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路上行人虽然不多,但马路上的车辆却是络绎不绝。突然听见了一阵断断续续敲击地面的声音,我很好奇,是什么人再敲击地面,便四处张望。

在离我大概50米的地方,我看见有一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着,并不时用手中的竹棍敲击着地面。看着这对盲夫妇,我此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只见那对盲夫妇相互搀扶着过马路。

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对盲夫妇看不见,只能靠听觉过马路,在这络绎不绝的车辆中,他们能安全的过到马路对面吗?在这条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别说是盲人了,就是正常人过马路也要格外小心才行。”想到这里我不得不为这对盲夫妇捏把汗!

我在远处目不转睛的看着这对盲夫妇,正当他们快过到马路中央时,突然,一辆车朝着他们飞驰而来,还好司机反应快,及时刹住了车,避免了这一惨剧的发生。

这是我看见一位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走下车来,对盲夫妇说:“哎!像你们这种残疾人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别在街上闲逛!刚才幸亏我反应快,要不然就撞上啦!撞了你们关系还不大,撞坏了我的车你们可赔不起!”说完男子便上车走了。

我对自己说:“现在可什么人都有,这对老夫妇,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道还比不上男子的一辆车吗?这个男子也不想想,如果他自己是个盲人,别人这样对他,他心中有何感受?别忘了,盲人也有尊严!”

在不知不觉中,神情恍惚的我回到了家中,但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看见的那一幕。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唾手可得。例如:盲人过马路只会受到路人的嘲讽,司机的白眼。我想说:“盲人虽然看不见,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感受,他们也需要尊严!”

我真得不明白,难道我们当今社会就那么不堪吗?

当我再一次走过那条小路,它除了让我感到熟悉,还让我感到一丝陌生。

盲人的阳光

盲人每天专注的仰望阳光,最后他拥有了整个太阳.

---题记

一个盲人住在福利院,冬日晒太阳时总要仰起头来,一动不动的凝视天空.多年来,都是这样.有一次,同院的一个老人好奇的问他:“嘿!你在瞧什么?“

“我在看阳光!“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有弯曲了,笑容就在拉直和弯曲间绽放在他的面庞,我看见一种平时不容易看到的光泽,在荡漾.

他多少岁了?不知道.只知道我很小的时候他已经很老了;当我觉得自己长大时,他还是老样子.

前不久,这位盲人去世了,送丧的人逶迤一路.我刚好路过,听到福利院老人乐队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似水的乐声将我的心溅湿了.

路人告诉我,老人先前最喜欢阿炳的这首乐曲.我突然想到:他和阿炳都是盲人,阿炳在音乐中看到了湖水流淌的月光.他大概也仰望到了阳光了吧?

没人知道老人的生平,福利院的人们只知道他整天笑呵呵.虽然因为盲和年老时常需要他人照顾,但他经常帮助身边的人.刚进福利院的人,心绪一般都很低落,可几天后,不知他用什么方法,使老人们快活起来.身边的人说他像一团温暖的阳光.

阳光?难道就是老人仰望到的阳光在他身边流淌,闪射?

大地上蓬勃生长的一切,都受到阳光的哺育.那些能够放射光和热的,比如思想,本身就是无所不在的阳光.

阳光本来也没有形状,叶子生长,花朵绽放不就是阳光的形状?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叶子,花朵一样去拥有自己的阳光呢?

福利院中也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可我每次路过时就会想起那位仰望阳光的老盲人.我知道,在他心中,太阳是有缤纷的形状,悦耳的声音与和煦的温度.

这个被我们普通人认为永远看不见阳光的老人,最后他拥有了整个太阳.因为他的专注.

盲人读写器

2020年,我发明了一种能让盲人“读书”和“写字”的机器―盲人读写器。

盲人读写器主要由多功能激光扫描仪、电脑和播音器组成的。多功能激光扫描仪先把各个文字信号传送给电脑,再通过电脑处理器把文字信号变成声音,由播音器朗读给盲人听。盲人读写器的外形像架电子琴,它的顶部长着一根长长的“脖子”,“脖子”上连着一只大眼睛,这就是激光扫描仪,机器的正面有两个喇叭,这就是播音器。机器的两边还各有一只机械手,是用来翻书的。

