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意思的人和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杨波

今天,我回我姥姥家了。到了家,我拿点东西给姥姥、姥爷,姥爷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呀!”说完我就和我小弟一起玩球了,我把球扔到了天空中,我小弟看了可高兴了。玩了两天,我们回自已的家了,我就上学了。

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杨波

今天放假了,我妈妈要带我去姥姥家玩,我真高兴。

下午两点,我们做上车出发了!

我们做了30多分钟的车才到家,做车好累,到家了,我姥姥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吃完了饭姥爷说:“咱们一会去种玉米。”我说:“我也去。”姥爷说:“那我去套车。”我说:“我去拿水。”姥姥说:“我去拿些好吃的,要不一会你就饿了。”我说:“行。”

这时已经套上了车,姥姥锁上门,我们就去种玉米了。

到了地里,我一看,好多人在种玉米,姥姥把玉米种子拿下车,往小筐里装,我看见玉米种子是粉色的,就问姥姥这玉米种子怎么是粉色的呢?姥姥说:“这上有药不要动,你动了,就会药着。”我说“我不会动。”我就上车上坐着去了。

呆了好几个小时才种完,我们就回家了。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爸爸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我有一个好爸爸,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爸爸吧!

我爸爸的性格非常好,有一次我把家里的一个杯子不小心摔碎了,爸爸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关心地对我说:“扎到手了没有?”爸爸是从事旅游工作的,他爱好唱歌、旅游,爸爸去过很多美丽的大城市。为了丰富我的学习生活,爸爸在每年放寒署假的时候都会领我和妈妈去旅游,我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大连的金石滩、海洋馆,金石滩的汪洋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海洋馆里的各种鱼类多得数不清;爸爸还领我们参观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等很多名胜古迹,每次去旅游,爸爸都是我们的好导游,耐心详细的给我们讲解景点的历史,通过他的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这就是我的爸爸,你们觉得我的爸爸怎么样呢?我爱我的爸爸!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张驰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同桌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王嘉怡

我的同桌叫王小军,他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他的皮肤白白的,头发黑黑的,他真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他很喜欢帮助人,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我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小军主动蹲下来拾起我的文具盒,放在桌子上,我说:“谢谢你”。小军只是笑一下,没说什么……班里有个别学生把纸扔在地上,王小军总是默默地把纸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

他在我们班学成绩也很优秀,有一次我生病,把功课落下了,我很着急,可是晚饭后,他来到我家,给我讲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他真像一个小老师啊!

我的同桌真优秀!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妈妈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张博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像葡萄一样晶莹的大眼睛,上面还有一双明亮的眼镜,眼镜是圆形的,特别像圆形的盘子,妈妈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像外国人似的,妈妈的嘴巴特别爱说话,妈妈每天都穿着那样美丽的衣服,五彩缤纷的。

妈妈每天都忙着送货,特别辛苦,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妈妈每天都按时为我检查作业,我一定用好的成绩来回报妈妈。

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王一迪

几乎每个人都有快乐的事,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和爸爸做模型比赛了。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手工感兴趣,但是和爸爸比赛还是第一次,那天我做完作业,爸爸看我没什么事干,笑眯眯的来到我的旁边,说:“咱俩比试比试,看谁的模型做得最好?”爸爸是美术老师,我心里真是没底,但是我绝不认输。比赛开始了,我比平时还要认真,不一会儿,我就成功地做了一艘轮船,就在这时,爸爸也做好了一架飞机。裁判员妈妈认为我第一,爸爸第二。我能赢爸爸,我高兴地跳起来了。

跟爸爸比赛真是一件无比兴奋的事,我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比赛做得更优秀。

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陈浩然

今天,我和我的妈妈坐在公共汽车上去姥姥家,车上很挤,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座位。这时,一位老奶奶上了汽车,站在我身边,边咳嗽边喘。我想:我应该给老奶奶让座,我刚想站起来,可转念一想:车上那么多人,我又站了那么长时间,脚都疼了,还是我坐着吧。我又一想老奶奶那么大年纪,我应该给老奶奶让座,于是,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这里吧!”虽然剩下的路我一直站着,脚也站得很疼,但是我心里觉得很甜,很美。

这是我心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李楠

今天是劳动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

我们拿了十几棵小树苗。开始植树了,我们先拿铁锹挖一个坑,挖好了之后,我们把小树苗放进坑里,再填上土就行了。接着我们植了一棵又一棵,累得我们满头大汗。我们看到山上那么多的小树,高兴地笑了。

爸爸说:“女儿,咱们回家吧!”

