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您可知道税收的重要?祖国的山河美如画我们的税收滋养了它共和国的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假如我们国家没有税收我们的生活就如同鱼儿失去了大海鸟儿失去了蓝天花儿失去了大地牛羊失去了草原……一切都会失去色彩……不是吗?

亲爱的同学我想对你们说可知道税收带给我们怎样欢乐的生活?我们成长在庄严的红旗下共同生活在一个和谐大家庭里春天,我们是追风少年夏天,我们在碧海扬波秋天,我们去登高望远冬天,我们会放声高歌……我们的脚下是一泻千里的高速公路我们的身旁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我们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学习教学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这些哪一样与税收无关?……不是吗?

税收我想对你说你可知道你的功劳是你的神奇托起了社会的经济是你化作一汪清泉滋润了国家的根基有你才有气势弘伟的阅兵仪式神舟六号的航天之旅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以及老人、孩子鲜花一样的笑颜……有了你的奉献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才有了我们的幸福家园你的功劳真大!……不是吗?

税收我想对你说你是我们国家的血脉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和谐社会”这信念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现在 我还小 我要努力学习等我长大了 成为一名光荣的纳税人也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筑国家和谐的辉煌!

以人为本,创和谐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我们接受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这是中国人文经典中最重要的道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的教育,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啊!如今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最为缺乏的就是人文教育,仿佛这个时代只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在快节奏中无暇顾及教育给人带来人文精神的提升,让人看到的只是金钱和物质的消费,很难领略到人文科学的发展魅力。

那么,当今的教育现状是如何的,教育的误区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调整,我们该拿什么奉献给孩子,怎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下面就浅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育现状

中国目前的教育太注重理论知识,很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大学以前尤其如此。并且中国的教育也不够人性化,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很多科目,而且又只注重考试成绩,不注重在现实中的应用,很容易埋没人才。

教育现在存在的状况主要是应试教育打击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仍然是教育大会上的口

号,喊几声就算了事,完全没有进入课堂!若不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又怎么会出现“绿领巾”、“测智商”、“红黄绿作业本”的现象呢?还有就是对教育者的评价,不能仅仅看他教育出多少大学生,更重要的是看看他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是跟着一起前进。比如说一个小学班主任,从一年一直跟班到六年,不能仅仅靠每次的考试来评判这个班主任的成绩,而是看看这6年里,他都育了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只是会学习,其它都不会,还是已经完全懂事等等方面来考核这位班主任。比方说会不会做家务、懂不懂孝道、担不担责任义务等等。

由于现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中考高考是他们唯一出路,所以许多学生的家长也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说到底还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导致现在的许多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独立生活,更有甚者一个人在家连方便面都不会煮……而且又由于注重考试,很多家长与学校都不注意在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主要是不注意从细节上教育学生的道德思想,致使一些学生的素质低下,有些学生看看成绩不错,到社会上其言行举止就与他的高成绩形成极大反差。

二、如何改变现状

1、正确理解教育的含义

从我们现在的教育形势来看,反对考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就目前的社会形式,高考是不可能取消的,考试是学生最终必须面对的,取消考试的做法,只能是把困难留给了明天,属于一种逃避行为。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我们的家长应该从一个高层面上认识考试,在考题设置上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完全抛弃偏、难、繁、重的传统模式。

要考试但也要重视素质教育。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一棵树,教会学生如何给予树土壤、阳光、和雨露,以及怀着感恩和反思的心去体悟这个过程。

我们也要全面的把握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它可概括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富于社会责任感、创造个性与实践品格的现代国民。

教育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操守,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更好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2、完善教育机制

做为教育主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保障教师工资、选拔学校领导、监督学校管理、制止教育乱收费、严把教师准入关等方面,因为这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的难点,搞好了这几点,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目前在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就当前我们的均衡教育资源来看,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使落后的农村学校能够赶上城市发展水平高的学校,农村与城市如此,中西部同地区与先进地区也是如此,而不能有意阻碍其发展来换得所谓的均衡。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善迈的文章《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就提出了:要制定各级教育办学的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比重;要努力增加非财政的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对教育投入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增长的潜力,“纲要”已提出通过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以及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投入;要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从财政发展与改革的角度来讲,增加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有赖于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看来,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就要督促各县区政府根据全市学前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科学制定本地学前教育建设规划,并切实贯彻落实,还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扩大教育资源。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教师培养,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要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进取情神。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这就要强化教师的政治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还要强化教师日常管理,更要抓法制,强化规范执法教学。

