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用两个石头磨着玩,两个石头磨起了火花,我觉得很奇怪。我马上去翻《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说:比如天上打雷就是天上的水因子经磨擦产生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我还是有点不相信。于是,我做了几次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别小看这一招,有一次停电,还真起上作用了。那一次,打火机没油了,很黑,于是我们就用手电筒,去拿石头,用石头磨起的火来点燃蜡烛,蜡烛点上就看见了。 指导教师:周勤

假期科学小实验

假期科学小实验

钱 彪

我对动物行为学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几乎从暑假一开始,我就完全泡在有关的书籍中。

看书是容易的,然而真要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却不易。我想研究一下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对象是蚂蚁。发现蚁窝后,我费了一番工夫来设置陷阱。蚂蚁爱吃甜食,我便把一只玻璃瓶横放在洞外,瓶口和瓶里铺上薄泥,再在这外表并不危险的“山洞”里撒了些糖,然后“守株待兔”。这很费时间,因为蚂蚁大都在雨前出洞。

好不容易,天阴了,侦察蚁出现在瓶口。第一只从一粒糖上爬过去却“熟视无睹”,幸好后几只发现了。它们忙乱了一阵,在糖上爬来爬去,各自起劲地想把糖搬回家,但未成功。

于是有的匆忙回洞,而留下的一只却爬到糖上,大模大样地独自享受起来。

这时,大群蚂蚁赶到,我希望它们能钻入瓶中,那儿满是糖。我兴奋地等着。终于,一只先进去了,好!又一只,但大部分蚂蚁仍聚在瓶口。它们工作效率不高,老是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这倒对我有利。我可不想让它们把诱饵全搬回家,留下空瓶和我。

天越发阴沉了,眼看雨就会落下来,蚂蚁和我都着急起来。这时瓶中的蚂蚁仍在增加。当快到10只的时候,我迅速竖直瓶身,拧上盖子。一瞬间,蚁群大乱,大都慌不择路地乱逃。可有趣的是,没一只蚂蚁回窝。

接下去,我用纸糊了一个迷宫,岔路很多,迷宫的‘‘地板”是一张可以任意装卸的纸。我把糖溶在水里,用棉花沾了糖水,沿着出迷宫的正确道路画了一下。我想蚂蚁会凭嗅觉寻找路,走出迷宫的。可第一个“实验者”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它只在迷宫里走了一会儿,便沿着墙壁爬了上来。挺聪明的家伙!我不得不找了块玻璃封住顶。这下,蚂蚁四处乱窜。

我换了一只继续试,可结果仍是如此,它到处碰壁,却不按我画的路走。看来,适用于大动物的学习方法蚂蚁无法接受。老鼠能循着气味找到食物,是因为它灵敏的嗅觉能引导它走出迷宫,而蚂蚁,也许这些对它的嗅觉刺激还不够。于是我配了四种浓淡不一的糖水,由淡到浓依次画在通路上。

这样,对蚂蚁来说,糖的刺激便在逐步加强,也许它会以为自己正在接近食物。蚂蚁是不是靠这种本事找到食物的,还不能确定。蚂蚁又被放进迷宫,这回,它小心翼翼、老老实实地循着路乖乖地走着,顺利地走出了迷宫。接下去,要建立一种条件反射,让蚂蚁在不用糖引导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这样,它们就算“学”会了。

我挑了几只蚂蚁,反复地让它们走。实验进行了好几天。当它们完成第35次行走后,我开始更换迷宫的“地板”,减少糖水的用量。这样逐渐减少,又进行了10次。我决定真正试一下了。“地板”已换成了一张干净的硬板纸。当我把一只蚂蚁放进迷宫中去时,真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是否会成功。它们真能学会吗?然而蚂蚁并不担心,它很熟练地,像重复做试验中的每一次一样,毫不犹豫地通过了纵横交错的迷宫。很明显,它们确实学会了。

不久,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美国的动物行为专家所做的类似迷宫的试验,那儿的蚂蚁学习了38次后便通过了相当复杂的迷宫。

假期里,我还做了许多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感到,当个业余的“法布尔”是极为有趣的事。

【点评】

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一个实验向我们介绍了蚂蚁的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作者观察仔细,因此才有了介绍的生动、具体、真实,让人读来生动形象但又真实可信。看来,作者热爱科学,而且爱动手、爱动脑。

你也希望自己能写出这样优秀的科学说明文吗7那你在生活中可要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了。

一次科学小实验

一次科学小实验 我们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下面我要做的是瓶子“吃”鸡蛋的实验。 上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在家里一边吃着煮鸡蛋,一边把一只剥掉蛋壳的鸡蛋放在玻璃杯上。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玻璃杯能把鸡蛋“吃”进去吗?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玻璃杯能“吃”鸡蛋的实验介绍。于是,我吃完早餐,就开始动手操作。 我先准备实验的材料:一只煮熟了的鸡蛋、一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杯、一些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瓶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了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玻璃杯里了。 “太好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想着。于是,我上网去查资料,原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玻璃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完成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道理:如果我们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在科学课上,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只气球,大家情不自禁地吹起来。呼,我一不小心,大大的气球冲上了天,接着又瘪瘪地有气无力的落到地上。

一旁的老师忽然发话了:“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呢?”我皱皱眉头:“是因为里面的气体向后喷出来,推动气球。”老师接着追问:“气体喷的方向与气球前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相反的。”“这种力我们叫它反冲力。你可以利用这种力让小车跑起来吗?”“当然!当然!”我们个个跃跃欲试。

我仔细观察,发现小车上面架着一根不长的管子,一头大一头小。实验开始了。我们先把一个气球的口套在小车上的管子的大口上,用嘴对着小口,鼓起腮帮子使劲吹,把气球吹得大大的,用手捏住吹气口,不让气跑掉。然后把小车放正,松开手指,气球里的气体猛地向后喷射出来,小车飞速地向前冲了出去,真的有点儿像火箭升空的感觉呢。“成功啦!”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后来,我们还架起了45度的斜坡,它也轻易地冲了过去。

回到家,我把在学校做的这个有趣的小实验讲给爸爸听,爸爸补充说:“ 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是运用了反冲力的原理。爆竹中有一种‘起花’,当火药急剧燃烧,生成的气体以很快的速度从起花筒下端喷出时,起花筒本身就向上升起。在自然界中,有的动物还可以凭借反冲力来逃生呢!