盲人如果想读书,只要对机器说一声:“请您读书”,并把要读的书放到机械手上。机器就会立刻亲切地回答:“是!”随着多功能激光扫描仪的移动,播音器里传来清脆、洪亮的读书声。盲人读写器可以按盲人的需要加快或减慢读书的速度,也可以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还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当盲人孤独的时候,可以作为知心的朋友和他对话谈心,也可以为盲人以口述写信,写完信后按一下打印按扭就可以打印出来。更为有趣的是,它还可以模仿亲友的声音来读亲友的信件,使盲人倍感亲切,那是因为事先将亲友的声音和字迹输入电脑的存储器了。当第一位盲人朋友使用盲人读写器时,听到远在北京的亲人写给他的信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谢谢!太感谢了!”

盲人读写器以其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受到盲人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得到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基金会的赞扬,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

盲人与医生

盲人与医生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这里的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保证为他免费治疗,只是请求他先与自己合作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盲人虽然愉快地答应了,但他还是感到奇怪,医生能和他一个瞎子合作什么呢?“您现在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医生解释说,“但通过这个实验,您就可以看见电线里的电流和空间里的电波,也就是说能看见电子的运动。”“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医生的话。“当然能!”医生坚持道,“咱们身上的每个器官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反应,比如在耳边敲一下东西,您就能听见声音;而无意中碰到眼睛,您就会‘眼冒金星’。现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电子仪器,只要把它用导线和连接眼睛的神经连起来,你就能通过它对电子产生反应并看见电子的运动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参加实验。于是医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绷带,然后接好自己设计的仪器。盲人开始向医生讲述他所“看见”的情景:“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渊,什么都看不见。不过等一会儿……我看见了!看见了!”盲人突然大喊起来。 “你看见什么了?”医生激动地问他。 “我看见许多光点,像波浪一样有节奏地运动,而且光线有长有短。”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习惯,就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电流。” “对,现在到处都充满了光亮,有强有弱,有深有浅,还有各种颜色,浅蓝的、粉红的、淡绿的、深紫的……左边有个发光的大亮点,浅蓝色光线就是从它那里射出来的!它就像一个大蓝苹果,又像一个蓝色的小太阳……” 医生高兴地走过来,“那您能看到我吗?” “难怪!”医生表示理解,“人体里到处都进行着化学反应,您看到的是生物电!而人的心脏,特别是大脑,肯定就像发电机一样!” 接着医生开车带盲人去“观赏”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缭乱。只要哪有电流,在盲人“眼”里就成了光。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非常有趣,盲人虽然看不见它们的墙壁,却能看见许多由闪光的电线和电话线组成的明亮“笼子”,就好像摩天大厦的骨骼一样。最令人惊奇的是电车,盲人觉得它就像中国神话里的风火轮一样,一边前进一边抛出一束束像火星似的电子团,而悬挂在街道上空电线上的电车天线就像被熔化了一样,把周围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红。盲人长叹一声:“为了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学家宁愿弄瞎自己的双眼!” 医生的发明引起了轰动,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消息。 “我想有正常的视力,做一个正常人,不愿再当一个活仪器了。”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终于到了,医生为他动了手术!他看见了医生苍老的面孔和护士冷淡的表情,看见了玻璃上的脏雨点和窗外的枯树叶,还看见了秋天那特有的铅灰色天空。看来大自然并没有用更加愉快的颜色来欢迎他,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既然已经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丽的色彩!

盲人点灯

俗话说:“瞎子点灯——白费蜡。”可是今天,我却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我走在街上,遇见一个老奶奶,她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走着,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是一个盲人。她听到有人迎面走来,就问:“电业局在哪里?”我悄悄跟在她后面,看到一位穿西装的男子,把她带到了电业局。

我也跟着走了进去,只听老奶奶问:“我想在道口装一个路灯,可以吗?”“当然可以了!”一位工作人员回答:“不过您自己又看不见,为什么要装一盏路灯呢?”“我是为了别人,我住的地方道口有一个大坑,晚上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我总是能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这使我感到心疼!”老奶奶轻轻地说。我望进她的双眼,是那么自然平静,一刹那,我觉得好感动,没想到一位老人,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心里却是那么敞亮,居然为了路人点起灯,照亮寂静的深夜。这让我想起一个字:爱,唯有爱是最最完美无瑕的。