妈妈也说:“是啊,我们回家吧,我都快要累死了。”

我说:“不,我还要植树。”爸爸和妈妈只好无可奈何地

又陪我植了几棵树。

这时,我看见有一些人也来植树,我非常高兴,顿时感觉到浑身又有力气了。

于是,我又和人们一起植起树来。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在爸爸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指导教师:崔丽

畅想未来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我们学校放假三天,在这三天里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首先要完成老师给布置的各科作业,然后在写作业的时候,要把作业做的清楚、整洁、干净,做对为主。做完各门功课作业后,我要还认认真真的复习一遍老师以前讲过的各们课程。

我想,学完后就可以快快乐乐的玩一场了。忽然,我有一种想法在眼前一闪,啊!不对呀!我们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们快要升三年级了。我不能一心就想着玩了,应该努力地学习了,要再加把劲,把我的学习成绩提高才行啊!

然后,我就慢慢的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把学习成绩提高起来呢?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从上半学期的成绩做一下比较,上半学期数学考得成绩还不错,语文成绩考得差一些。但是,也算可以,尤其是英语的成绩,分数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怎么办呢?我想,英语还是多着重学习一下才行,要想办法把英语的成绩提高上来。然后,在继续加强数学和语文的学习。我想做到认认真真的学,仔仔细细的看,扎扎实实的记,反反复复的学,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门功课的成绩提高上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期末考试中,使各门功课取得最好的成绩。

我的梦想就是从小做起、从各科做起,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应该做到;学要扎实、学要细心、记要牢靠、听要专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其次,就是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究卫生、热爱劳动、遵守纪律,要做到不打架斗殴、不说脏话,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定要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少年,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学生。

我要学好各门功课,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能为社会和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为人们服务,才能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级三班卢帅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妈妈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劳文洁

妈妈的个子很高,梳着齐耳短发。总是带一副眼镜,样子很威严。

妈妈的脾气就像六月里老天爷的脸,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我感冒了妈妈嘘寒问暖,一会用手摸摸我的头,一会又问问我的哪不舒服,这时妈妈就像晴天里的阳光,照得我暖暖的。

“字怎么写得这么乱!”妈妈冲我大嚷道。我急忙擦去改了改。“还是不行,重写!”妈妈边说着边用手打了我一巴掌。我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这时妈妈就像阴雨天时的电闪雷鸣,吓得我心惊肉跳。

你说我的妈妈是不是让人捉摸不透?

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劳文洁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坐上火车来到了通辽市,参观了西拉木伦公园。

一进门,哇!里面的人真多啊!做什么的都有,卖小吃的、卖玩具的、变魔术的......

再往里走,来到了儿童乐园,儿童的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我最感兴趣的是开电动船。爸爸开着船,载着我们来到了湖中央,我感到好奇,想试一试,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让我试一试,可我刚握住方向盘,从后面来了一艘船与我们擦肩而过,好吓人啊!还没反应过来,船头就和一位叔叔开的船撞上了,幸好没事,叔叔和我都笑了。我玩得好开心。

再往里走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了猴子、狗熊、老虎等许多动物。

我今天玩得真高兴。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小狗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级三班李昊东

星期天,奶奶给我买回来一只小狗。它身上长着黑白相

间的毛,头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像两颗宝石。鼻子又黑又圆,.

耳朵半圆形,像两个月亮,尾巴不长也不短,四个小腿像四个小

小柱子。

他的爪子好像穿了四只小黑鞋,小狗吃饭时爱站着,它

爱吃小鱼.小虾.肉排骨.它还很爱喝牛奶.它很特别,因为它会

上洗手间撒尿呢!

一有时间我就会和它玩耍。我觉得在这世界上,它是

我最好的朋友!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家乡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邓新宇

我的家乡在草原。那里很美很美,有长长的小溪,高高的山,绿绿的树,一眼望不尽的草丛。

我的家乡阳光灿烂,蓝篮的天,白白的云,空气非常好,绿绿的草丛,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景色非常迷人。

我的家乡很美很美,山前绿油油的草原望不尽头,草丛中五颜六色的野花,引来了贪玩的蝴蝶飞来飞去,许许多多的牛、羊在吃着青草,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远远望去满眼绿色,大草原就像绿色的大海洋,多么诱人,一群群的羊,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走近村前,哇,多美的图画,一道弯弯的小溪穿过村前,一群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排列有序、整齐的房屋,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整个大草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美丽极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小狗

