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忙碌的一年就这样又过去了。节前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真的过节了又时间飞逝,转眼就又要开始上班。

有的时候真的觉的好累,真不知道人这一生真的要经历多少艰难坎坷,才能一切都好。有的时候我很不开心,原因很多,来自于生活中很多方面,所以特别向往那种田园生活,如诗如画。朝闻幽林鸟鸣,夕赏落日晚霞。渴望听草丛中蟋蟀和蝉鸣,喜欢晚归的暮童在牛背上吹奏悠闲悦耳的笛音。还有江畔里芦苇荡丛中野鸭的出没,和不知名的小鸟在柳枝上啾啾欢唱。这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常去江堤后面的小溪里捉鱼,那样的日子总是在雨后或是逃课的时候。常常会弄得一身泥水,因为怕母亲的责罚,而直到天黑才在母亲焦急的呼唤里回家。在那个温馨的农家小院,母亲总是腰里系着围裙用手拢在嘴边,大声的唤着我的小名,直到见到我了,那一脸忧色瞬间变成一抹慈爱的微笑,牵着我脏兮兮的小手,嘴里轻轻的数落着,眼里却满是疼爱。那时的我可以说是最幸福的。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人吃鱼总是很方便,母亲就常常在就要吃饭时这样告诉父亲,“哎,家里没有菜了”。父亲就会一声不响的拎起鱼网,领着我和妹妹来到离家只二三十米的江面。绵延的蒙古尔山矗立在深蓝色的江边,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绿树浓荫里,江水清澈逶迤南下。一叶叶的小舟咿咿呀呀的荡漾在湖面,惊起群群水鸟。因为正是在酷暑季节,水温偏高,鱼儿都成群结队的把嘴贴在水面上,欢快的游着,父亲就在这时瞅准时机,抖开圆形的大网准确的罩上去,然后慢而稳的拖上岸,所有的鱼都胡乱蹦跳着,滚了一身的泥土。我与妹妹争先恐后的往桶里拾,一路打闹着跟在父亲的身后回家。这时候母亲会早早的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小铁锅,锅是用一个环型的三条腿的铁架支起来的,铁架下架上木板儿,锅里放上油,再上园子里摘几颗小葱和香菜,烹好锅添上水把鱼儿收拾干净,下到锅里,再舀一碗特制的农家大酱盖好锅盖,填好灶火。只一会儿,浓浓鱼香便弥漫整个农家小院。摆好桌凳,一家人围桌而坐,小米饭,江鱼酱,小葱香菜。远远的,那香味就漾了开去,那一刻的时光让我永远难忘,那么温馨,那么无虑。

如今,我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稚子,脱变成一个中年人。为人妻,为人母,肩负太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哭过,也笑过。当所有的失落与开心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时,一切都云淡风轻了。生活留给我的是,记住曾经的错,放下离自己太遥远的东西。都市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仍会忙里偷闲,于紧张的工作之余,捧一杯清茶,临窗而立,眺望远方。在海的东北面,在那遥远的海平面下,在那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有我健康的耄耋之年的老父,有我累得黑瘦却健康的手足兄妹,还有,已经过世的慈母。

这一年的春节,匆匆过去,离回家的日子却又近了。

我记忆中的春节

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又到了,这是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来临了,我们送走了去年的悲欢离合。在爆竹声中人人都大了一岁。千家万户贴上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嘻嘻哈哈,快乐的一晚过去了。大年初一晚上,只听外面传来一阵阵噼哩啪啦的声音。我知道有人放烟火了。快,我们也去放烟火。我对弟弟说。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一个小糖果噼里啪啦的,一眨眼的功夫变成了碎片,幸好我一闪躲开了。

