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玫瑰花的名字

莎翁说:“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名字不会影响花的芬芳,而“玫瑰”却因花的芬芳而动听,成功路上的坑洼也不会耗费智者的精力,只有寥远的星光才是心的追求。

坑洼有时一脚深一脚浅地、密密麻麻地散乱于眼前,面对纷杂的流言蜚语,我们应“耳不充闻”。布兰德是德国的一位狂热的炼金术士,炼金破产后,他仍异想天开地认为,人体是天地间最完美的物体,要想制造炼金的“哲石”,应用人体活动产物。对自己得意的玄想,他立即开始蒸馏人尿。他实验了无数次,失败了无数次,执著于偶见端倪的滑稽实验。对于他的异想天开,几乎所有人都抱以嘲笑、鄙夷,我们不得而知布兰德面对指责、羞辱时的心态,但我们永远记住了,1669年那个神奇的夜晚,布兰德蒸干瓶的残渣,在黑暗里发出奇异而美丽的光的白色粉未——磷。布兰德义无反顽的专一坚持,让磷的微光照耀黑暗中炼金术,使神话般的化学一步步走向科学化。对待目标,我们应有所闻有所不闻,吸取有助我们成功的信息,对阻碍、动摇信心的事物勇敢地置若罔闻,坚定于正确甚至还未被证明的事实,以超然的心态“任云卷云舒”,坑洼自然会被忽视,成功会携尊严而生。

如果心中担忧小坑洼而无法坦然向前,那横于路中的深坑我们又该如何跨越?面对压力、挫折……这些迎头喝棒,除了如水的心,还需巨大的魄力与勇气。璀璨的建筑明珠艾菲尔铁塔曾险些被扼杀于图稿中。而这些“凶手”竟有文学巨擘莫泊桑、小仲马,他们觉得在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世博会上建起一座铁塔,损害法兰西的风雅传统,简直是对法国厚重历史和灿烂艺术的亵渎。而设计者艾菲尔不管,他顶着权威的重压,忍着社会各界的责难,力排众议,争取到铁塔在1887年1月动工。艾菲尔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也在预示着这一成果的伟大,跌入深坑,只要不丧失求生欲,在理想的召唤下,总会有救星出现——信念。适当的压力可比为动力,而在重压面前,何不潇洒的视而不见,眼中只含未来的光明,任它泰山压顶,我也临危不俱。

成功的路上除了跌跤,还有漫长的跋涉,一成不变、索然无味的风景,耐心等待,只有等待时间玩累了“捉迷世藏”。高锟,1966年提出用“高纯光纤”代替电线实现远距离、高效率的信息传输;他用4年提纯玻璃纤维,受到其他科学家“公开的嘲笑”;15年后光纤传输系统问世,高锟赢得学界应有的尊敬,成为“光纤之父”;又一个二十多年,光纤技术广泛应用;2007年,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支持高锟不放弃努力,等到这迟来荣誉的,缓解他寂寞的是理想—只有理想,心无旁骛。

诚如玛格丽特·米粉德所说:“极富思想而又信念坚定的少数人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正是唯一可以改变世界的方法!”从这些推动人类进步的先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全力以赴于理想,再无杂念是成功一大要素。忽略那些干扰,玫瑰花真的可以不在乎它的名字。

读后感《三字经》

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品德瞧念,即教授学问与封建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进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回纳综合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即是凭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存心陈设。但现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光 之久瞧而言,《三字经》 正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克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的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编辑本段]《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本善。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心裁。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作甚。

玉不琢,不可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节。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卖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高二学生如何做好作文积淀

上海卷的大作文,近几年的态势走向清晰地告诉人们:要切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大事、关注人文”。具体地说,就是要求考生能撰写出具有“五性”的素质佳作,即“时代性、社会性、应用性、思辩性、哲理性”。

假如你是高二学生,希望自己在明年高考作文得分上有较大突破,那么从现在起应该做好以下三件实事:

要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语“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俩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道由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义。

笔者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中外名著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剪贴、人群交谈的收集、影视欣赏的采撷、新闻信息的聆听、专题报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记等诸多方法中,去广泛积累储存,使自己在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书法、篆刻、科技、财经、文体的大文化、大文学、大艺术中快速升华,提高个人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理念的能力。

