛋和一袋盐走进了教室。在黑板上写了“鸡蛋不沉没”五个大字。然后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鸡蛋不沉没”的实验。 大家个个疑惑不解,纷纷猜想开了:有的说:“鸡蛋放在水中怎么可能不沉没呢?这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说:“我在书上看过,有个地方叫死海,在那里,人都可以浮起来不沉没,鸡蛋比人轻,它为什么不能浮起来呢?”更多的人担心这个实验不会成功。 这时,老师开始了实验,只见老师把鸡蛋往水里一放,蛋壳上便冒出了一阵小气泡,就像是水里放出了一束束礼花,鸡蛋像一个娃娃俯在水底。老师开始加盐,加到一半时,老师用铅笔搅拌,鸡蛋便顺着瓶壁转动,像在跳迪斯科。老师继续加盐,再搅拌,水变得有些浑浊了,鸡蛋还是沉在水底,老师又加了盐,这次,盐就像一阵大雪似的撒下来,老师还没把盐调均匀,鸡蛋就好像是忍受不了这咸水似的,“噌”的一下冒了出来。“噢,实验成功啦!”同学们欢呼道。老师又往里面加盐,可是鸡蛋却不再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纷纷把疑问的目光投向了我,还纷纷喊着:“张大为、张大为”的名字,可我也正疑惑不解。这时,老师给我们解释说,这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小,鸡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会沉下去。而水能溶解盐,盐能提高水的密度,鸡蛋就会浮上来。最后,水处于饱和状态,盐沉淀在杯底,鸡蛋就不再浮了。 听了老师的讲解,终于知道了鸡蛋不沉之“迷”,使我们又增长了许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