嗨,看着自己放的烟火我感觉特别好看,我的心里无比高兴。

我记忆中的春节也是很有趣的呦。

儿时记忆中的过春节

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还有几天,就要到中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大街上,感觉除了多出很多年货摊和买年货的人们外,并没有太浓郁的春节气息。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在我眼中,感觉春节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平常生活饮食穿着和春节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孩子们除了“过春节就是有压岁钱和能放鞭炮”的概念外,也没表现出很高涨的热情欣喜和期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小时候过春节时特别的热闹、特别的喜庆。

儿时,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妈妈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姐姐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对新鞋子。每天放学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新衣服、新鞋子试穿,穿整齐后又扎好辫子,美滋滋的站在穿衣镜前,前看看后看看,巴不得明天就是年初一。那时,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妈妈在衣服款式颜色上的挑选上都较新潮。每次年初一穿好新衣后和同伴们站在一起,看着她们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就特得意特骄傲。打记事起,从那时流行一整套的中国服、波服、牛仔吊带裤,我就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对妈妈准备的新衣服失望过。

除夕前几天,妈妈就包好粽子,两斤糯米包成的粽子就像一只圆溜溜的小猪仔。小时候的我特奇怪,吃粽子不吃中间部分的绿豆,不吃作馅用的沾有面酱的五花肉,只吃粽子两头。每次家里吃粽子时,绝不会出现粽头和粽尾推来推去没人吃的情况,因为姐姐早帮我截下两头放在碗里。后来,妈妈怕委屈了我,每年包粽子时都会另外包四五只小粽子给我,全部只放糯米,中间夹着一块大大的精瘦肉。每次粽子一出锅时,我便找来一根小棍子,两头各挑一只小粽子,在家里快乐的走来走去,边走边叫“卖粽子喽,卖粽子喽”,这时爸妈的脸上便乐开了花。

春节前的一星期,我们已放了寒假,男孩子们把鞭炮一个个拆散出来点燃,街道上久不久传来“嘭—叭”的声音。爸爸妈妈这时的生意特别忙,懂事的哥哥姐姐就自己在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蜘蛛网留下一点痕迹,把家里的柜子、桌椅、床铺、电视、相框等擦了一遍又一遍,墙上换上了小虎队的明星油画,房间门顶上粘上亮闪闪的迎春金金纸。连门口,姐姐都洒上水,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那天,爸爸和哥哥就杀好一只鸡一只鸭,早早泡好木耳、香菇和粉丝。什么都不用做的我,就开始眼馋着围着堆满炮竹和花炮、烟花的桌子一圈圈的转来绕去,寻思着晚上先烧什么花炮。傍晚五点多,妈妈会在厅堂神台上摆上一个簸箕,里面装着煮熟的整条鸡鸭、猪肉、鱼、糖饼、水果、三碗饭、三匙酒、三双筷子,神台的香炉碗里插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爸爸每隔五分钟又斟一次酒,斟够三次后,妈妈就在神台前烧厚厚的冥币,还会认真的在烧完的纸灰上依次浇上三匙白酒,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可能是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之类的。之后,爸爸还会召集我们家孩子来站在神台前排好队,郑重其事的鞠三个躬。供完神台,又依次供厨房灶台和大门,家里每个房间门口和床头都插上三根香,大门外同样点着一对熊熊燃烧的大红烛和一大把香火。

