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上画画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许多画家的画板上都只有三种颜色,红,黄,蓝,也叫三原色。我们利用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奇的叫声,于是老师就叫我们试试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试起来。"哇,我的变成紫色了!"“咦,我的怎么变成黑色的呢?”就像变魔术似的,许多颜色都被同学们“变”了出来。

“这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纷纷问道。

“这叫三基色原理。”老师说“三基色就是红,黄,蓝。人的眼睛对这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黄,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红,黄,蓝三种色光。而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不仅仅是画画,彩色电视机彩色印刷,油漆等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是这样来的呀!太奇妙了!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有趣现象,比如:在喷泉中看到彩虹,冬天吃雪糕嘴会被粘住,在阳光的照射下,露珠会变成彩色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吧!

有趣的发现

发现’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能力,所以每个人都有过‘发现’的经历,我也不例外。

那时我很小的时候,奶奶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揉点面放在盆里,盖上盖,上面压上棉衣,搁在炕角儿。待三两过去后,再拿出来——面有点发黄,还特别的粘手。后来奶奶就把它搬到面板上,做成了馒头,馒头出锅特别筋道,透着一股说不说出来的香味。这一现象勾出了我埋藏好久的好奇心,我决定要看个究竟。

那是中秋节的前几天,奶奶又揉面了,我断定她会做馒头,果不其然。通过我的跟踪,我发现;面盆总放在阳光下,而且每天都烧炕。于是我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我说;‘‘把面放在盆里叫-发面,每天闷着它,再经过高温加热促使盆中的一些因子发生了变化, 劲道 是因为面里加了苏打。’’

这是,我突然特别兴奋,因为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发现,会使人如此快乐!

有趣的小实验

蚂蚁导航仪横山桥中心小学六(4)班 汤敬杰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好一只蚂蚁,将它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之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它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蚂蚁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称为示踪激素的化学物质,蚂蚁就是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感受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而认路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导航仪呢?当汽车装上这种导航仪就会在走过的路上留下独特的化学物质,从而让汽车自动识别道路上的各种气味最终形成一个关于这段路的程序,当需要的时候便于启动该程序,从而让车司机能迅速地找到正确的路。相信这个产品问世的话,一定受到广大司机朋友的青睐的哦,我想那时我就能驾上越野车穿越丛林去探险了。水 中 的 火横山桥中心小学六⑹班 杨烨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水中的火》这篇文章。书中提到了蜡烛可以在水中燃烧而不灭,语焉不详,我将信将疑,决定照着书中提示的步骤做一次实验。我找来一支蜡烛和一只杯子,先把蜡烛固定在杯子底部。接着,我把蜡烛点燃,然后开始向杯子里倒水,我慢慢地倒着,当水逐渐漫过蜡烛头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我以更慢的速度倒水,希望的景象没有出现,只见烛火慢慢地熄灭了。这个结果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原来书上的知识也有错误呀!我这样想着,不过心里总是感觉不塌实,会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什么环节没注意啊?我仔细地琢磨着,可是得不出什么结果来。我决定找科学老师问个究竟。科学老师仔细地听完了我对实验经过的解说。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她说:“我们重新来做这个实验。”老师找来了蜡烛和杯子,把蜡烛固定在杯子底部,然后往玻璃杯中注水,当水面刚刚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就停止注水,然后点燃蜡烛。我睁大眼睛看着,过了一会儿,有趣的现象真的发生了。蜡烛在燃烧着,烧到水面以下时,没有被水湮灭,而是一半火焰在水的上面,另一半火焰在水的下面,那景象奇怪极了,我简直是屏息凝视。再过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完全落在水面以下,但仍然不熄灭而继续燃烧。此时,从水面上能观察到蜡烛火焰在水中摇摇晃晃的全部虚像,且比正常的要大、非常有趣。当蜡烛燃烧到底部的时候,火焰落在水的下面,给人的感觉是火焰能”穿透”水层冒出来,让人格外惊奇,难以相信。最后,才出现“蜡烛成泪泪始干”的结果。我既兴奋又百思不解:为什么我的实验没成功呢?回想两个实验的过程,只有一个环节是不同的,就是当水慢慢地注入杯中到蜡烛边缘时,我继续注水,老师则是停止了注水,是这个差别导致的不同结果吗?我向老师提出了我的疑惑,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让我仔细观察杯子里剩下的蜡烛。发现蜡烛已成为一只“蜡筒”,其周围存在着一层薄薄的蜡壁。老师在一旁解释着:就是这层蜡壁阻止了四周的水流向烛芯,而这层蜡壁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因为蜡烛的外壁与冷水接触,水会从蜡烛的外层吸收热量使蜡烛的外层温度达不到它的熔点,当然也达不到它的着火点了,更谈不上燃烧了。于是就在烛芯与水之间形成了一道“隔水墙”,这就是蜡壁的由来。而蜡烛则可以在“围墙”之中继续燃烧。而我在实验过程中注水的速度太快,(虽然我尽量放慢了速度,但还是太快了)水从蜡烛外层吸收热量的速度不足以使蜡烛外层充分降温,于是蜡烛外层也被燃烧,没有了“隔水墙”,实验当然就失败了。真是百密一疏啊,看来,科学实验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不由暗暗地想。“水火不相容”吗?看来在不同的环境下,许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趣的发现

