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头一句很巧妙的引出了这段令人赞叹又令人遗憾的历史。“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句平淡的话引出了杨玉环这个看似普通大家闺秀的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鲜明的表现出杨玉环脱俗的魅力,她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动人,使所有宫中的妃子都为之黯然失色,同时也为后面的隐患埋下了一个不可忽略的伏笔。“春宵,不早朝,侍宴,春游”,无一不表现出作者的痛惜,由于唐明皇过度的宠爱玉环,导致国政荒废,宫里宫外莺歌燕舞,百官整日只知寻欢作乐,也为唐朝的衰败埋下了导火索。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出乎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终于发生了-----安史之乱。各地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衰败的唐朝,在这次战争中练练败退,六军被迫停留在马嵬坡,面对唐明皇和杨贵妃,将士的激动之情是难以容忍的。在军谏之下,唐明皇悲伤的望着那位曾经深爱的女子。“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看着玉环被军士推出去的时候,他心中是如此的无奈却又焦急。可看着军士激动的情绪,自己没有能力去抚慰。看着自己破碎的山河,自己却没有能力挽回。他只能仰望着天空,默许了军士,然后独自一人默默地流泪。

终于,安史之乱结束了,宫中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景色依然是不变的景色,可是赏景的人却已离去,“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我们读出了唐明皇心中那股难以言喻的心痛。

“云髻,花冠,仙袂,霓裳”描绘出一种仙境的生活,在那里,人不需要受到任何拘束,此时的“玉环”虽然依旧有着倾城的容貌,不过脸色却较之以前已显憔悴。内心思念着明皇,却音容相隔在2个不同的世界。“唯将旧物表深情,鈿合金钗寄将去”。睹物思人,这估计是十分悲伤的事吧。所有的思念,只能寄托于小小的物品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2句话不仅写出了对国家衰败的惋惜,也写出了对唐明皇和杨玉环爱情的惋惜。虽然我痛恨唐明皇沉迷女色,荒废江山,导致一代王朝从此湮没。但我同时也为唐明皇和杨玉环至死不渝,纯真的爱情所有感动。

长恨歌,让我读出了一个别样的恨,一首不会逝去的歌 .

春与秋的美景

冬天刚过去,春天就到来了。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远远望去,构成了一副美丽动人的画,两旁的小草中夹杂着小花苞。碧绿的湖水中,鱼儿欢快的游动着,是那样的生机勃勃,鸟儿也从南方飞回北方,叽叽喳喳的叫着。

早晨起来还是带有一点寒意,早晨的被窝是最暖和的,赖在床上就不想起来,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透过紧闭着的玻璃窗,就像芦笋要钻出大地一样。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极了。

早晨乘坐着爸爸的摩托车,风还带有一丝寒意么就像一把剑刺在脸上,难免会有一点点痛,等到下车时手脚冰凉了。

春季的原野是最美的,远远望去,像一块绿色的毛地毯。原野上的牧人驱赶着羊更让原野生机勃勃了。

秋天的到来迎来了另一个世界。

秋天的景色也是很美的。等到秋季的时候春天是碧绿的树叶早已枯黄了,树叶不停地掉落着,走在那样的景色下特别 的浪漫。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用过这样一句来形容秋季:“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天走在田野间看着未收割金黄的稻谷,感觉就像走进了人间天堂,是那样美。

春天与秋天的景色无法相比的,春有她的柔情美,秋有它的悲伤美。像小孩子的脸表情各有特点。

回唐朝看一位诗人

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绯红,唐代的背景色。是长安遍地锦绣的染剂,亦是镇压强藩悍将所流的鲜血。

元和中兴,也不过只是唐朝即将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题记

元和十三年冬,浔阳江渡口,白乐天遇赦调任忠州刺史,乘舟逆流前往三峡。

“十年前,原以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才会由翰林学士破格提升,官拜左拾遗。便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却哪想在任上遭到小人谗言,丧母之后,又仕途失意。在江州这四年,真可谓是空掷了!”舱内一文士,自斟自酌,感慨仕途艰险。言毕,啜饮清酒,正是前江州司马——白居易。

我独坐于船尾,听闻此言,不禁疑惑不已,接口便道:“大人何出此言?此番复任忠州刺史,想必大人也可以大展宏图。况且大人胸襟宽广,通晓佛教精义,常能淡忘宠辱忧乐、安处逆境,对贬谪也是不甚在意,既有如此胸襟,又何必对这升迁之事感慨不已呢?”