除夕团圆饭开始了,一桌满满的丰富的菜。全家一边吃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12点放鞭炮和今年的压岁钱怎么花。吃完饭洗好澡,终于能换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开始期盼12点的到来。通常,我都是熬不到12点就睡着了。通常距离12点还有10分钟前,爸爸就会来把我抱起。终于可以放鞭炮了!12点还差一两分钟时,街道上有几户争先恐后点燃鞭炮,接着由远到近逐步汇成一片。我和小哥已经迫不及待的叫嚷着。哥哥把早已卷好长长鞭炮的竹竿伸出窗外,鞭炮中间还夹有大炮哩!鞭炮一直从楼上吊到地上,爸爸在楼下点炮了,家门前响起“噼哩叭啦”的炮竹声,我高兴得在楼上蹦来蹦去。虽然卷着长长鞭炮的竹竿很沉,但每次我都抢着要转竹竿,大哥只能把好竹竿的尾巴。“噼哩叭啦-咚”,除了烧着鞭炮还有夹在中间的大炮,小哥在楼下不时还丢出一个个大炮,就像一首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浓烟滚滚,真高兴又喜气!长长的鞭炮放完了,我们孩子又开始放花炮。家里数我最年幼,所以年长的哥哥只能放大炮、飞鼠炮、导弹炮、地雷之类的,而最美丽的烟花、万朵菊礼炮、魔术弹、飞碟烟花等等都留给了我。小时候,放烟花对我真的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没落过一年!在美丽的火焰中,我边跳边摇边欢呼。调皮的小哥经常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放大炮,比如丢到废弃的塑料桶内、瓦片下

春节・记忆

“新年了,我是不是该留下点什么?!“

-----题记

春节--鞭炮

因为我不喜欢喧闹的缘故,对于鞭炮,我的理解是,一种很烦人的东西.我现在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但是,在我的脑子里还记得:我七岁时,新衣服让哥哥在袖子上用鞭炮炸了个洞;八岁时,因为觉得无聊,就和哥哥去放鞭炮,结果衣服上有留下了鞭炮的杰作;九岁时,哥哥硬拉我去放鞭炮,结果还是我的衣服遭殃了......想想,确实过年的时候,我很倒霉啊!

今年,哥哥又在放鞭炮了,而且是一千响的.我要是在被炸到,那我也就太倒霉了吧?!所以,我做很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在哥哥放鞭炮之前就先逃回了家.终于到晚上,我一个人却是超级无聊,就悄悄的又溜回了婆婆家,和大家一起过年.就在我准备上婆婆家楼的时候,正在院子放鞭炮的哥哥把我叫住了,硬要让我看他放鞭炮.我的想法就是,我今年又逃不了了.

“你不要站的这么近啊,又想被炸到了?!去,去站那边去......“哥哥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这楼道.

听见他的话后,我只是装做很乖的过去了.心里默默的为自己祈祷,今年不要在被炸到了.

“啪...啪...啪...啪...“

终于放完了,看看我的衣服.哇,今年居然没被炸到啊...高兴啊...然后,我就和哥哥P颠P颠的上了楼......

感叹:今年,终于没被鞭炮炸到了......

春节--烟花

烟花,我很喜欢的东西.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很美丽,就象我喜欢的昙花一样.很小的时候,只是觉得烟花很漂亮,其他的想法,什么都没有.现在,长大了,思想也不想小时候那么简单了.烟花,现在在我眼里,却成了我很崇尚的一种东西,我想让自己做象烟花一样的人.

被人类生产出来,被买家燃放,飞向蓝天,开放,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烟花的一生,确实很短暂.但是,它美丽过了,就不在后悔自己白白来世间了.一个人的一生,有了自己最辉煌,最美丽的一刻,死,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如果,我要是有象烟花一样的一生,也就很高兴了.我们来到世界上,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美丽“开放吗?“开放了,怎么样都不所谓了......

烟花,短暂的美丽......

春节--写作

写作,在春节里,对我似乎很陌生的样子.因为,弟弟要玩电脑,我的上网时间也是很紧张的.以前都是慢吞吞的写一篇文章.现在到好,象是被狼催似的,管都不管写的是什么,只要有灵感,就写出来.现在想想,前几天的所作所为确实很对不起自己,想写的东西,一样都没写好,太失败了......

在春节里,按妈妈的话说,就是灵感冒泡泡的时候.BUT,我在春节里,灵感却都放假了.有时候,会有一两个敬业“灵感泡泡“冒出来,但是,正当我刚有把灵感边成铅字的冲动的时候,“灵感泡泡“却回家过年了.真是气死人不偿命啊.无奈,我只能郁闷的在大脑里寻找非常敬业的“灵感泡泡“了.开始寻找啊....

