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 与人为善热爱生活与人为善

——读《圣经故事》有感

《圣经》是西方人必读的书,它是一本神圣的书,它用一个个精美传奇的故事教人向善,如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一样,在精美的文字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圣经故事》分为新约故事和旧约故事,最吸引我的是旧约故事里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内容:

在天地还没有成型之前,宇宙上下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用了七天时间让混沌的世界焕然一新。

第一天,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交替。

第二天,把天和地分开,让天地之间充满了空气。

第三天,把陆地和海洋分割开来,并让陆地上长满了花草树木。

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辰,让世界有了季度和年分。

第五天,创造了动物,并让它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方。

第六天,创造了人,让人来管理地球。

第七天,耶和华感到筋疲力尽,所以,他就休息了。以后,他就把这一天定为休息日,也叫星期日或礼拜天。

后来,有了亚当和夏娃,也就是男人和女人。

这就是《圣经故事》里世界和人类的起源。如同所有的远古传说一样,在《圣经故事》里,人们对当时科学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以优美的神话故事予以解释。

由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宗教观念和文化传统。《圣经故事》里的耶和华,反映在我们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他们以不同的神话故事形式解释了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还有一些可以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地方的,比如人遇到了一件好事,东方的人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好运气,不会与神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的人就会想这是上帝在保佑我;再比如人遇到了一件坏事,东方人就会想,今天倒霉,没有好运气,而西方人就会想,是不是我没有做善事,上帝在惩罚我啊!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世界本来就大,如同自然界里不同的花鸟鱼虫一样,正是有了多样的动物与植物,我们的地球才这样可爱与美丽,也正是因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人类文明才会如此灿烂辉煌、色彩纷呈!

通过《圣经故事》的研读,我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传统形成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信仰又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和人生理念。更认识到即使是不同的信仰与理念,往往都遵循着两个朴素的生活原理,那就是热爱生活和与人为善,让我们用一颗热心和善心去拥抱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用真诚地心净化邪恶的事物,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逐渐的追上国际大国的脚步,成为众所周知的体育强国,但现在的中国也仅是体育强国,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而要达到经济上的巅峰,我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济发展。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的危机,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1933年,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是经济复苏。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2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不断扩大。同时,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

1973年,有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1980年,里根采取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措施,来恢复美国经济。

1992年克林顿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所提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的辛苦是巨大的,尤其是国民经济。

1967-1968年,在全国内战的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交通运输阻塞,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

中观中国美国经济,可见一个殖民国家和霸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波折。而这些波折的根源就是战争,野心。如果人民和睦,团结友爱,那么哪来的经济震动,资源短缺。如果没有侵略抑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怎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代表人民向各国政府呼吁,避免战争,人民需要和平。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七十年代人矛盾的工作与生活

杜拉拉,一位草根出身的外企白领,有着七十年代生人“职业的一代”的标本式特点,做着一份不高不低的人事行政经理的工作,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经历着职场的跌宕起伏。

就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杜拉拉,和大多七十年代人相似,她并不具有“纯种”的外企血统。她不是欧美500强的管理培训生,起初似乎也没有明确的职场生涯规划。但在经历过乡镇企业的老板骚扰和港台企业“非人性化的苛刻”之后,杜拉拉终于在欧美500强企业找到了栖身之地。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争取,甚至是钻营之后,杜拉拉终于做到了人事行政经理的位置上。但经理的位置也只能让杜拉拉享受片刻成功的欢娱,这个位置亦是更多职场倾轧和复杂人事斗争的开始。

杜拉拉其实是一代外企人的缩影,他们的所有职业化训练皆源自第一家外企。虽然我始终怀疑,从民企到台企再到外企,杜拉拉的能力有没有真正提升。尽管表面上,杜拉拉能把活都搞定,功课(外企的惯用语,多指那些Paperwork)也做得很漂亮,并且还学会了一些汇报技巧和招聘技巧。但实质上有外企职业背景的人都知道,那些职业素养的提高,大多还只是遵照SOP(标准作业程序)的规范化,但这很大程度并不是真正的工作能力。SOP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让你学会如何在一个公司做一个工作人,并不见得是让你学会解决问题的技术。事实上,杜拉拉或多或少有投机的天份,她的升职,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她并没有傻到完全遵照SOP办事,而是打通了高层的关系。外企的职场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那些挑战旧有程序的天份,其实这也并不违反大多数公司的文化。一板一眼地按照程序办事,并不会让你升职,程序的缝隙地带,正是让杜拉拉充分施展投机天份的所在。