绿色净化器——吊兰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五(5)班 过哲暑假里,我到阿姨家去玩,看到阿姨的房间里放着一盆吊兰。白天,阿姨把吊兰搬到房间里,可一到晚上阿姨就把吊兰搬到阳台上去了。我很疑惑,就问阿姨为什么每天都要把吊兰搬进搬出。阿姨告诉我:家里养些花草很有好处,一来可以装点房间里的环境,二来可以净化房间里的空气。可是到了夜晚,就要把放置在卧室里的花草都搬出去,这是因为花草和野外的植物一样,都要进行光合作用。白天阳光照射到卧室里,花草叶子里的叶绿素与水和阳光一起,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糖类和氧气。白天卧室里摆放花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氧气量,而人呼吸时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气。所以白天把花草摆放在卧室里,对人的健康有益。然而到了夜晚就不同了,晚上没有阳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入的是氧气,放出的却是二氧化碳,加上人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卧室里的二氧化碳量就要增加,对人的健康和睡眠都有害。听了阿姨的介绍,我恍然大悟。我又问阿姨为什么她只买吊兰?阿姨让我自己去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吊兰是净化室内空气最好的植物,这已经得到科学家的首肯。美国环保问题专家比尔沃维尔曾经进行过实验,他将吊兰放在一个特制的有机玻璃容器中,给予良好的光照,然后充入已污染房间的空气,过上一段时间再测量经过吊兰吸收过的空气成分,结果发现,容器内的有害气体所剩无几,其效率几乎超过空气过滤器。实验证明,吊兰可以在24小时内将实验容器中的有害气体全部吸收净化。寝室里只要放上一盆吊兰,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将室内电器、炉子、塑料制品、涂料等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吸收并输送到根部,再经过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物质,作为养料被吸收掉.吊兰在自身的新陈代谢中,还能把空气中致癌的甲醛转化为糖和氨基酸等物质。并且能够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所排放的苯,还能“吞噬”尼古丁等等。因此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内,只要有一盆吊兰,就相当于安装了一台空气净化器,足以抵消有害气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思考,我们一定能攀登科学的高峰。落叶为什么背朝天横山桥中心小学五(1)班 周星辰星期一的早晨,天气有点冷。我在教室门前做清洁区卫生,地上有好多的落叶,扫着扫着,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地上的叶片大多数是背朝天。这是为什么呢?它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来到梧桐树下,当秋风吹来的时候,只见树上的叶子打着旋儿,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而且它们中的大多数仍是背朝天,面朝地。其他树的落叶是不是也一样呢?我想再观察观察吧!在这一周里我让爸爸带我出去观察了许多树的落叶情况。我发现,绝大多数落叶都是背朝天的。一次我去放风筝,由于我不熟练,所以放了好多次风筝也没有飞起来。但是我惊奇地发现:好几次风筝落地后都是重竹条的一面朝地,轻的一面朝上。我想这是不是和落叶朝天有关系呢?应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我的想法。 我用橡皮泥、薄纸制作了一个降落伞模型。让“降落伞”从高出落下,每一次都是重的橡皮泥先着地,薄纸做的“伞面”后落地。对于“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这一设想,我又做了其他的实验来证明。如穿一串轻重不同的珠子从高出抛下等等,结果都和降落伞的现象一样。这些实验使我深受启发:树叶一定也是一面重一面轻。 带着这个假设我想起了我们的兴趣小组。我们采了许多种不同的树叶,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分别观察了叶面和叶背面的表皮。原来叶面表皮的细胞排列得非常紧密;而叶背的细胞则排列稀疏,每种叶子都如此。于是老师引导我们做了一些叶片细胞的模型。我们先找了一些极细的铁丝,把铁丝变成网状,有的稀疏,有的紧密。然后把稀疏的铁丝网和紧密的铁丝网连成正反两面“叶片”,从空中向下抛了10次,8次是紧密的铁丝网在下,2次是稀疏的铁丝网在下。 我们又用质地不同的挂历纸和白纸,剪成卵形、掌形、椭圆形等各10片。以挂历纸为叶面,白纸为叶背,将两种相同形状的“纸叶片”粘在一起,做成相同10种“树叶”,然后从三楼阳台上,用电风扇把它们吹到空中,不一会儿,这些叶片纷纷落下来。我们仔细观察,有一个重大发现,这些不同的“背”和“面”的叶片,绝大多数是挂历纸的一面朝地,白纸的一面朝天。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物体有不同结构的轻重两部分,从空中同时落下,重的一面朝地,轻的一面朝天。 通过实验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又到互联网上、书店查找有关树叶的资料,终于明白了落叶为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科学秘密:原来,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同一片树叶的“背”与“面”,由于比重不同,在树叶飘落的过程中,树叶会翻转变化,使重的一面朝下,轻的一面朝上,这样降落最稳定,所以落地后,总是细胞紧密而重的一面先落地,细胞稀疏而轻的一面后落地。植物的生长真奇妙,充满了奥秘,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生物值得我们去研究。我要做一个像法布尔一样的科学家,认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有趣的蚯蚓