“先生有如此见地,何不进舱一叙?值此深冬,想必那舱外甚是寒冷,我这里倒是有几壶暖过的清酒,可以为先生驱些寒意。”舱内那文士却也生性不羁礼法,热情相邀。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裘年方弱冠的少年自船舱而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随他入舱,只见一位青衫文士端坐于案前,便揖首道:“草民计然见过白大人。”

“不必多礼了。计先生请坐。这是幼弟行简。”那黑裘少年颔首,颇为腼腆。白居易虽年近天命,宦途失意,却未见出一些沧桑之感,倒是颇有些仙风道骨。

“大人三年前所赋《琵琶行》,诉尽贬谪哀伤之意,令人嘘唏不已,可谓是千古绝唱。今日得见大人,却是神清气爽,不见那些悲戚萧索。这分旷达,着实令在下钦佩。”我不禁暗自思忖:这性情当真无愧于这乐天二字!

“先生赏识拙作,荣幸。宦场得失,于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自诩受知遇于当今圣上(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却遭当道掌权者的诽谤,被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因而纵情于诗文美酒罢了。”说罢,饶有兴致地赏玩手中的酒杯,琼汁将溢,酒香扑鼻。

“大人为何对国家前途如此失望?大人曾经屡次上书针砭时弊,更曾‘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多篇‘讽喻诗’。兼济天下,以揭露腐朽凋敝的政治为己任的大人而今何在?”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愤然,似乎是想指责本不属于他的消沉思想。

白居易手中的酒杯一震,似乎他的心也被我有些过激的言辞所激颤。放下酒杯,走到舱外,负手而立。言道:“德宗为人好猜疑,待人冷酷寡情,以见识高明自负,以顺从正确合理的言论为羞耻。至奉天之难,他遭受惩创,深自戒惧,于是又推行无原则的宽容政策,由此朝廷权威更加虚弱,地方势力更加强大。恐怕,后世将乱,祸害自此发端。当今圣上刚明果断,自一登基,便激昂发奋,立志平息逆贼,取用忠诚的计谋,不受各种议论的惑乱,终于收得功效。自从吴元济伏法,强藩悍将都想改错,恭敬地听从朝廷的命令。而今,圣上信用行为不端之人,使其事业未得善终,像韩愈这样的贤才却只因谏迎佛骨一事而贬为刺使;河南、河北接连发生水灾,大拨财款作为军需之用,使黎民百姓刚刚获得自安史之乱后的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却又将难免劳役。此时国力照德宗之时更为孱弱。君上不能明察民生的艰难,遍地都是镇压藩军士兵的尸骨,人民怨声载道,再入仕途,直谏却不入天子之耳,难振朝纲,去图那官位虚名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朗言:“倘若真如大人所言,更是应尽那为人臣子所应尽的道义,而舍却个人得失。君上不能明察秋毫,悉知百姓的疾苦,因而才让群臣上书言事,了解自己为政时的不足之处。皇帝任用奸佞小人却不知,这是因受了蒙蔽,所以才要有百官互为监管,检举裁撤那些行径不端的小人。如果天下每位官员都只因个人仕途的升迁而缄言默口,又有谁再去纠正君王的过失呢?”