对音乐素材的人文积淀,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在紧张学习的空闲时间里,细心聆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弗朗兹·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美妙音乐,阅读有关他们的人物传记及乐曲介绍,加以充实自己。

要对口头表述进行训练。前苏联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论戏剧创作·剧本》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让你珍惜语言,让每一个字都像利箭一样,一直射到观众的心坎上!”笔者理解为:每个人要学会说话,并且要说出精彩的话。

当今社会对“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不会说或说不好”的人,应该是“学能的畸型儿、人才的偏颇者”。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抓紧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课内外、校内外、家内外、社内外主动积极、想方设法地开口说话,让自己在问题的探究、群体的辩论、活动的演讲、课间的谈说、师生的对话、双亲的交流、外人的接触上都能展示出言之有物、物之有情、情之有理的个人口才,让大家慢慢对你的口头表述感到口服、心服、佩服、敬服。比如在语文课前的“演讲”活动中,自己要充分把握这一表现机遇,从素材、立论、语言、感情、评说、典例、层次等方面做好切实准备,把个人的演讲作为一次口头作文训练的最佳途径,作为逻辑思维严格外显的重要形式之一。倘若在任何场合的说话,都能采取类似“演讲”活动这样的态度的话,这对转化为文字的精彩撰写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有云:“为文章”要“陶冶万物”,“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其言之意蕴是希望我们撰文要“去陈言”,务必创新。

同学们在高三语文学习阶段,应更加注重动手动笔,要经常运用简洁明快的点评、阐述、补叙、概括、解说、描绘、赏析等技巧手段,对生活中的事、人、物、景、状、情、理加以有序有意的记叙、说明、议论、描述、抒情。当然,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不论是遣字造句,还是表情达意,均该坚持求质不求量、求好不求快、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浅、求新不求俗的原则。比如例举对李白《赠汪伦》七绝诗的赏析表达,应该细细品味诗情真感、文字内意,力求写出精炼雅致的鉴赏简评。笔者试涂拙文如下:《赠汪伦》这首“离别诗”,有二大艺术特色:其一,将真挚情谊化无形为有形,寓意深厚浓烈;其二,巧妙设置送别场景,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显炽热眷恋!写好之后,反复默读,反复思索,反复修改。只要认真切实地好好写作,一定能让自己在文字表达的功力上有所提升!

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是一个烽火连绵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世界——诸侯争霸,尔虞我诈,谁是强者,谁统天下。

时势造就英雄。就在这时,多少草莽英雄开始崭露头角: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先后揭竿而起,三国争霸就这样开始了。

曹操,字孟德,本为宦官出身,但闭门苦读十载,起兵之后,先伐董卓,后在官渡大败“四世三公”的袁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大大扩充了实力,平定北方,创立了魏国的根基。孙权,字仲谋,凭借父兄两代基业,在江东独占“地利”;手下周瑜文武兼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鲁肃张昭也是足智多谋;后夺玉玺,在赤壁之战中“联刘抗曹”,以十万人马抗百万雄师,巩固了东吴政权,建立了富庶的吴国。刘备,字玄德,本一落魄皇族,人称“刘皇叔”;为人宽和,喜怒不形于色;一日巧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在乡中招兵买马,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又增猛将赵子龙马超,封“五虎将”;借助诸葛亮的策划,刘备逐渐扩张至西南,占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

——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演义》里对英雄人物的描写十分传神:刘备,“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除了外貌描写外,心理描写也毫不逊色。最著名的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段——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描写细致入微,凸显出刘备的从容镇定。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英雄人物: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的关羽,“人老宝刀未老”的黄忠,一心护主、力大无穷的典韦,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

在三国英雄系列中,我最欣赏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最骁勇善战的武将,同时也是人们心目中“义”的化身。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顾昔日好友张辽的劝阻,也不顾曹操的威逼利诱,毅然回到刘备身边。但是,关羽并没有忘记曹操对他的恩情,不顾军令状在身,在华容道中义释曹操。他为蜀国的强盛立下了赫赫战功,兵败东吴被俘之后绝不投降,宁死不屈。他的一生着实令人赞叹!

