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记忆深处,似乎很难找到有那么一天,专心于一件事,不被打扰。若是有,许是儿时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玩儿了吧。四季更迭,时间被慢慢分割,塞满了各种安排,我的生活渐渐碎片化。

犹记刚刚上学那会儿,母亲便要求我每晚都要写日记,可小孩儿天性顽皮,胡乱添上几笔,便急不可耐地撒开腿去玩儿了。真正能称之谓日记,是从三年级开始。不用每天头疼于奥数题如何解,反之却有大把时光静下心来阅读。在父亲的引导下,日记通常是读书心得,从一两百字增加到三四百字,心也愈发沉静。

读了初中,习惯早已养成了,每天不写几笔,就觉得手痒极了。随着年级上升,写日记的时间愈发少了,成段的文字被几句总结代替了,偶尔会画些小插图,反映当天的心情。日记渐渐成为了如今所流行的手账。

日记也好,手账也罢,在那仍有闲情逸致的日子,它们或许能被称为我的小作文本。可对于如今身为高中生,时刻处于快节奏高强度中的我而言,无疑是拯救碎片化的最好方式。

初中毕业那年,我如愿进入本市的一所名牌高中,自那时起,我的生活逐渐碎片化。每天的作息被精确到分钟地分割,那种花上一整天只干一件事的日子掐指可算,甚至于无,心气也变得越来越浮躁。

每天,急促的闹铃催醒熟睡中的我,是6:05、丝毫容不得半点犹豫便要离开被窝,20分钟后必须出操。早操完毕跑回教学楼进行早读,7:20铃响,方可去吃早饭。而后整理寝室内务,8点准时上课。课间10分钟通常是用来拼命写作业的,不容一丝松懈。人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钟,直到12:10才能午休。距离下午上课有80分钟,校园中随处可见跑去食堂,奔回教学楼的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抓紧刷题。从19:00开始的晚自修到21:15放学,5分钟走回寝室,这意味着我还有30分钟写手账并且做好睡前准备。

写手账时,是我一天中最放松,心最安静的时候。终于可以发于本愿拿起笔写下关于内心的文字,所记之事都是一个个小片段,串连起一整天。

我总听到碎片化这个词,也意识到自己正在过一种碎片化的生活,可直到写下这篇文章,我才开始思考这个词,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来我所坚持的事便是在拯救碎片化。

日记、手账躺满了一整个抽屉,在此之前,每写完一本我从不翻阅;在此之后,我将分外珍惜它们。它们是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串连碎片化,丰富我的生活。

现如今,我们无法避免过一种碎片化的生活,而我不愿“既来之则安之”,我想既来之则易之,用我的方式去拯救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