只见白居易傲然而立,衣襟随微风抖动,神色俨然,似是对我说话,又像在自我嘲解:“为人臣者,早已忽略了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了。主上不能明察过失,贬谪敢于直言陈事的人,此举已足以令天下万民为之心寒。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除非情不得已,宁为良臣而非忠臣。魏征曾对太宗皇帝说过:‘臣愿成为能辅佐您的良臣,却不愿成为流芳万世的忠臣。’太宗大奇,问其缘由。魏征说:‘良臣辅佐明君成就千古明政,福泽万世;忠臣自身受戮,却回天乏力

梦回长安

采桑女: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信……

将军:

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锦衣还乡,又遇上这故里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不知新婚一个月就离别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远远看见采桑女走来)来的是谁家女子,生的是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将军的马踢翻了采桑女的篮子。。。。。。。

这皮影戏正是唐朝感叹生活艰辛的词,优美的词反映了唐朝蚕农悲惨的生活,哎!唐朝盛世也有如此的生活。。。。。。

一天夜里,独自一人在家,正看着经典古装剧《大明宫词》时,“啪”电视机似乎有一种引力把我吸了进去,过了一会,我醒来一看,天哪!地啊!我回到了唐朝,我不由自主的走向旁边叫卖的商贩,卖面具的摊位上放着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面具,“客官,买个昆仑奴面具吧!”一位50岁左右身穿唐装的老大爷向我说道,“昆仑奴?”不会吧?我真的回到了唐朝?

我站在人流中穿梭,欣赏着唐朝盛世的繁华,“咕咕“肚子不叫还真不知道自己饿了,正好旁边有个混沌摊,“小二,来碗混沌!”“好嘞”,不一会热腾腾的混沌摆在我面前,啥都不说了开干吧。

我边吃还不忘看看长安夜景,在一个不经意的回头看见太平公主和韦氏正在吃混沌,身上穿的是男子的服装,“难道我来到了大明宫词剧情里?”

“客官,请付钱。”

“啊,我没钱呀。”

“没钱!那还吃什么!正好缺个洗碗的。”

“什么!洗碗?我才不去呢!”

此时太平似乎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慢慢的走过来。。。。。。“果然是公主,走路都这么优雅”我感叹道。

“小二,她的钱我帮她付,”太平公主从身上掏出一块玉给小二。

“哟,今天遇到贵人了,三位请慢走。”

我站起身来,感谢太平公主,“谢谢这位公子,慷慨解囊。”

“没什么,你是从外地来的吧?”

“不满公子,我是来长安投奔远房亲戚的,路上银子用光了”。[对不起,公主了,这是善意的谎言]

“噢噢!那我帮你一同去寻找你的远房亲戚吧?”

糟了!我会搞乱剧情的。

“谢谢公子的好意,还是我自己去找吧”

“那。。。。。。祝你早日找到亲戚”

“恩,后会有期!”

我与公主的相遇,无比兴奋和美妙。。。。。。然而我希望这梦永久的做下去。

我又慢慢的走向皇宫的路上,此时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我不禁感慨道在一千年以前都市里人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可以用杜甫的诗形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我的长安之旅就此展开。。。。。。。敬请期待下一刊}

韩寒的杂志改善不了撰稿人生活(·李开周·)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

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汉时一斤有258克);

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

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

皇甫湜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

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

王禹偁给西北军阀李继迁草拟委任状,300个字,得马50匹;

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最好(这句话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你对汉、唐、宋三代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一一换算的话,你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皇甫湜一个字就能拿到两千以上,实在是超级猛人,而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开出的价码也不过只有一个字一块到两块钱而已,就这还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已是“惊人稿酬”了。现在我卖字为生,写专栏,写剧本,也写专题片,倘若论字计酬,平均一个字不到5毛钱,是司马相如的三分之一,是皇甫湜的……

据我猜想,顾炎武先生尽管在明末清初威名赫赫,应该也没有拿到过很高的稿费,因为他列举完杜牧、韩愈、司马相如等人稿费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自古文人遭际,定有穷达之不同,今世文人润笔,争如汉唐之厚?”这句话洋溢着怀古之情,暗示顾炎武先生可能跟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低稿费时代。

顾炎武忘了一个真理: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司马相如和皇甫湜等人稿费高,并不代表他们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稿费都高。比如说,唐朝有一哥们儿叫斛斯融,给人写墓碑为生,类属职业撰稿人,他的稿费标准就是很低的。杜甫有一首诗描述斛斯融的卖字生涯:“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挣的钱非但不能养家,还经常有人拖欠稿费。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

