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九年级(3)班黄埔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从我们身上应该有一种自己的美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著名人物强调了一个问题:道德,是每个人应有的。一个有美德的人才配称得上“中国人”。在中国文化中,美德,在各个人物中都非常重要:如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孤身一人进秦国刺秦王,这也是美德;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世人称颂。现如今,我们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认为在学习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是道德。也就是说许多的中学生抽烟、喝酒、阅读不良信息,这都是不注重美德的修养,还有自身的原因。美德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且还有自身对美德的信仰、尊重、崇敬。将中华美德学习,并实践,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将美德发扬至上,才能使中华文化有进步,我们才配做一个有道德、责任的中学生。小羊跪下向母羊吸奶,乌鸦尚知将腹中的食物吐出给自己的父母吃,何况我们人类呢?在如今的社会里,打骂父母,甚至杀害父母。这些人难道有良知有道德吗?这些人没有道德,更何况美德呢!人生在世,百事孝为先,孝顺也是美德,徐庶为了母亲不被曹操杀害,毅然为了救母亲而降曹。有许许多多的孝顺的事例被后人传送,学习他们的美德,学习他们的孝顺精神,让他们的故事永远流传吧!中华美德,经久不衰的美德,用我们诚意去学习美德,做中华美德的传人,使我们所拥有的美德文化,更加辉煌,更加灿烂吧!指导教师:郭建英

我爱我的祖国,中华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

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

金黄的硕果.......”

我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首老歌,它是一首在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歌,我也是十分喜欢这首歌。每当这首歌响彻我的心中时,我就不免十分的激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 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我爱我的祖国中华,我也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也许它并没有俄罗斯那么的大,也没有美国的发达与繁荣,但我仍然十分爱它,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与自豪,是别的东西无法披靡的。我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良好的传统美德。在当初,我的祖国只是一个人口十分多的国家,经常被他国欺凌。可是由着一位位令人敬佩的杰出伟人的出现和中国人那不屈的血液,我的祖国才一步步从那个世界级贫穷国家发展成现在这个发展中国家。

大家应该都知道詹天佑这位伟人,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杰出工程家。他出生于1861年3月17日,于1919年4月24日逝世,享年58岁。字眷诚,号达朝,汉族,原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英文名:Jeme Tien Yow;他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在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可是他却完全无视这些,只是不断地在努力工作。可是他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在修铁路时,其他国的人们却在无时不刻的骚扰着他。在工程刚开始,他们就联合给清政府施压,要求由他们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甚至有人直接说就中国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完成。可是他们却没有如愿以偿,被拒绝了。最后,詹天佑终于于1909年8月11日将铁路修好了。整个全程提前了两年,还节省了几十万银子,给那些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强有力的打击。同时,也使清政府挺直了腰杆,人民得到了鼓励,也是那些帝国主义者们开始重视我们了。

除了詹天佑以外,我们中国还有许多这样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才使现在的中国这么强盛,成为了在世界上甚至能人尽皆知的大国。

弹指间,现在轮到我们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以后中国人能站在任何地方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继承革命传统,宏扬中华文明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当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其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再次,我们还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既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又把学生在家庭和社区内的道德行为列入矫正和测评的范围。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德育教育实现实效性、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从而巩固我们的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把她原有的智慧发掘出来,继承下去,使她能不卑不亢地服务于当代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花盛开的更加鲜艳!

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丢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国国情不符合的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

当前我们这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急需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社会美德。让我们一起奔向现代化吧!

传统美德,岂能丢弃

近来,食品安全的字眼占据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食品安全也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闹得人心惶惶。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硫磺姜,毒豆芽,“牛肉膏”,“绝育”黄瓜……此类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在于一个“利”字。市场经济时代,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但不要忘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诚实劳动、诚实经营,获取丰厚的回报。投机倒把、以次充好的代价是沉重的,会丧失公众的信任,还必然遭受国家法律的制裁,得不偿失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势必要摒弃一些陈旧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也不会过期的,是千万不能丢弃的,那就是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那就是人在面对利益时应有的良知——不要为利益而泯灭了自己作为人的良知。民以食为天。假设这种不正之风蔓延,试想,谁还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生命有安全感呢!社会大家庭又有什么温馨可言呢!审视这些事件,我们不难发现,经营者急功近利,做着一夜暴富的迷梦,在肇事者心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思想不可不谓根深蒂固,他们的行为不可不谓丧心病狂,他们眼里没有公众健康,没有社会责任,有的只是散发着“迷人”光芒的金钱。我们呼吁,在经营企业时更要恪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诚实守信”的信条,少一点唯利是图的欲望,要知道,诚实守信的经营才能细水长流,才能财源滚滚;谨记“天下为公”的教训,多一点社会责任感,要知道,祖国的强盛,社会的和谐,是一个人大有作为的保障,是一个人事业的牢固后方。牺牲公众的信任,即便得到了一些好处,那也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不会长久。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兄长,我们要关爱姊妹;作为朋友,我们要重信守诺;作为公民,我们要热爱祖国,保护家园……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古人的遗训,我们的家园必定处处鸟语花香。作者地址:甘肃省民勤县蔡旗中学八年级一班邮政编码:733309

