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江苏省盐城市,这里风光秀丽。“海天鹤乡”——是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这里海天相接,草木茂盛,一派原始生态风光,是近百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近千种动植物栖息生长地。盐城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这里地势低平,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泻湖型湖泊。这里物产丰饶,风景如画,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原始生态环境赋存较好,被人们誉为金滩银汤,鱼米之乡。盐城的特产五彩缤纷。例如:“生炝条虾”。条虾是盐城沿海地区的特产。制法独特:将生虾先加盐、曲酒杀菌去腥后,再加入腐乳汁、白酱油、白糖等辅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会动心吧?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我和家乡会张开双臂欢迎你!'

家乡民俗——拔拔灯

家乡民俗——拔拔灯我的家乡在南安市英都镇,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家乡一年中最热闹的不是春节,而是每年的正月初九。这一天,家乡的昭惠庙前都会聚集数万名群众,以“拔拔灯”的形式期盼丰年,场面甚为壮观。听老人们讲,这项民俗活动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几百年了,可谓历史悠久。又逢农历正月初九,下午二、三点,村民们就开始准备“灯阵”。这次,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爸爸允许我跟他去“拔拔灯”,我心花怒放。只见游灯者在一条近百米粗大的缆绳上悬挂几十甚至上百盏红灯笼,称为一阵,共有二十多阵。各阵间还穿插着“大鼓吹”、“拍胸舞”、“舞狮”等。二十多阵的灯队排成了一条长龙,前望不见头,后望不见尾,人心攒动。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灯海之中。夜幕降临时,气势磅礴的“拔拔灯”便开始了,我随着队伍缓缓前进,人潮如流,穿梭于村落之间。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燃放烟花、爆竹,俗称“迎灯”。霎时间,鼓乐声、爆竹声、人的嘈杂声汇集在一起,震耳欲聋,好不热闹!抬头一看,空中火树银花,绚丽多彩。转身一瞧,两旁的男女老少笑逐颜开,充满喜庆的气氛……“拔拔灯”民俗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据说“英都拔拔灯”还荣登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呢!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洪邵东指导教师:洪志达

家乡的蛇文化节

家乡的蛇文化节我的家乡在南平樟湖镇,这是一个千年古镇。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镇“蛇文化节”,这是最热闹,最有趣的一天。初七前夕,村民们将捕到的活蛇存放在蛇王庙里的小口瓷罐或木桶养起来。初七这天,人们将大蛇装在“香亭”里,称之为“蛇圣”,结彩挂花上街游行,众人持小蛇相随,所到之处鞭炮轰鸣,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今年的七夕我又一次跟爸爸妈妈回老家参加了蛇文化节。一大早6点,镇上的几十个男女老少穿着统一的仿古服饰,每人手里牵着一条蛇,和400多人的鼓乐队一起,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游蛇队伍。游蛇的人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孩子,他们有的把蛇缠在手中,有的把蛇缠在脖子上,有的把蛇缠在胸前……游蛇队伍一边前进,一边表演,其中一条1米多长的蟒蛇最显眼,被好几个人抬在肩膀上。瞧,这家伙一点都不怕生,还昂着头东张西望呢!而那些孩子则边走边和蛇玩游戏,有的甚至亲吻着小蛇,好象蛇是他们养的一只只小宠物,看得我又惊奇又羡慕。爸爸告诉我游蛇队伍从当地的蛇王庙出发,沿路吹吹打打,绕遍镇里的每个角落。当地的老人说这有两个用意:一是寓意蛇王的恩惠布施每个角落,来年风调雨顺;二是寓意每个家庭和和美美,白头到老。当我问到这些天蛇从哪里来的,爸爸告诉我这些游街的蛇,都是大伙平时在野外耕作时捕到的,当时全都寄在蛇王庙一个特制的蛇瓮中。这些蛇多数是无毒或微毒,也有个别是有毒的。游蛇活动要从早上持续到下午,活动结束后这些蛇都会被送到闽江放生。据说七夕这天男女相亲的一场“海选”。由于游蛇活动声势浩大,几乎镇上所有的人,以及附近村镇的人都会来参加,彼此在这天相识,这里很多夫妻都是通过游蛇活动,在七夕当天定情的。 原来家乡的蛇文化节还有这么多的意义在里面,我争为自己的家乡还保留这如此纯正的民俗而骄傲,也欢迎大家在每年农历七夕到樟湖做客。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平第二实验小学三(2)班张书凝指导老师:甘珠妹电话18950619916

家乡的舞春牛民俗

春节期间,东莞常平将与珠玑古巷联手举办首届东莞(珠玑古巷)民间艺术节,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舞春牛”将作为古巷民间艺术重头戏被列入邀请名列。但由于“春牛”只剩下旧牛头、队伍难于组织等原因而难以成行。

为让人们欣赏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代表作之一的“舞春牛”,承办方隐贤山庄又利用元旦假期,走遍了南粤大地。但是“春牛”再也难于舞起来,民间艺术界人士担心舞春牛从此成为绝唱。

古巷“春牛”难于成行

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的东莞(珠玑古巷)首届民间艺术节集纳了装故事、舞春牛、姓氏文化展览、客家婚俗表演等多个文化艺术项目。为确保这些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民间艺术早日组团南下,承办方隐贤山庄派出人员专门前往南雄,协助古巷民间艺术团组织表演队伍,修复民间艺术道具。

工作人员来到“舞春牛”的古巷廖屋村,“舞春牛”传人、舞了30多年牛头,今年已经50多岁的廖师傅带着工作人员来到存放“春牛”的祖屋。工作人员看到,“春牛”只剩2个彩色的牛头与两副木犁,牛身已经难寻踪影了。

据廖师傅介绍,牛身先用竹篾扎成框架,再在框架外糊纸贴布制成,极易破烂,几乎舞一次就要重新制作。因为很多年没有舞“春牛”了,“春牛”也只剩下旧牛头。对于此次南下东莞参加民间艺术节,廖师傅表示难于成行,因为修复“春牛”不容易,会扎“春牛”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而且加上演员、鼓乐队员、唱春牛的艺人,整支队伍人员要有25~30人左右。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南下珠三角务工,要等到春节才能回来,村里只剩下几名上了年纪的队员,根本无法排练。廖师傅颇为遗憾地说,这些年以来,几乎没有舞过“春牛”了。

“舞春牛”已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古巷“春牛”的困境,承办方又致电与派人到省内其他有“舞春牛”的地区联系。记者了解到,隐贤山庄的“春牛”寻找队伍先后到了南粤大地的紫金、罗定、连平、连州、信宜、连南等曾经有“春牛舞”的地方,结果几乎都是一样,难于组织队伍参加。有的像珠玑古巷一样只剩下旧牛头,有的只有“春牛”没有队伍,有的只剩下过去“舞春牛”的相片,除了老一辈艺人口中的记忆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艺术队伍也只剩下几名上了年纪的老艺人。

我的家乡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