投机的褒义词是“充分展示自己”,这也是大多数欧美500强的文化之一,事实上也正是蕴含在这些企业中的西方文化。杜拉拉在DB(在书中她就职的公司)之所以混得不错,我看有很大的原因是她的性格中本身就暗合这种文化。假若杜拉拉在国内企业工作,那这种个性非但不是优势,反而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弱势。

杜拉拉的个性强悍,凡事争取,很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必要时也会挑战(在外企,这词语叫做Challenge)别的部门,这几乎就是外企出身的人的普遍个性。但要说杜拉拉就此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业人士,那恐怕也很难说,和一个真正的职业人士相比,杜拉拉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她还只能算是一个寻常草根找到好工作的典范,离成功,却还很遥远。

从杜拉拉的职位来看,管3个主管的基层经理,也并非是在销售、市场、财务这些核心部门,就算在特定的情况下算是“重要”,也至多是个重要的棋子。杜拉拉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她还是个“有感情”的人,假使她还想继续在外企发展,恐怕这“感情”本身就是一个大忌。职业人士几乎是不能有感情的,至少她要懂得,感情必须深埋在心底。

杜拉拉的故事中,还穿插着和K/A销售总监王伟的恋情,王伟甚至还有段和小区经理Daisy、杜拉拉的三角恋情,这件事最终还导致了王伟的被迫辞职。虽然,这样的办公室恋情对于整日忙于工作而圈子不大的白领来说也是见怪不怪。但正如外企普遍的游戏规则,杜拉拉也知道,这种事情的发展最终一定会导致一个人离开现在的公司,所不同的只是方式和时机。这些事情的发生,也正是七十年代人矛盾价值观的体现:幼时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成年后所接受的西方职业训练之间的矛盾。

如果要我为杜拉拉下个职业前景的预测,我并不乐观。她的今天仅维系于一份工作,而且处境似乎也并非最佳。从既往处看,她显然已经完全否定了她那些民企、港台企业的职业出身,从未来看,她也似乎已经碰到了职业的天花板,很难再有上升空间,尽管她对升职加薪一直是孜孜以求。从婚姻来看,30多岁,也未为自己定下终生——书的最后,她和王伟只是再遇,而并没有交待一定就是结婚。即便是结婚,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这意味着她的Base要从她喜欢的广州移到王伟的家乡北京,那并不是她真正喜欢和熟悉的地方。

也许正是这些矛盾,让书的作者要把杜拉拉的故事写出来与作者分享。毫无疑问,这书这肯定是熟捻欧美500强职场的人所写,同时,这书也无处不透着这代人的矛盾:公司与外部社会、职业与生活、工作与婚姻。七十年代人,面对割裂的成长方式与社会,也许矛盾正是他们的宿命。

低碳生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诞生了环保,节能等一系列的词语。近年来,又出来了“低碳生活”这个词,以前和爸爸妈妈相关的事情,现在已经和我们有了紧密的联系。地球是公共的,我们是祖国的下一代,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让气候变得温和,让大自然喜怒有常。我们要从何做起?我们要怎么动员其它人和我们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将慢慢了解……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 低碳生活宣传海报 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你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制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地毯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初三生活的苦恼,与我的感处

我的初中生活就像那冬日的寒风,也是苦中做乐。在生活与未来相比,我如果不努力,未来将是决定我们的一切。比如我生活中的一个比较,好与差是一个比较,我知道,但我们生边有多少人知道了?我想有许多人都如海中的行行的大船,如果你失去了指行的路灯,如果你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切,那你又会怎样去做什么了?你有爸妈的爱,但爱不会是永远的相信吧!人生路慢慢,路长远又是最短的,你是这样吗?