缅怀先烈,传承美德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先烈,传承美德。每年的4月4日,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悼念死去的先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洒下多少年轻烈士的鲜血?想当年,多少烈士前赴后继,将广阔的大地用鲜血染红。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短暂的生命,将中国的革命道路点燃,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解放、幸福的理想点燃,他们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历史上,更将铭刻在我们心中,他们虽死犹生。1949年10月1日,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用他那特有的充满自豪感的声音,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第一次体味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共产党人带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屈的中国人不仅赢得了保家卫国的战争,更是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今天,我们安逸的生活在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的土地上,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伟大的祖国正实现着伟大的复兴,而我们既是这一伟大实践的见证者,更是这一历史重任将来的承担者,面对历史的重任,作为当代的青少年的我们,没有理由玩世不恭;没有理由冷漠逃避;没有理由放松学习;没有理由庸庸碌碌。作为学生,应当胸怀天下,背负民族的希望,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抚今追昔,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激荡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奋进拼搏。最后:向建国以来为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献出宝贵生命的先驱们致敬!向解放战争期间为建立新中国的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们致敬!向抗日战争期间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生命的民族英雄们致敬!向1840年以来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抵御列强侵略而牺牲的仁人志士致敬!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作出伟大贡献的先人们致敬!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河北省泊头市第三中学1007班

弘扬中华美德,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集中表现,这种美德文化与现今学校提倡的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导向作用。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打个比方,如果美德是血液,校园就是血管,我们自己就是人的身体。血管要把民族的血液输入身体,输入心脏,为人提供养料。21世纪是后生的时代,我们所担负的不仅是国家的发展,还要将民族文化承传下来,弘扬美德便是目标,而这种目标是以建设和谐校园,从自己做起为前提的。 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是用口说出来的,它藏匿起来的神秘宝藏,却又十分容易发掘,来得也很广泛。可以存在于寥寥几字的成语,也可以镶嵌于经典古文之中,一言以蔽之,美德在于国学。我们要弘扬中华的美德,就要继承中国的国学。中国人的骨子里是优秀的,差别只不过在后天的塑造。魏征曾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国学,便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副双面镜,旧事或旧人便是我们最好的参考资料,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正道,什么邪途。如果我们是船,国学就是帆,只有扬帆出海的船才能远航。 如果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那么校园便是灵魂的运载体,它承载着将灵魂导入虚空身体的任务。中华的美德是扎根在文化土壤上的丰厚的精神粮食,国学的文化深度决定着美德的涵养,就像政治学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没有校园为我们打地基,就不会有精神上的楼阁,所以我想,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理想化,空泛化的学术道德,而是营造正统的国学文化氛围(就像台湾的国学教育一样)。 我们明白了弘扬美德,便要弘扬国学(注意是便要而不是便是),国学的文化深度(不是程度)决定美德的涵养。为什么雕塑家对细节的处理都要花上好几个月?因为多一刀或少一刀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古人云:一棋错而满盘输!雕塑的成败,正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如果说国学给人的品德带来了整体美,那么细节便是对这种美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假定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你口里说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自己的屁股却粘在了座椅上,这不是笑话么?这种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你更加低劣。看起来好像微不足道的东西,却在行为的取舍之间,带来了升华和深陷两种精神境界。 弘扬美德是在展现国学之美这种美却不是在书的表层可以体会得到的。在校园之中,早恋问题屡禁不止,也成了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园的对立,就像王立宏歌中所唱,“爱是什么什么是爱,见面以后就电,接近以后就追,腻了以后就飞,”这便是当代校园爱情观的最好概括,但歌中也告诉我们,“爱人要爱得很深很远很古典,”一下子就飘回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为我们诠释爱情的真谛,什么样的爱,在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追求。国学之美令人感动,它是针剂,治疗悸动的心,这样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所谓的不和谐,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们又多了一种美德追求,“愿做比翼,白发浴红衣”。 德来源于生活,我们提出了目标,便是自我的追求,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做些什么?从那里做起?在这里我总结出七个字:“尊师重道孝悌勤”。尊师重道,就不能“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不用“位卑足羞,官盛近谀”的世俗之理来评判师道;孝悌,便要体会并实践《陈情表》中的那份孝心,只有自己时时尽孝悌之义,以后就不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了;勤便是勤奋,我们要用理智与双手打拼自己的未来,而不是“抱薪(父母)救火”,那样只会是“不余且光”的结果。 讲了这么多,还差了一个关键点,那便是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勇气,在这里,我用《小窗幽记》中的一句话来做结,“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行,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学习中华经典,体悟快乐人生

