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渡河,古老的母亲河

贵州省遵义市清华中学高一(4)班余卉

指导教师:罗兴君电话:13087884659

我的家乡有云雾缭绕的七柱山,有牛羊成群的栗园草场,但我最想亲近的,还是那条哺育务川仡佬族的母亲河——洪渡河。

今年的国庆长假,我有幸和父母一同乘船游览家乡的洪渡河。

我们沿着洪渡河渡口乘船顺流而下,领略洪渡河的峡谷风光。河面上微风轻拂,送来阵阵野花的芳香,但一层薄薄的晨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看不到一只渔船,但却听得见渔夫的吆喝声,可真有点临仙境闻神却不见神的感觉。

我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看过平静如镜的湖泊,但在我的感觉中,它们都比不上洪渡河。波涛汹涌的大海,适宜万船远航,使人能感到它胸怀的广阔,但它却缺少了洪渡河的温柔和清澈;湖水澄清见底,但却是一盆死水,哪里比得上日夜奔腾不息的洪渡河呢?

太阳的光芒慢慢地从河谷的东面岩壁上跳下来,河面上的雾气顿时被驱散得无影无踪。河面上的一切,全都清晰起来。那来回穿梭的渔船,那立在船尾的渔夫,还有在水边洗衣服的媳妇和姑娘……一切都充满了朝气。

洪渡河的两岸,盛开着鲜艳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在晨风中,轻摇娇姿。柔和的阳光,把鲜花倒映在水面上。河水本是轻悠悠的,衬托着这些鲜花,更显得美不胜收。

小船在河水中慢慢地航行着,船底在水面上劈开了一条雪白的“水路”。水面上波光粼粼,微小的水波轻轻拍打着船身。我用双手捧起一捧河水,用嘴慢慢地、轻轻地喝着,好甜啊!

这时,船行到溢溪渡口,正遇上赶集的李爷爷回来了。看着他笑眯眯的样子,我就笑着问道:“李爷爷今天的收成好吗?”李爷爷爽快地答道:“好啊,今天捉了几条大鱼,卖了几百元哩。这可全靠咱们故乡的洪渡河。”我笑着说:“李爷爷,您真行。”说完,我们的船已划向另一个方向,背后又传来李爷爷的声音:“小卉,有空上我家来玩。”

李爷爷驾着那只小船远去了,我望着那远去的背影,思绪万千……

家乡的洪渡河,不但风景如画,而且具有古老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这里盛产朱砂和水银。仡佬族先民就在这里开采,进贡给朝廷,道教名山广东罗浮山上的仙翁葛洪也曾在公元200多年前来务川开采丹砂烧炼仙丹。在这里,还有储量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它将为这儿的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财富。

奔腾不息的洪渡河传承了仡佬族古老的文明,见证了仡佬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历史。她就像一位勤劳的母亲,世世代代,不辞劳苦地哺育两岸的一代又一代仡佬族人民。

在归途中,我想起了那支动听的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啊!洪渡河,仡佬族的母亲河,我的思绪将伴着你流向长江、汇入大海。

111.5关志玲阙嘉雳来宾市合山矿合山市溯河矿中学

各位来宾:

你们好!首先,让我代表孙武祠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我衷心祝愿大家在此参观游览期间,心情愉快,一切如意。

孙武祠是1991年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的一组仿宋式建筑群体,占地约6600平方米。它以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依托,在其前侧中轴线和右侧共建有三个院落,整个建筑古朴典雅,蔚为壮观。1993年4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为孙武祠的落成剪了彩。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了匾额。同时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也设在祠内,与国家级学术团体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合署,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的管理体制。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东营市的一个著名旅游风景点。

走进孙武祠大门,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尊孙武汉白玉石雕像,该像是由青岛工艺美术学院谭国信教授创意制作的,像高3.2米。您看,孙武手持兵书,腰挎宝剑,睿目远眺,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鏖战沙场。下面请看第一展室。

本展室是孙武资料展览,向世人展示了孙武故里在广饶的史实及对后世的影响。本展览共分三大部分,先请看:

第一部分:“齐国乐安育兵圣”’。关于孙武的生平,尽管史书记载不多,但言之凿凿,脉络清晰。《史记》、《吴越春秋》、《新唐书》、《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史料对孙武的记述为我们了解孙武的生平提供了比较系统而可信的资料。这里我们看到的孙武画像是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明代画像,他高挽发髻,头扎官巾,双目炯炯,丰腴的面颊略带微笑,给人以亲切、平和之感。这幅画像成为我们为孙武雕像立传的重要蓝本。

(一)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史料对孙武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云:“孙子,武者,齐人也…”其后,唐代的《元和姓篡》、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邓铭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都对孙武身世和里籍做了比较系统地考证和记述,对后世影响颇大,在孙武里籍探考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这样记载的:“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

。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由此可以看出,孙武出生于其祖父孙书食采之地,即齐国乐安,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在清代孙星衍的《魏吏部尚书孙邕传》、《孙子兵法序》中也有类似记载。民国7年《乐安县志》和民国24年《续修广饶县志》也有“孙子各书谓武,齐人,而田氏祖属,祖书,以功赐姓,食采乐安……”的记载。所以,只要我们弄清齐国乐安在今何地,孙武故里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万古籍中对古乐安城的标示,这是清代经济学家、地理学家胡谓的《禹贡锥指•导 图》和东汉文学家班团的《汉书地理志•水道图》中对古乐安城的标示。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乐安城就位于今广饶县城北约13公里的花官乡草桥村一带,对此,1991年5月,山东省考古所在广饶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草桥古城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考古发掘,证实该城的第一期城墙为春秋时期所建,对照《四库全书》、《汉书》等史书记载和地图标示,证明该城即先秦乐安城址。先秦乐安城的发现,为确定孙武故里在今何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下面请看广饶县历史沿革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乐安之名便已存在,秦汉置乐安县,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置乐郡,刘宋、北魏均属乐安郡,金、元、明、清、复称乐安县,民国3年(1914)因与江西乐安县重名,而更名广饶县。所以广饶县古称乐安县,历史悠久,我们就用它作为考证孙武故里的一个脚注吧。

(二)因乱奔吴,呈书拜将。

1.撰著兵书:孙子出身于军事世家,自小就立志把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当时的战争经验总结、提高,创立新的兵家学说。奔吴为将前,他的《兵法》已草成其稿。

2.因乱奔吴:公元前514年,齐国田、鲍、栾、高四族谋乱,孙武见自己宏图难展。便离开齐国,投奔到吴国。

3.伍员荐引:孙武到吴国后,在江苏县西部的罗浮山隐居下来,在此与伍子胥结识,并成莫逆之交。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攻打楚国,伍子胥先后7次力荐孙武,并将《兵法》十三篇献上,吴王阅后十分高兴,下令招见孙武。

4.吴官教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