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发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倡议,作为一名班长,我认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应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做起。只有班集体和谐了,班级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校园建设起带动和示范作用。

一 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和谐班级环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幽雅,卫生。班级的主要活动人群是学生和老师,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卫生制度,不仅保证了师生的人身健康,同时也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带动同学积极地建设和谐的班集体。而幽雅,宁静的班级环境,不仅给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能减少同学的激动情绪和同学之间的摩擦,缓和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气氛。因此,幽雅、卫生的班级环境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客观条件。良好的卫生环境需要大家保持,卫生制度需要同学自觉遵守。 二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是学习知识的舞台,是学习做人的舞台,是交流、互助的舞台。每一天中,是在与同学吵架打架中度过,还是在快乐的气氛中度过,最能反映一个班集体同学关系的和谐程度。

在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容易讨老师喜欢,这是无可非议的。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弱势学生在学习上则可能被冷落、被忽略,这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班委会在老师的指点下,采取了措施,为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时做出了努力。以六人为一组,每组有好、中、差三类学生,班干部帮助每位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再为每组制定目标,要求学生树立“组荣我荣”的观念,班干部带领小组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同学之间,在竞争中构建真情,在交流互助中学习、成长。一个和谐的班级,应该是“在竞争中构建真情,在学习中学会分享,在生活中学会给予,在交往中学会宽容”。这正是班主任老师对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最后让我们从个人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开始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集体作出自己的努力。

辅导教师:孔萍丽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摘要】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培养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作为中学生,应从学习中培养求知责任感;在勤俭节约中培养艰苦奋斗的责任感;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中培养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责任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关键词】中学生培养责任感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初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能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学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对社会有所奉献的意识。培养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的共同努力。中学生应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从学习中培养“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责任感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没有止境地学习。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学习需要全神贯注,抛开一切无聊的想法,让自己沉醉在学海中,主动去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习没有真正的强者与弱者,只有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需要品学兼优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新人,要想适应社会的要求,从现在起就必须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色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这是责任感具体表现。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目标。二、在勤俭节约中培养艰苦奋斗的责任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与时俱进的中学生,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安定舒适的环境里。但是,我们却应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情怀,怀着对时代的责任感,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勤俭自觉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共同为创造节约型社会而努力。比如,不开无人灯、无人电脑、无人电视,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等等,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培养勤俭节约中培养艰苦奋斗的责任感,才能把自己造就成能担任重任的人。三、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中培养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在平时的谈话中,要注意场合,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友善,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上、下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甚至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他需要关爱,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举止文明,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严格要求自己。承担起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生活画一道彩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四、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责任感家务劳动是可以给学生带来责任感的生活实践。学会应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体贴父母,更加热爱劳动,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主动做,不会做的学着做,确保每天放学回家后15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做饭、烧菜、洗衣服、打扫房间各尽其能。学生分享了劳动的成果,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内心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便会越发增强。五、独立完成某件事情,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责任常体现了他人对你的信任。只有敢于并有能力承担责任,才有可能获得自由的空间。因此,言而有信,自己答应了别人,就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做好,即使有些事自己不愿意,也必须这样去做。对于自己独立行为的结果,应该敢做敢当,不要逃避责任,要勇于承担后果甚至惩罚。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捡起自己不小心掉下的纸屑;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感到内疚并勇敢承担责任,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都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做人必须要有责任感.我们在这里生活和学习,不仅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还要对关爱我们,为我们呕心沥血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负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还要学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那么,就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学生!六、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成果的认识,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中学生年龄小,力量单簿,但是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法律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生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关心祖国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心身边的实际问题,并积极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学生敢勇于承担责任,嬴得别人的信任,增强自己的信心,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9、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11、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12、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24、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25、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2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27、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28、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2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30、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3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文明之宽容与理解

文明之宽容与理解云南省会泽县金钟第二中学80班黄忠燕文明是美好的象征。文明是一个人美好品德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形象的体现。有的人认为,文明离我们很远。其实,文明距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相隔也许只有一张纸的厚度。它也许就是你一个弯腰的动作,也许就是你一个会心的微笑。我认为一个人美好的品德表现在宽容与理解上,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肚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只有人们互相宽容和理解,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境界。宽容能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关注他人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体验到宽容带来的欢乐。一个不善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之中,喜怒无常,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唯胸宽可以容人,唯德厚可以载物”。只要我们多一份宽容,就能少一次纠纷。但是现实生活中,不懂得宽容的事例却随处可见。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踩了另一个年轻人一脚。“混蛋,你为什么踩我?”“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吼什么?”“踩了人你还到有理了?你什么态度嘛?”……结果俩人扭打成一团,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最终只有进派出所去解决。如果俩年轻人能有一点宽容之心,踩的人对被踩的人说声“对不起”,被踩的人能对对方说声“没关系”,那结果将会完全不一样了。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雨果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都说明,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待人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理解是双向的感情交流,是将心比心的心理换位,是为人排忧解难的壮举。理解使我们透过别人的眼光和内心看到另外的世界。理解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的心情,明白对方的需要,坦诚地交流、细心地领会。当你手里握着一张废纸,想要把它随手扔掉的时候,你看到干干净净的地面,想到清洁工们每天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工作,这时你就不忍心把纸扔下去,这就是一种理解,理解对方的劳动;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一种理解,理解对方的难处;当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屑,我们能弯下腰把它捡走,这更是一种理解,理解卫生的重要。其实,理解就是一种善良的举动,理解是互相的,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理解和被理解所给予的快乐。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用宽容和理解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共同创建一个和平、和谐、安宁的社会吧!点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作者围绕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这一主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宽容和理解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正所谓“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只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安宁!指导老师:李飞轮

换个角度去尝试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的一句话叫作“将心比心”,指的也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每个人能抱着这种心态去处理问题,现实中将会少了许多纷争,多了许多美好,也会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和谐。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理由。不容我们有丝毫的忽视,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可贵,这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的前提。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记得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由此可见,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因此,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对方、关心对方是何等的重要! 人际交往是一种心理上的双向互动过程,一个人的行为,既是与之交往的他人行为之因(刺激),又是他人行为之果(反应)。因此,人和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信任,并且换位思考就能唤起交往对象积极的同类反应,能使彼此间随着交换频度和深度的增进而建立起越来越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呢? 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例如为同学、社区做好事,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凡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热心肠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别人的见解很独特,你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 要真诚地关心他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关注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当一个人感到周围的人对他十分关心时,他心中便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一个人既然受到了别人的关心,他也会同样会去关心别人。这样相互之间就会有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了。我们要热情地关心身边的人。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就应尽自己所能满足对方要求。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如果一个人不真诚,即使他精通许多交往的技巧,也不会受人欢迎。真诚是一种修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人是复杂的,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也会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会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个让人反感的人。 要努力理解对方的苦心。当观点不一致时,应想办法心平气和地向他讲明你的想法,增进互相理解,是彼此间的感情融洽。切记不可粗鲁、顶撞,那样会伤害周围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从他人利益着想,自己有错时应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对同学的缺点也要给予宽容。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化干戈为玉帛”。 白居易有诗云:“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这其中的含义是说,人之敬心、爱心、哀心和怒心种种,都是遇物而发,并非心中固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交往就是一种心理交流过程,融洽的感情能促进交往。而要使交往的双方感情融洽就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能顾及到交往双方的感受,才能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有理有节,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