引言:人生快乐是个体生命探讨和追寻的终极命题,古往今来像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鲁迅等都对其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当老师,我们更多时候听到的是埋怨的声音,老师的确太辛苦了啊!就是有点快乐也是短暂的,很快会被辛苦和忙碌淹没。我今天是铤而走险,还是想从老师的角度体悟一下人生快乐这个话题。因为我们的人生追求如果只是停留在被同情和理解的层面上,这未免有点悲哀,所以我们有必要从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中主动寻求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觉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体悟快乐人生,感受生命价值,下面主要就自己多年来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悟和大家交流。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真正地零距离接近传统文化经典,还是2000年调入固原二中以后。当时,学校让我担任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实验班语文教学有这样一个传统,增加古诗文的分量,当时王国忠老师让学生背《论语》的事还是很受启发的,于是我也给学生选讲部分《论语》。但那时的理解还很表面化,庆幸的是在给学生推荐的过程中自己也跟着背诵了很多内容。后来自己感觉积淀的东西逐渐被提升了起来并给自己带来了莫名的兴奋与震撼。 有这么几件小事值得一提:1、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现在所带的八年级(9)班、(10)班是实验班,我任这两个班语文课教学是在他们上六年级(即弘文中学预备班)时,当时针对学生受校园小说、网络小说的影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或者兴趣来涉及经典名著的现状,产生了一种想法:要带领学生走进名著。根据课本名著单元的内容我选择了《三国演义》,用了近三周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并完成了一次以《我读三国》的阅读汇报活动。这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背诵和演唱,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出师表》等;有说评书的,如《三英战吕布》;有编写并表演课本剧的,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有演讲《我看曹操》《我看刘备》等;有快板《三国人物评价》。后来正逢学校的百日读书节活动,我就把这个节目搬上去,不料效果极好,受到评委老师的特别称赞。语文教研组长张秀芳老师还号召初中学生向预备班学生学习。接着,我又想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为此我自己又重读了一遍,过程很是沉醉,不光是沉醉于摇曳多姿的艺术美,写尽人间百态的生活美,还有深邃的思想美。后来引导学生阅读(针对有兴趣的,不是大面积),有几位学生读的很好。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及再读《红楼梦》的过程使我对传统文化产生向往之情,也可以说有了兴趣吧,由知之到好之。 2、校本教材的选编。在带四五年级实验班的诵读课时,曾有一次向校长索要教材,并建议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配套教材,校长说教师要有自己编教材的想法。没要到教材,反倒多了一个任务,只好将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资料收集起来。2005年伴随着学校小学部的招生,编写学校的诵读教材工作已不容迟缓,我积极参与了由学校倡导并主持的这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强迫自己广泛阅读,其中主要有《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尽管很忙,也很辛苦,但感觉乐在其中。不时被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质打动,往往陶醉在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如痴如醉的美妙当中。 3、《道纪》的阅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篇《论语》阅读笔记,是一个名叫李航的人写的博客文章。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文章开篇关于“学而……”一章的理解真让人耳目一新,他说: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但是读了几遍《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在用最为简单的语言阐述生活、社会中的种种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什么这些体验同我们的是那么的相同?而在“学而时习之”上有了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是我们对圣人的理解出现了差错。李航认为理解《论语》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台湾教授王财贵提出论语100的口号,他也认为“以经解经”是理解《论语》的最好方法。李航根据“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推断“时”是“时节,时机!”的意思,如此一来,这句话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李航说“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其实,当读到这里时,我的震惊程度也是不可言喻啊。顺着李航的《<论语>阅读笔记》我又发现了他的著作《道纪》。“道纪”一词出自《老子》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用自古就有的道,来观察、理解今天的存在,可以理解宇宙的初始,这种方式叫做“道纪”)。李航将“道纪”作为一种认识方法进行阐释,他是一位物理学者,在此文中他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绝对光速宇宙观。绝对光速宇宙观里,“宇宙不再是无限的了!时间不再是绝对的了!物理学死了!” 《道纪》中把老子的《道德经》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的吻合之处进行对比解说,作者认为《老子》中有关内容简直就是《时间简史》的文言版。这些内容很令我信服和感兴趣。作者还在《道纪》中对《论语》进行了解读,认为《论语》是符合绝对光速宇宙观的。 《论语》总是在最朴素的语言中包含着最有价值的学问。任意提取一段都能说明问题: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有无恭敬之心是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温馨的劝导。读《论语》,学做人,乐亦在其中矣。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中这样说:我认为《论语》用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生活秩序并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很多学者在解读老子和孔子时都有一个共识:他们认为老子思想、孔子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安然、快乐。以修身为本、把握实践的时机,治国、平天下只是实践的舞台,不是目的。当觉悟了的人了解了天地、了解了自身,他就不会为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无限而烦恼,也不会去崇拜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超自然力。与天地共通的人会像日月星辰一样找到自身的舞台,释放他应有的光芒。毕竟漫漫人生路给了我们如此多的机会,给了我们如此宽阔的舞台。正向孔子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人生是“学而时习之”的快乐人生;这种社会是“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社会。 《道纪》的阅读让我迷上了传统文化,由好之到乐之。