“‘灵感泡泡‘你在哪里啊?!......“黑暗中,我在鬼叫.

“都12点了,你还不睡觉啊?!现在睡觉......“

妈严厉的批评了我一顿,还说什么我要是再在晚上找灵感,就让我去大街上寻找灵感.我一听,火速关灯,钻进了被窝.在我的梦里,开是搜索“灵感泡泡“......

春节,确实,春节很多值得人回忆的东西......

关于春节的凌乱记忆

忽地变得很怀旧,老挂念着过去的种种。

听着窗外不时传来的焰火绽放的声音,盼着春节快点到来,这种愿望,于我是很少有的。

对春节没有过多的记忆,仅仅只是坐在火炉旁,看看电视,吃吃零食,往往一坐下来就不想走动,怕冷。似乎都是这么无所事事地度过。

偶尔会在春节期间回老家拜年。通常当天去次日就回,不做过多停留。妈妈总说回去反而累了外婆,这或许是原因之一。

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外婆也就老了。今年暑假因为补课错过了回老家的机会。有时会想,什么时候这种错过会不会成为永远的遗憾?让人听了去怕是会说不吉利,只是心中仍是隐隐地担心。

过年总是要放炮竹的,在离家一段距离的集市上买了用红得近乎黑的纸包好的鞭炮,快近家门时引燃了,边走边炸着,顿时刺耳的爆炸阻断了一切交流。周围的村民便知道这是有人回家来拜年了。再回头一看,哦,是你们一家回家来看老人了。

记忆中的春节期间天气总是不尽如人意,乡间的小路总是泥泞的。清晨从院子里走出来,走在掺杂着红纸的软和或湿嗒嗒的路上,呼吸者清晨的空气。山里的空气总是那么干净,实在讨人喜欢。走出院子,为的是去依河而居的舅舅家玩,或者叫他们一起去外婆家吃饭,要不就在他家吃早饭。

刚到那时,时间还早,开小卖部又开诊所的大舅或许早就离开了家出诊去了,表姐表哥通常是在的,站在柜台前看电视。不知被什么吸引着,总有一些小孩老人长久地呆在那,或许也在看电视。我通常不去注意这些,可他们往往会用心仔细打量我,这让我着实不自在。

也会和爸爸一起去山上玩,少数情况下妈妈和姐姐也会参与。我们去寻找他们少年时放牛或者翻山去学校的路上经常经过的溶洞。到了洞口却又因为准备不足了解不够不敢贸然入洞。即便进入到一个洞口较开阔,角度比较和缓的溶洞中,到了前厅也不敢再往里了,很黑,很滑。

在奶奶那,偶尔会到桥上走走,望向河的上游。水很清,山上有许多松树吧,要不怎么在冬季仍透着那么庄重的墨绿。河的上游我也是去过的,五一时借着菜春笋的名义我和爸爸一起去过。高及腰部的茅草肆无忌惮地延伸到行人越来越少的小径上。满山的树拥有丰富颜色的叶片,同时虫子的种类也很多。而在外婆那,我是不轻易上桥的,因为那只是架在桥墩上的一米左右的石板,虽然水浅且和缓许多,仍够我害怕的了。

在用柴火的灶旁烤火是件惬意的事,前提是得忍受添柴时可能升腾起的呛人的烟雾。我不太会打理那传统而古老的取火用具,经常一不小心就让火苗萎缩了不少,总是担心它会熄灭而紧张不已。这是在奶奶那才做的事,外婆很少用柴火,她的房子通风条件很不好,容易呛着,她的房子很小,很黑,给我一种总是阴暗潮湿的感觉。

夜晚,先确定了在哪睡,吃过晚上就先去那。如果去大舅家,通常出去后洗漱完毕就上了楼,听着楼下传来的响声,在黑暗中和表姐聊会天。和外婆一起睡,就先在对门的小舅家看会电视,然后在下来与外婆一同钻进略显粗糙的被窝。那时的被窝里总是会有一个装满开水的医用玻璃瓶,它能一直热到黎明。