有趣的蚯蚓放假时,我看了部动画片。其中一集说的是长耳朵瑞比以为自己菜园里的蚯蚓是害虫,就把它们赶了出去,结果它的菜长得不如以前好了。看完之后,我很惊讶:这么丑的小东西竟然是人类的好帮手!刚好我要和妈妈去乡下二舅家,我决定趁这个机会观察一下这个有趣的小东西。二舅家有个菜园,土地很肥沃,里面的蔬菜既新鲜又好吃。我想,蚯蚓一定会挑这样的好地方。于是“寻找蚯蚓”活动就此开始了。我一连挖了好几处,才在柿子架下面发现了一只。拿起来一看,哎呀,简直就是一条缩小的蛇!不过动画片说了这是益虫。我再仔细看,发现它的身体分为好几小节,身上还戴着个“戒指”呢!蚯蚓还挺爱美!不过姐姐告诉我,这个褐色的,头尾几乎一样的小东西也是为了告诉人们靠近“戒指”的才是它的头。我正看它在土中蠕动,姐姐拿来一块玻璃让我把它放在上面,“姐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心中虽然纳闷,但还是把它放了上去。这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蚯蚓的身体一伸一缩可就是前进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更纳闷了。可姐姐就是故作神秘:“你再摸摸它的身体。”我急忙摸了摸,湿湿的还很粗糙。可是这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放在潮湿的泥土里,接着不慌不忙地说:“蚯蚓的身体之所以粗糙是因为上面有一层刚毛,它在泥土中就是靠身上的肌肉和刚毛互相配合前进的。现在你把它放在玻璃上,它身上的刚毛也就不能借力了自然就是一伸一缩走不了啦。它的身体湿湿的才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你摸过它后如果不及时使它的体表变湿润,它就会因为缺氧而死的。”我恍然大悟,原来蚯蚓是这样前进的,它呼吸的方法可真特别!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了可爱、有趣的蚯蚓,通过观察它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观察蚯蚓真是我暑假做的最有趣的事!作者:李贺班级:三年级二班学校: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指导老师:李艳

有趣的龙虾实验

在前天,我偶然在一份科普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把龙虾放到冰箱里面冷冻1-3个小时,温度定在0℃,然后把它拿出来,用火给它暖暖,看会怎么样。

我自然而然地想:这作者是不是脑子坏了,这一冻肯定死了呀!还能怎样。我抱着试一下的心理捉来了一只大龙虾,再拿来一根绳子和一个打火机,我照着报纸上的步骤开始了:首先把龙虾用绳子扎起来,力量不能太小,要不然它会不老实,太大也许龙虾就上天做天使去了,这只龙虾太大了,我怎么也捆不好,而且还给它攻击了一下,它那大钳子威力太大,我手都破了。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龙虾终于乖乖就擒,我把它放进冰箱里,后面一个小时里我经常去看看,它在冰箱打滚、挣扎想逃,后来不动了。我心想:妈呀,龙虾不会成了海鲜味冰棍了吧!会不会挂挂了,上小西天了呢?