对《论语》和《道德经》的理解也开始由表面化逐步走向深入。以上内容如果说能体现我的一点收获的话,我认为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感觉同时也坚定了我带领学生诵读传统经典的信念。我的悟性不高,不代表我的学生就没有悟性,做老师有责任给学生指出好风景。我认为好的风景就在中国传统经典里,于是我带领学生大量涉猎经典内容,师生均不亦乐乎!随时都能从学生的随笔中发现经典对他们的启迪。如学生在写关于水的话题作文时,能想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上善若水”,“大江东去”,“小桥流水”……学生对经典的悟性不能不令人惊叹! 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很赞同有人说这是做学问的三境界的说法,第一境界:当你的学问在一定的时机被实践时,这时候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其次,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若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得来,那也是很高兴的事;再其次,你的学问不被人接受和理解,但依然会坚持并不生气和埋怨,这就是君子风度。那么学问是什么?南怀谨先生在其《论语别裁》里说,学问不专指有知识,而是指会做人会做事,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也可能很有学问。香港商人田家炳就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生意上几多坎坷,但他凭着诚信、执着与睿智总能不断地取得成功。如今的田先生伟绩在握,尤念家国,以造福桑梓,报效国家为己任。本着"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于1982年决定捐出十余亿元的财产,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公益事业。田先生在全国各地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善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娱、社会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单位和建筑物数百项。 田先生履仁崇义,不求闻达,深得海内外政府各级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嘉许。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他的人生可以说达到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境界,从他的成功之道中,我们看到的是田先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和节俭、谦和、实而不华的做人品格。这不正是《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道理吗?田先生自己也是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90岁高龄依然能将《朱子治家格言》倒背如流。也许我们无法企及老子、孔子、田家炳的境界,但圣人和成功者的人生无疑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当我把这种学问之道贯穿于我的教育教学中时,我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生气,不急躁;学生也起了变化,使班级管理工作轻松有效。当我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想象他们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和在哪个层面都快乐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时,作为老师真的很欣慰。有欣赏就有快乐,人不知也不愠! 热中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也带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很多快乐。让我真正体会到做为一个老师的幸运,使我明白了人的生命不只是活着,它原是如此美丽。 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港台受到重视,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的一个联合宣言,宣言里面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 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叶至善、夏衍、陈荒煤、吴冷西、张志公等九位老人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引起国家教委领导的重视。自1995年“九老呼吁”以来,弘扬传统文化在国内逐步形成趋势并掀起了热潮。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文化复兴是必然和关键。从国家政策导向,到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国学机构的建立无不体现国学复兴的大趋势。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我们拿什么东西来代表我们自己在世界上立足?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担此重任,所以说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式下,作为语文老师,我找到了自己的教学之道。教了这么多年语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问题也思考了这么多年,实践了这么多年,唯有这条道行之有效,那就是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潜能,创设教育契机。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路就在脚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勇敢的实践吧,人生的快乐就在其中。

我们一起,与美德同行

美德,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教育。 记得小时候老是欺负比自己小的低年级同学,对此,我做了很强烈的反思。我也认识到了错误,对于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毁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修养。帮助别人,扶持贫者,尊老爱幼,懂得感恩,才是一种美德。 在我们生活的平常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有足的时候,从一百块钱里拿出来一块钱来捐助灾区,就是一种美德。走在路上,踢到一块石头,我们能主动将它移开,不让别人再踢到,那就是一种美德。路边的花花草草,我们不去采摘它就是一种美德。 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上车时没座位,刚好来到我身边。当时我却没有给老太太让座。结果,座我后面的一位年轻人给老太太让了座。我顿时感到脸发烫,蛮脸通红的我无声的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自私感到可耻。经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尊老爱友。 小时候同学没有鞋,我送他一双鞋。哪个冬天,他告诉我他不冷。我心里也很美,我帮助了别人,后来我生病了,他每天来看我,跟我讲今天上课教了些什么,我默默的为他感到自豪,他这种感恩的美德,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其实帮助他人很快乐,有时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爱心就是一块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贫困家庭的小孩没书读。我们携手与美德同行,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一代,让这份美德代代相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