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可以获得那么多知识,难怪老师常对我么说“实践出真知”呢!

记一次科学实验

这学期,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过一项作业,那就是豆芽对比实验。

那次,我一回到家,就准备了两个杯子,再拿了20几颗绿豆放在1号杯里,浇上水,等着它快快成长;又在2号杯里,放进20 颗绿豆,不浇水,看它能不能生长。

第一天,我发现1号杯里的绿豆长胖了,颜色变深了,有的已经撑开了豆皮,绿豆皮有了破烂的迹象,发出一点淡淡的豆腥味。冒出了小芽儿,黄黄的。而2号杯没有丝毫变化。我重新给1号换上水,绿豆开始了第二天的生长。

第二天,那黄黄的芽儿长高了一截,就像一根5厘米长的手工拉面,软软的,嫩嫩的,很容易碰倒,绿豆皮已经完全破裂,只显出了白胖胖的身体,有些泡在水里的绿豆已经变白,2号杯没有动静。我想:1号杯什么时候才能长出绿叶来呢?

第三天,5厘米的芽儿长成了8厘米,形成小树枝那样苗条的身材,下端开始长出根须,绿豆已裂成了两瓣,还有一条线在牵连着,绿豆瓣随着茎,一直到了顶端。我想:接下来可能就要长叶了,但是豆腥味越来越浓了。我又想: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可又犯愁了。2号杯的里的绿豆仍然在沉睡,我又把1号杯换上新鲜的水。

第四天,令我最兴奋的一天来了,这天,在绿豆上方,长出了两根枝,上面有两片叶子,嫩叶子绿中带黄,极为显眼。再仔细瞧瞧,只见枝叶里有一小小的花苞,我更加惊喜,赶紧给它换水。我发现有些绿豆已经泡软了,但我没有多想。那2号杯里的绿豆依然在沉睡。我想:2号杯为什么没有发芽呢?

第五天,真是想得好,做不好啊!放学了,我又照例去看我的绿豆,呀!豆芽腐烂了!发出了难闻的臭味。2号杯没有变化,还是一颗颗的干绿豆。我想: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或土壤,1号杯是因为加水太多才导致其腐烂,2号杯一直就没有浇水,所以没有变化。但这次实验失败了!我很懊悔!

总结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我又重新做了一次,这一次,我小心换水,注意水量,豆芽长势很旺。通过六天的生长,茎已冒出了杯口,四片叶子形成了菱形,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我的实验成功了!

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我知道了:失败是成功之母!难怪古往今来的科学家经过无数失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

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

暑假里的一天,我从一本课外书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火柴。觉得很有意思,便想动手试一试。

我照着书上的介绍,先端来一盆清水,再拿一根火柴和一瓶“万能胶”,然后,我按照书上的写的方法一步步做下去,可是最后火柴放下水却什么动静也没有,我心里纳闷啊,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不会啊,肯定不会的,我静下心,再仔细看看书上的介绍,哦,原来是我心太急,火柴放下去要等个四五分钟呢,于是,我又重新做了一次,并且耐心等待,可过了十分钟,火柴还是没有“跳舞”,难道是书上写错了?我带着疑问又仔细的把介绍看了一遍,啊!还是我粗心,有个重要的细节被我忽略了:火柴头上的胶要涂地厚厚的,这样前进的一头才有重量。我再次试了起来,哦!终于成功了!火柴棒在水面上跳动起来。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驱使火柴棒能“跳舞”的呢?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再次翻阅起其它书籍,希望能找到答案,通过不断的查找,原来万能胶和火柴相遇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慢慢直立起来,当气体在逐渐发挥时,火柴便会被带动,就像“跳舞”一样了。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受到科学的奥妙,通过这次实验也提醒了自己做事一定要细心,严谨,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含义。

科学小实验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

常识课上,我学到了有关热气球和孔明灯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实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亲自动手做一次孔明灯上升的实验。

回到家里以后,我放下书包就去找来了一块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又到邻居哥哥那里借来了一盏酒精灯,然后,我就动手制作孔明灯了。我先将酒精灯固定在塑料板上,然后拿来一只完好无损的透明的大塑料袋。我把塑料袋罩在酒精灯上,同时把它与塑料板连在一起。好了,孔明灯做好了。接着,我就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还把塑料袋用手帮助撑开,避免让酒精灯的火焰将塑料袋烧坏。哇,酒精灯上的火焰好明亮,又好暖和。 不一会儿,我觉得塑料袋有点热了,而且鼓了起来。于是,我就将手松开,塑料袋没有倒下,反而竖起来。慢慢地,塑料袋越来越大,像一个喝醉了酒的胖汉。咦,塑料袋果然飘飘悠悠地奇迹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顶。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这实验真是太有趣了。我站到桌子上面将那盏孔明灯拿了下来。然后,我来到屋子外面,将手一松,那盏孔明灯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简直看不到了。啊,简直太过瘾了! 看着远去的孔明灯,我心想:1700多年前,诸葛亮就运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做成了孔明灯;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做成了热气球,还载着人上了天呢! 啊,科学真是太伟大了,我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