天山实验小学

二年三班马建阳

我非常想拥有一只可爱的宠物。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梦。从梦中醒来,我还泪水涟涟,那只梦中的小狗似乎在我的眼前。

我永远记得那个梦。我过生日的时候,爷爷送给我一只可爱的小狗,我给它取了个时髦的名字――罗比克斯。

我每次放学回家,它总跳到我的身上和我亲热。

它爱干净,大小便都要往厕所里跑。我也经常经它洗澡。

罗比克斯看家的本领可大了。有一次,一个小贩溜进我家的院子里,准备顺手拿我家的什么东西。却被罗比克斯发现了,一边叫一边咬住那个人的衣服不放。我听到罗比克斯的叫声,忙跑到院里,多好的狗呀!

不幸的是,罗比克斯生了一场大病死了。趴在地上罗比克斯,临死时眼里还含着泪,似乎还舍不得离开我。我不禁泪如泉涌。

我永远忘不了你,可爱的罗比克斯――我的小狗。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爸爸

天山实验小学

二年三班赵雨萱

我有一个非常疼爱我的爸爸,爸爸对我的学习非常严格,记得有一次我的作业完成的不好,老师叫我妈妈上学校,我要上学时,爸爸正在睡觉,妈妈去叫爸爸,爸爸醒了,爸爸狠狠的训了我一次,晚上放学吓得我见着爸爸就跑,到了家,我先认真的写完作业,才去吃饭,然后,我就帮妈妈洗碗,搞卫生,爸爸见了说:“看在你表现这么好的份上就不打你了”。

谢天谢地,爸爸终于饶过我了,从那以后爸爸就天天看着我写作业,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点点提高了。

我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做值得爸爸骄傲的好女儿。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遥控飞机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杨奕瑶

我有一个遥控飞机,那是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买给我的生日礼物。自从买的那天起我就很开心。它的样子很好看,有一个红红的外壳,白白的螺旋桨,还有一双飞行脚。

有一次我带着遥控飞机到外面去玩,那天天气格外睛朗,我把飞机放在地上,那是它的第一次试飞,我慢慢按动遥控器,飞机也慢慢地飞了起来。突然,我发现飞机离我们的房子很近,有撞墙的危险,我心里万分的着急,我马上把飞机降落下来。

下午,我开始了第二次试飞。这时,我发现我的身边有很多小朋友,因为他们都没看到过能飞这么高的遥控飞机。这让我感觉到心里甜蜜蜜的。我打开电源,按动开关,飞机又飞上了蓝天。周围一片欢呼,我心里感到高兴极了。

接着,我又开始了第三次试飞,我一按开关,飞机又一次飞上了蓝天,这一次我发现它能飞三楼那么高。遥控飞机让我感到了高兴、自豪,同时也让我感到了驾驶飞机的乐趣!

指导教师:崔丽

快乐的一件事

天山实验小学李佳艺二年三班

寒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一个电子琴班。一眨眼十几天的学习结束了,很快就要比赛了,我心里想,这次我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不辜负爸爸妈妈的希望,好好练习曲子。

二月二号那天下午,比赛开始了,我看见教室里坐满了人,紧张的心里跳个不停。第一个上场的是李浩楠,她弹奏的曲子是《粉刷匠》,她弹的非常熟练。我想一定要好好演奏,争取超过她。接连表演5名同学,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落落大方地走上台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先给观众敬了一个礼,然后坐在电子琴前,双手按下琴键,我的指法是那么娴熟,自己好陶醉在《四季歌》中,当我的琴声一停,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看见妈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心想,这次我的成绩一定错不了。

最后,老师宣布比赛结果时,我紧张地屏住呼吸,“第一名吴迪,第二名李佳艺”。老师的话音地落,我高兴地直蹦高。我双手捧着二等奖的奖状,心里乐开了花,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夸我是一个好孩子。

一想到寒假里电子琴比赛获奖那件事,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指导教师:崔丽

一件快乐的事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刘宇航

我是一个聪明、淘气、贪玩、做事不专心的男孩。因为做事三心二意,没少挨妈妈的训斥。由于课上总不认真听讲,作业总是写的马马虎虎,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

