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一样植物并写成观察日记,我打算观察蒜。回到家后,我找到了一个花盆,在里面装满了泥土,然后把蒜种了进去,只露出一个头。最后浇了一些水。这样,蒜就种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照料它们,使它们成为餐桌上的调味品。蒜,请你快点发芽吧!

10月2日

今天早上我去看的时候蒜还没有发芽。逛街回家后,我再次来观察的时候发现,蒜已经发芽了。一根绿色芽儿从大蒜里钻了出来。虽然现在芽很短,但我对我的蒜苗有信心,再过几天,它一定会长得很长。

10月3日

小蒜苗长得很快,今天,它们已经长高了0。5厘米,花盆的水被它们吸收了,于是我又浇了一些水。浇水后,小蒜苗好像更精神了,它们好像还在感谢我,要报答我呢!

10月4日

小蒜苗真的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现在,它已经有1。7厘米了,而且长出了根。它的根是一些白色的一根一根的东西。它们的叶子是嫩绿色的,显得很有生机。

10月5日

小蒜苗今天又长了0。3厘米,已经有2厘米高了。看着茁壮成长的小蒜苗,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于是,我又给小蒜苗浇了一点水,并盼望它长得快些,再快些!

10月6日

小蒜苗好像真得听懂了我的话,今天晚上,它们竟然有了2。5厘米。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真高兴啊!今天,我还意外地发现花盆里有一根杂草,我赶紧把它拔掉,不让它影响小蒜苗的生长。

10月7日

今天蒜苗有了3。1厘米,它们现在已经从小蒜苗长成了蒜苗。希望它们在接下来的日子是能长得更高,更嫩。

增城市荔城街第一小学四年级:廖梓彤

敢写 爱写 会写

敢写 爱写 会写敢写爱写会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三个环海原一小一年级(5)班黄天乐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作文能力差、习作水平低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敢写——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二、爱写——激发热情,产生兴趣。三、会写——掌握技巧,展翅翱翔。关键词:敢写、爱写、会写一、敢写——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要使学生写出好文章,必须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爱写”:要使学生爱写文章,必须使他们消除畏惧情绪,“敢写”。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不爱习作,不会习作,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敢习作,分析其原因,有两种:一是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响,认为作文高不可攀;二是不敢说真话,怕亮“丑”。因此,要使学生敢写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1、消除畏惧心理,解除思想羁绊。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有写好作文的条件,只要敢写都能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敢于打开自己习作的源泉,树立自信心,大胆习作。教师要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过多地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出真话,写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敢于习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2、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求不能过高。学生作文是习作,不是作家的作品,因而要求不能过高,不要刻意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意义”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违心地去说没有真实体验的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失掉心灵的自由,扭曲了原本的思想。这样拔高“立意”就会降低人格,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要让学生淡化文体、格式意识,随意作文。刻意追求立意新颖、结构巧妙、设置条条框框,只能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他们未动笔,先退缩。实践证明,学生习作如同学走路、学说话,本来不难,却让我们的教师给教难了。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超纲”“拔高”现象,追求作文的“新”“奇”“巧”,使学生感到作文很难,高深莫测,在心理上失去了习作的信心。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走出“作文难”这个认识上的误区,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写作文很容易。其方法是降低标准,鼓起学生习作的勇气。学习习作只要围绕一个意思,有一定顺序,文理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没有错别字即可。学生敢写了,写多了,立意、技巧就自然融入其中了。二、爱写——激发热情,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作文课多表现为话题单一,且多是命题作文,不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学生拿到作文题,首先想到的是写作任务,往往感到提不起兴趣,以至于匆匆完稿。没有兴趣,完成的作文就有可能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造成假作文泛滥。所以在敢写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使他们对习作逐步产生兴趣。学生只要喜欢作文,长期实践,就能写好作文,写出优秀作文。因此,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使他们愿写、乐写,自觉地去写,产生强烈的热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趣呢?1、培养热爱生活之情,激发表达情感的欲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写作材料,只要以热切的态度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之中去观察、体验、感受,就能荼取丰富的作文内容。不能想象一个面对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而冷若冰霜、麻木不仁的人,都写出好作文来。因此,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有计划、有目的地丰富生活、体验生活。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活动,主动参与实践,在参与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激发热情生活的情感和抒发情感的欲望。2、引导阅读,丰富语言,增强作文兴趣。语言贫乏,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信心和兴趣,制约其作文能力提高。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素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经常组织学生交流所积累的精彩语言,或讲一则寓言、一段故事、一条名言警句,逐渐扩大学生知识的信息量,指导学生运用日记、卡片等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搜集优美的词、句、段以及好的开头、结尾和各种不同的人物、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背诵古典诗词或其中的名句,认真体味其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持之以恒,就丰富了储备,到了作文之时,必然文如泉涌,一挥而就,产生“下笔如有神”的效果。3、积极点评,充分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习作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鼓励培养起来的。教师应当适应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充分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和进步,毫不吝啬地使用肯定、赞扬的语言,积极评价学生的作文。即使学生习作中的观点和表述有错误,教师也要正面引导,千万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以免使学生丧失作文的信心。总之,必须坚持一条:气可鼓,不可泄。4、让学生当“老师”互批作文,产生新鲜感,增强作文兴趣。要改变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即“先生命题学生作,学生作文先生改”。实践证明,这种批改方式弊大于利,即使教师浪费了大量精力,又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正如叶圣陶先生批评的,这种方法“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让学生批改作文,不仅能够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扩展思路和视野,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审阅其他同学生的习作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振奋情绪,从而获得浓厚的习作兴趣。三、会写——掌握技巧,展翅翱翔敢写、爱写、会写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环节,敢写是基础和前提,爱写是关键,会写是必然结果。敢写、爱写、多写自然就能写好作文,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适度进行点拔,传授写作技巧,使学生逐渐丰满作文的羽翼。1、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的范围,如时间范围、地点范围、对象范围等;二是要确定写作的重点,找出文章的“眼睛”——题目的中心词语,如《小区里的新鲜事》这个题目中“新鲜事”就是中心词语,如果我们写的事情不“新鲜”,就是没有审好题。2、让学生学会选材。我们因为对生活的观察和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作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自己分门别类的材料仓库里提取相关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那些与作文命题有关的材料。3、让学生学会安排篇章结构。习作之初,学生写出的文章可能是“流水帐”,但在学生不停地写、不停地练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作文之前可以想一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何处详写、何处略写,要言之有序,善于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选择最能准确、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作文形式,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章法。总之,遵循作文学习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联系已有的知识,突出学习心理的触动,思维方式的构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同时,教师应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有效信息的传输,从而丰富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积累、思考、构思,培养写作技能,成就佳作。参考文献:1、《宁夏教育》2009年第二期和第四期2、《宁夏教育科研》2010年第三期3、《走进新课程》作者:朱慕菊主编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作者:博道春编著指导教师:海原三中雷慧萍黄杰联系方式:海原县第三中学电话:1340955680813409556882