想我在初中的时侯,那时我很天真,也很相行自己。以为自己是最好的。但读了初三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不是这样的,人生其实是我们自己来把握的。我在理想与现实中。我们应该更家去珍惜它。它是美好的。但有是不好把握的,难到你就不去实现吗?不是人生其时是一场美丽的戏。在这场戏中我有是怎样去把它实现的。难到是去等吗?天是不回有美味的午饭重天而降的你知道吗。在我们明百的时侯,可能那时以过时了。人生就是这样的,当你去想它时它却在不可及的地方所以初三我很好的去把握。如果你没有把握好。那你就失去了人生的一半了初中是我们应该把握的,你把握了吗?

在读初三的时侯我发现我自己变了许多,比我自己的生活,原来我吃饭是没有规律的但现在我一样了,又比如我学习方面。没有读初三的时候。我在学习方面没有自觉性,现在我不有谁的管理。我自己也能自己管自己。因为我长大了。自我感觉还可一。但与班上的同学相比。我好渺小。我只是大树上的一片树叶。如果说我班是一草原,我只是一棵小草。这不是跨张,我的确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觉的自己很渺小。就是这样的你明白吗?

我想说的很简单,在初三的时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做我们应该做的在们老的时侯我们不后悔。我们在我们人生的起点时我所做的。我们不要后悔,不有一点遗憾和对自己的一种悔叹!好了我在这里说了很多你们有没有明白了

我在这里祝福大家在初三的时间里有一个好的初中生活

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人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而在我眼里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是否民主与和谐才是决定人民生活是否美好的重要依据。 人的生活有民主与和谐做保证就是美好的,因为我们起码不会因战争而背井离乡,起码不会因战乱而妻离子散,起码不会因沉重的税费而饥寒交迫。因此古代有多少人杰不会憧憬这样的生活?有多少诗人不是借景抒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有多少豪杰不愿挣脱时代的束缚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统治者的无知让多少伟人白白断送自己的生命? 也许是古代的统治者不看好明珠与和谐,可如今的社会却以它为主题。 而如今的中国是一个民主、和谐的国家,其发展过程十分艰辛:由原来的封建制度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由原来的君王统治到现在的工农人民阶级领导,由原来的战火不断到现在的和谐相处……中国的崛起向世人证明了这个观点:民主与和谐是现在即将来的世界主题。 说完了过去再来看看现在。 人与人是和谐相处的,工作上的精英也必具有民主。如果人与人是针锋相对的,那这个世界将不会和平,不会有爱,不会有德……再加上不民主,我可以肯定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会到来。 民主与和谐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会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班长要管理好班级,需要民主;领导要带领好一个团队,需要民主;主席要使国家富强,需要民主;世界要和睦相处、为人友善,则需要和谐。 因此我认为民主与和谐的存在,我们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绿色生活

绿色这个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狂澜: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但是绿色只有那么多吗?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在绿色不去发展科技,50年后的地球或许已经没有汽车,没有工厂,没有任何一个会碳排放的物体存在。石油危机也会解决但是,我们又像是回到没有汽车、没有电视和电脑、没有电灯的时代,这样的话原始人没有区别。如果不去管理碳排放量,别说50年,就20年,地球基本已无生命,如果用生命存活,它的寿命也不会多于10年,因为地球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为多数,到处下着含有重金属的酸雨,地上的河水中也含有核电站的废料。海水就像2012中一样,这是地球给我们沉重的打击。假如说移民到其他星球,那我就得说你太简单了,去其他的星球前,那边环境不会与地球一样,而且还有许多未知因素,而且火箭造价昂贵,每一次的载人量也很少。所以,移民也被PASS了。

那还有什么办法?那么只有开始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科技,保护地球太多也不好,发展那个科技太多也不好,这样就得折中。现在,每一张纸,都要重复使用,而且报纸可以练书法,不用的废纸的空的地方可以打草稿。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出门前关上所有电器的电源,这样可以节约电。不要忘记关水龙头等。出行方面也要节约:少开车、多坐公共汽车、多骑自信车。一辆汽车与它使用要花的油钱可以等于好几百辆自行车,这样不但节省钱,而且也帮助解决了石油问题,这样都么划算。