4月25日那天下午,教我们语文的崔老师跟我谈了一次话,鼓励我用心听课争做班级的排头兵。我听后受益匪浅,下决心改缺点,经过几天的努力,妈妈夸我进步很快,老师也一连几次表扬我。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昨天上午第四节课,上课铃一响,崔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轻声说:“今天班级又有三名同学进步得快,我要给他们发奖字”。我心里想,三名同学太少了,肯定没有我。老师一字一板地念道:“任志伟、邓新宇、刘宇航”。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高兴得心里怦怦直跳。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我象小燕子一样飞出教室,想赶快回到家里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刚跑出校门口,正好碰上来接我回家的爸爸,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我的儿子是好样的”。

从上学以来,让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昨天得奖字的那件事啦!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朋友,小台灯

开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象样子的台灯,它有十八个灯泡,一次开九个,两次才能全开呢!我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吧,他有两个大大的耳朵和两只圆圆的眼睛,一个高鼻头和一个长长的鼻子,好像还在喷水呢!而开关就在它的小肚子上面,尾巴上还能充电。这就是我的大象台灯。

这个小台灯还帮了我的大忙呢!有一天晚上我在写作业,天黑了,却停电了,我还没有写完作业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我眼睛一亮:我还有小台灯啊,于是,我又能继续写作业了,在它的帮助下,我终于写完了作业。

你说,小台灯能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姓名:蔚新

指导教师:崔丽

我的玩具小恐龙

前几天,我得了一百分,妈妈非常高兴,给我买了一个玩具小恐龙,这个小恐龙真可爱啊!让我来说说他的样子吧!小恐龙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尖尖的牙齿、长长的爪子、大大的尾巴,身上有许多尖尖的角和许多圆圆的点,这就是它的样子。

小恐龙还能时时提醒我学习呢!有一次我写作业时被一道题难住了,很长时间也没算出来,我就泄气了,想出去玩一会,解解闷,要出门时却看见了小恐龙的眼睛,好像在鼓励的对我说:“小新,加油!你一定行的,难题算不了什么的,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我相信你,也会一直支持你。”于是,在我又坐在了书桌前,认真地思考,终于度过了难关。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开了,我向小恐龙说了声:“Thankyou!”这时感觉小恐龙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努力、认真思考,再难的题也会解开。

天山实验小学二年三班蔚新

指导教师:崔丽

母爱的价值

或许母爱并不稀奇,可是在我第一次这样深刻地感受到它的时候,却是那样温暖。。。。。。

今天是十一国庆节放假前的第五天,老师突然跟我说要我代表学校去参加福田区的现场作文比赛,一切是那样突如其来以至于我没有一点准备。只能临时抱佛脚——去书城搜集素材。

我一回到家,立刻告诉了妈妈这件即高兴又十分紧张的消息,妈妈非常高兴要我做好准备。我跟妈妈说了去书城找素材的事,妈妈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今天台风‘黑格比’要来了,别去了吧反正不急着这一天。”“明天如果因为‘黑格比’放假呢?不就两天了吗?”我立刻不高兴起来。最终妈妈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

到了书城,各类书籍琳琅满目看都看不过来,我开始了在书海里的遨游。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小时了,书城要关门了,我急忙把还没来得及看的两本书买了下来。乐陶陶地走向了书城的大门,一路上带有埋怨性地对妈妈说:“我说没关系吧,台风不会有太大影响的,不要那么紧张嘛!”“不要那么着急。。。。。。”妈妈有点甘拜下风地说。

刚走出书城的大门才发现等车的人有那么多,要是平时走回去也就算了,可是就在这时候,雨突然下大了,就算站在里面也会感受到雨点洒在身上的冰冷的感觉。妈妈毅然决定打车回家。三十秒过去了。。。。。。“怎么还没有车啊。”我越来越着急,这不但是因为等车的人越来越多也是因为我知道妈妈的脾气,一出现这种事,如果不可以很快搭到车的话,妈妈就会火冒三丈何况我还在她面前说出那样的话。

1分钟过去了,始终没有车来,我开始感觉到希望的渺茫。1分零五秒,“终于有车啦!还是两辆,抓住机会啊!”我心里默默地想,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两辆车中有一辆已经载了客了,第二辆被别人拦住了。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我开始发觉我们站得位子不对,这里很难搭到车,再加上本来车就少,人又络绎不绝,我开始感觉到挨骂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了。我偷偷瞟了妈妈一眼,发现妈妈的脸色发青,眼睛像要喷火一样。5分钟过去了,情况始终像我预料的那样,妈妈已经忍不住了:“我都说了这种天气来什么书城,人家司机又不上班,你看怎么办吧,怎么办吧。”此时此刻我知道沉默是最好面对的方法,于是我开始保持沉默,十分钟过去了,妈妈再也忍不住了。“走吧,走回家,你非要把自己弄病了才好是吧,这种天气还来书城。。。。。。”一路上,妈妈都骂骂咧咧的,走到莲花山附近的停车站时,妈妈和我的衣服早就湿透了,一只大落汤鸡,一只小落汤鸡,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等着公共汽车。这样的情景我可以想象得出旁人的笑脸和妈妈的心情。

