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它是每个家庭每天的必需品,可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去年暑假,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东峤盐田,揭开食盐制作的“庐山”真面目。

记得汽车在烈日下行驶了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到了东峤盐场。刚下车,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一块块盐田,四四方方,错落有致,犹如巨型白毯,平铺眼底;不远处,一座座风车整齐立着,像威武的士兵;再往前一点,几座小山连绵不断,还有一些若隐若现的房子,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七工区8组的林金柏大叔早已在那迎接我们了,我们连忙上前与他问好。林大叔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即指了指坎头上的一堆堆小盐山,给我们解说道:“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用日晒法,也叫“滩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哦——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产盐分四大工序——纳潮、制卤、结晶、收盐。”

咦,远外那个头戴斗笠,口罩把黝黑的脸遮得只露出双眼的阿姨在干什么呢?好奇心使我走近细看。只见她双手拉着一根系着木耙的绳子在来回旋转。“小朋友,那是在旋盐,夏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卤水蒸发快,结晶也快,他们每隔一个多小时就要到结晶池旋盐一次,让卤水充分的搅拌,这样晒出来的盐就会更细腻。要把所有的池子都转完差不多要三十多分钟。一个下午得旋四五次,多的得六七次。”林大叔边走边介绍,抬头望了望远方的盐田,语重心长地说,“当盐工不易呀,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辛苦!”这么热的天在干活,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盐水呀!

“哇!看远处。”伙伴突然尖叫起来。我朝他的视线望去,“哇噻!”我也不禁大叫起来---原来,是几座像雪山一样的大盐堆!“那一堆就有100T,那是工人把坎头上的小盐山用推车一车一车送过去的,两三天就会堆那么高的。不过还要运到工厂深加工,才可成为我们生活的食盐。”

夕阳西下,玩了一下午的我们满头大汗。即将告别盐田的那一刻,我再次眺望了整片盐田:啊,东峤盐场,圣洁又美丽,同时也暗示着我们——一碗粥饭,当想来之不易;一粒晶盐,常记日照艰苦!