3、改变对师生的考核体制,考核要看综合成绩。

2003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从教材到教法,从教师角色定位到学生角色定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它所引起的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都是具体的、真实的、感性的。那么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标准去衡量教师的教育?那就要改变对师生的考核体制,考核要看综合成绩;改变现有师生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激励机制。

我们要知道,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着调节、控制、导向、决策的功能。为加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就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教师的考核体制。比如说考核项目有教育、教学、教研实绩及民主评议两大块,涉及教师的政治思想、遵纪守法、班主任工作与教书育人、教学与教研工作、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出勤、家长评议,学生评议、同事评议等方面,要以完善的综合评价为主。

没有制度约束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学生的成长需要必要的制度约束。学校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等规章,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倡导对学生的管理评价不能只重考试成绩,而是实行重过程、重综合素质的动态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该从政治思想表现、法纪与集体观念、道德修养、劳动观念和社会实践、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平时的上课纪律、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间纪律、校外纪律、卫生方面、文明礼貌、违纪情况)等方面考核评分。

4、转变教育观念,不要喊口号,要实际行动,把德育教育提到智育之前

梁启超曾说“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一九五七年二月,毛泽东在国务院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一段话,用黑体字标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只有在德智体三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才可以获取三好学生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谁不希望孩子聪明。但是,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

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需要有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发展有高度适应性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知识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绝对不是降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的行动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家教误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思想品德至关重要。作为教师,除了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在言行举止上时时处处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之外,还要在教学的活动中巧妙地渗透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如在作业训练中渗透,在创设情景中渗透,在参观、访问活动中渗透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并及时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我认为教育就应该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总而言之,教书与育人并举,德育与智育双馨,是每一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教学探索中永恒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和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了解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季羡林先生曾说“讲和谐还要讲人的自我和谐,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这才能和谐起来。”我们常说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国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备注:此文乃为论文,如投稿有所不妥,还请编辑帮忙调整,至为感谢!

鼎元学府六年级:王亚洲

我们应该敬畏什么?

江苏省泰兴中学玉韫文学社 朱铭

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男子在工地旁的电话亭一脸幸福地给妻子打电话,周围几人同样戴着和煦笑容。)

再看看这则消息:“美女主播宋芝善:为情自杀 死亡时间:2011年5月23日

宋芝善从位于19楼的自己家窗户跳下,虽然救护车没多久就立即赶到现场将宋智善送往医院,但抵达医院之前宋智善就已经被确认了死亡。现场痕迹以及遗书等证据可以排除他杀的可能性。宋智善毕业于韩国天主教大学医科专业,曾在KBS体育台担任体育节目主持人,2010年开始担任MBC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深受韩国体育迷的喜爱。”

那么现在我问,那一则消息让你更受触动呢?我的答案是前者。

为什么?我想,前者的意义更大,更能体现生命的顽强与韧性。

我们好像习惯了,享受农村人缴上的税收,直到近几年才免去了农业税。我们也习惯了,在看到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后,抛出一个个鄙视厌恶的眼神,仿佛,这一切是常理;仿佛,他们就应该呆在农村,而不是在城里影响市容。有一篇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就同样的问题进行了诘问。农民工和其子女受到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可他们依然坚强乐观地活下来了。图中的那个男子,一脸幸福,甜蜜地对妻子说着大城市的好,而他,却穿着脏乱的衣服,那种让城里人皱眉的装扮。

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厌恶这样的男子。

是,他们抽劣等烟,大声喧哗甚至爆粗口,不懂规矩和礼仪,如果和他们撞见,人们怕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他们与城市格格不入。

可我觉得,这些农民代表的正是我们人本身最可贵的力量:如劲草一样顽强、有韧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遥想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与野兽搏命。能过活下来的便是强者,便是好汉!试想,若没有如此英雄,现在是否还会有我们?