又过了五分钟,有公共汽车了,可是只有一个座位,妈妈比我早一步开了腔:“你坐吧.”“不,还是您坐吧。”“快坐,那么废话干什么。”我只好坐在了座位上。到了站,回了家,把衣服换好之后我打开了书城的大袋子,寻找我买的书,我发现虽然妈妈身上湿透了,但是我的书一本也没湿。可能是无意中,我不小心打翻了装衣服的篮子,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的衣服和我的衣服上的湿度相差竟然那么大,我回忆了一下,这是因为每次打伞的时候,妈妈总是把伞偏向我这边,所以会这样。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刻,这么清楚地发现了母爱的价值。

其实母爱的价值有时只是把伞偏向我的那么一点宽度,时刻保护着我的书的厚度和让给我座位时的椅子到她之间的长度。

出糗作文之不可思议篇

今天天气真好,晴空万里,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偶可从没见过这样的情景^_^)我和同学小刚一起骑车去上学,突然他的车气门芯坏了,我就把我车上的拔下来给他装上,我俩继续一起高高兴兴地骑车往学校赶。(原来“我”的自行车可以不用气门芯啊^_^) 我们经过一家百货商店时,我不禁感慨道: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回家去了。(比周星弛在《功夫》里还要厉害?!)都说一心不能二用,当我注视老大爷的时候,冷不丁岔道里冲出来一位老太太,说时迟那时快,“唧”的一声,我来了个紧急刹车,可还是把老太太撞飞了起来,手里提的满篮子鸡蛋亦随风飘舞。(好美的鸡蛋^_^)“啪”的一声,老太太被摔得粉身碎骨,可她站起来拔腿就跑,(这老太太定是仙风道骨^_^)她跑出老远才回过头对我说:“小伙子骑车慢点,我要不是急着赶回家给孙子喂奶,今天有你好看!” 心有余悸地赶到学校,正好踩着上课铃声进了教室。第一节课是英语课,按照惯例,由于听不懂,每次都是偷偷地睡到下课。又因为我坐在最后一排,我身后即是教室后门,每次下课,都是同桌把我叫醒出去沐浴阳光。今天很不幸的是,老师破天荒地叫我回答问题,酣睡中的我被同桌叫醒,以为下课了,遂起身拉开后门走出教室。三分钟后,我在教室外感觉环境异样,随即快步赶回教室,只见全体师生作惊恐状。老师强忍住没有发火,她重复了一遍问题,可我迷迷糊糊地啥也说不出,就那样傻站着大约过了一分钟零十秒,老师不耐烦地说:“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啊!”于是我气沉丹田很大声地说:“吱。”老师当场晕倒。 文章就此打住吧,因为要求写600字就够了,我多写了近1000字呢,美丽可爱的语文老师您是不是考虑给我多加几分呢,拜托拜托,谢谢! 小编自话:作文就是用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在纸上,如果作文中出现了现实中没有的情况那就叫荒谬。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细心观察,做到作文时言之有物。 二、出糗作文之错误修饰篇 1.运动会100米短跑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 师评:运动场变赛狗场了吗?万狗奔腾,壮观! 2.老师让学生模仿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写一篇关于某某人的作文,有个同学是这样模仿的:我的妈妈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师评:有其母必有其子,想来你也是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吧。 3.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坚定方向…… 师评:此路可继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之后,登上第九大奇迹。 4.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 师评:我堂堂威武之师到你那里咋成了“虫虫特攻队”了? 5.运动场上彩旗飘,老少爷们儿扔飞镖。你一镖,我一镖。肠子肚子满天飘! 师评:好恐怖,到底是运动场还是屠杀场啊! 6.看着天上阴沉沉的天…… 师评:天外有天! 7.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野猪,肥硕、笨拙的野猪已经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周旋了不知多少圈。 师评:舍生逃命?野猪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 8.一个萧条的年轻人孤独地走在寒冷的大街上。 师评:可怜的孩子! 9.起初,我的心降到了珠穆朗玛峰最底峰…… 师评:珠穆朗玛峰最底峰在哪里?东经?北纬? 10.有一天,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成语“青翠欲滴”使用得好。下一次交上去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出青翠欲滴的酒杯”;“她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个男生居然写:“这两天我感冒了,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师评:我被你们气得青翠欲滴! 