我怀疑高稿费的皇甫湜们只是非常鲜见的成功个案,而方回和斛斯融等低稿费作者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代表人物。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让500年后的人来书写我们现在的历史,他们笔端出现的很可能只有海岩、于丹等猛人,这将使后世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现在的作者都挺牛的。其实很牛的作者是非主流,不牛的作者才是主流,可惜历史展现给后人的往往是非主流的一小撮。

即便是那非主流的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我以前写过明朝艺术家徐渭,这哥们儿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竟有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我阅读徐渭的日记,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十度移家四十年”,“高雪压瓦轰折椽”,穷得当裤子。为啥?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唐宋时期稿费最高的文体有两种:一是委任状,二是墓志铭。宋太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写一篇委任状,至少能换10匹绢,如果给富商或大官写一篇墓志铭,至少能拿铜钱50贯。稿费标准很可观吧?可是朋友们,并非每个翰林学士都有资格去写委任状,也并非每天都有富商和要员死掉,所以拿高稿费的机会很少,撰稿人之间的竞争却很激烈。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信箱里砸稿。

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肯定也是真诚的。但是,不管将来韩寒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道理还是很简单,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而且那一小撮也并不能总是享受高稿费——杂志都有发行周期,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兴到衰的转折点。主要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引起的。安史之乱是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自唐玄宗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前后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所促成的,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力的矛盾。话说杨贵妃美若天仙,如花似玉,一倾国倾城之貌迷倒了唐明皇,唐明皇整天都把心思花在杨贵妃身上。根本无心理政,使得安禄山和史思明有机可乘,将一些地方夺了去,准备造反。唐明皇这才意识到李唐江山不保,才开始忙于朝政,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安史两人已兵戎相见,唐明皇见大事不妙,便带着他的家眷落荒而逃,朝廷中的大臣劝皇上说:“红颜祸水,若是皇上您不沉迷于美色,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陛下还是让娘娘自行了断了甫是唐朝的的大臣,在朝中听说河南河北被收复了,回到家,欣喜若狂地对吧”。唐明皇难舍难分,迫不得家人们说这个好消息,原来,已,赐给杨贵妃白绫一匹,自行了断。从此,唐明皇专心朝政,不久之后,便把河南河北等地收复了回来。杜甫是唐朝的大臣,在朝中听说河南河北被收复了,欣喜若狂地对家人说。原来,连家人们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杜甫说:“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乡了,我们先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从襄阳向洛阳”!杜甫随兴而来,作下了这首豪放无比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杜甫的爱国之情,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三小学六年级:玫伊

论张飞

在《三国演义》里,张飞每一出场,定要明闹出事端。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写定州督邮因公事到安喜,有意刁难身为安喜县尉的刘备,张飞气愤不过,饮了数杯闷酒後,将督邮拖出馆驿,绑在马桩上一通鞭打,致使刘备不得不弃官而逃。第十四回「吕奉先乘夜袭徐郡」,写刘备率兵讨伐袁术,命张飞守卫徐州,张飞表示绝不饮酒误事。可是刘备走後,张飞却设宴,强令百官饮酒,并在酒席之上辱打曹豹,导致曹豹引吕布入城,丢了徐州。第十六回写吕布派人往山东得好马三百馀匹,回到沛县界内,被诈称山贼的张飞抢劫半数,招致吕布来攻,使刘备被迫放弃最後一块地盘小沛,去投曹操。读《三国演义》至此,似乎张飞给人的印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馀。读者不免心存疑问,历史上的张飞真是如此鲁莽?其实,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鞭打督邮者乃刘备非张飞,抢劫吕布马匹一事,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说吕布的马匹“为刘备所抄”,并非张飞所为,丢徐州一事较为复杂,诸种说法不一,大致是陶谦故将曹豹与张飞共守徐州城,二人不合,曹豹反迎吕布(一说张飞杀了昔曹豹〉,史籍并无张飞酒後辱曹豹的记载。如此说来,以上三件事,鞭打督邮和抢劫吕布马匹乃无中生有,酒後辱曹豹系不实之词,实在是冤枉了张飞。《三国志.张飞传》较为简短,裴松之亦基本未做注释,说明历史留下来有关张飞的史料并不多。《张飞传》主要记述了三件事,一是曹操夺取荆州後,急追刘备於江陵,刘备抛妻弃子,仅率数十骑逃奔,命张飞率二十骑断後。至当阳长阪,张飞据水断桥,目横矛,大喝道:“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曹兵无敢近前,救了刘备一命。表现了张飞的威武勇猛。二是入川後张飞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下令斩首,严颜义无反顾,张飞佩服严颜的气慨,亲解缚释放,并引为宾客。表现了张飞的大将风度。三是张飞拒曹操大将张於巴西,两军相持五十馀日,後张飞率精骑万馀人,将张合引入狭窄山道,前後夹击,大破张合。表现了张飞的聪明机智。据以上三事,张飞怎是鲁莽之人。然而,《三国志.张飞传》在评论张飞时说他“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常“鞭挝健儿”。于是,张飞对士卒暴而无恩这一毛病,就成为小说家笔下塑造莽张飞的基础,许多冒失鲁莽之事就都栽到张飞头上,从而形成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看到的这个鲁莽形象。而且,这一倾向由来已久。唐朝李商隐的《骄儿诗》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之句,说明早在唐朝时,传说中的张飞形象已然不佳。