远古时代,生存环境异常残酷,弱者只有被淘汰的份,和人类同时代的各种野兽无不凶猛异常,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逐步成长为现在的规模,人类的法宝就是极其强烈的求生本能和手段。那位农民工,可能吃着我们城里人难以入口的饭菜,干的却是最重最累最脏的活。不满吗?愤怒吗?可我只看到他一脸幸福与满足。他说:老婆,大城市真美,我在这过的很好……

淳朴得让我落下泪来。

这样的生命值得我去敬畏,去尊重。

反观以宋芝善为代表的韩国明星,他们的死固然让人惋惜,但这样陨落的生命却缺少让人动容的力量。他们的心灵过于脆弱,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就算陨落,也只能换来一声叹息,然后化为尘世间的一粒尘埃,不知所踪。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写道:“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这样的死,太轻薄,太容易被人忘记了。

农民、工人的意义之所以重大,就是靠他们,我们的国家才有了支撑和屹立不倒的底气,这种顽强的韧性,有种源远流长的动人气息,我们不能没有他们。

我们应该敬畏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我的心中,我敬畏的是不屈的生命,坚如磐石,韧如蒲苇的意志与信念,它们无数次地指引着我们的先祖走出困境,走的更远。这样的生命,是如此地动人。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一.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历史背景的异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迅速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迅速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决定两国不同发展命运的原因很多,我来简析中日两国历史背承的异同。 在商品经济和贤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方面,两国有近似的背景。日本在19世纪中叶,商品经济已经渗入到农村,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受到破坏。以丝织业和棉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商业资本的崛起促进了国内境一市场的逐渐形成。中国自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理慢发展。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也不亚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也比较发达。但是相对来说,中国是个大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内地与沿海差距很大,所以国内统一市场、商品经济及贤本主义因素的发展等方面,从总体上说又落后于日本。在改革发生前,两国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都是封建落后的国家。但是.中日两国的封建制又存在着较大差异。从经济基础看,中国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与日本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虽然都是封建制的基础.但中国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就缓解了很多矛盾,使得商人和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从而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结合,地主土地所有制越来越巩固。而日本的领主土地所有制禁止土地买卖。新兴地主所获得的土地是非法的。这种僵化的土地私有制经不起商品经济的冲击,建立在它之上的幕藩领主阶级的统治自然也容易发生动摇。 从制度方面来看,中日两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也有很大差异。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而在日本幕藩体制中,藩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地方大名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税收等大权,这就为反对幕府提供了条件。地方拥有威胁中央的这些权力在中国自宋代以来就被禁止,明清时期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所以维新派根本没有条件像日本那样进行一场倒幕运动。日本的天皇与中国的皇帝也完全不同。幕府时代的天皇只是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在将军手中。而倒幕派恰恰利用了天皇的名义为自己的夺权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以天皇的名义动员和团结各种反对势力,井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政权推行改革。在中国,皇帝是拥有绝对统治权力的,是全国唯一的最高政治权威。在中国不存在可以对皇帝的统治地位进行公开挑战的其他权威。中国皇帝不仅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而且还有君权神投的光环,其统治地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戊戌变法时期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又是一个冥顽不化、凶狠异常的专制主义者,中国维新派比日本革新势力面临的阻力要大的多。 另外,中国的科举制对巩固封建统治也起到一定作用。科举制不计门第,可以把各地区、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吸引到统治阶级的队伍中来.这就不断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也不断调整着官僚队伍,使其增强活力。而日本的将军、大名、武士都是世袭的。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的中下级武士根本没有获得较高职务的机会,因此他们中的那些具有新思想的人成为反幕府的中坚力量。 除以上所述内部原因外,中日两固当时所处的外部历史条件也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两国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都已签订了内容相似的不平等条约,都有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是,中国市场、资源的吸引力远非日本能够相比。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争夺,以及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大大牵制了西方列强在东方的殖民势力。尤其是英国,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中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又同清政府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样才把打开日本大门的机会“让”给了美国。这种状态在客观上减轻了列强对日本的懂略和干涉.给了日本一个极其必要的喘息机舍,使它得以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如果把辛亥革命和倒幕运动相比较的话,两者在推翻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个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所面临的敌人却有所不同。日本的倒幕派只面对幕府一个对手,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除了清政府一个敌人外,还有帝国主义的干涉。 二.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表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简表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同 历 史 背 景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面临双重革命任务。 美国培里叩关后,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使日本面临民族和民主革命双重任务。 宗 旨 目 的 走日本式道路,通过改良手段,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在推翻幕府的统治后,维护天皇的统治进行资本主义改革。 领 导 阶 级 维新派都是出生在封建家庭,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维新三杰”等领导人大都是出生在幕府时代,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 列 强 态 度 英、日两国对维新运动有试探性的支持和帮助。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倒幕派有扶植和援助。 异 革 命 大 势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处于低潮,社会相对稳定 诸藩割据,革命处于高潮,社会相对动荡 文 化 差 异 士大夫抵触外来文化,试欧美为蛮夷之邦,鄙夷其文化 吸纳欧美文化,以欧美为师 社 会 基 础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仅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占全国比重小。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在京畿地区,而日本面积狭小,故占全国比重大。 领 导 能 力 维新派都自幼成长在书斋。参加社会实践少,改革的依据来源与书本,能力较差。 维新派大都参加了倒幕派,斗争经验丰富,能力较强。 变 法 阻 力 受社会各种顽固势力的阻扰 主要阻力来源与幕府 推 进 方 法 操之过急,急功冒进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改 革 侧 重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涉及面广。 主要是政权建设。 斗 争 策 略 依靠皇帝,疏远群众,缺乏与其他阶级的联系。 暂时联系了人民群众,利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决心和力量。 三.戊戌变法的影响及意义 变法的影响: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四.明治维新的积极面及消极面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面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综上所述,简要的说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在封建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的改革,都为使自己的国家摆脱目前的衰弱,走上富强之路。 结果当然已经知道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成功了,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而中国戊戌变法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爱的奉献硕果