三、出糗作文之错别字篇 1.一个女生的日记这样写道: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海量!海量!应为“惊”。) 2.有一篇作文是写语文老师的,在介绍老师的外貌时,应该是“老师有一张瓜子脸”,结果同学写成“老师有一张爪子脸”。语文老师差点没疯掉。 3.早上起床整理“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 师评: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殡仪馆?老师一直都不知道……(应为“仪容”) 4.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 师评:好吃吗?鸡粪?(鸡块一份) 5.我的历史老师长发披肩,个子矮小,脾气不好,有一点点“胸”…… 师评:历史老师要我转告你:“等下次上历史课,皮给我绷紧一点。”(凶) 6.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 师评:你是该忧了──不及格。(优) 7.要下雨了,农民伯伯都在地里捡小表。(麦) 师评:哪里可捡?周日咱们组织一次义务劳动。(麦) 8.就在这时,一辆“中风”牌汽车,正好撞到了小强身上。 师评:“中风”牌汽车? 9.食食物者为俊杰,适者生存。 师评: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挑肥拣瘦,不是养生之道。(识时务) 10.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吻于乌江。 师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 11.2060年早晨,甘肃九泉太空装置发射基地…… 师评:九泉?是阎罗王建立的吧!(酒泉) 小编自话:错别字一向被老师比喻为米饭里的“小强”,想想吧,如果你不想吃饭的时候饭碗里接二连三地出现“小强”,那就好好地下点功夫,把“小强”赶得远远的吧。(注:“小强”指蟑螂,周星驰语) 四、出糗作文之童趣篇 1.我小的时候写日记,老师规定要200字以上,当时4人一组,有小组长检查字数,我同组的一位仁兄写道;“今天妈妈让我出去买菜,我问多少钱一斤,卖菜的说5分,我说: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组长数了数还差4个字,于是仁兄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2.三年级学生,写下雨的一天。他说:下雨天,正是睡觉的好时间,我和爸爸吃过早饭就睡了。这样就完了!老师问:一句话就完了?他说我们睡着了啊!什么也没干。 3.小学老师出半命题作文:“我的xxx”随便写人写物,结果我班同学作文题目:《我的战友邱少云》。 4.“一轮红日映朝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深知北京紧挨着首都……” 5.一四年级学生,用“崭新”造句,“一个崭新的植物人诞生了……”(赵本山的功劳)真人真事,绝对原创。 5.要求写”我的同学“,一同学写道:“国强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jie(截)内裤”。老师在上课时读了出来,还说这同学描写得生动,下课后这同学被那同学追着打…… 6.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太阳! 7.小学时老师要求用“果然”这词来造句,有同学就写:我三个月没洗澡,身上果然臭了。 8.有个同学写《观灯展》:我东看看,西看看,只见我的头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9.同学的日记:第一天:今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 第二天:昨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 第三天:今天我又想起前天我到妈妈单位,玩得很高兴。 10.一次我和同学们出去吃早饭,正在吃着,一条狗跑到一同学面前摇尾巴,他望了那条狗半天,说:“叫声爸爸,我就给你吃。” 小编自话:追逐着蜻蜓与蝴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中那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已经远去了。可每每翻开童年时的作文本,那些稚嫩的语言和不经意的错误仍然会让我们莞尔一笑。 五、出糗作文之乱用典故篇 高考考生凭一支生花妙笔,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驰骋,大胆的想像,幽默的文字,竟使枯燥、呆板的历史与现实世界变得如此的妙趣横生,不愧为创造历史的人!下面是摘录的部分妙语,现在只字不动地贡献出来,以飨读者。 1.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评:是李清照和李煜一起唱的吧? 2.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 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 师评:拿破仑VS蒙哥马利?那关公是否能与秦琼大战三百回合呢。 3.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 闻风丧胆。 