电,也是现在的一个问题,要用电先要有发电厂,有发电厂就会产生碳排放。所以这有几天小方法来节约电:1、再不用电器时,尽量关闭电源,若不关闭电源,电器还在工作。2、气量使用节能电器,这样可以再某种程度上节约一些。3、尽量在外出时关上灯。4、用节能灯泡代替白炽灯泡。5、在使用空调时,把温度设定在26度,这样不但节能,而且出门时不会觉得太冷或太热,在除湿状态下,空调不但节能而且除湿的效果比制冷的效果要好。

但是光说不做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去遵守,而且一直努力保持我相信地球的环境比现在还有好,但这也要一直保持下去,不然,后果会十分严重。所以请大家从现在,从今天,从这一分钟开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星球。希望这蓝色的星球会更加美好。

科技改变生活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时;我们手按鼠标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畅游时;当我们沉浸在与同学在电话里快乐地聊天时……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变化?是科技!是科技的巨大力量,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改变了整个世界!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呢?

爸爸说:我们的劳动变得轻松了!再也不用像爷爷那个年代——靠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地干活,靠捉摸不定、喜怒无常的老天爷吃饭了。在采用高科技术的农业暖菜棚里,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是温暖的。当粮食成熟时,耕地、播种、收割等繁多、劳累的程序都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用农业器械完成。所以,科技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拔了出来。

妈妈说:如今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是呀,以前,人们都在为吃不饱睡不好等问题发愁。可是现在,不论是什么问题,只要科技出马,所有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了!我们不仅仅装满了米篮子,还装满了菜篮子,比以前吃得更有营养更丰富了!去年,爸爸还在我的房间里装了一台空调,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我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书都不会了。

如果要我来说,我觉得科技把世界变小了,电脑就是最主要的一类。因特网上,我用QQ跟许多不曾相识的陌生人成为了好朋友,自己有什么烦恼的话就可以向他们倾吐。科技的发达不仅仅这些,想当年唐僧去印度取经时,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整整走了好几年才到达目的地现在,舒适安全的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把我们的足印在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这个国庆节,我和爸爸还一起去了一趟世博会呢!

在新世界的东方,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我们幸运地成长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科技的花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鲜艳夺目,科技的道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宽广辽阔。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去培养、去发扬爱科技、爱思考、爱创造的好习惯,创造我们为爱幸福美好的家园!

厦门市滨东小学七色花文学社 张婧

热爱生活 与人为善

热爱生活 与人为善热爱生活与人为善

——读《圣经故事》有感

《圣经》是西方人必读的书,它是一本神圣的书,它用一个个精美传奇的故事教人向善,如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一样,在精美的文字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圣经故事》分为新约故事和旧约故事,最吸引我的是旧约故事里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内容:

在天地还没有成型之前,宇宙上下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用了七天时间让混沌的世界焕然一新。

第一天,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交替。

第二天,把天和地分开,让天地之间充满了空气。

第三天,把陆地和海洋分割开来,并让陆地上长满了花草树木。

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辰,让世界有了季度和年分。

第五天,创造了动物,并让它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方。

第六天,创造了人,让人来管理地球。

第七天,耶和华感到筋疲力尽,所以,他就休息了。以后,他就把这一天定为休息日,也叫星期日或礼拜天。

后来,有了亚当和夏娃,也就是男人和女人。

这就是《圣经故事》里世界和人类的起源。如同所有的远古传说一样,在《圣经故事》里,人们对当时科学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以优美的神话故事予以解释。

由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宗教观念和文化传统。《圣经故事》里的耶和华,反映在我们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他们以不同的神话故事形式解释了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还有一些可以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地方的,比如人遇到了一件好事,东方的人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好运气,不会与神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的人就会想这是上帝在保佑我;再比如人遇到了一件坏事,东方人就会想,今天倒霉,没有好运气,而西方人就会想,是不是我没有做善事,上帝在惩罚我啊!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世界本来就大,如同自然界里不同的花鸟鱼虫一样,正是有了多样的动物与植物,我们的地球才这样可爱与美丽,也正是因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人类文明才会如此灿烂辉煌、色彩纷呈!

通过《圣经故事》的研读,我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传统形成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信仰又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和人生理念。更认识到即使是不同的信仰与理念,往往都遵循着两个朴素的生活原理,那就是热爱生活和与人为善,让我们用一颗热心和善心去拥抱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用真诚地心净化邪恶的事物,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