观察花生

由于雏鹰争章活动,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我便开始观察起花生的生长过程。 几个星期前种的花生,现在已经成了许多株小苗了。娇嫩的枝叶,细长的枝条,洁白的根茎,构画出了我的花生苗。种花生时,我每天都给它浇水,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4月15日,我刚把花生中在花盆了,浸泡过的花生米沉睡在泥土下,等待“天亮”。 4月20日,只过了几天,花生米就脱下了沉重的外套,穿上了洁白而崭新的衣服,针似的芽儿突出厚厚的泥土,好想在说:“是谁把我吵醒了?” 4月23日,芽儿已经抽出嫩绿的枝叶,从茎到顶上的两片叶子,仿佛是一个个绿色的喷泉。 4月30日,花生苗又长高了许多,最短的也有几厘米了。 5月4日,小苗长到十五厘米左右了,葱郁的苗儿长满了花盆,长得非常茂盛。 5月9日,花生苗长得那么茁壮,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生花生,生出怎样的花生。 通过这次种植,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

观察日记

2008年09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写一篇观察日记。我回到家后立刻拿出黄豆和绿豆,把它们放到装了水的盘子里泡。

2008年09月2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凑到盘子边一看,黄豆就像三天没喝水的人一样,拼命地喝盘子里的水,盘子里的水少了很多,而黄豆却胖了很多,绿豆变化不大。我立刻把剩下的水倒掉,用湿毛巾把它们盖住。

2008年09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趁着换水的机会看了看,绿豆长出了“小尾巴”,而黄豆却没有变化。

2008年10月0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绿豆的“小尾巴”变成了“大尾巴”,我勾着你,你连着我。黄豆还是没有变化。

为什么黄豆不发芽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我放的水不够,而导致黄豆不能充分吸收水分,迟迟不发芽。而绿豆的体积小能够得到湿润,所以它一个晚上就可以发芽了。