记忆中的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耳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眼前丰盛的团圆饭。春节交织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将过去一年所有不开心的事情全部抛在脑后,迎来全新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说着祝福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独有的温暖。春节刚刚过去,大家应该还存留着对春节的记忆,现在,我们一起谈论一下吧。

春节,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古代是没有春节的。而每逢农历初一这一天,总会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来扰乱民间,人们拿它没有办法。后来人们发现用鞭炮就能吓跑它,就在农历初一这天放鞭炮,而人们生怕它又来,便在以后几天也放鞭炮吓唬“年”。守岁与走亲戚也跟“年”有关。守岁呢,是因为大家怕“年”会趁着大家睡熟时吃人,所以在农历初一这天夜里熬到十二点以后,“年”不来了,大家才能安心睡觉。而串门,是因为人人都去祝贺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被“年”吃掉而成立的。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过年。

过年对大家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过年了,我们可以跟亲友团聚了;因为过年了,大家可以放假玩一玩了。因为过年了,可以在门上贴福字,可以挂春联,放鞭炮了。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乐趣。

空气中飘着年味,离春节越近,年味越重。整个中国都灯火通明,烟花礼炮满天飞。我也很高兴,因为表姐来了,我们在一起玩游戏,,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聊天也不像以前上学时聊那些有关学习的枯燥内容了,我们讨论电脑游戏,一整天都高高兴兴的真好!吃着美味的团圆饭,真好!欣赏美丽的烟火,真好!恩,年,真好!

春节,在每个人心中都是美好的,但愿它会这样美好下去!

春节记忆

鞭炮声起,空气中立即渲染起节日的气氛,鞭炮声落,街道上立即留下了节日的喜庆。 大年三十的那顿除夕之夜的团圆饭,比往年的都更有趣、更让人难忘、记忆犹新些,那顿年夜饭饭桌上摆的不仅仅是佳肴,更是一个个祝福,一声声嘱咐。 妈妈把饭菜都摆上了饭桌,吆喝着儿让我们去吃饭,以往我们都只是吃一顿年夜饭,在桌上也没有太多的交流,这次爷爷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传说,让我打破以前的认识,对年这个节日也有了新的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年并不是个节日而是一个怪物,每到冬季都要去吃人、捣乱。人们每到冬季都得躲到别的地方。一天,一个外村的聪明的孩子得到了年的弱点并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在自己门前贴上红纸,往怪物身上扔爆竹,从而吓走了年,并从此再也没出现过,人们也应此留下了过年的习俗。 听完后,我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起初我一直以为过年是纪念某位伟人的日子呢,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好笑。想着想着,眼前突然就浮现出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地场景,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红条、放爆竹的美好场景。年,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意义啊! 晚饭后,我们全家一起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起谈国家巨变,一起聊众泰民生,望着窗外缤纷绚丽的烟花,我们跟着主持人一起倒计时,一起音节新年的到来,我们举杯同庆,互道新年的第一句祝福,这个夜晚是我过的最不同寻常的夜晚,时常忆起,又时常怀念。 最让我乍舌的还是还是大年初二的那天异常独特的斋菜。 早上,我们全家在祭祀完祖先后就吃早餐,以往都是以面粉为主的早餐时刻,这次却出奇的变成了米饭和青菜,我刚开始还以为是老妈的别出心裁,想想,吃一顿斋菜也挺不错的,改善口味嘛。 可是一连午饭和晚餐都成了素的了,没有一点荤菜,这与我们平时的餐饮可是截然不同啊!好奇心强的我就忍耐不住了,注定要问上几句才罢休,为此我特地去问了妈妈,妈妈慈祥地说:“因为我们家是信佛的,佛祖希望‘普渡众生’,所以在初二的这天,我们要吃一天的素,算是对佛祖的话的一种相信和应和吧,这下你知道了吧?” “哦——原来雏儿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啊!真独特,别有一番风味呢!”我茅塞顿开,点点头,同时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春节,弘扬中华文化! 春节,从此将在我记忆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春节,从此我将不会遗忘! 来吧,让我们一起拾起春节零零散散的记忆,他们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让更多的人记住春节这样一个独特的节日。这样,华夏儿女的心将更团结!