大唐之遇

时钟指向了25时,我从我的试验室来到了唐朝。

江边一排垂柳轻拂,呼吸着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我沿江漫步。水波激起跳跃的浪花,簇拥着扑向我的脸颊。白袖拂过的匆匆身影与波澜壮阔的景象,交织成模糊的幕影,就像一团迷雾袭面而来,令人措不及防。这时,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

“你好,在下李白。”

一句话如雷贯耳劈开了眼前的迷雾。我如梦方醒,猛地回过头。

“您是谁?”

眼前这个潇洒豪迈的男人用他特有的嗓音说:“李白。”

“李白!你就是那个妙笔生花,做出千古诗句的李白?”我吓了一跳,踉跄着后退,不料跌进了滚滚江水。我挣扎着,眼前一阵水浪滔天,把握渐渐淹没。这时,一双瘦削的手把我拉回了岸边。“你真是李白吗?”我扶住岸边的玉石柱,问道。

他又点了点头。

“你真的是李白!”我激动的说。

“走,我带你看一看这里的风景。”

我点了点头,跟着头也不回的李白走了过去。李白背着手,挺着胸,一幅桀骜不驯的样子,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

话说这是我第N次来到大唐,但何时有这等好运气遇到李白!我不顾沾湿的衣襟,紧紧地跟着李白。

李白在一个拐角处猛的停住了脚步。

我抬头一看,“万家酒店”字样熠熠发光。我恍然大悟,跟着他跨入了酒店的大门。

酒店内陈设简单,迎面袭来红木的暗香。李白坐下,问一二要了一壶酒,仰天长啸一声,张口大饮。喝毕,他瞧着我不解的神色,说:“这是我第一次遇到汪伦的地方。”半响,他忽然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

我不禁浮想联翩:长年奔波的李白,遇到这样一个i额情谊至深的朋友,是多么得开怀啊。李白的心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绵延不绝的友情让饱经沧桑的他仿佛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这一时期的作品,一定是洒脱而温婉的。我的思绪在天马行空地飞翔,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个中午。

接着,李白又跋山涉水,带我来到了庐山脚下。远远望去,一道飞瀑顺山而下,曲折蜿蜒。李白又吟诵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被他这么一讲,我突然灵感闪现,仿佛看到了浩渺的银河,千尺的天桥,两岸相对的牛郎织女……一时间,我们流连忘返,游荡在这世外桃源中。

“你一定要把你看到的带回去!”李白突然对我说:“这里的风景空前绝后,我来找你就是要让大唐盛世延续,让历史延续。”我心领神会,用微缩相机拍了个遍。

正要和李白道别,耳边传来一阵阵的铃声,到了回到试验室的时间了。我匆忙向李白作别,回到了现代社会,端坐在桌前,我耳边还萦绕着李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