从观察过程中让我得到了一个结论:要让种子发芽,应该先让种子吸饱水分,然后保持湿润,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萌动发芽。

观察黄豆发芽

观察黄豆发芽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个特殊的作业—泡黄豆。原来老师为了让我们写好观察日记,所以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真观察黄豆发芽的过程。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找来一把黄豆,泡进水里,然后我把它放在阳台上,就去写作业了。第二天中午,我来到阳台上一看,昨天还干干瘪瘪的黄豆,变大了,外面的硬皮也变软了。我高兴的把这个变化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观察得非常仔细,鼓励我再继续认真观察。不过几天的时间,一颗颗小黄豆就慢慢变得又大又饱满了,而且在黄豆的一端悄悄的钻出一点点白色的小芽。小芽慢慢长大,逐渐变粗变大变长,嫩芽的尖部开始长出许多像胡子一样的根须,这时,黄豆的外皮也破裂脱落了,两片豆瓣也慢慢张开,里面慢慢钻出两片小小的嫩黄的小叶子。又过了几天,叶子渐渐的变绿了,根须也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多。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一株黄豆的幼苗了,如果种在土里,就会长得又高又大的,还会开花,最后还能结出豆荚,豆荚里面会有许多的小黄豆呢!满洲里市道北区第二小学校四年二班

中年级观察作文三步法

观察作文,又叫素描作文,是中年级作文的主要训练形式。在教学中,永春县桃城镇桃溪小学周淑印老师采用三步训练法,紧紧围绕“认真看,仔细想,善比较,悟道理”十二字,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

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3)让学生回忆扫地、洗碗、做作业等动作,按顺序写。

中年级观察作文三步法,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写作的趣味性,突出方法的导行,体现了小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符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观察标本

星期天,自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上午到自然实验室观察标本。 打开实验室的大门,于悠.李楠.孔宁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上有清澈的小溪,粗壮的大树,还有一群有着洁白羽毛的丹顶鹤画边还写着12个醒目的字:“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带童心的愿望飞向天空。 那幅画边有个立柜,上面陈列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有白鸽.猫头鹰.蝴蝶……于悠从立柜中取出一只漂亮生动花蝴蝶专心致致的看了起来,它全身基本上呈黑色,只有翅膀上有一条浅蓝色的花纹,它的头上有一根又长又尖的管子,孔宁指着管子说:“谁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李楠抢着说:“这是口器,是蝴蝶吸花粉用的,吸花粉时把口器伸直,吸完了就缩成螺旋状。”“蝴蝶的生长过程分4步:先是由卵转变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成虫。幼虫分两种:一种对人类有益专门吃芽虫;另一种有害,专门吃农作物。”说完,他们便走出了大门。

在路上,他们说:“今天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日,以后一定要多阅读一些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观察日记《蒜的成长过程》

10月1日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一样植物并写成观察日记,我打算观察蒜。回到家后,我找到了一个花盆,在里面装满了泥土,然后把蒜种了进去,只露出一个头。最后浇了一些水。这样,蒜就种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照料它们,使它们成为餐桌上的调味品。蒜,请你快点发芽吧!

10月2日

今天早上我去看的时候蒜还没有发芽。逛街回家后,我再次来观察的时候发现,蒜已经发芽了。一根绿色芽儿从大蒜里钻了出来。虽然现在芽很短,但我对我的蒜苗有信心,再过几天,它一定会长得很长。

10月3日

小蒜苗长得很快,今天,它们已经长高了0。5厘米,花盆的水被它们吸收了,于是我又浇了一些水。浇水后,小蒜苗好像更精神了,它们好像还在感谢我,要报答我呢!

10月4日

小蒜苗真的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现在,它已经有1。7厘米了,而且长出了根。它的根是一些白色的一根一根的东西。它们的叶子是嫩绿色的,显得很有生机。

10月5日

小蒜苗今天又长了0。3厘米,已经有2厘米高了。看着茁壮成长的小蒜苗,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于是,我又给小蒜苗浇了一点水,并盼望它长得快些,再快些!

10月6日

小蒜苗好像真得听懂了我的话,今天晚上,它们竟然有了2。5厘米。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真高兴啊!今天,我还意外地发现花盆里有一根杂草,我赶紧把它拔掉,不让它影响小蒜苗的生长。

10月7日

今天蒜苗有了3。1厘米,它们现在已经从小蒜苗长成了蒜苗。希望它们在接下来的日子是能长得更高,更嫩。

增城市荔城街第一小学四年级:廖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