爱是无私的,无私的心,帮助他人;爱是纯洁的,我要用纯洁的双手抚摸着爱;爱是上苍给予我们最丰厚的礼物。愿世间多一些人像老奶奶那样无私地奉献爱心,共筑我们美好的家园。

盲人的画

今天,沉浸在考场落榜后失落的我忘买了美术用具。回家后,我拿了钱,准备去附近的小店买来。

进了小店,我什么也没看,径直走向老板娘面前,面无表情眼神呆滞地说:“毛毡、中白云、小白云、曹素功……”声音像背书般死板僵硬。可那位中年妇女却没有被我的冷漠所感染,反而热情地说:“好咧,一共21块钱,小伙子!”我冻得像冰块一般的心,稍微暖和了一点。趁着她打包找零的空隙,我开始环顾四周。突然,我发现柜台那边坐着一个小男孩,想必他就是这位阿姨的儿子吧,他好像正在画什么东西。出于好奇,我看了看。呀,怎么只是一幅黑白画呢?上面有黑色水彩笔粗粗且细细地画了一些线条,乍一看,杂乱无章。可细细一看,还是有章可循的,模模糊糊画着太阳,一所小房子,放着缕缕轻烟等。他一笔一划虽做得那样夸张、难看,可却那么小心翼翼。我不禁轻蔑地微微一笑,会有这么蠢的画。我看他好像很不知趣,仍面带微笑地画着。啊,他是个盲人!我发现他的眼睛与平常人不一样,便心进而暗暗惊呼。

我开始认真打量这位小男孩。他知道,自己眼睛坏了,看不见东西,但并不为此自暴自弃、羞愧,反而乐观地想像自己看不到的世界。我这才发现,他的眼里,充满了快乐,希望、欣喜,看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被上帝抛弃,很幸运哩!我也仿佛脱去了一层皮,不是吗?起码我还可以用眼睛看!

我热泪盈眶,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小弟弟,你的这幅画画好以后能送给我吗?我明天来拿,行吗?”他脸上露出了惊喜,满口答应。

走出文具店后,我已是春风满面……

简评:“考场落榜后失落的我”?你参加什么考试, 可以称得上是落榜?如果这确实是原创,就应该是难得的精品。

走进盲人世界

走进盲人世界

11月6日,作为领袖训练营学员的我,跟着大部队来到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参观。

来到学校的大礼堂,门前一块指示牌,上面有一些不规则的圆点,老师说这些是盲文。我闭着眼摸了摸,弄不清什么意思。进了大礼堂,十多位四五年级的盲人学生已经在里面等待了。我们依次坐好,开始了与盲人朋友的互动交流。我们先观看了一部二十多分钟的短片,片中介绍了盲校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学生。接着,每个营的同学和盲人学生们轮流上台表演节目。我们二营全体同学演唱了一首歌曲——《萤火虫》,用美妙的歌声把大家带到了夏夜里,幽静的丛林中,萤火虫举着灯儿飞来飞去。盲人朋友们也用歌声传达着他们的祝福——《有你的地方是天堂》。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演,我的心里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深深地陶醉了。

接着,我们跟随一位盲人大姐姐来到了四楼的足球室,体验盲人足球。盲人足球和我们平时用的足球完全不一样,塑料的外壳里装着四个铃铛,好让盲人朋友们“听”到足球运动的轨迹。我们戴上眼罩,眼前顿时一片漆黑,只能依靠听觉辨别足球的方向。这可太不容易了,连着试了几次,当对方把球抛过来的时候,我们虽然听到了“叮铃铃”的声音,却不知道球在什么位置,更把握不住接球的时机,只是凭着想象去接球,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次接住球。

随后,我们又去体验了写盲文。盲文纸较一般纸厚一些,覆盖在有许多小孔的底板上。盲文的笔也很特别,像一枚放大若干倍的图钉。一位盲人姐姐给我们做了示范——用笔在纸上戳了各式各样的圆点图案,表示一个个拼音,它们组成了盲文。盲人学生们就是摸着这些圆点“读书”的。我也学着大姐姐的样子闭着双眼戳了一些圆点图案,可是完全弄不懂含义。

我们还观看了盲人朋友们剪纸、上网,不禁深深地被他们折服:虽然他们眼睛看不见,却能用顽强的毅力和灵巧的双手体会着世界的奥秘。有了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带着对盲人朋友的钦佩和祝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