爱的奉献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华夏儿女代代继承着这一壮举,并且发扬光大。四年前,南京中科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连安来到我校,商谈合办希望小学的事宜。一个私营企业,规模资金并不十分雄厚,在南京并不是大企业,能否办起来还是一个问题。

然而意想不到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办起了南京市第十所希望小学——南京中科金牛湖希望小学,并于2003年3月27日正式成立了。希望在人间,人间有希望。希望学校建立的模式已从单纯的社会捐资转化为企业与学校共建,企业从各个方面关心和支持希望小学。揭牌仪式上,就发放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数目一万元。让农村的孩子感受到爱的奉献:成绩好或家庭条件困难有资金资助学习,解决学习上的后顾之忧。首批投入巨资改变学校破烂不堪的局面,添置了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接着又陆续花费资金支持学校建设,尽最大努力,办好学校。即使企业困难,想方设法先解决希望小学。现在的希望小学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质量提高,好的学风形成,学生成绩不错。

三分热度,二分热情,一年光景就结束希望小学的援助。王连安领导的中科公司不是这样的,点燃着爱的奉献火花,播种爱心,把温馨和幸福洒向学校。不为名誉、不为金钱,无怨无悔只为更多的孩子拥有充满阳光的明天。按照办企业的标准来办学校。负责联系学校活动的人换了多人。但是,支持办希望小学的信念从来没有改变。时时刻刻关心学生们的成长,关注着学校的发展。每学期都给中科金牛湖希望小学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每年六一儿童节都给每位同学送上精美的物品;每次到希望小学来都会考虑要解决学生和学校实际问题。……青云有路“学生”上,农村孩子正在茁壮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一个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不仅仅是税收,同时对社会要有一种爱心,一种奉献。企业发展壮大,如何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王连安的中科公司做出了榜样。到现在为止,仅投入办学校的资金已超过50万元。爱的奉献结硕果,为党和人民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就像雄鸡报晓,唤醒沉睡的人们,让人们的心灵深处感受到社会的天空是那么晴朗,感受到人生存在是那么有价值。正像一首《爱的奉献》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