《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又让我们学会了不少做人之道。只要专心地读进这本书里去,相信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点评:古今中外的名著,永远是我们道不尽的话题。尤其像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更是吸引着一大批的研究者、鉴赏者。一个小小的初中生又能读出什么?读了这篇千字文,我眼界大开:他们也一样可以深得作品精髓,读出自己的万般滋味。像这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出了三国时代的风貌,读出了英雄人物的风采,读出了艺术特色,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文笔精炼老到,论述层次清晰,文题“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巧用东坡评议三国人物的词句,更是起到了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指导老师 王淦生)盐城市景山中学初一年级 金鼎新

东方水世界之旅——樊婷

七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位于萧山义桥的东方文化园内的东方水世界。||| 开车穿过一条长而幽静的小道后,一座豪华壮丽的建筑耸立在我们面前。我们拿起游泳所需的装备,不顾一切迫不及待地冲入泳池。我先蛙泳,却发现游不起来,定晴一看,原来,实在太浅了,才0.3米!我走到深蓝色的水段,开心地畅游起来。||| 过了会,服务人员喊道:即将冲浪!许多人头浮上水面,不要以为是溺水的!实际上在潜水!我们慌忙从深水区游到1.2米的水段。还没等我歇会儿,一个浪说来就来了。灌入我同伴的眼睛,耳朵和鼻子。而我却安然无恙。那是因为我戴上了泳镜、耳塞和鼻塞。冲够了浪。我们来到游泳区“大游特游”了一番。接着,我又去儿童戏水区玩跷跷板。也许你会不屑一顾。可当我坐上了才发现一高一低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一边,高的那方扶手自动会喷对手一股水柱。这样一来,也玩得有趣。后来,我又去卡通喷水磨茹下洗了“澡”。||| 中午,去吃饭,俗话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这午饭却偏偏是免费的。||| |||

江湖史官

紫禁城之巅,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战。

西门吹雪胜,白衣似雪。叶孤城败,是刻意求败。

尔后西门吹雪之名再震江湖,前来求战者无数。

运送信札的官史常常抱怨卷帙如海,雨天送信的他常会因搬运信笺而湿了衣衫,而晴天沉重的信在手上压出的血痕在此时格外疼痛。

西门前辈:

我是一名习剑的小生,我正在努力练剑,听说你很有名,剑法很厉害,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打败你的,哼哼。

×××

西门先生:

在下家财万贯,此生无求,但求与你一战,先生能否……能否故意败给在下?我愿将家产分你一半!

×××

西门吹雪看了看浅灰色的天空,似欲落雨。他将剩下的纸笺全倒进了火炉,然后披上长衫,静静穿过城的街道与繁华。他来到一个江南小镇。

实是不远,三五里路。西门吹雪走得很慢,到达墓碑前时淡雾的空中已织起了梨花细雨。雨斜擦过他的白衣,留下梨花不深不浅的颜色。

应是无人能想到吧,盖世剑客叶孤城死后竟葬在了这样一个无名小镇。

西门吹雪抚摸叶孤城的青石墓碑,苍苔从青石裂处长了出来。一滴雨点毫无预兆地打在西门吹雪的无名指上。

“嗯?”

西门吹雪隐隐感到游丝般的雨雾下站着一个身影。回头,果然。

青布衣衫,油布伞。

“你……”

“打搅了,西门先生。”

西门吹雪在地上薄薄的积雨中瞥见自己的苍颜,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还有人能认出他的面貌。

“先生,我是一位江湖史官。”

江湖史官,当是记录江湖中的是是非非,大小决战争端。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一战,享誉江湖,不得不记。此地是叶孤城之墓,想必其已等候良久。

“叶孤城,是刻意求败。”长长雨丝落尽,西门吹雪忽然道。

“嗯?”史官眸子一亮,迅速记在随身的纸笺上。

“在决战前,他与我曾有一段对白,我们讨论了剑的精义。”

“剑的精义?”

“对。就是为何学剑,为何用剑,为何要决战。”

“你如何说?”