春节记忆

2006年悄然而去,留给我们只是那一段美好的回忆。 春节期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阵鞭炮声连续不断的响来,家家户户门口都贴有春联,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含义,各有各的祝福,有的在给朋友发短信,有的在登门拜访,甚至在电视里也有主持人的祝福,春节可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

春节的记忆

紧张忙碌的一年就这样又过去了。节前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真的过节了又时间飞逝,转眼就又要开始上班。

有的时候真的觉的好累,真不知道人这一生真的要经历多少艰难坎坷,才能一切都好。有的时候我很不开心,原因很多,来自于生活中很多方面,所以特别向往那种田园生活,如诗如画。朝闻幽林鸟鸣,夕赏落日晚霞。渴望听草丛中蟋蟀和蝉鸣,喜欢晚归的暮童在牛背上吹奏悠闲悦耳的笛音。还有江畔里芦苇荡丛中野鸭的出没,和不知名的小鸟在柳枝上啾啾欢唱。这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常去江堤后面的小溪里捉鱼,那样的日子总是在雨后或是逃课的时候。常常会弄得一身泥水,因为怕母亲的责罚,而直到天黑才在母亲焦急的呼唤里回家。在那个温馨的农家小院,母亲总是腰里系着围裙用手拢在嘴边,大声的唤着我的小名,直到见到我了,那一脸忧色瞬间变成一抹慈爱的微笑,牵着我脏兮兮的小手,嘴里轻轻的数落着,眼里却满是疼爱。那时的我可以说是最幸福的。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人吃鱼总是很方便,母亲就常常在就要吃饭时这样告诉父亲,“哎,家里没有菜了”。父亲就会一声不响的拎起鱼网,领着我和妹妹来到离家只二三十米的江面。绵延的蒙古尔山矗立在深蓝色的江边,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绿树浓荫里,江水清澈逶迤南下。一叶叶的小舟咿咿呀呀的荡漾在湖面,惊起群群水鸟。因为正是在酷暑季节,水温偏高,鱼儿都成群结队的把嘴贴在水面上,欢快的游着,父亲就在这时瞅准时机,抖开圆形的大网准确的罩上去,然后慢而稳的拖上岸,所有的鱼都胡乱蹦跳着,滚了一身的泥土。我与妹妹争先恐后的往桶里拾,一路打闹着跟在父亲的身后回家。这时候母亲会早早的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小铁锅,锅是用一个环型的三条腿的铁架支起来的,铁架下架上木板儿,锅里放上油,再上园子里摘几颗小葱和香菜,烹好锅添上水把鱼儿收拾干净,下到锅里,再舀一碗特制的农家大酱盖好锅盖,填好灶火。只一会儿,浓浓鱼香便弥漫整个农家小院。摆好桌凳,一家人围桌而坐,小米饭,江鱼酱,小葱香菜。远远的,那香味就漾了开去,那一刻的时光让我永远难忘,那么温馨,那么无虑。

如今,我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稚子,脱变成一个中年人。为人妻,为人母,肩负太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哭过,也笑过。当所有的失落与开心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时,一切都云淡风轻了。生活留给我的是,记住曾经的错,放下离自己太遥远的东西。都市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仍会忙里偷闲,于紧张的工作之余,捧一杯清茶,临窗而立,眺望远方。在海的东北面,在那遥远的海平面下,在那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有我健康的耄耋之年的老父,有我累得黑瘦却健康的手足兄妹,还有,已经过世的慈母。

这一年的春节,匆匆过去,离回家的日子却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