师评:汉时明月宋时关?记好了岳飞是抗金名将。 4.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师评:不要载赃,但丁会有意见的! 5.孔子小时候,它与哥哥分梨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他妈妈让他选择, 他只拿了一个小的,这就是有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并非孔子吃不完那 个大梨子,而是他自小就有着这种正确的选择,以至后来,成为了中国 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师评:晕死,孔融原来就是孔子吗? 小编自话:历史典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运用得当会取到言简意赅,意义深远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历史,否则,一知半解的很容易闹出上面那样的笑话来。 六、出糗作文之乱用成语篇 ★据说是气死了99名老师的中学生作文 今天是国庆日,因为英明伟大的政府建设国家、爱护百姓的功绩罄竹难书,所以放假一天,爸爸妈妈特地带我们到动物园玩。 按照惯例,我们早餐喜欢吃地瓜粥。今天因为地瓜没有了,妈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来滥竽充数。没想到那些种在阳台的芋头很好吃,全家都贪得无厌地自食其果。 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穿上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得艳光四射,趾高气扬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 我们一丘之貉坐着素车白马,很快地到了动物园,不料参观的人多到豺狼当道草木皆兵,害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的爸爸鞠躬尽瘁地到处广播,终于找到差点认贼作父的我和遇人不淑的妹妹,困兽之斗中,我们螳臂当车力排众议推己及人地挤到猴子栅栏前,鱼目混珠拍了张强颜欢笑的全家福。 接着到鸡鸣狗盗的鸟园欣赏风声鹤唳哀鸿遍野的大自然美妙音乐。后来爸爸口沫横飞地为我们指鹿为马时,吹来一阵凉风,唾面自干的滋味,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妈妈连忙为爸爸黄袍加身,也叮嘱我们要克绍箕裘。 到了傍晚,因为假日的关系,餐厅家家鹊占鸠巢六畜兴旺,所以妈妈带着我们孟母三迁,最后终于决定吃火锅。有家餐厅刚换壁纸,家徒四壁很是美丽,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非常有气氛。十面埋伏的女服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口蜜腹剑到让人误认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饥不择食的我们点了综合火锅,坐怀不乱的爸爸当头棒喝先发制人,要求为虎作伥拿着刀子班门弄斧的女服务生,快点将狡兔死走狗烹,因为尸位素餐的我们一家子早就添油加醋完毕,就等着火锅赶快沉鱼落雁好问鼎中原,可惜锅盖太小,有点欲盖弥彰。 汤料沸腾后,热得乐不思蜀的我们赶紧解衣推食好大义灭亲上下其手,一网打尽捞个水落石出。 火锅在我们呼天怆地面红耳赤地蚕食鲸吞后,很快就只剩沧海一粟,和少数的漏网之鱼。母范犹存的妈妈想要丢三落四放冬粉时,发现火苗已经危在旦夕,只好投鼠忌器。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终于死灰复燃,也让如坐针毯的我们中饱私囊。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不料结帐的时候,老板露出庐山真面目,居然要一饭千金,爸爸气得吴牛喘月,妈妈也委屈地牛衣对泣。 啊!这三生有幸的国庆日,就在爸爸对着钱包自惭形秽大义灭亲后,我们全家江郎才尽,一败涂地。 小编自话:I服了YOU!能把成语运用得如此标新立异,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来历和特定的用法,切忌望文生意。 哈哈,做完这个策划我已经笑得肚疼,说实话那个下雨了我和爸爸吃过早饭就睡觉了的作文就是我写的!作文出一两次糗没啥,不妨碍你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贵的人才!只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能熟练地运用汉字来表达你的思想,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哦,想想你朝思暮想的MM /GG看到你满是“小强”的情书时那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你以为你还有戏吗?呵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加强,汉语言必定会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前段时间网络上不是流传一套外国留学生进入中国的“汉语托福”考试吗?虽然这是网友的一厢情愿,但我们坚信汉语言会有那么辉煌的一天的。让我们从写好作文开始吧。