“我说,习剑,决战,应诚于人。”

“而他说,应诚于剑?”

“是。他口上坚持,但内心已被我说服,境低一筹,故,刻意求败。”

史官笑了一下,剑眉微扬,“西门先生,那一战之后,您似乎收到了不少战书吧!”

“是。”

“那些人的境界是否更低一点呢?他们欲与你决战,只是诚于名,诚于利。”

西门吹雪沉默许久,轻叹一声:“没错,为名与利决战,实是低劣。诚于剑的叶孤城,方可以称剑客。而他们,只能是俗子。”

又长吸一口气,长叹:“我想,叶孤城死之前,应早已明白了我的道理,战不为其他,只为人与人间的情意。可惜人已作古,我只能在此凭吊。”

史官又笑,手中毛笔不经意落下。

西门吹雪去拣,竟有一只手先至――

先至半瞬!

西门吹雪诧异,眼前这人,究竟是谁!自己虽不涉江湖多年,使剑的手应还灵活,怎会比一名普通的史官出手还慢?若这史官是一位杀手,那他刚才又为何不出手?

“好一个‘战不为其他,只为人与人间的情意’!”史官收起伞,竟亦是满头白雪,“西门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叶孤城并没有在当年的决战中死去,而在几十年后,成了一位江湖史官,站在了你的面前?”

西门吹雪的目光凝在了史官的脸上,突然笑了起来。

穿插于天堂地狱

“看庭前花开花落,往窗外云卷云舒。”

走在黄昏的小道,前方是金沙撒下般的夕阳余晖,回首是树影拉长的柔和色彩,没有温度的路灯提醒着夕阳即将西下。

一深一浅地踩在片片落叶铺满的地面,听着脚下“咯,咯”树叶碾碎的声音。漫无目的地走着,想起的却又被忘了,当我不再想了去又记起来了。

黑夜降临,夜是如此神秘与性感,它想昭示着纯洁,却又因漫天的繁星而显得成熟。

从阳光普照的花开飘云,到月光轻吹的花落云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都没减少,而一切有没有增多,就像生死相扣,代代繁衍一样。一样的天堂,一样的地狱,而由生如死,则是从天堂而穿插到地狱。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天堂,每件事物都是由简入繁,而又由繁化简。当一沙破碎,一叶枯萎,一花凋零,这也只是生死循环,而无所谓悲伤,无所谓欢愉,仅仅只是穿插于天堂地狱。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相生相灭,也只不过是世界的组成而已,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乾坤象征这生命,有乾必有坤,乾坤扭转,则生命循环也。同样可义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此之谓,否极泰来,也是穿插于天堂地狱。

隐身黑暗中,同样由天堂而穿插于地狱。

书——我成长的好伴侣

书——我成长的好伴侣书——我成长的好伴侣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中学七(四)刘彦领指导教师:徐红霞不知从何时起,我与书结下情缘,只记得那个天真的孩子,趴在窗前,一页页地翻弄着那些漫画书,欣赏着那些千姿百态的人物。只记得那个刻苦的小学生,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地读着那标有拼音的《西游记》。后来,我渐渐感觉到感觉到了文学作品带给我的快乐与享受。漫游在另一片方阔的天地中,在书中,我于无声处听有心声。在书中——我了解了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感受了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痛悲愤;在书中,我体会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国;在书中我钦佩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我哀怜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靖寂寥;我感慨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我沉浸在书中一个又一个起起荡荡、跌跌落落的故事中。在书中,我见识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神通广大,师徒兄弟之间的情深义长,我了解了诸葛亮火烧赤壁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阵图成就的千古英名;在书中,我看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看到封建社会对美好梦想的摧残,我也认识了一百零八位超凡绝伦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人物,认识到官逼民反的腐败统治。闻着芬芳书香,在书中,我领略着人间美景。在书中,我感受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天的素雅闲适,感受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激情热烈;在书中,我感受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宁静美妙,体会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梅的傲骨;在书中,我体会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顽强;体会了“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空处尚虚心”的竹的气节与谦虚,也体会了“也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的高洁。书是心灵的慰藉,书是人生的导师,书是一杯浓茶,要细细品味,书是一位好友,需永恒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