又过了二十分钟,我急不可待的取出了龙虾,把绳子解开了,冻了这么长时间的龙虾早已没了大将军的威风,一动不动冰凉的,好像死了好久了。我用打火机慢慢“烤”它,可它一动也不动。我很急:不会吧,上帝凭证,我没杀它,要怪就怪作者吧!这时龙虾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动了,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夸张),“大龙虾活了!”

我的实验成功了,我心中很高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龙虾活了,终于我看到了杂志上的解释:龙虾和蚂蚁等动物在温度过低时会出现一种“假死”现象,不吃不喝一动不动,但温度如果太低,在0℃下,因为没有洞穴的保护,龙虾也会死。只要不低于0℃,用火烤或在太阳下晒一会儿,也会复活。

原来如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大自然创造不了的,只要我们有一颗探索的心,下一个发现者就是我们。

有趣的发现--金鱼睡觉的奥秘

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回了五条金鱼,一条黑金鱼,三条红金鱼,还有一条红白相间的小金鱼。一买回来,我就给它们喂食,它们都抢着吃,吃东西的样子也很好笑。

晚上,我还念念不忘那五条金鱼,我总是睡觉前去看金鱼。一次,看完电视,已经9点多了,我又去看我心爱的金鱼,发现它们一动不动,是不是睡着了,可是它们却没有闭眼睛。我非常奇怪,我就去问爸爸, 爸爸也不知道,我和爸爸去网上查答案,才知道其中的奥秘——金鱼没有眼皮,是睁着眼睛睡觉的。我兴奋极了——金鱼睁着眼睛睡觉的奥秘让我给发现了。

只要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处处留心,就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还可以学到新知识呢!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 陈彦博)

有趣的蜗牛

前几天,葛老师让我们和小蜗牛“交朋友”,于是,我就从花鸟市场买回来了两只小蜗牛。 我的蜗牛朋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白玉蜗牛,这是因为它通体雪白而得名的。它身上有一个棕色的壳,上面有许多花纹,漂亮极了!它还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它的眼睛。短的那对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手和鼻子。在它两对触角中间有一张线一样细的嘴巴。告诉你个小知识吧,蜗牛可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哦!在它那张小嘴里,可藏着两万五千六百颗牙齿呢!还有,你也不能小看了蜗牛的腹足和粘液,它们是让蜗牛能够爬行的两个工具。蜗牛爬行的时候它的腹足会排放一些粘液,帮助他倒吸在玻璃上。它的粘液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使它就算在刀刃上爬也不会割破身体。 你们知道蜗牛朋友们的生活习性吗?告诉你吧,蜗牛最喜欢居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了!还有蜗牛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素食爱好者”哦!它们专门吃植物的嫩叶,嫩芽。但也有些蜗牛是食肉的,它们吃的是其他种类的蜗牛。 我在养我的蜗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总是喜欢挂在盒子顶上,这是为什么呢?我很好奇,便跑去问妈妈,妈妈回答我说:“排气孔都在顶上,蜗牛在那里才会有空气呀!”我立刻恍然大悟,说:“原来这样啊!” 多么有趣的蜗牛朋友呀!它们又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喜欢它们!|||

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有一次,在上画画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许多画家的画板上都只有三种颜色,红,黄,蓝,也叫三原色。我们利用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奇的叫声,于是老师就叫我们试试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试起来。"哇,我的变成紫色了!"“咦,我的怎么变成黑色的呢?”就像变魔术似的,许多颜色都被同学们“变”了出来。

“这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纷纷问道。

“这叫三基色原理。”老师说“三基色就是红,黄,蓝。人的眼睛对这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黄,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红,黄,蓝三种色光。而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不仅仅是画画,彩色电视机彩色印刷,油漆等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是这样来的呀!太奇妙了!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有趣现象,比如:在喷泉中看到彩虹,冬天吃雪糕嘴会被粘住,在阳光的照射下,露珠会变成彩色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