失去时 才懂得珍惜

生活中的我们,应该都是这样:只有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

还记得在军训的时候,每天在太阳下走队形、站军姿、练踏步,通红的脸上总会有一颗又一颗豆大的汗珠往下掉,同时,还能喝掉1.5L的矿泉水,休息的时候就感觉手脚超酸的,那时,最想的一件事就是赶紧上学。

还有在放假的时候,我就在盼望着上学,想快一点来到学校,因为,自己总觉得每天对着作业、电脑、电视的生活很无聊,认为学校里充实而又有序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的生活很开心、很热闹。

可是,现在真正开始上课了,才发现自己憧憬已久的校园生活,却是那样的紧张,不像假期那样的轻松、自由,自己想什么时间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慢慢回忆起以前的一件又一件事情,总觉得:自己有许多东西没有好好地珍惜,发现现在的感受和以往经历时的滋味完全不同。

虽然,人生如此,但是,要记住:你再怎么回忆过去、想念过去、留恋过去,那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地做好现在要做的事情。好好品味人生,这样你就会和我一样,觉得人生就像一杯茶,刚开始喝的时候好像会有苦涩的味道,但细细地回味它,你会发觉它的甘甜。

现实的生活让我知道:有些东西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愿大家都能珍惜生活中的一切。

清明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间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炎黄子孙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方人们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l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习俗,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编辑本段]【清明节的祝福】

清明时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编辑本段]【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绵山(今介休绵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编辑本段]【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古代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老北京过清明节的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编辑本段]【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编辑本段]【清明节的食品】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江南一带清明节时有吃青团和吃粽子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果,是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 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编辑本段]【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编辑本段]【清明节游仙诗赏析】

《心祭》是刘小烽所作的四言体游仙长诗。作者通过对一个梦境的描述,寄托自己痛失外婆的哀思。其中“我有所愿,乞上苍怜:愿兹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黄泉”,句句如金石掷地,悠悠孝思,绵绵不尽。实乃写孝思方面的经典诗句。

刘小烽,又名刘周,字冷静,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生于1973年12月。作家,学者,辞赋家,文言文复兴倡导者,大众儒学倡导者,自然门武术第五代重要传人。出版著作有:《天有霓裳》、《帷幄仙风奇门遁甲预测图典》等。2003年3月被新华社内参报道。

刘周倡议书,“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和“全世界都来践行大众儒学,促进和谐社会和谐建设(倡议书)”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心祭(节选)

甲戌岁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时。炊烟袅袅,日影蹒跚。朔风起而复平,岁寒逼而化暖。天地之气和兮,谁期霹雳以降。怆然悲夫,失我之“婆婆”;冲冠怒兮,天何夺我之亲。思未曾片时断兮,泪未曾一日干,魂牵梦萦,无日而已,剜心之痛,何以复加。时维乙亥清明,余于太原,难奠其莹,五百里远,香火何闻,纸灰随风,遗于路中,惟焚我之心,摄我之魄,遥祭“婆婆”之慈灵于天界。是时父病急也,余与父俱在太原山医一院。此序。(注:婆婆即外婆)

西望临川,山脉高伟;

寄我魂魄,涉彼湫水;

悬壁仙径,止于瑶池;

......

阴霾初霁,太阳其辉;

照我身者,万道虹霓;

拥护婆婆,莲花以见;

我心大喜,亦一何悲;

念此为幻,曷不心碎;

但睹慈容,宛若生时;

但闻教侮,如旧日声;

婆婆之言,永难忽忘:

阴阳殊途,心无异路;

正善而已,诚能感天;

......

尔今尔后,汝自保全。

我闻此言,匍伏泪下;

知为梦境,愿不复醒;

......

闻此言也,泪复如雨;

若无婆婆,我早死矣;

婆婆之逝,心不甘也;

愿随左右,结草衔环;

.......

祷祈弥久,闻钟鼓鸣;

莲花又现,凤鸟毕至;

视我婆婆,立花鸟间;

身赤金色,微笑不语。

我心喜极,无名状者;

着急近前,举步却空;

更是一惊,觉时已醒。

枕边湿透,梦何不永;

辗转反侧,憾也无穷:

我无怙者,赖婆婆生;

甘苦与共,何期其薨;

从今孤独,岂千年哉!

我有所愿,乞上苍怜:

愿兹世界,鬼神存焉;

他年我死,共在黄泉。[编辑本段]【《清明》杂志】

安徽省大型文学刊物(双月刊)。创办于1978年。现当代著名作家陈登科创办。[编辑本段]【歌曲】 清明雨上

《清明雨上》

作词:安琪、Vae

作曲:Vae

编曲:Vae

演唱、录音、混音:VAE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木雕流金 岁月涟漪 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远方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

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编辑本段]【国外清明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

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会”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3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叙利亚的“烈士节”

叙利亚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为“烈士节”,这是由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全国都十分重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

波兰亡人节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坦桑尼亚哀思节

为悼念为国牺牲的烈士,把每年9月2日定为“哀思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墓地献花扫墓。国家领导人也到陵园墓地参加扫墓活动,到独立广场纪念碑献上花圈,以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墨西哥扫墓节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法国万灵节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典故人,献上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凭吊者最多,献上的鲜花也最多。

突尼斯英雄节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幷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

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

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

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

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

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

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

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

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谆谆教诲,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